澳大利亞社會保障法
㈠ 去澳大利亞打工要什麼條件
首先是公司方抄面的資料
1、招聘方的公司必須有移民局和當地政府的許可證,才有權招聘外國勞務。
2、有資格的公司先向移民局提出申請,而後給你發工作邀請,才可辦簽證手續。
3、一般工作簽證都有工作合同,如果申請人是自由身,開公司當然可以。
澳洲工簽詳細材料清單:
1、兩張近照(彩照, 約3.5x4.5cm, 白色背景)。
2、由申請人本人簽字的護照及護照復印件, 簽證到期後至少有效90天。
中方資料:
1、工作單位證明。
2、中方派遣公司的營業執照。
3、保險,數額為每 人至少30,000歐元。
外方資料:
1、澳大利亞商務夥伴的邀請函。
2、(澳大利亞邀請) 電子擔保函(EVE) 。
學生及老人提供的材料:
自由職業者提供的材料:
特別提醒
簽證未出前,請不要先出機票,若由此產生的損失,由客人自行承擔。
未取得簽證前請勿做有償預訂,因簽證特殊原因未出,導致您預訂的損失,後果自行承擔。
澳大利亞簽證種類
A 旅遊簽證 B 商務簽證 C 探親簽證 D 訪友簽證 E 多次往返簽證 F 工作簽證 G 留學簽證
㈡ 澳大利亞的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1、所得稅
澳大利亞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4%。公司員工的工資調節稅率為:6000澳元以下的0%,6000至20000澳元的17%,20000至50000澳元的30%,50000至60000澳元的42%,60000澳元以上的47%。
2、工資稅額
工資稅額為州政府徵收的稅金,按照工資基數由公司繳納,而不從員工工資中扣繳。各州政府收取的稅率有所不同。
(2)澳大利亞社會保障法擴展閱讀: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11月21日報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表示,在完成同性婚姻立法以及建立政客國際身份信息披露體制後,澳政府將於2017年著重推行中等收入階層稅收削減。
特恩布爾21日在悉尼一個產品市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澳已在推動實行企業稅削減,2017年的重點將放在下調中等收入階層稅收,以讓政府預算恢復平衡,這項決定也有利於確保澳大利亞人節省更多的資金。
澳大利亞工黨領袖薛頓(Bill Shorten)對此表示,這是為了支持總理領導權、穩定民調支持率所作的低劣嘗試,與政府另一項稅收政策相互矛盾:澳政府在2017年的預算中將醫保稅提升0.5%,相當於讓部分上班族每天多付一定額度的醫保稅。
據報道,澳聯盟黨方面希望能有更多時間來保障同性婚姻法案通過以及完成國籍登記,但工黨反對者、綠黨及中立議員均指責政府在拖延時間,躲避設立銀行調查委員會投票的進行。
此外,澳政府也在繼續推動企業稅改革。財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已致信數百位企業領導人,向他們強調不能坐觀政府推行企業稅收計劃改革。
目前,澳大利亞年收入低於5000萬澳元的企業可享受稅收削減優惠,而其它企業則仍需繳納30%的稅收。
㈢ 澳洲養老金 在澳洲居住25年 在領養老金的時候就可以在澳洲以外的國家長時間居住領取嗎
在全球老齡化趨勢下,傳統的公共養老金計劃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養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與運營機制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所進行的養老金制度改革正是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世界銀行發展報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養老體系,就曾以澳大利亞作為成功的案例。作為一種典型模式,澳大利亞的養老體系在制度構建、運行機制、監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能給我們提供許多啟示。在1986年養老金制度改革以前,澳大利亞人退休所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主要有兩種,即聯邦政府提供的養老金和自願性的職業養老金。前者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澳大利亞公民所享有的一種福利,作為財政支出的一部分來源於總稅收,目的是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雖然覆蓋面廣,但是保障程度很低,替代率只有20%多;後者是一些僱主為吸引並留住某些特殊員工或為了獎勵業績優秀的老雇員而提供的,覆蓋面很窄。然而,日益加速的老齡化進程和巨額財政赤字困擾使得澳大利亞政府越來越不堪重負,於是,養老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澳大利亞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強制僱主為其雇員提供一定比例的職業養老金,並由私營機構運營,這就是所謂的「超級年金」(Superannuation)。1986年,執政的工黨與工會達成協議,由於生產率的提高和通貨膨脹,僱主應給予雇員6%的工資增長作為補償,但只將其中的3%以工資形式發給雇員,另外的3%則作為僱主為雇員繳納的職業養老金費用,存入行業基金的個人賬戶,這就是生產率裁定職業養老金。1991年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立法,要求僱主為其雇員向經批准設立的職業養老金基金繳費,這就是著名的超級年金保證制度。為了保證大多數雇員有足夠的養老金積累,1992年6月,《超級年金保證費法案》規定了僱主應為其雇員向合格職業養老金基金繳納費用的最低標准,從1992~1993年度的3%~4%,逐漸增加到2002~2003年度的9%。超級年金覆蓋了澳大利亞絕大部分工作人口,其所提供的養老保障在整個養老體系中佔有最大的比重,它的實施標志著澳大利亞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的建立,政府、僱主和雇員共同分擔了養老方面的責任。對比澳大利亞,中國的養老問題更加突出和尖銳。第一,我國老齡化的速度快,程度高。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老年保障問題本身就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結構在短期內發生巨大變化,使得老齡化的來勢更加迅猛。第二,中國的老齡化是在經濟向現代工業化轉變過程中發生的,這一點與經歷了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的澳大利亞有明顯的不同。像澳大利亞這樣的發達國家是「先富後老」,而我們是「未富先老」,因而矛盾更為尖銳與突出。第三,中國的老齡化與經濟體制轉軌同步進行,在這一過程中,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迅速解體,新制度的建立也更為緊迫。傳統現收現付體系內生的隱性債務與艱巨的企業改革交織在一起,導致高昂的轉軌成本,政府在養老方面面臨嚴重的資金壓力,財務負擔越來越大。如何構建一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健康、可持續的養老保障體系成為決定我國經濟社會能否和諧發展、市場化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㈣ 澳大利亞完善的福利政策是哪些
澳大利亞是高福利國家,基本福利制度具體體現在:
1.12年的義務教育;
2.大學學費是無息政府貸款;
3.十八歲前,享受福利部的小孩津貼;
4.十八歲後,享受學生津貼;
5.失業救濟金(定居兩年後的綠卡身份居民和公民);
6.60歲的女士和65歲的男士享受養老金;
7.低收入津貼:免稅額、葯費低;
8.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
9.許多其他的福利包括:多子女津貼,未婚父母津貼,單身父或母津貼等等。
養老金
65歲可以開始享用。領取者的妻子即使本人無資格享受養老金也可領到養老金。能否領取養老金或領取多少,將根據有關人收入、資產而定,並要滿足居住條件的要求。凡領取養老金者可以得到優惠的醫療葯品和其他衛生保健待遇。政府對享受養老金者提供的其他優惠包括減收交通費、地方稅、電費和汽車注冊費等。澳大利亞和一些國家簽訂了社會保障協議。它們是:英國、紐西蘭、義大利、加拿大、西班牙、馬爾他、愛爾蘭、葡萄牙、塞普勒斯、荷蘭和奧地利。
失業救濟金
澳大利亞針對失業者所制定的計劃目的在於保證那些正在尋找職業的失業者或為了謀求改善就業機會正在接受教育、培訓或安置的失業者能得到足夠的收入,以便維持他們自己和家屬的生活。每兩周約330澳元/人。"尋找工作補貼"和"重新開始津貼"計劃使他們參加或重新參加就業得到鼓勵和支持。"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明顯地提高了單身家長(主要是母親)的就業和培訓機會。新移民要等在澳定居兩年後才有資格申領。
特別救濟金
新移民如果是在因不可抗力的因素下導致重大情況變化,因而使生活處於困境的話,則在等候期間另有一項名為"福利"的津貼。每兩周約330澳元/人。此項特別福利津貼只有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如果僅憑無法獲得就業機會或是用完了身上的錢,是不符合申領特別福利津貼條件的。
孩子撫養補貼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目的是保證有孩子的家庭(包括單親家庭)得到足夠的收入和其他合理的資助,以解決養育孩子的費用。該項計劃的目的是保證孩子所得到補貼的價值相對其他社會保障補貼來說能保持穩定,並為單親家庭提供適當收入。它通過增加不負責監護的家長對孩子的資助來改善父母分居家庭孩子的經濟狀況。政府和其他機構相結合,提供機會鼓勵自助,從而減少對社會保障經費的依賴。凡養育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女的人可以得到補貼,但取得這筆補貼必須經過對家庭收入和財產情況的調查。家庭補貼通常每兩個星期發一次,交給主要監護人,一般都是交給孩子的母親。每兩周約50-300澳元/人,金額取決於孩子的年齡、數量和家庭的總收入和財產。低收入的家庭在進行更為嚴格的收入調查和財產情況調查後,可以得到更多的資助。此外,私自租房的家庭有資格得到一定數量的租房津貼。單親家庭可以得到監護人津貼。
殘疾人和病人津貼
那些因傷殘而領取撫恤金的人和因患病而領取臨時補貼的人可以接受康復治療和培訓,以便觀察他們是否能重返工作崗位。父母或監護人因孩子身體、智力或心理傷殘而需要在家裡得到高水平護理和照顧的,可領取補貼。那些已經就業或者正在接受培訓但是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傷殘者可以領取交通費補貼。需要長期在家照顧嚴重傷殘的養老金領取者或領取其他補助者的人可以得到護理者補貼。
澳大利亞是高稅收國家,每個有收入的人都必須依法納稅,每個從事有報酬工作的人都必須有個人稅號(很多赴澳大利亞的簽證類別,如旅遊簽證和某些商務簽證是不可以申請個人稅號的),而沒有稅號的人是難以在澳大利亞工作的。
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一個財政年度,當一個財政年度結束時,每個澳大利亞有收入的人(包括非澳大利亞居民)都必須向稅務局申報全年收入和納稅情況並多退少補稅金,稅率一般為17%至47%。
所有在澳大利亞合法工作的居民每年七月至十月間均須主動向澳大利亞稅務局申報個人收入稅,盡管其個人年收入低於免稅額$6,000澳元,也須向稅務局申明,有關計稅方法如下:
計稅收入 應交稅
$1 - $6,000 零
$6,001 - $20,000 $6,000以上至$20,000之間的收入稅率為17%
$20,001 - $50,000 $2,380 + $20,000至$50,000的收入稅率為30%
$50,001 - $60,000 $11,380 + $50,000至$60,000的收入稅率為42%
$60,001及以上 $15,580 + $60,000以上的收入稅率為47%
備註:要算出你的應交稅,先找出 比你的計稅收入少但最接近的一檔並把該檔的應交稅分別填進(b)和(c)。
應交稅:
$6,000為零
$20,000為$2,380
$50,000為$11,380
$60,000為$15,580
在每年的七月至十月之間,所有在澳大利亞有合法收入的人都應憑僱主的工資結算單向稅務部門申報稅項並支付稅金,與此同時納稅人如符合低收入家庭、多家庭成員贍養、個人小生意等條件的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退回部分或全部稅金。報退稅的手續通常可以自己辦理,但多數納稅人由於不十分了解有關規則而選擇由會計師或稅務代理來完成,手續費大約為30至60澳元。
㈤ 澳大利亞為什麼70歲退休
70歲的退休年齡將為全球最晚
根據2017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財政預算案,其居民退休年齡將從2029年開始延至70歲。如果這一方案付諸實施,澳大利亞將成為全球發達國家居民退休年齡最晚的國家。
據當地媒體報道,今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亞居民養老金領取年齡將逐漸延後,即1952年7月1日當天或以後出生的居民必須年滿65歲零6個月才符合領取資格。2017年7月至2023年7月,澳大利亞居民退休年齡每兩年延遲半歲;2025年至2029年,澳大利亞居民退休年齡每年延遲半歲,直至達到70歲。
2014年,澳大利亞聯邦政策預算案首次提出澳大利亞居民延遲退休方案,今年5月,聯邦政府確認繼續推行。據知,這一方案可為政府節省36億澳元經費。澳大利亞社會服務部長波特表示,澳大利亞居民退休延遲屬於必要手段,旨在維護養老系統的「可持續性」。
世界經濟論壇上將養老金的短缺和個人退休儲蓄的缺口比作一顆「定時炸彈」。該組織評估:「到了2050年,將會有多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荷蘭等面臨著400萬億美元的養老金缺口。」在其所需要的養老金和其已經儲蓄的養老金之間,美國其實面臨著巨大的鴻溝壓力。在2015年,這一差額為28萬億美元,預計到了2050年,這一鴻溝差額將達到137萬億美元。人口老齡化加劇了這一鴻溝差距,但是過去10年間日益降低的投資回報率也加劇了這一差距。
背景
延遲退休以緩解養老壓力
由於澳大利亞人的預期壽命已經達到82歲,而目前的退休年齡為65歲,政府因此面臨巨大的退休金壓力。政府決定採取逐步延長退休年齡的計劃以應對這一困境。在2015年澳大利亞政府就已有計劃,採取分步走的方式,將退休年齡提升到70歲。關於退休年齡的延遲,在澳大利亞的民意調查中爭議非常大,較多的民眾持反對態度。因為如果政府真要提高退休年齡,那麼就必須要出台相應的鼓勵企業接收老年員工的政策,以確保不到70歲的老年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不會受到年齡歧視。
為了平息爭議,澳大利亞政府也曾提出優惠條件,鼓勵人們延遲退休。例如2014年的獎勵標準是1552澳元,約8000元人民幣;而且延遲時間越長,獎勵將會成倍增加。如果延遲4年退休,政府獎勵額度將達到近25000澳元,約11萬人民幣。由此也體現出國家與個人的責任共擔。
澳大利亞民眾的養老金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人們在退休前由工作企業向養老基金繳納的強制性養老保險,第二部分是由個人主動向自己的養老金賬戶自行繳納的費用,而最後一部分則是由政府對退休老年人的收入和資產進行評估之後,按照相應的比例發放的政府養老金。對澳大利亞退休夫婦來說,每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大致相當於在職男性公民平均工資水平的20%-25%,略高於該國的貧困線。這樣的養老金標准看上去似乎不高。不過,在高社會福利的澳大利亞,退休人員的養老並不僅僅依賴於養老金。根據澳大利亞的有關規定,單靠養老金生活的退休者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此外,政府還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交通、地租、水電費等方面的優惠,而且養老金發放是不分級別的,凡符合條件的人,養老金目前都是每周210-230澳元。因此,政府養老金的標准雖低,但足以讓退休人員維持一種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相關
發達國家普遍逾60歲才能退休
不僅僅是澳大利亞,目前全球的發達國家中,國民退休年齡普遍在60歲以上,有的國家甚至超過65歲。美國人可以選擇提前退休,年滿62歲就可以開始領退休金,但要打7折,每推遲一個月領取,打的折扣就少一些。美國社會保障局設定了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齡,比如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5歲,1943年到1954年間出生者,退休年齡是66歲,1960年和1960年後出生的人,退休年齡是67歲。
新加坡的退休年齡是62歲,政府鼓勵已達退休年齡但身體健康的員工繼續工作,給予60歲以上的員工更多的就業入息補助。日本養老金的最低繳納年限為25年,支付開始年齡為65歲。法國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為60歲,如果沒有干滿40年,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為65歲。瑞士是最早實行65歲退休的發達國家之一。面對日益增長的失業率和財政赤字,瑞士政府打算將退休年齡再延遲兩歲,即67歲退休。
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各國政府應該迅速採取行動,以便保護他們的市民。提出的報告中列舉了五項應對養老金制度挑戰的優先措施:為所有人提供便捷的儲蓄方式。例如英國正在實施的改革,自2019年起,每個英國人收入的8%將自動存入其養老金儲蓄賬戶。目前,這一舉措已幫助22-29歲人群和低收入者提高了儲蓄。廣泛實施後,預計每年可增加25億美元養老金儲蓄。扶持金融素養教育工作:從學校開始,針對弱勢群體。加強人口的金融素養教育,提高公眾對儲蓄重要性的認識。例如新加坡曾開展的公積金制度(CPFLIFE)媒體宣傳活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眾普及國家養老金計劃。清晰明確地說明國家養老金制度每個支柱的目標和收益。這將有助於每個人了解他們在政府和工作體系中所能實現的收入水平,從而判斷是否需要積累個人儲蓄,做必要的補充。整合、規范養老金數據,使公民能夠全面了解其財務狀況。例如丹麥,人們可以通過在線平台全面了解其不同養老金儲蓄賬戶情況。
鏈接
澳大利亞女性多靠房產養老
近日出爐的《澳大利亞家庭、收入與勞動力動態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女性不僅在財富總額上遜於男性,她們資產組合的多樣性也不及男性。相比男性,女性資產更可能綁死在房子上,這就意味著她們不僅財政狀況堪憂,養老金儲蓄也不夠充足。
報告表明,在資產組合中,房產佔澳大利亞單身女性總資產的近一半,在單身男性中的比例僅39%。而養老金、商業資產及金融投資在男性的資產組合中所佔比重均高於女性。
由於老年人群收入來源窄,先前財富的積累對其晚年經濟狀況有重要影響。男女資產的差距在財富積累過程中擴大。到了退休年齡,多數女性都面臨著存款不足的窘境。而隨著澳大利亞各州政府對退休、老年看護及醫療福利的削減,男女財富差距逐漸演變成男女晚年生活方式的差別。
而由於儲蓄及養老金存款不足、無其他投資資產,房產成為許多澳大利亞女性的主要財富。事實上,若沒有房產,光靠退休金及養老金余額根本無法支撐許多退休人士的日常生活開銷。但作為一種財富形式,房產在出售和購買的過程中都存在交易困難及成本高昂的劣勢。調查還發現,相比於老年男性,老年女性更可能因喪偶或疾病而出售房產。以房產為主的資產組合,易使女性在養老金資產測試中處於劣勢。這就迫使老年女性不得不從房子中抽資來填補養老金缺口,最後或因未來房價不穩,而承擔一系列的風險。
㈥ 關於澳大利亞的情況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
澳大利亞在建立容忍互讓、兼容並收、多元文化社會方面是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以三個原則為基礎:各種文化享有一律平等的權利、社會正義的價值觀、高效益的經濟利益。
除了原住民人口外,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中有近一半人,或者生於另一個國家,或者其父母中至少有一人在海外出生,澳大利亞從其移民身上學到的一件事是多元化的價值和寬容的重要性,澳大利亞可妥善處理對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很多不同態度,但是,所有澳大利亞人,不管是新來的還是以前來的,都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原則包括忠於澳大利亞、接受澳大利亞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原則,即法規、寬容、機會均等、國會民主、言論和宗教自由、英語作為國語以及性別和種族平等,在澳大利亞,基於國籍、種族、性別或宗教信仰的歧視是非法的。
所有澳大利亞人在慎重規定的范圍內,都可以充分表達和享有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包括語言和宗教,澳大利亞人珍視平等對待和機會均等的原則,努力消除由於種族、文化、宗教、語言、性別或出生而產生的隔閡,澳大利亞注重保持、發展和使用來自任何社會出身的人們的技術和才能,並由此產生經濟效益,這些適用於所有澳大利亞人,不論他們是土著或是來自非英語國家的人們,不論他們是出生在澳大利亞或是移民加入澳大利亞國籍,澳大利亞要求全體人民為維護祖國利益和前途,為恪守社會結構及其組成原則、為尊重他人有表達個人觀點和價值觀的權利而作出應有的承諾。
澳大利亞人文地理
如果你想暫時遠離沒有季節的都市生活,那幺不妨到澳大利亞去看看,她會讓你領略一番回歸大自然的感受.即使這一刻你還沒有準備去旅行的心情,或許帶著眼睛、思想走完整個澳洲之旅,城市的繁雜、喧囂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一塊與世獨立的大陸.與塵世相離,也因此賦予她神秘迷人的魅力 .陽光燦爛的海灘,雄偉壯觀的高山,五彩繽紛的珊瑚,一望無際的草原,種類繁多的珍禽異獸,這些都使澳大利亞成為旅遊者非常嚮往的地方。
然而澳大利亞的魅力並不僅僅是自然一詞能概括的,她融合大自然勝景和現代都市生活的特點,既相互和諧又形成強烈對比.在澳大利亞,你可以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體驗繁華與璀璨,也可以驅車勇闖神秘的內陸地帶;或在熱帶島嶼度假村內優哉游哉;也可以到高山滑雪,享受刺激;或在袋鼠的陪伴下,揮打高爾夫.澳大利亞的城市凝聚著無窮吸引力:現代設計整齊有序、風光旖旎;各式廳館林立、美食紛呈;商店成行成市、精品繽紛;夜生活美不勝收;瀏覽觀光,目不暇接……
澳洲人非常愛好健康的休閑生活,沖浪、浮潛、潛水等水上活動非常盛行,翱翔天際的飛行傘、熱氣球和輕航機也是大眾化的活動之一。游覽澳洲的主題樂園也是一大樂事,不論是電影世界的模擬場景,或者是海洋世界和高科技的Sega世界的海豚表演或驚險的過山車,都會讓你樂而忘返。
澳洲在舉行節慶時更是充滿快樂的氣氛。一些大規模的節慶像音樂節、電影節、葡萄酒節、帆船賽、一級方程式賽車等,把澳洲的一年四季點綴得熱鬧非凡。對於想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員工旅遊,或者在澳洲辦理婚禮或度蜜月假期,澳洲的專業人才也都可以量身訂作為你提出一個完整的規劃,讓你旅遊澳洲的美夢成真。
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所以能吃到世界各地的菜餚,材料豐富,既便宜又好吃。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帶有特色的各國的美味食品。有中餐館、泰國風味餐館、馬來西亞餐館、印度餐館、日本餐館、越南餐館等,不勝枚舉。其中,中國餐館佔有主導地位。由於中國有著悠久的美食文化,所以中餐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當然澳洲也不例外,許多的澳洲居民都喜歡在周末邀上朋友和家人一起去中餐館享用世界級的烹飪美食。所以,不管你走到澳洲的哪個城市,找一家中餐館用膳不會太困難,更何況各地的唐人街都享有中國美食城的稱號。
當然,和美國等城市一樣,澳洲也風行著快餐文化以適應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肯得基,麥當勞,義大利pizza等洋快餐遍地都是,在平時上班時間這些都會成為午餐的首選,大概也算澳洲人的工作餐了。所以通常在非節假日時間中餐館會相對比較冷清,而一到節假日,那又是另一派繁榮景象了。
澳洲的旅遊業是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旅遊從業員超過40萬人,他們不僅懂得起碼的外交禮儀,會說流利的外語,還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一切為旅客著想,提供方便條件,讓遊客享受最好的服務.
到澳洲旅行,你一定要記住澳元與人民幣的比值.大約100澳元可折換人民幣630元左右。如想在澳洲購買紀念品贈送親友,則可前往免稅商店,免稅物品可在離境前購買,購買時只需出示國際航線之機票及護照,購買的免稅物品在離境時必須保持原封未拆的狀態。
澳洲特產如澳寶(澳洲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綿羊油、澳洲葡萄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畫作等。商店一般都接受國際主要的信用卡。
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是袋鼠,袋鼠也有很多種類,差不多有50種以上,其中有身長超過1米紅色的紅袋鼠;以及到處都看得到的灰袋鼠;還有棲息在樹上的小型樹袋熊等。
細膩迷人的悉尼
悉尼是新南維爾士州州府。當1780年開普敦·庫克宣布佔領澳洲,就改變了悉尼的命運,土著文化受到強烈的外來殖民文化的侵略,悉尼由土著聚集地而變為流放地而變為歐洲大陸延伸的新天地,悉尼擁有金光閃耀、白帆逐浪的海港,細膩迷人的海灘和陽光充沛的地中海氣候,街道處處野芳幽香,佳木秀麗,海鷗盤旋。悉尼的最大資產是它的氣候及自然環境,北有碧水及毫克斯貝利河,環繞著南部城市的有植物港及其他海口。而黃金海岸及未受破壞的灌木林更增添了它的美麗。除了優秀的天賦環境之外,悉尼還有許多顯著的人工添加的特色,其美麗的建築物、休閑的生活方式和具有多元文化的人口都為悉尼帶來獨有的蓬勃生機。悉尼是澳洲的倫敦。喬治街的維克多利亞皇後大廈、市中心的海德公園都可以讓人感受到在海一邊的皇家優雅至上的氣氛。
悉尼的裝飾美,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城市美。磚砌的房屋、煙囪林立的街道,尤其在羅福特街,以及靠山地區的長屋居民陽台上的種種裝飾,像花邊織網似的典雅的組合。
悉尼城布局被東西走向的Mting Place一分為二。北邊是悉尼灣交通的要所,以南從海德公園到悉尼站一帶通稱City。塔樓以北是商業中心。Circular Quay西側是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的發祥地The Rocks,古老的建築物還保留著外觀。越過The Rocks和傑克遜灣,向北是悉尼的名建築。Harboar Bridge。在Circular Quay東邊,突出的部位有悉尼歌劇院。歌劇院的南面是佔地約26萬平方米的國立植物園。那裡匯集了4000種樹木。植物園的北端有Mrs。Macquaries,從這里可以將悉尼歌劇院和大橋一並攝入鏡頭。
悉尼的冬季因各種活動的舉行而變得出色耀目。不同的活動適合愛好不同的文娛體育的人士,如音樂及戲劇季節全國欖球總決賽三國欖球聯盟決賽及世界知名的社區賽跑,由市中心出發至滑浪區。如果想盡情地享受悉尼的所見所聞及各種旅遊樂趣,清涼充滿朝氣的冬季是首選。
欣賞悉尼歌劇院的重點應該注重遠眺的感覺,而不能把過多的精力花在內部的游覽中。在進入歌劇院之前,不妨在它的周圍和對岸找幾個地方,多角度、遠距離的像欣賞油畫一樣慢慢的品味。它的開放時間是,除聖誕節和耶酥受難日外,每日9:00-16:00有十個不同的節目,大部分星期日,還有免費音樂會供公眾欣賞。悉尼歌劇院內各種演出的預售票價一般為30至120澳元。演出當天的中午後仍有餘票的話,半價出售。
海德公園(HYDE PARK)距離城市僅幾步之遙的海德公園里,樹蔭下修剪得又短又齊的草坪是午餐時間人們喜愛的約會地點,漫步越過柔和的丘陵,經過涌動的亞奇伯德噴泉(ARCHIBALD FOUNTAIN,為了紀念一戰中法澳聯盟而建),把車輛噪音遠遠拋在身後。1810年海德公園就已經成為倫敦式樣的典範。但是那時的海德公園要比現在大好幾倍。因為這片綠地同時用作軍隊的操練場,後來還作過賽馬場和板球場。
海德公園位於麥加利大街即大學街和伊莉莎白街以南。
澳大利亞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 位於學院街,是世界公認的十家最頂級的展館之一,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內展出的展品包括澳洲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與工藝陳列,澳洲特有的飛鳥、魚類、昆蟲和貝殼化石等。悉尼鑄幣博物館(SYDNEY MUSERM) 位於麥誇里街的皇後廣場,它是一座殖民地式建築物,也是悉尼鑄幣廠的舊址。博物館內有昔日悉尼鑄幣廠的心臟"鑄幣式廠",並貯藏有黃金、珠寶、金幣珍品,館內還展示澳洲尋金歷史。新南威爾士美術館 新南威爾士美術博物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位於多朗(DOMAIN)公園內,是澳洲藝術珍品的藏館,收藏有澳洲和土著藝術品、歐洲和亞洲藝術品,現代藝術品和攝影藝術品。其中伊里巴拿土著及托勒斯海峽島民畫廊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著藝術畫廊。美術館免費參觀。
悉尼塔(SYDNEY TOWER)1981年建成,位於海德公園和維多利亞女王大廈之間的馬基特街(MARKEF STREET)。高324。8米,是目前全澳大利亞乃至南半球最高的建築物。悉尼塔是一個多功能建築物,它的外表呈金黃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壯觀。悉尼塔的塔樓是個9層的圓錐體建築,第一、二層是兩個旋轉式餐廳,各有座位200多個,因為座位有限,吃飯必須預訂。塔樓的三、四層是瞭望層。瞭望層周圍都是大塊玻璃,並有很粗的鐵柵保護。憑窗眺望,整個悉尼市一覽無余。近處是大片大片的樓房,無邊無際的綠地,光閃如銀帶的高速公路,連綿似流水的汽車。遠處碧海蘭天渾然成一體難辨邊際。海灣里,巨輪進進出出,帆船輕盈地游盪,好像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瞭望層為遊客准備了高倍望遠鏡,藉助它,可以把周圍70公里的內的景物盡收眼底。瞭望層還設有多屏幕的電視裝置,人們可以在巨大的熒光屏前觀看遠方飛機場上飛機的起落和碼頭上貨輪的裝卸。
懷舊的城市—墨爾本
如果說悉尼生氣蓬勃,具有美國新城市的特色,那麼墨爾本則老成持重,具有英國的懷舊風格。墨爾本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人們一般認為它很莊重,不管是它的古色古香的建築,還是人們的衣著舉止,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墨爾本是維多利亞州的首府,瀕臨菲利普港海灣。橫穿市區的耶拿河,是墨爾本人心愛的寵兒,以至規定河的兩岸不準住人,也不準修造房子,以保持河畔的風景。這樣,墨爾本就顯出另一種不同於悉尼的特色,在最繁華熱鬧的市區,走不多遠,就可以到達河畔的草地。河中靜靜的流水,小船在水上飄盪,男女青年躺在河邊草地上懶洋洋地曬太陽,似乎和幾步之遙的現代城市生活毫無關系。這種很獨特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墨爾本才看得到。
墨爾本於1842年設鎮,1847年設市。在維多利亞州發現黃金以前,墨爾本只是個小城市,人口不過幾萬人。 1851年在該市西北 100 公里處的巴拉臘特發現黃金後,大批淘金者和移民湧入,先後在幾個重要城鎮修通了鐵路,使這個小城市迅速發展起來。人口猛增至數十萬。墨爾本在1901年至1927年曾為聯邦首都。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個城市由於沒有受到戰爭的多大影響而穩步發展,再加上大批的移民到來為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城區規劃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使得墨爾本一躍成為位於悉尼之上的大都市。
墨爾本是一個移民都市。由於淘金熱和二戰的移民,讓墨爾本的街道充滿了異國情趣,土爾其街、希臘街、越南街、中國城等,除非你身在其中,否則你絕體會不到墨爾本的寬廣胸懷。
墨爾本屬溫帶氣候,這時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攝氏14-25度,冬季攝氏-6-13度,春秋兩季氣候溫和。到處可見鬱郁蔥蔥的樹木和五彩繽紛的花卉。這個典型的公園城市,有公園 400多座,到處是綠地和花園。
黃金海岸(GOLD COAST),黃金海岸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南的一處海濱休養地,位於布里斯班以南78公里處,人口35萬。因為有一段綿延長達32公里的金黃色海灘而得名,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海灘休閑地區。黃金海岸猶如它的名字一般,以海岸為主。從庫爾加塔(COOLANGATTA)到南港(SOUTHPORT),連綿不斷的海灘美似金沙,長達32公里,構成了黃金海岸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使得黃金海岸成為世界上最引人矚目的海濱旅遊療養勝地。這里是太平洋暖流沖擊地帶,終年日照,寒暑宜人,有蔚藍色清澈見底的海水,有潔凈如粉的細沙,加上長年照曬的溫暖陽光,砌珠堆雪般的浪花日夜飛濺,是澳大利亞人民心中最喜愛的旅遊勝地。每年約有200萬遊客來此觀光度假。
㈦ 拿到澳洲PR後能享受哪些福利政策
澳大利亞福利一覽
兒童助養費 50-300澳元/人/兩周 特別救濟金 350澳元/人/兩周
兒童早期教育津貼 100澳元/人/周 失業救濟金 350澳元/人/兩周
基礎教育、醫療 免費 分娩津貼 4000澳元/次
高等教育學生津貼 330澳元/人/兩周 國家退休金 視個人情況而定
澳大利亞於1910年開始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是世界上實行社會福利制度最早、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新移民抵達澳大利亞後,馬上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保健及家長津貼等福利。澳大利亞社會保障津貼種類齊全,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養老金:
澳大利亞享受養老金的男子需65歲以上,女子60歲以上。領取者的妻子即使本人無資格享受養老金也可領到養老金。能否領取養老金或領取多少,將根據有關人收入、資產而定,並要滿足居住條件的要求。年金與通貨膨脹率掛鉤,每兩年調整一次。凡領取養老金者可以得到優惠的醫療葯品和其他衛生保健待遇。政府對享受養老金者提供的其他優惠包括減收交通費、地方稅、電費和汽車注冊費等。
二、家庭子女補助金:
凡養育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女的人可以得到補貼,但取得這筆補貼必須經過對家庭收入和財產情況的調查。家庭補貼通常每兩個星期發一次,交給主要監護人,一般都是交給孩子的母親。孩子助養費的領取根據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年收入情況而定。
三、殘疾人和病人救濟金:
因傷殘而領取撫恤金的人和因患病而領取臨時補貼的人,接受康復治療和培訓,父母或監護人因孩子身體、智力或心理傷殘而需要在家裡得到護理和照顧的可以領取殘疾人和病人救濟金。已經就業或者正在接受培訓但是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傷殘者可以領取交通費補貼;長期在家照顧嚴重傷殘的養老金領取者或領取其他補助者的人可以得到護理者補貼。
四、失業救濟金:
對於正在尋找職業的失業者或為尋找工作機會正在接受教育、培訓或安置的失業者,為使其能得到足夠的收入,以維持他們自己和家屬的生活所發放的補貼,有"尋找工作補貼"和"重新開始津貼"等;失業救濟金額度目前為每人每兩周約410澳元。新移民在抵達澳大利亞兩年後才有資格申領。
五、孕婦補助金:
居住在澳大利亞,且孩子在澳大利亞出生的孕婦,可以申請孕婦補助金。如在前往澳大利亞定居途中孩子生在船上的產婦,以及在澳居住一年以上的外籍孕婦,也能享受此種補助。每分娩一個孩子
時,可得到一次性分娩津貼。
六、全民享有免費醫療保健:
國民保健(Medicare)是澳大利亞國家健康保險計劃,新移民可以即時享有大多數免費醫療服務,國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費公立醫院的治療。國家將會為病人支付:看醫生的費用、在公立醫院手術、住院(包括葯品和飲食)的費用,通常情況下,開業醫生和醫院與政府實行統一結賬,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費。國家雖不會為病人支付買葯的費用,但政府通過「醫葯補貼計劃」對許多醫葯處方給予補貼。
此外,還有學習津貼、邊遠地區津貼、看護津貼、配偶津貼、電話津貼、房租津貼、交通津貼、托兒津貼等,但大多數新移民要等兩年才有資格申領部分社會保險補貼,其中包括失業救濟金和學習津貼。新移民抵達澳大利亞後即可享受的福利包括醫葯津貼、孩子助養費、特別救濟金、大學獎學金和學費免息貸款的償還等項。
澳洲移民
澳大利亞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最小的陸塊,是世界上第六個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它擁有的人口卻較少,大約一千九百萬。
澳大利亞居民大多聚居在位於東部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居民以早期英國移民後裔為主,外加來自歐洲及世界各地區國家的移民,目前世界上共有140個以上的國家的人民聚居在澳大利亞,使得澳大利亞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
澳大利亞是一個英語國家,她的政治、法律、文化體系繼承了英國傳統,澳大利亞至今仍是英聯邦國家之一,她與西方國家關系密切,與鄰近的亞太地區國家的交往日益加深。
澳七大利亞有七個州,一個領地,西澳大利亞是最大的一個州,其面積與整個西歐一樣大。
自然環境優美:
澳洲位於南半球, 自然風光綺麗, 氣候四季宜人。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全球十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澳洲佔了五個。
2005年10月5日,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家》下屬公司經濟學家情報單位(EIU)公布:墨爾本(第二位)。佩思(第五位)、阿德萊德(第六位)、悉尼(第七位)。
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環境優良:
1999年世界銀行公布的各國人均財富的排名中, 澳洲排名第一。2004年人均GDP30000美元,過去五年平均增長率4.5%。2005年人均GDP3.47萬美元.
經濟與中國互補性強、商機無限:
在礦產能源和農副產品方面,澳洲與中國有巨大的合作前景。澳中自由貿易協定有望於2006年簽訂,屆時兩國之間關稅將降為零。
福利:
澳大利亞是高福利國家,是全世界公認的社會福利事業的先驅。基本福利制度具體體現在:
1.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2.大學學費比留學生低2/3,並且是免息政府貸款;
3.十八歲前,享受福利部的小孩津貼;
4.十八歲後,享受學生津貼;
5.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
6.60歲的女士和65歲的男士享受養老金;
7.低收入津貼;
8.失業救濟金;
9.多子女津貼(5000澳幣/人);
10. 未婚父母津貼
11.單身父或母津貼等
免費教育
澳大利亞實行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凡是澳籍的公民、取得綠卡的移民、取得臨時居留權的新移民都可以享受這一待遇。
免費醫療服務
澳大利亞有超過1,100所醫院,其中六成以上是公立醫院,平均每千人擁有4.5張病床。澳大利亞約有4.2萬名注冊醫生和19萬名注冊護士。
國民保健(Medicare)是澳大利亞國家健康保險計劃,新移民可以即時享有大多數免費醫療服務,國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費公立醫院治療,你應在抵澳後盡快去就近的國民保健辦事處登記(登記不是自動的),請隨身帶好你的護照和證明你是澳大利亞永久居民的簽證批准信。
國家將會為病人支付:看醫生的費用、在公立醫院手術、住院(包括葯品和飲食)的費用,通常情況下,開業醫生和醫院與政府實行統一結賬,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費。
國家雖不會為病人支付買葯的費用,但政府通過"醫葯補貼計劃"對許多醫葯處方給予補貼,低收入者(家庭年收入不超過24,000澳元)在葯房購買處方葯時僅需支付2.60澳元,其餘部分由政府補貼。
澳大利亞每年政府預算的1/3是用於醫療事業,可見政府對國民健康保障力度之大。
稅 收
澳大利亞是高稅收國家,每個有收入的人都必須依法納稅,都有自己的個人稅號。
當一個財政年度(澳洲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結束時,每個在澳大利亞有工作且有收入的人,包括非澳大利亞公民。都必須在七月至十月間主動向稅務局申報全年收入和納稅情況並多退少補稅金,稅率一般為17%至47%。 個人年收入低於免稅額$6,000澳元,也須向稅務局申明,有關計稅方法如下:
稅前收入 應繳稅額
$0-$6,000 無
$6001 - $21,600 超過$6000的收入17%
$21,601-$58,000 $2,652 加上超過$21,600的收入的30%
$58,001-$70,000 $13,572加上超過$58,001的收入的42%
>$70,000 $18,612加上超過$70,000的收入的47%
與此同時納稅人如符合低收入家庭、多家庭成員贍養、個人小生意等條件的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退回部分或全部稅金。報退稅的手續通常可以自己辦理,但多數納稅人由於不十分了解有關規則而選擇由會計師或稅務代理來完成,手續費大約為30至60澳元。
政局穩定、保護私有財產:
民主社會,人民享有廣泛的自由權力,政府的主要職責僅限於提供公益性服務和維持秩序。個人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
㈧ 澳洲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澳大利亞福利一覽
兒童助養費 50-300澳元/人/兩周 特別救濟金 350澳元/人/兩周
兒童早期教育津貼 100澳元/人/周 失業救濟金 350澳元/人/兩周
基礎教育、醫療 免費 分娩津貼 4000澳元/次
高等教育學生津貼 330澳元/人/兩周 國家退休金 視個人情況而定
澳大利亞於1910年開始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是世界上實行社會福利制度最早、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新移民抵達澳大利亞後,馬上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保健及家長津貼等福利。澳大利亞社會保障津貼種類齊全,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養老金:
澳大利亞享受養老金的男子需65歲以上,女子60歲以上。領取者的妻子即使本人無資格享受養老金也可領到養老金。能否領取養老金或領取多少,將根據有關人收入、資產而定,並要滿足居住條件的要求。年金與通貨膨脹率掛鉤,每兩年調整一次。凡領取養老金者可以得到優惠的醫療葯品和其他衛生保健待遇。政府對享受養老金者提供的其他優惠包括減收交通費、地方稅、電費和汽車注冊費等。
二、家庭子女補助金:
凡養育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女的人可以得到補貼,但取得這筆補貼必須經過對家庭收入和財產情況的調查。家庭補貼通常每兩個星期發一次,交給主要監護人,一般都是交給孩子的母親。孩子助養費的領取根據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年收入情況而定。
三、殘疾人和病人救濟金:
因傷殘而領取撫恤金的人和因患病而領取臨時補貼的人,接受康復治療和培訓,父母或監護人因孩子身體、智力或心理傷殘而需要在家裡得到護理和照顧的可以領取殘疾人和病人救濟金。已經就業或者正在接受培訓但是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傷殘者可以領取交通費補貼;長期在家照顧嚴重傷殘的養老金領取者或領取其他補助者的人可以得到護理者補貼。
四、失業救濟金:
對於正在尋找職業的失業者或為尋找工作機會正在接受教育、培訓或安置的失業者,為使其能得到足夠的收入,以維持他們自己和家屬的生活所發放的補貼,有"尋找工作補貼"和"重新開始津貼"等;失業救濟金額度目前為每人每兩周約410澳元。新移民在抵達澳大利亞兩年後才有資格申領。
五、孕婦補助金:
居住在澳大利亞,且孩子在澳大利亞出生的孕婦,可以申請孕婦補助金。如在前往澳大利亞定居途中孩子生在船上的產婦,以及在澳居住一年以上的外籍孕婦,也能享受此種補助。每分娩一個孩子
時,可得到一次性分娩津貼。
六、全民享有免費醫療保健:
國民保健(Medicare)是澳大利亞國家健康保險計劃,新移民可以即時享有大多數免費醫療服務,國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費公立醫院的治療。國家將會為病人支付:看醫生的費用、在公立醫院手術、住院(包括葯品和飲食)的費用,通常情況下,開業醫生和醫院與政府實行統一結賬,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費。國家雖不會為病人支付買葯的費用,但政府通過「醫葯補貼計劃」對許多醫葯處方給予補貼。
此外,還有學習津貼、邊遠地區津貼、看護津貼、配偶津貼、電話津貼、房租津貼、交通津貼、托兒津貼等,但大多數新移民要等兩年才有資格申領部分社會保險補貼,其中包括失業救濟金和學習津貼。新移民抵達澳大利亞後即可享受的福利包括醫葯津貼、孩子助養費、特別救濟金、大學獎學金和學費免息貸款的償還等項。
澳洲移民
澳大利亞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最小的陸塊,是世界上第六個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它擁有的人口卻較少,大約一千九百萬。
澳大利亞居民大多聚居在位於東部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居民以早期英國移民後裔為主,外加來自歐洲及世界各地區國家的移民,目前世界上共有140個以上的國家的人民聚居在澳大利亞,使得澳大利亞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
澳大利亞是一個英語國家,她的政治、法律、文化體系繼承了英國傳統,澳大利亞至今仍是英聯邦國家之一,她與西方國家關系密切,與鄰近的亞太地區國家的交往日益加深。
澳七大利亞有七個州,一個領地,西澳大利亞是最大的一個州,其面積與整個西歐一樣大。
自然環境優美:
澳洲位於南半球, 自然風光綺麗, 氣候四季宜人。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全球十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澳洲佔了五個。
2005年10月5日,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家》下屬公司經濟學家情報單位(EIU)公布:墨爾本(第二位)。佩思(第五位)、阿德萊德(第六位)、悉尼(第七位)。
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環境優良:
1999年世界銀行公布的各國人均財富的排名中, 澳洲排名第一。2004年人均GDP30000美元,過去五年平均增長率4.5%。2005年人均GDP3.47萬美元.
經濟與中國互補性強、商機無限:
在礦產能源和農副產品方面,澳洲與中國有巨大的合作前景。澳中自由貿易協定有望於2006年簽訂,屆時兩國之間關稅將降為零。
福利:
澳大利亞是高福利國家,是全世界公認的社會福利事業的先驅。基本福利制度具體體現在:
1.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2.大學學費比留學生低2/3,並且是免息政府貸款;
3.十八歲前,享受福利部的小孩津貼;
4.十八歲後,享受學生津貼;
5.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
6.60歲的女士和65歲的男士享受養老金;
7.低收入津貼;
8.失業救濟金;
9.多子女津貼(5000澳幣/人);
10. 未婚父母津貼
11.單身父或母津貼等
免費教育
澳大利亞實行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凡是澳籍的公民、取得綠卡的移民、取得臨時居留權的新移民都可以享受這一待遇。
免費醫療服務
澳大利亞有超過1,100所醫院,其中六成以上是公立醫院,平均每千人擁有4.5張病床。澳大利亞約有4.2萬名注冊醫生和19萬名注冊護士。
國民保健(Medicare)是澳大利亞國家健康保險計劃,新移民可以即時享有大多數免費醫療服務,國民保健病患者也可享有免費公立醫院治療,你應在抵澳後盡快去就近的國民保健辦事處登記(登記不是自動的),請隨身帶好你的護照和證明你是澳大利亞永久居民的簽證批准信。
國家將會為病人支付:看醫生的費用、在公立醫院手術、住院(包括葯品和飲食)的費用,通常情況下,開業醫生和醫院與政府實行統一結賬,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費。
國家雖不會為病人支付買葯的費用,但政府通過"醫葯補貼計劃"對許多醫葯處方給予補貼,低收入者(家庭年收入不超過24,000澳元)在葯房購買處方葯時僅需支付2.60澳元,其餘部分由政府補貼。
澳大利亞每年政府預算的1/3是用於醫療事業,可見政府對國民健康保障力度之大。
稅 收
澳大利亞是高稅收國家,每個有收入的人都必須依法納稅,都有自己的個人稅號。
當一個財政年度(澳洲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結束時,每個在澳大利亞有工作且有收入的人,包括非澳大利亞公民。都必須在七月至十月間主動向稅務局申報全年收入和納稅情況並多退少補稅金,稅率一般為17%至47%。 個人年收入低於免稅額$6,000澳元,也須向稅務局申明,有關計稅方法如下:
稅前收入 應繳稅額
$0-$6,000 無
$6001 - $21,600 超過$6000的收入17%
$21,601-$58,000 $2,652 加上超過$21,600的收入的30%
$58,001-$70,000 $13,572加上超過$58,001的收入的42%
>$70,000 $18,612加上超過$70,000的收入的47%
與此同時納稅人如符合低收入家庭、多家庭成員贍養、個人小生意等條件的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退回部分或全部稅金。報退稅的手續通常可以自己辦理,但多數納稅人由於不十分了解有關規則而選擇由會計師或稅務代理來完成,手續費大約為30至60澳元。
政局穩定、保護私有財產:
民主社會,人民享有廣泛的自由權力,政府的主要職責僅限於提供公益性服務和維持秩序。個人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
㈨ 澳大利亞的養老金制度有哪些具體規定呢
在全球老齡化趨勢下,傳統的公共養老金計劃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養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與運營機制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所進行的養老金制度改革正是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世界銀行發展報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養老體系,就曾以澳大利亞作為成功的案例。作為一種典型模式,澳大利亞的養老體系在制度構建、運行機制、監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能給我們提供許多啟示。 在1986年養老金制度改革以前,澳大利亞人退休所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主要有兩種,即聯邦政府提供的養老金和自願性的職業養老金。前者是符合一定條件的澳大利亞公民所享有的一種福利,作為財政支出的一部分來源於總稅收,目的是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雖然覆蓋面廣,但是保障程度很低,替代率只有20%多;後者是一些僱主為吸引並留住某些特殊員工或為了獎勵業績優秀的老雇員而提供的,覆蓋面很窄。然而,日益加速的老齡化進程和巨額財政赤字困擾使得澳大利亞政府越來越不堪重負,於是,養老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 澳大利亞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強制僱主為其雇員提供一定比例的職業養老金,並由私營機構運營,這就是所謂的「超級年金」(Superannuation)。1986年,執政的工黨與工會達成協議,由於生產率的提高和通貨膨脹,僱主應給予雇員6%的工資增長作為補償,但只將其中的3%以工資形式發給雇員,另外的3%則作為僱主為雇員繳納的職業養老金費用,存入行業基金的個人賬戶,這就是生產率裁定職業養老金。1991年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立法,要求僱主為其雇員向經批准設立的職業養老金基金繳費,這就是著名的超級年金保證制度。為了保證大多數雇員有足夠的養老金積累,1992年6月,《超級年金保證費法案》規定了僱主應為其雇員向合格職業養老金基金繳納費用的最低標准,從1992~1993年度的3%~ 4%,逐漸增加到2002~2003年度的9%。超級年金覆蓋了澳大利亞絕大部分工作人口,其所提供的養老保障在整個養老體系中佔有最大的比重,它的實施標志著澳大利亞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的建立,政府、僱主和雇員共同分擔了養老方面的責任。 對比澳大利亞,中國的養老問題更加突出和尖銳。第一,我國老齡化的速度快,程度高。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老年保障問題本身就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結構在短期內發生巨大變化,使得老齡化的來勢更加迅猛。第二,中國的老齡化是在經濟向現代工業化轉變過程中發生的,這一點與經歷了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的澳大利亞有明顯的不同。像澳大利亞這樣的發達國家是「先富後老」,而我們是「未富先老」,因而矛盾更為尖銳與突出。第三,中國的老齡化與經濟體制轉軌同步進行,在這一過程中,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迅速解體,新制度的建立也更為緊迫。傳統現收現付體系內生的隱性債務與艱巨的企業改革交織在一起,導致高昂的轉軌成本,政府在養老方面面臨嚴重的資金壓力,財務負擔越來越大。如何構建一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健康、可持續的養老保障體系成為決定我國經濟社會能否和諧發展、市場化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㈩ 為什麼辦澳大利亞移民越來越難
澳洲家庭類別的移民有:
伴侶移民 (Partner Migration)
子女移民 (Child Migration)
其他家庭成員移民 (Other Family Migration)
其中,其他家庭成員移民 (Other Family Migration)共有三種情況:年老受照顧者、最後家庭成員及照顧者。
1.年老受照顧類簽證(114 類別 Aged Dependent Relative Visa) 適用於未婚、鰥寡、離婚或正式分居的申請人,並且申請人依靠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或符合條件的紐西蘭公民的供養。申請人在年齡上必須達到《1991社會保障法》規定的足以領取澳洲老年年金的標准。
2.最後家庭成員類簽證(115 類別 Remaining Relative Visa) 適用於作為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或符合條件的紐西蘭公民的子女或兄弟姐妹的申請人。並且申請人沒有生活在澳大利亞境外的其他父母或兄弟姐妹。
3.照顧類簽證(116 類別 Carer Visa) 適用於在澳大利亞的親屬有健康問題的申請人,其在澳大利亞的親屬必須是公民,永久居民或符合條件的紐西蘭公民,並且經MEDIBANK健康機構(原澳大利亞健康機構或HSA)評估殘障度達到30分。
我想只有2有可能適合你的父親:最後家庭成員類簽證(115 類別 Remaining Relative Visa) 適用於作為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或符合條件的紐西蘭公民的子女或兄弟姐妹的申請人。並且申請人沒有生活在澳大利亞境外的其他父母或兄弟姐妹。
前提條件是你的父親沒有生活在除澳洲以外其他地區的父母或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