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施行時間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施行時間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30:39

① 題目: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勞動合同法修正案》

通過的是「修改決定」不是「修正案」。這兩個法律術語是有區別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二、理論知識:
這涉及到法律修改的形式問題。在我國的立法實踐中,法律修改主要有三種形式:修訂、修改決定和修正案。
在1996年以前,除1988年和1993年憲法修改時使用了修正案外,其他法律修改主要使用修改決定的形式。1997年對刑法進行全面修改時,考慮到修改內容很多、修改幅度較大,採用修改決定的形式不便於人們學習掌握和對照引用,於是就開始使用修訂的形式。1999年對刑法個別條文修改時又採用修正案形式,至今已有8個刑法修正案。進入新世紀後,法律修改的三種形式逐漸確定下來,沿用至今。無論從法理還是從實踐看,這三種法律修改的形式各有其使用特點和適用范圍,不可混淆。其區別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適用條件不同。法律的修訂,通常是基於法律的調整對象發生重大變化,或者人們對法律的認識和要求有明顯轉變,以致法律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條款需要修改,或需要對條文作全面修改,以適應變化較大的新情況。如1997年刑法的修訂。地方立法中也是如此,比如《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技術規范》規定:修訂適用於修改內容較多、修改量較大的法規,有時法規體例、結構需要變動。
修改決定形式的使用前提是,法律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條款基本適應需要,法律的表現形式和內部結構基本合理,但法律的某些方面、某個部分或者某些條款、詞句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建設的需要。這是最為常用的修改法律的形式。《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技術規范》也規定:它適用於對法規作部分修改,一般法規體例、結構不作變動。
修正案的形式在中央適用於法典化程度較高、穩定性較強的憲法和基本法律的部分修改,在地方一般規定為「法規修改較少,法規體例、結構不作變動的情況」。
——修改范圍和內容不同。這是與其適用條件相對應的。修訂對法律的修改范圍較大,修改內容既可以是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也可以是調整對象和重要制度,還可以是框架結構和具體條文。修改決定的修改范圍相對較小,一般是對現行法律的某些方面、某個部分乃至個別條款和詞句進行修改。修正案的修改范圍也比較小,且適用的法律層級與修改決定有所不同。
——審議和通過的對象不同。修訂是對法律的全面修改,因此向立法機關提出的是完整的法律修訂草案文本(即修改後的整部法律),立法機關審議的也是修訂草案文本的全部內容,而不是僅針對需要修改的內容進行審議;立法機關表決通過的,也是整個法律文本。因此也可稱之為「廢舊立新」。
對於修改決定或修正案,立法機關審議的僅僅是修改決定草案或者修正案草案,雖然修改後的整個修正文本草案也會印發立法機關,但那隻是一個便於立法者了解法律全貌的參閱文件,不是審議內容;立法機關表決通過的也只是修改決定或者修正案,不是修改後的整個法律文本。
——公布的對象和形式不同。以修訂形式進行法律修改後,其公布對象是修改後的法律全文。以主席令公布的法律文本形式是「某某法」,通常表述為「某某法已由某某會議於某年某月某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某某法公布,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因而是主席令直接公布法律全文。
以修改決定形式進行法律修改後,公布的是修改決定,並在其後附修正本,即將原法律根據這一決定作出的相應修改予以重新公布,也就是需要公布兩個文件;以主席令公布的法律文本形式是「關於修改某某法的決定」,表述為「關於修改某某法的決定已由某某會議於某年某月某日通過,現予公布,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同時,修改決定中要載明「某某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這是主席令間接公布法律全文。
以修正案形式進行法律修改後,公布的是法律修正案,且不對原法律進行調整,不用公布修正後的法律,也就是說只需要公布一個文件(但在實踐中為便於使用,有時也公布修正後的法律全文,如2004年修憲後同時公布了憲法修正文本)。以主席令公布的法律文本形式是「某某法修正案」,表述為「某某法修正案已由某某會議於某年某月某日通過,現予公布,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
——生效時間不同。採用修訂形式修改法律後,由於修改的內容較多,涉及到法律原則、制度的修改,實際上相當於制定了一部新法律,因而整部法律的生效時間需要重新規定。如2005年修訂後的公司法最後一條就明確規定:「本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地方性法規亦然,《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技術規范》就規定:對於全面修訂的方式,「應在法規最後一條明確修訂後的法規的生效時間」。採用修改決定或修正案形式修改法律後,由於涉及的只是若干條款和部分內容,在通過的修改決定或修正案中,只規定修改決定或修正案的生效時間,該法律的原生效時間不變。也就是說,修改後的法律將同時有兩個生效時間(如果做過多次修改,則會有多個生效時間)。
可見,法律修改的三種形式各有其不同的適用對象和特點,差別較大。一般來說,修訂形式適用於法律的全面修改,可稱之為整體修改;修改決定形式適用於普通法律的部分修改;修正案形式在國家層面主要用於對憲法和刑法等基本法律的部分修改,在地方也主要用於對法規的部分修改,但各地規定會略有不同。
在日常使用中,在不特意區別修改形式或者暫不確定修改形式的情形下,可統一使用「修改」。

法學人生答案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於哪一年

一、《勞動合同法》修改的意義重大:
《勞動合同法》的修改,聚焦勞務派遣制度的法律規制,是對該法施行後出現的新問題的及時應對。在這次法律修訂過程中,各方面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從「修正案(草案)」的起草、審議,到全民徵求意見,到最後的審定,經過了立法機關與有關機構組織的反復調研和多方協調溝通,可以說,修正案凝聚了廣大立法工作者、法律實務工作者、法學專家和社會大眾的智慧。本次法律修訂在徵集社會大眾意見的基礎上又有完善,細化了法律標准,增強了可執行性,對於嚴格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切實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勞動合同法》修改的主要內容:
(一)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資本由原有規定的50萬元(草案建議10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並增加了對單位經營場所和設施的要求,使得從事勞務派遣業的單位資質大為提升,防止皮包公司的出現,為行政監管的強化創造了條件。

(二)《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中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同工同酬進行了原則規定,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則進一步明確了用工單位在履行同工同酬原則上的作為義務,即要求用工單位在勞動報酬分配上履行被派遣勞動者與該單位勞動者的同工同酬原則。用工單位上述義務的確立,為被派遣勞動者維護自身權利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繼而對於違法派遣的追責提供了法律上的根據。
(三)更加明確勞務派遣用工的適用范圍。首先,增加了國家對勞務派遣用工形式的定位,即補充性勞動用工形式。其次,細化了勞務派遣的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之「三性」要件,從法律上釐清了勞務派遣的適用范圍或情形。最後,增加了被派遣勞動者人數的比例上限規定,雖然具體上限規定留待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但是,比例控制這一制度工具的引入,使得宏觀上調控勞務派遣業和微觀上以企業內勞動用工的結構兩方面有了具體化可執行性評價標准。
(四)應對上述(一)的修訂,法律修訂案新設了違法設立或經營勞務派遣業的法律罰則,同時增加了勞動行政處罰的方式和處罰力度,使得責任主體清晰化。
三、《勞動合同法》修改後,工會組織將大有作為: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被派遣單位或用工單位組織或參加工會組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法律賦予工會代表相關勞動者群體維權的權利,也是對工會職責的法律要求。
四、《勞動合同法》給勞動者帶來十大權益保障:
1、招工不得收押金扣證件。《勞動合同法》第9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新規定告訴人們,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收取財物、扣押檔案或其他物品,不僅要責令限期退還,還要處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害的,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2、休息休假是合同必備條款。《勞動合同法》第17條把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約定納入勞動合同必備條款之一。但法律只能對勞動合同的條款進行概括,當事人可以根據需要,在法律規定必備條款之外,對有關條款作新補充性約定。
3、試用期最長6個月。《勞動合同法》第19條明確指出: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4、違約金不得超過培訓費。對於用人單位用巨額違約金強留人才問題,《勞動合同法》第22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業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違約規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5、不訂書面合同付雙薪。針對有些用人單位拒簽書面勞動合同,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時,勞動者無法舉證的情況,《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
6、不繳保險可解除合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是保障勞動者及其親屬基本生活需求的社會保障制度。《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解除勞動合同。
7、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有特權。《勞動合同法》第14條賦予了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的三種特權:(1)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2)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企改革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3)連續訂立2次固定勞動合同,且沒有法律規定不可訂立情形的,勞動者可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8、合同無效報酬照付。《勞動合同法》第26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9、合同被終止有補償。新頒布的《勞動合同法》要求,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並對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作出了規定。
10、討薪直接申請支付令。《勞動合同法》第30條為勞動者討薪指明一條捷徑:「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今後,對於單純的拖欠工資訴訟,勞動者既可憑工資欠條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③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網上徵求意見完畢後什麼時候開始實施,8月5日已經網上徵求意見完畢,網友空前高漲

這個算命先生也測不出來哦。什麼時候表決是可以知道的,但表決專的結果是不可以簡屬單預測的!實在是變數太多……

另外徵求意見結束,離表決還早著呢!先匯總、再綜合、再出條文、再專家評審、再給委員們傳遞、再開會討論形成初稿、再上會表決,幸運的話一次通過,爾等就額手稱慶吧……但萬一表決通不過,就等著下一個輪回吧!

你很急嗎?我倒是覺得多爭論一下,執行的時候別擺烏龍就好了。別弄個銀樣蠟槍頭……

④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不是的——來 全國人民自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 : 「本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於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在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並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三號)公布此決定的日期是2012年12月28日,因此對於2012年12月28日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可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於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

⑤ 本次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什麼時候實施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在昨天(6月26日)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需要經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後,才可以實施,估計不會太長的時間。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⑥ 2012年6月初審的《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審議時間安排

現在還沒有結果,下面是最新進展:
有效銜接,平穩過渡求共贏
——聚焦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之五

截至7月26日5時,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系統的數據顯示,關於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見建議已達334804條。

而與其同時公布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的其他三部法律修正草案中,預演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收到的意見建議最多,也不過130700條。

僅僅21天時間,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網上收到的民眾意見,就超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創下的23萬多條紀錄,其社會關注度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勞動法律專家們看來,勞動合同法修改之所以牽動這么多人的神經,主要基於兩點,一是它直接關繫到勞動者最切身的勞動經濟權、就業穩定權和職業發展權;二是勞務派遣工數量實在龐大,即便是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年前公布的最為保守的2700萬人計,也至少影響逾億人的生活和人生,因為絕大多數勞動者背後都有一個家庭。

也正因勞務派遣工數量龐大,勞動合同法修正案一旦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正式生效,如何做好法律實施的銜接便成為一個大問題。

慶幸的是,修法者早已看到這一點,並前瞻性地做了准備。

在修法之初,便首先明確以「規范勞務派遣既要積極又要穩妥,妥善處理好修法前後法律實施的銜接問題,實現平穩過渡」為這次修法的原則和重點。並在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最後規定,「本修正案開始施行時用工單位正在使用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根據本修正案進行調整;本修正案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依法辦理行政許可和公司變更登記後,方可繼續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值得關注的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還就處理好法律實施的銜接做了進一步說明,即對於在修正案施行前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自修正案施行之日起未依法辦理許可或者申請許可未獲批準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與用工單位、工會組織進行協商,對其尚未履行完畢的合同、勞務派遣協議作出妥善處理。勞動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切實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應該說,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上述規定,既體現了規范勞務派遣用工、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立法精神,又考慮到我國目前的勞動關系現狀和就業情況。

試想一下,如果修正案一施行便要求用工單位整齊劃一地解決勞務派遣用工問題,既不現實,也無可能。眾所周知,許多國有企事業單位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主要是為了規避上級主管部門對其工資總額和人員編制的限制,完成上級部門對勞動生產率的考核指標,以及改善國企大型企業正式員工能進不能出的問題。因此,要規范勞務派遣用工,除了法律上的完善,還須諸如國有企事業單位用人機制、人員編制和工資總額管理等制度做出相應改革。

可見,修正案給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單位留出調整的空間,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不過,有關人士也指出,修正案要給用工單位調整的空間,但同時也必須有所限制,否則又可能為一些用工單位規避留「空子」。

他們建議可在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後增加一條,規定「用工單位應將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兩年的被派遣勞動者轉為勞動合同制職工」,同時修正案還可增加諸如「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勞動合同制職工相同的學習培訓、獎勵晉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利」這樣的條款,從而在法律上將用工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的「自主」空間和「受益」空間壓至最小,以更好地監督和引導用工單位規范使用勞務派遣,最終實現平穩過渡、各方共贏。

⑦ 2013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2013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修正案)
2012年12月28日,我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73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修改後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等。同時還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
修改後的勞動合同法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修改後的勞動合同法還規定,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同時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修改後的勞動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七十三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二、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四、將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於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在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並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什麼時候簽發執行 就是2012年討論的內容,涉及修正勞務合同

意見徵求截止已經一個月有餘,應該快要簽發公布,有可能在國慶長期後就簽發下來的,對勞動派遣的單位影響不小。

⑨ 求問《勞動合同法》最新修正案出台的具體過程,包括提出修改、起草草案、征詢意見、審議、通過等的時間。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12年12月28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二、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四、將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於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在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並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⑩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 通過了嗎

沒聽說通過什麼修正案,這法很新,暫時不會修訂才對

熱點內容
遵義法院紀檢 發布:2025-09-16 17:00:12 瀏覽:32
刑法中宣言解釋 發布:2025-09-16 16:57:52 瀏覽:912
酒店門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6:53:22 瀏覽:694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16 16:52:23 瀏覽:865
關於勞動法解釋三 發布:2025-09-16 16:44:56 瀏覽:7
法院上實現 發布:2025-09-16 16:43:57 瀏覽:22
侵犯社會法益的類罪名 發布:2025-09-16 16:28:43 瀏覽:490
葯庫耗材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6:23:14 瀏覽:975
qq智能abc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9-16 16:12:56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寫作 發布:2025-09-16 16:11:46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