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承諾例子

合同法承諾例子

發布時間: 2021-02-07 09:58:18

1. 合同法案例

要看縣農場是以什麼形式告訴農民的,如果構成要約那就要賠償的,如果構不成要求那就沒有賠償的義務。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訂立合同的條件。希望對方能完全接受此條件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為要約人,受領要約的一方稱為受要約人。
a.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所謂「具體」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如果沒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受要約人難以做出承諾,即使做出了承諾,也會因為雙方的這種合意不具備合同的的主要條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謂「確定」,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則無法承諾。 b.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拘束。

《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自要約實際送達
合同法給特定的受要約人時,要約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不得在事先未聲明的情況下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構成違反前合同義務,要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需明確一點,到達是指要約的意思表示客觀上傳遞到受要約人處即可,而不管受要約人主觀上是否實際了解到要約的具體內容。例如,要約以電傳方式傳遞,受要約人收到後因臨時有事未來得及看其內容,要約也生效。

2. 合同法案例分析:承諾是否生效

合同未成立,因為李老闆對要約人的要約做了變更,視為李老闆對歌手做出了新要約,而歌手未做承諾。
後李老闆承諾歌手之前的要約無效,因歌手之前的要約已失效

3. 【合同法】案例分析+承諾 舉例

此情形是合同法上的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即交叉要約的效力。
一種觀點:交叉要約本身並不成立版合同,因為雙方都是向對方發出要約,只有當對方正式表示接受時,雙方意思表示方達成一致,所以,即使在交叉要約的場合,雙方也可以拒絕對方所發出的要約。
另一種觀點:雙方已經表示相同的意思表示,法律可以推定雙方已經作出了承諾。一權般認為,從鼓勵交易的需要出發,可以認定雙方已經達成了合意。當然,交叉要約能夠成立合同是以雙方意思表示在合同內容上完全一致且意思表示已經到達了對方為前提。
本題中,只就價格、款式達成一致而沒有涉及到履行期限、地點等內容,可以認定不符合交叉要約的要件,因此合同未成立。所以大連A公司可以拒絕。
僅供參考,你最好還是問一下老師吧!

4. 合同法一案例

雙方合同已經成立
甲向乙發出傳真,要乙給甲發貨10頓,價格按去年的算,專2月發貨,3日內回復。屬7日後乙回復「同意對方意見」,在這一次 合同並未成立 因為乙的承諾已經遲到 且為遲發遲到 超出了要約人甲要求的承諾期限 合同法規定 受要約人超出承諾期限作出的承諾 除要約人明確表示接受外 該承諾無效
又過3日乙又回復「由於情況變化,價格上漲一倍,1月就發貨」,後甲回「同意對方發貨時間安排」 甲乙之間的合同在此時成立 因乙對甲的承諾做出了實質修改 且超出承諾期限 所以乙的答復為新要約 而甲表示同意 實際上是甲對乙的要約作出了承諾 合同法規定 承諾達到要約人是生效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所以此時合同成立
甲乙應按照比去年價格多一倍的價格支付貨款 因為甲已經同意了乙的要求 合同正式成立 分析見上

5. 合同法案例(急)

1根據《合同法》和當事人的約定,還合同已經成立。因為被告發出的450萬的價格的書面專材料是反要約,構屬成一個新的要約。並約定了承諾的期限,即原告應該在4月3日前答復。所以要約應當在要約約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合同法》26條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是生效。承諾生效是合同成立。所以在本案中合同應該已經成立了。
2被告人的行為不符合法律規定,該合同的生效不需要其他要件,即一般成立即生效。所以被告的行為是預期違約行為,原告可以主張違約責任。

6. 合同法案例求解

第一,不是要約。一般商場的內廣告,價格標簽均視為要約邀請(invitation to treat)
第二專,不成立。張三的發屬函僅是提出要約(offer),並沒有得到公司的允諾(acceptance),而一個合同必須得到允諾後才能生效
第三,如果要成立,必須得到公司的允諾,而且允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符合。因為張三採用發函的方式,所以公司的承諾必須採用發函或者比其更有效的方式。如果公司採用發函,理論上當函件轉交郵局時合同便成立,但如果發生糾紛時必須提供證明信封上的地址是正確的(發信原則),即信件晚到,遺失的風險由張三承擔。(但近些年來法院的判例漸漸不傾向與此,因為該原則對要約人存在不公平。)

7. 合同法中第十三條中的要約,可以舉個例子嗎

《合同法》第13條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其實,內「一方要約+另一方承諾=合同成容立」是一個合同成立最基本的公式,大多數合同都是以這種方式成立的。

打個比方:
甲去乙的店問乙:「這里一瓶可樂多少錢?」
乙:「1.25L的8元一瓶,600ml的3.5元一瓶,你要哪個?」
甲:「小的1瓶」(這句為要約,有標的物及數量,還隱含了價格。)
乙:「好。」(這句為承諾,沒有改變要約的內容直接予以肯定,此時一份最常見的買賣合同成立,並且生效了。
接下去甲付錢,乙給可樂的過程是履行合同的過程。

少部分合同的成立方式則是在此基礎上作修改的。比如事實締約(要約和承諾都是法律擬制的)、交叉要約(締約雙方互向對方發送內容相同的要約)、強制承諾(只要要約,對方必須承諾)等,那都是不典型的合同成立方式。

8. 關於合同法的承諾,如何以不作為的方式構成,能否給舉幾個例子

不作為的承諾還沒有聽說過,但存在非明示的承諾。即以直接完成主要合同內容的方式使合同成立。比如買賣合同的要約,沒有明示訂立合同,但受要約人已經將買賣的標的直接送往要約人處,則合同成立。

9. 一個合同法的案例,急求解答

不成立。因為A撤銷邀約的通知到達B處B還沒有做出承諾。所以撤銷邀約是有效的,因為邀約被撤銷所以邀約失效。

10. 合同法案例 要約與承諾 求解

1、不能,此非民事活動,未產生民事法律關系。
2、成立。
3、買賣合同已成立,錢某違約,張版某可請求繼續權履行。
4、不能,其並未作出競拍的意思表示。
5、可以,的士屬特殊的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旅客攔車搭載,即視為承諾,合同即告成立。
6、A邀請B要約C要約D邀請E要約
要約與要約邀請關鍵區別在於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內容。

不知是否正解,敬請高手解答,我也順便學習一下。

熱點內容
刑法中宣言解釋 發布:2025-09-16 16:57:52 瀏覽:912
酒店門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6:53:22 瀏覽:694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16 16:52:23 瀏覽:865
關於勞動法解釋三 發布:2025-09-16 16:44:56 瀏覽:7
法院上實現 發布:2025-09-16 16:43:57 瀏覽:22
侵犯社會法益的類罪名 發布:2025-09-16 16:28:43 瀏覽:490
葯庫耗材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6:23:14 瀏覽:975
qq智能abc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9-16 16:12:56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寫作 發布:2025-09-16 16:11:46 瀏覽:661
家長把孩子打傷負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6:11:45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