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契約論延續自然法的核心

社會契約論延續自然法的核心

發布時間: 2021-02-09 01:57:16

Ⅰ 社會契約論的主要內容

《社契約的根本條件是什麼。第2卷主要討論國家的立法問題。第3卷論述的是政治法即政府的會契約論》全書共分4卷,第1卷主要論述了人類是怎樣由自然狀態過渡到政治狀態的,形成。第4卷在繼續討論政治法的同時闡述了鞏固國家體制的方法。
「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這是天賦予的權利」,國家則是自由的人民自由結合的產物,是社會的共同力量相結合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應該「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這就是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社會契約論》表達了盧梭學說的核心內容。它認為,既然國家是人們協商的結果。人民就有權利掌握國家政權,法律應是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人民的主權是不能出賣、轉讓和分割的。該書根據自由行為是由行為意志和行為能力兩種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國家必須把立法、行政兩種權利分開的學說。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權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執行者。為了防止行政權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須定期召開大會進行監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剝奪,人民便有起來革命的權利,可以用強力奪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張,人類得救的惟一希望,在於民眾的共同意志永遠是對的,並建立民主政治來表達推行這個意志。
《社會契約論》還指出,在判別一個體制是否健全有力的時候,「應該更加重視一個良好的政府所產生的活力,而不只是看到一個廣闊的領土所提供的富源。」書中指出:「我們也曾見過有這樣體制的國家,其體制本身就包含著征服的必要性;這些國家為了能夠維持下去,便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擴張。也許他們會暗自慶幸這種幸運的必要性,然而隨著它的鼎盛之極,那也就向他們顯示了無可避免的衰亡時刻。」

Ⅱ 近代社會契約論的幾個代表人物的區別與聯系

1、17世紀英國啟蒙思想家霍布斯就提出,每個人都有天賦的自然權;但為了防止爭專斗和戰爭,就有必要按照人們屬的共同的意志,相互簽訂契約,成立國家,來保護人民的公共權利。這種思想對推翻君權神授理論、摧毀封建專制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2、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在反對君主專制的同時,有贊成實現開明專制

Ⅲ 社會契約論的核心概念

從直接民主制、貴族代議制到君主立憲制,統治的根據必須是人民主權———其真正表達就是法律。

Ⅳ 《社會契約論》產生的原因和核心內容

法國君主專制社會下等級差異鮮明,權力集中於法王。社會矛盾尖銳。-----時代背內景。霍布斯和洛克的社會契約容論和自然法學說被盧梭繼承。
主要內容是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有高於人民的權威,人民通過社會契約建立的國家主權屬於人民(每個人向國家讓渡了自己的所有權利)。立法權由人民掌握,公意不會錯誤,少數服從多數。主權不可轉讓,不可分割,不可代表。行政權必須服從立法權。

Ⅳ 盧梭社會契約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社會契約論》的最核心的一個觀點就是區分了國家與政府(國王)的關系,國家的主權在人民,政府只是人民的受託方、法律的執行者,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一種契約。盧梭相信,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於人與人之間而非人與政府之間的契約關系。

盧梭主要闡述的命題就是: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這個枷鎖就是國家。盧梭提出國家創建的理性邏輯:人類想要生存,個體的力量是微薄的,個人的權利、快樂和財產在一個有正規政府的社會比在一個無政府的人人只顧自己的社會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可行的辦法就是集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體,即國家。

國家的目的就在於保護每個成員的人身與財產。國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協議的產物。人生而自由與平等,人們通過訂立契約來建立國家,國家就是人民契約的結合體。

(5)社會契約論延續自然法的核心擴展閱讀:

《社會契約論》的創作背景:

18世紀的法國處於一種比較黑暗、比較墮落的社會危急中,社會中的人有界限森嚴的等級劃分,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是僧侶,他們人數少但卻地位非常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起到特殊的地位;第二等級是國王貴族,他們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權利,通過對第三等級,也就是農民、手工業者以及資產階級的剝削來獲得資產維持其奢侈荒淫的生活。

第一二階級通過其「絕對權利」給予第三階級無比的壓迫,並且,通過類似「君權神授」的政治宣揚來達到他們壟斷的目的;第三階級由於無法生存而奮起反抗,一二階級又以政治叛亂等借口以軍隊鎮壓,因此達到了一種非常混亂的情況。

當時的法國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思想、文化各個領域都處於新舊更替的時期,宗教勢力逐漸退縮,各種政治啟蒙思想方興未艾。盧梭自幼經歷坎坷,廣泛的閱讀極大地開闊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思想,深深體會到自由和民主的可貴。

他所處的時代是資產階級革命火熱進行的時代,資產階級為反封建階級瘋狂的吶喊,盧梭敏銳的政治嗅覺和獨到的思想使他走在了啟蒙運動的前沿。他毫不客氣的指出社會的種種弊病根源不在人,而在於社會制度,所以盧梭定下了寫一部宏偉的政治學著作《政治制度論》的計劃。

Ⅵ 社會契約論主要有哪些內容

《社會契約論》內容精要:《社會契約論》全書共分4卷,第1卷主要論述了人類是怎樣由自然狀態過渡到政治狀態的,契約的根本條件是什麼。第2卷主要討論國家的立法問題。第3卷論述的是政治法即政府的形成。第4卷在繼續討論政治法的同時闡述了鞏固國家體制的方法。

「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這是天賦予的權利」,國家則是自由的人民自由結合的產物,是社會的共同力量相結合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應該「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這就是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社會契約論》表達了盧梭學說的核心內容。它認為,既然國家是人們協商的結果。人民就有權利掌握國家政權,法律應是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人民的主權是不能出賣、轉讓和分割的。該書根據自由行為是由行為意志和行為能力兩種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國家必須把立法、行政兩種權利分開的學說。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權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執行者。為了防止行政權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須定期召開大會進行監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剝奪,人民便有起來革命的權利,可以用強力奪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張,人類得救的惟一希望,在於民眾的共同意志永遠是對的,並建立民主政治來表達推行這個意志。

《社會契約論》還指出,在判別一個體制是否健全有力的時候,「應該更加重視一個良好的政府所產生的活力,而不只是看到一個廣闊的領土所提供的富源。」書中指出:「我們也曾見過有這樣體制的國家,其體制本身就包含著征服的必要性;這些國家為了能夠維持下去,便不得不進行無休止的擴張。也許他們會暗自慶幸這種幸運的必要性,然而隨著它的鼎盛之極,那也就向他們顯示了無可避免的衰亡時刻。」

Ⅶ 伏爾泰的哲學通信,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他們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並闡述他們的含

《社會契約論》來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源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以及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爭。

《論法的精神》他採取與意識主義和自然主義截然不同的方法來分析政治行為,並致力於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政治習俗,從而提出了一種創新的理論:法律不是戒律的表現方式,而是對不同因素的觀察和調整,這些因素分為文明(傳統、宗教等)和自然(氣候、地理等)兩類。

《哲學通信》伏爾泰在《哲學通信》中結合向法國讀者介紹F.培根、洛克和牛頓的思想,表述了自己的哲學思想。像洛克一樣,他的哲學思想前提是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性。書中重點論述認識論問題,認為人的一切觀念都來自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覺,感覺是感官接受外物刺激引起的。它強調感覺是觀念的唯一來源,人的頭腦唯一具有的能力是對感覺得來的觀念進行組合和整理。

《社會契約論》、《論法的精神》引用自維基網路,《哲學通信》引用自網路。

Ⅷ 《社會契約論》中是怎樣表達盧梭學說的核心內容的

《社會契約論》表達了盧梭學說的核心內容。它認為,既然國家是人們協商的回結果。人民就有權答利掌握國家政權,法律應是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人民的主權是不能出賣、轉讓和分割的。該書根據自由行為是由行為意志和行為能力兩種原因促成的原理,引申出國家必須把立法、行政兩種權利分開的學說。提出人民意志是主權者,政府是共同意志的執行者。為了防止行政權以私人的意志篡改人民的意志,人民必須定期召開大會進行監督。如果人民的自由被暴力所剝奪,人民便有起來革命的權利,可以用強力奪回自己的自由。它主張,人類得救的惟一希望,在於民眾的共同意志永遠是對的,並建立民主政治來表達推行這個意志。

熱點內容
韜光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17 09:33:34 瀏覽:52
漢堡條例 發布:2025-09-17 09:29:44 瀏覽:750
2017中級年經濟法考試大綱 發布:2025-09-17 09:19:49 瀏覽:625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5-09-17 09:13:58 瀏覽:64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