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繼續履行

勞動合同法繼續履行

發布時間: 2021-02-09 04:54:13

A. 哪些情形下可以認定為「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

以下情況可以認定為 「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
第一,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版合同權後,勞動者已經主動領取或簽字領取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
第二,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合同決定只是程序違法, 但實體上成立的。例如,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只是事先沒有通知工會的,或者是勞動者違反了規章制度,只是制度公示證據不足的。
第三,在訴訟期間勞動合同期限屆滿,但勞動者不具備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
第四,勞動者被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已經重新就業,或者雖未重新就業,但是已經主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
第五,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原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但勞動者不接受變更合同的。比如,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已經被其他勞動者取代,但勞動者不同意安排新的工作崗位的,或者是用人單位遷址,勞動者不同意到新的地址工作的。
第六,用人單位正在進行經濟性裁員,勞動者不屬於被優先留用對象的。
第七,在訴訟期間,用人單位或勞動者主體消失的, 比如勞動者死亡、用人單位破產解散的。
第八,在訴訟期間,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

B. 能否按勞動合同法48條先選擇繼續履行後選擇不繼續履行合同

《勞動合同法》四十八條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但是如果勞動者選專擇了繼續履屬行合同,單位也恢復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其他過錯的情況下,勞動者不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若因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C. 如何認定「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

以下情況可以認定為 「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

第一,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勞動者已經主動領取或簽字領取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

第二,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合同決定只是程序違法, 但實體上成立的。例如,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只是事先沒有通知工會的,或者是勞動者違反了規章制度,只是制度公示證據不足的。

第三,在訴訟期間勞動合同期限屆滿,但勞動者不具備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

第四,勞動者被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已經重新就業,或者雖未重新就業,但是已經主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

第五,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原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但勞動者不接受變更合同的。比如,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已經被其他勞動者取代,但勞動者不同意安排新的工作崗位的,或者是用人單位遷址,勞動者不同意到新的地址工作的。

第六,用人單位正在進行經濟性裁員,勞動者不屬於被優先留用對象的。

第七,在訴訟期間,用人單位或勞動者主體消失的, 比如勞動者死亡、用人單位破產解散的。

第八,在訴訟期間,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

如能提供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勞動者要繼續履行合同但單位能終止合同嗎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內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容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這里所稱的「違反本法規定」是指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3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E. 勞動合同法到期時是否還應繼續履行其他未到期的協議為什麼

如果來協議規定在接受源完公司培訓後為公司服務兩年,就算與公司合同到期,勞動者也有義務繼續履行協議,但是也可以通過賠償公司損失費,損失費不能超過公司培訓你的總費用,假如你培訓後為公司服務了一年,那麼你只要付一半費用呵呵

F. 勞動合同法第48條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中,「違反本法規定」是什麼意思

這里所稱的「違反本法規定」是指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3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4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第41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第42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44條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45條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等規定。具體情形包括不符合法定條件用人單位單方解除的、解除時沒有履行法定義務的、不符合法定條件用人單位終止的等。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首先要瓮中捉鱉勞動者的合法勞動權益,使勞動關系「恢復原狀」,不能讓用人單位從違法行為中獲益。同時考慮到實際情況,應尊重勞動者有關是否繼續勞動合同的選擇。因此,如果勞動者權衡利弊後,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認為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實際困難太大,不要求發行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可以解除或終止,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賠償金。賠償標准按《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為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另外,在有的情況下,勞動合同客觀上已經不能履行,如用人單位已經搬遷外地、原工作部門已經被撤銷等,此時即使勞動者想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也無法繼續,因此,用人單位在支付經濟賠償金後,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經濟補償與經濟賠償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概念,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賠償不能免除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法定義務。

G. 不能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有哪些情形

這條法規可以理解為把主動權交給勞動者,要麼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要麼離職得版到賠償金。勞權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情況有很多,如原用人單位已經搬遷到外地、原工作部門已經被撤銷等,一般是由單位舉證,仲裁委員會仲裁。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H. 關於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認定!

可以理解為復把主動權交給勞動制者,要麼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要麼離職得到賠償金。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情況有很多,如原用人單位已經搬遷到外地、原工作部門已經被撤銷等,一般是由單位舉證,仲裁委員會仲裁。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I. 裁決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原崗位已不存在如何操作

裁決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原崗位已不存在,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8條的規內定,勞動合同已經不能容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熱點內容
韜光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17 09:33:34 瀏覽:52
漢堡條例 發布:2025-09-17 09:29:44 瀏覽:750
2017中級年經濟法考試大綱 發布:2025-09-17 09:19:49 瀏覽:625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5-09-17 09:13:58 瀏覽:64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