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不能說的過去上集

社會與法不能說的過去上集

發布時間: 2021-02-11 04:45:12

1. 社會與法有棺材的是哪一集

自從我看到王全勝後的照片,就一直神思恍惚,我怕鬼-我自然也怕那個已經是屍變的王全勝,但我更怕他的因被人知道,要知道他可是在我的房裡面,而後,我是借了少爺的三輪車,將他的屍扔出去的,如今,只要警察略微的調查一下這人最後出現的時間、地點,很快矛頭就會直指向我。
恍恍惚惚中,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到警局給我准備好的房間的,如今我們住在這里,警局還算是客氣,房間的居住條件,比少爺的那個招待所還要略微的好上一點點,至少被子上不會有老鼠屎。
回到房間,我已經感覺非常的累了-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從廣川王陵回來後,大概原本緊綳的一根神經鬆懈了下來,特別愛犯困,常常倒在床上就睡,偏偏要命是噩夢顛倒,弄得我很是難受。
我倒在床上,回憶著剛才在會議室看到的那張照片-王全勝都了大半年,屍體怎麼就沒有腐爛?為什麼會出現在南宮門口?他到底想要干什麼?
教授的屍體出現在廣傳王陵,已經讓我感覺到不可思議,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想不明白其中的緣故。如今,王全勝的屍再次出現,簡直……
簡直就是對我天大的打擊,難道說,接觸過龍棺的人就會被詛咒而,後都會產生屍變?
我瞪著眼睛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去,慶幸的是這一夜居然沒有做夢,早晨醒來的時候,清光透過窗戶,照在房間內,我揉揉還迷糊著的眼睛,本能的從床上爬起來,然後——我的眼睛的餘光,本能的掃到了某樣東西。
這間房有十六平方米足有,房間內除了一張大床,還有張八仙桌,兩把椅子,佔去老大的空間,可是,就在這不大的房間內的東南角上,如今正模糊的蹲著一個人影……
我心中好奇,這大清早的,不窩在被窩里睡覺,沒事跑我房間里來蹲著干什麼?當即走了過去,輕輕的拍那人的肩膀:這位大哥,你……怎麼拍……
我話還沒有說完,猛然感覺不對勁,這模樣、情景,實在是太熟悉了!當時的王全勝不就是這么在我的房間內?
而這人——我怎麼越看越是眼熟?
就在我一愣神的時候,原本蹲在角落裡的那人猛然轉過頭來,我一見之下,頓時就魂飛魄散。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已經了的王全勝,那張猥瑣的臉上,掛著猙獰恐怖的笑意,我的一顆心不停的下沉,在下沉……,腳本能的踉蹌後退。
王全勝的脖子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角度扭曲著,一隻眼睛的盯著我,然後,我眼睜睜的看著他伸出了一雙長長的指甲來……
媽的!就在王全勝的手指快要掐到我脖子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一個轉身就向外跑去,但我的背後卻不知被什麼東西掛住,怎麼也掙脫不了,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力的掙扎……
就這樣,我不禁再次想起當時探視黃河龍眼時的情況,當時少爺跑了出去,我以為生機全無,自己抹了脖子,偏偏又沒有——所有的一切,如同電光火石般的在腦海中劃過,如果我沒有在南宮門口碰到王全勝,如果我沒有去黃河之眼,也許這一

2. 社會與法觀後感

這是前兩天發生的真實案例。有一對夫妻,丈夫叫吳思明,妻子叫沈露。有一天,丈夫開著帕薩特去洗車,可是附近的洗車廠關閉了,平常洗車的地方也關閉了。終於,找到了一個洗車廠,在這里,認識了一位女朋友。
這位女朋友叫楊雅茹,很漂亮,是從鄉村到城裡打工的農村妹。不久,吳思明就喜歡上了楊雅茹,疏遠了沈露律師,常常把家當成旅館,隨時可住,也從不給沈露說一句話。
漸漸地,沈露向吳思明提出了離婚。這時楊雅茹家,吳思明對楊雅茹說:「明天我要去上海談事。」
「上海!我還沒去過呢,你能帶我去嗎?」楊雅茹說。
「我要去工作,很早就起床了,很晚睡覺,沒有時間陪你,你可以去商店買東西。」
「好,零花錢一口價:一萬元!」楊雅茹外表漂亮,其實貪錢。
「可以......」吳思明極不情願拿出這么多錢。
(次日)
楊雅茹去商店買東西,突然發現吳思明和妻子沈露在買東西。楊雅茹這才知道,原來吳思明有媳婦了,還騙了她!楊雅茹次日和吳思明吵架,吳思明就和沈露一起生活了。
沈露既漂亮又懂事,還是個律師。其實,沈露早已經解除了離婚協議。有一天,楊雅茹對吳思明說:「我要生孩子了,你給我十萬元。」吳思明說:「開玩笑吧你,不可能的。」
「你信不信,我會自殺?」楊雅茹爬上大橋欄桿。
「隨便你。」
突然,楊雅茹失去了平衡,還真的掉下水了。吳思明立即下水救人,路人見了,立即撥打120。
(醫院里)
醫生向吳思明爸媽和沈露說:「吳思明的肺部積水過多,死了。」吳思明爸媽又哭又嘆氣。吳思明爸媽來到楊雅茹病房裡,聽到楊雅茹在叫:「吳思明這個壞東西,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愛,瘋了!」
吳思明爸媽對楊雅茹說:「你把我們把孩子生下來吧,小楊。」
「憑什麼?」
「這樣,我給你吳思明的所有遺產。」
「這還差不多。」
終於,吳思明爸媽把楊雅茹打動了,楊雅茹暫時成了兒媳婦。楊雅茹打麻將時,不僅要吳思明媽1000元,還要把丈夫的帕薩特來賭了一把。結果,全輸光了。
「再拿1000元來。」
楊雅茹又輸光了。
「再拿1000元。」
楊雅茹還是輸光了。
「不信了,拿5000元來!」
又輸光了。
「不打了。」楊雅茹虧了8000元加一輛帕薩特。
有天晚上,楊雅茹說:「我睡覺了,給我關燈。」
吳思明媽關了燈。
第二天早上,吳思明爸發現楊雅茹不見了。衣櫃空了,首飾台空的,都是空的。還把50萬遺產拿走了,孩子也打掉了。
吳思明的媽向沈露告狀,沈露報案請公安局追蹤楊雅茹,最終,楊雅茹被抓。
楊雅茹被判為詐騙罪,拘留十年。
我最可氣的是楊雅茹,什麼人啊?吳思明的爸媽一天才掙多少錢都搞不清楚啊?

3. CCTV-12社會與法頻道推出的專題欄目《一線》,你覺得欄目如何

法律版《舅要管到底》。打著央視的旗號在鄉里鄉親里扯皮,號稱全民普法欄目,其實四十分鍾的節目里能有五分鍾在講法律就算不錯了,大多數時間都在演一段劇情「回放」,大多數節目都是十斤狗血都噴不完的家庭倫理糾紛。甚至有時因為節目時長來不及了,普法內容就基本簡化為:「等待他/她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其實《一線》作為一檔普法欄目而言,如今也處在了新聞界中一個尷尬的位置。對法律感興趣的人,對其所播放的內容和普法知識不屑;而對這個節目感興趣的人,大多不是沖著學習法律知識來的。但是最後還是要推薦每一位適婚男女都看一下《一線》這個法制欄目,不求能學多少知識,至少先對婚姻有一點敬畏之心。

4. 實驗高中晚上接孩子的家長,能不能多為別人考慮一下

家長在短暫的高興之後,開始緊張、焦慮,怕孩子到高中學習退步,怕孩子最終不能順利地考上大學,所以,在孩子入學之前,就開始不厭其煩地教誨、叮囑,讓孩子心裡很煩、對家長的話感到無所適從。當孩子表示厭煩的時候,家長還適應不了,覺得孩子大了,反而和家長的感情疏遠了。其實,不是孩子的錯,是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給了孩子不恰當的關愛。要想真正地幫助孩子,家長就要了解孩子心裡想什麼,有針對性地做孩子的工作,幫助孩子減輕壓力、解除困惑、使孩子具備很好的適應能力。這里我從高一孩子心理角度給家長一些建議,供參考。一、熟悉環境。對於每個人來講,生活環境都是不斷的發生著變化,要想適應新的環境,一方面要有心理准備,另一方面就要不斷地調整心態,以接受和適應新環境,否則就會受到新環境的困擾,為諸多的不適應而感到苦惱。孩子由初中升入高中,離開自己熟悉的學習環境,到一個陌生的、全新的環境中去,這全新的環境會給孩子心裡劃上很多問號:新學校怎麼樣?老師怎麼樣?我會遇到什麼樣的同學?我初中的好朋友能不能和我分在一個班?新老師會不會像初中老師那樣喜歡我?等等。這些問號的存在,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心理增添壓力,使之焦慮。為了消除孩子心中的問號,讓孩子對高一的生活有基本的心理准備,家長就要在入學前幫助孩子做好四件事:第一件是,陪孩子到要就讀的那所高中去,在了解學校地理位置的同時,重點了解一下學校周圍的環境和設施,感受一下學校的學條件,使孩子對新學校整體教學環境有個初步認識,消除入學的陌生感;第二件是,陪孩子走訪高一的教師,了解一下高一的課程設置,各學科的難、易程度,對學生學習的基本要求,並詳細咨詢一下,高一學生入學的物質准備和心理准備等,讓孩子對高一的學習環境有個基本的了解,消除孩子入學的盲從感;第三件是,陪孩子走訪上過高一的學生,讓其給孩子介紹一下在高一時與同學相處的經驗和學習經驗,讓孩子做好與陌生同學友好相處、合理安排學習的心理准備,消除孩子的焦慮感;以上三件事,之所以要求家長陪孩子去,是因為家長在這些方面也應該有所了解,這樣才會有理有據地幫助孩子解決有關問題。第四件是,和孩子一起,梳理在前三件事中獲得的信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思考,讓孩子明確應該重點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備,其中,物質准備方面,該由孩子准備的,(如,書、本、文具,洗漱用具及自己生活用品等)就讓孩子准備,該家長准備的(如,被、褥等)就家長准備,不要什麼都家長包代替,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因為他面對的就是離家過集體生活的現實,不會自我管理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心理准備方面,首先傾聽孩子心裡的想法,他感到壓力不大的有哪些方面,有些擔心或有壓力的有哪些方面,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和孩子溝通,暗示和鼓勵孩子消除擔心和顧慮,例如,和孩子說:「寶貝,相信自己,這些方面不會有問題的。」「我寶貝從來都不怕困難,所以媽媽(爸爸)相信你!」「爸爸、媽媽用全部的愛給你作動力,寶貝,沒問題的!」等。讓孩子在家長濃濃的愛意中化解心中的焦慮,使孩子能夠輕松或有準備地投入高一的學習環境中。二、及時溝通和初中相比,高中無論是知識內容還是學習活動,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僅就學習活動來講,初中時,教師講得詳細具體,指導得仔細周到,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到了高中,老師對學生自學能力要求比較高,老師講的少,放手讓學生自學的多,每個學生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獨立思維能力、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對於這種變化,一般孩子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心情會很煩躁。如果不能及時校正,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學習成績,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對比在初中時下降的幅度太大,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使之陷於焦慮狀態,嚴重的會使孩子喪失學習的信心。為了讓孩子不適應的心態得到及時的調整,盡早地接納所面對的現實,把自己融入到新的學習環境中,在開學初,家長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對老師、學習的認識和感受,有針對性地給孩子一些建議和意見。最恰當的時間是在第一周末,因為第一周,孩子還沒有從原來的學習環境中走出來,對新環境很敏感,會自覺和不自覺地處處拿高中的和初中比,在比較中,他們的思想波動會很大,另外,一周的時間,孩子已經接觸了所有開設的課程,對學科內容及難易程度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所有的任課教師也都登台亮相了,對老師的講課風格、教學方法也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所以,這時候和孩子溝通,孩子會說出許多感受,很容易發現孩子心理症結所在。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要要注意三點:一是要創設寬松、和諧、愉悅、自然的交流環境,切忌搞得很鄭重其事,很嚴肅,這樣會使孩子很緊張,不願坦露真情實感;二是要重點聽孩子傾訴,不要輕易插話或打斷孩子的話,這樣會對孩子產生誤導;三是要像朋友似的,以平等的心態、親切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對新環境比較滿意、比較適應,家長要予以鼓勵,為之加油!如果孩子感到對新環境很不適應,在給孩子必要的安慰的同時,和孩子一起針對存在問題商討解決的法,給孩子一些孩子樂於接受的意見和建議,切忌埋怨、指責,說一些傷孩子心的話,例如「你這樣下去沒個好!」「你這樣的就別指望考大學了!」「在初中挺好的,你咋退步了呢?」等等。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家長關心的他的成績,是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根本不是在關心他這個人,不但不會解決孩子心中的壓力,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煩惱,從而不再願意和家長溝通。三、隨時指導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丁贊教授曾說過:「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於人際關系的失調帶來的。」孩子進了高中,不僅意味著進入了一種嶄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意味著進入了一種新型的、比初中更為復雜、競爭更為激烈的人際關系之中,而人際關系的適應和把握,對於剛剛升入高一,缺乏經驗和歷練的孩子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諸如與同學、與異性、與老師之間的交往,往往會困擾著他們敏感的心。往往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煩躁、焦慮、少言寡語、心事重重。所以,人際關系問題也是紛擾孩子學習情緒的重要因素,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這方面出現了問題,就要及時地用談心的方式對其加強指導。談心時要把孩子拉到身邊,握著孩子的手,讓孩子感到媽媽(爸爸)溫馨的愛,同時親切地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爸爸)發現你好象有什麼心事能說給媽媽(爸爸)聽嗎?媽媽(爸爸)是你的忠實聽眾。」這樣,才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傾訴的沖動,才會把心裡的話掏出來。傾聽孩子的傾訴後,除了必要的安撫外,還要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孩子一些原則上的指導。這樣的問題,不要指望一次談心就能解決,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還會發生,隨時發現,就隨時解決。但要記住一點,就是不要總是詢問孩子這方面的問題,那樣會強化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和焦慮,最好的法就是家長在為人處事上給孩子做出樣子,同時在家庭談話中做一些這方面的滲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經驗。三、有的放矢對於剛剛升入高中的孩子,不僅僅存在對外部環境、人際關系不適應的問題,還有一個如何適應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一)盲目的優越感。原來在初中時尖子生,也認為到高中也錯不了,忽略了高中尖子生雲集的現實。這樣的孩子,一旦發現自己成績不再佔有優勢了,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開始緊張、焦慮,越是這樣,成績就越會不理想,致使孩子在現實面前,產生消極、逃避現實、懷疑自我等心理行為;(二)存有松一口氣的思想。孩子在初三特別是臨考前白熱化的學習中感到太辛苦、太累了,考上高中也算是達到目的了,至於考大學,那還是三年以後的事,所以,想先放鬆一下,會出現對娛樂(或網路)興趣有餘,學習鬆懈,不主動、不積極;(三)固守原來的學習方法。孩子能夠升入高中,應該說在初中時不錯的學生,有些孩子就認為初中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到高中後,沒有考慮新的學習需要在學習方法上不斷地調整。對於這些,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做有針對性的引導。如果孩子是第一種情況,家長要通過旁徵博引的方式,啟發、誘導孩子,讓他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指導孩子找准自己在新集體中的位置,根據自己的位置確定自己努力的目標;如果孩子是第二種情況,家長要用「旁敲側擊」的方法,提示孩子隨著時間的滑過,知識也在悄悄地流逝,想追回來回很困難。例如,對孩子說:「哎呀,在初中可把我寶貝累壞了,可是到高中寶貝更要苦了。(讓孩子感受家長的理解和同情)不過我相信我寶貝會一如既往、繼續努力的,(給孩子心理暗示)媽媽(爸爸)繼續做你的粉絲,為你加油!(詼諧和幽默會沖淡來自家長的壓力,孩子易於接受)」;如果孩子是第三種情況,家長可以建議孩子咨詢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反思過去的學習方法與現在學習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及時矯正,尋求更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四、因勢利導孩子上高一以後,家長對孩子看電視、上網很反感,認為孩子沒上進心、不知道著急學習,於是天天嘮叨,或孩子剛打開電視或電腦,家長就氣沖沖地給關掉,如果不聽就關電源,甚至打罵。總之,處理的方法簡單、粗暴。這樣,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是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與家長感情的疏遠,會用更加不好好學習來報復家長,這是一個導致孩子學習失敗的危險信號。最好的法是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因勢利導,孩子喜歡看電視,家長可以建議孩子看一些開闊知識視野的電視節目,例如,社會與法、新聞、國際等頻道的節目。這些節目對高中生來講至關重要,因為這些是孩子廣泛涉獵社會,收集信息的有利渠道,是書本上學不到的。一開始,對愛看電視劇的孩子,可能不習慣、沒興趣,家長要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看,可以邊看邊讓孩子對節目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對孩子獨到的見解適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把看電視劇的興趣轉移到更有益的節目上來。如果孩子喜歡上網玩,家長可以用「拜孩子為師」的方式,讓孩子教一些網路或計算機技術,如,如何查閱資料,如何貼圖,如何繪畫、處理圖像等等。這樣就間接地拒絕了孩子上網玩游戲的要求,有效地淡化孩子對游戲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開博,既可鍛煉孩子的寫作,又可以為孩子開辟一個想說就說,沒有心理壓力的傾訴空間,這樣孩子心中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都可以用寫日誌的方式來表達,這也是自我疏導、自我調整的一種好方式。總之,孩子在高中階段,心理壓力很大,家長要做的主要是為孩子創設溫馨的、寬松的、平靜的家庭環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成績好時,給以表揚與鼓勵;孩子有困難時,進行安慰與激勵,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讓孩子在家長的愛中度過他人生關鍵的學習階段!

熱點內容
中國民法由來 發布:2025-09-18 15:23:23 瀏覽:611
職業道德准則是 發布:2025-09-18 15:15:47 瀏覽:610
勞動法工資計算表格 發布:2025-09-18 15:12:18 瀏覽:248
換法院要 發布:2025-09-18 14:53:42 瀏覽:232
台灣行政法學家湯 發布:2025-09-18 14:52:35 瀏覽:271
勞動法的保護有哪些 發布:2025-09-18 14:51:15 瀏覽:420
道德與法治愛上雙包胎 發布:2025-09-18 14:41:21 瀏覽:206
什麼是法學方法 發布:2025-09-18 14:40:21 瀏覽:691
武昌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18 14:38:03 瀏覽:322
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形式有 發布:2025-09-18 14:38:02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