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

發布時間: 2021-02-11 06:26:18

㈠ 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標準是怎樣算的呢

一、勞動法意義上的經濟補償有兩種,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和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其中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二、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這就意味著經濟補償基數包括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個人繳納部分。
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說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四、雖然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的應得工資進行計算,但為了保障社會公平,我國法律法規對經濟補償做出了「托底」和「封頂」的規定:
1、「托底」相關規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2、「封頂」相關規定:勞動者月工資高於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㈡ 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是指基本工資、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

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是按照員工的勞動合同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㈢ 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時,月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1、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2、合理,因為用人單位有權利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因此這樣計算平均工資沒有問題。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如下: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3)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㈣ 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中提到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准按勞動者的應發工資計算。

您好!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第五條,應發工資包括崗位工資。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十條規定,因病可按一定比例支付工資。
但是,「因病」是特殊情況。個人認為,計算補償金的時候,崗位工資應該算進去。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 工資工資報酬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工資報酬;
(二)計件工資工資報酬;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工資報酬;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工資報酬。

第五條 計時工資工資報酬是指按計時工資工資報酬標准(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工資報酬。包括:
(一)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工資報酬標准支付的工資工資報酬;
(二)實行結構工資工資報酬制的用人單位支付給員工的基礎工資工資報酬和職務(崗位)工資工資報酬;
(三)新參加工作員工的見習工資工資報酬(學徒的生活費);
(四)運動員體育津貼。

第十條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工資報酬。包括:
(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保險、女職工產假、計劃女職工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工資報酬標准或計時工資工資報酬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工資報酬;
(二)附加工資工資報酬、保留工資工資報酬。

㈤ 勞動合同法中所說的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內條規定的經容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㈥ ** 《勞動合同法》中,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金」,其中的工資標准包含哪些內容**

我國的經濟補償金是指在勞動者無過失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解除與終止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時,依照法律規定給予勞動者的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了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六種離職類型,其中就包括上述的個別裁員和規模裁員。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對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准作出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公式為:經濟補償金數額=本企業工作年限×勞動者本人解除、終止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對此,需要提醒注意三點:其一,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按勞動部規定,是指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保持勞動關系的時間的年限。在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算經濟補償時,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工作時間超過一年但餘下的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勞動合同法》予以分別處理,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支付一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

其二,勞動者本人解除、終止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的情況下,勞動者的月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

其三,職工平均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對工資較高的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作出一定限制,勞動者月工資如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實行基數封頂和年限封頂雙重限制,經濟補償金基數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計算,經濟補償金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㈦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計算經濟補償金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指的是按勞動者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正常工作期間平均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津貼、加班工資、獎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

上述您前十二個月構成計算在平均工資的為:基本收入、績效提成、管理津貼、基金獎勵。

不計算在平均工資的為:社保扣款、員工福利(如果作為工資發放可算)、集團公司周年慶發的錢(如果作為工資發放可算)、個人所得稅。

公司承擔的的社保及住房公積金不計算在平均工資裡面。

(7)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

我國勞動法、1994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按照一定標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額的經濟補償金。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參考資料:

網路-經濟補償金

㈧ 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標准包括什麼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不同的補償標准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它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了四種標准補償:

(1)違反《勞動法》和合同約定,剋扣拖欠工資,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支付低於當地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的,用人單位應加發工資報酬和低於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

(2)對因勞動者患病、非工負傷或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對患重病和絕症者,用人單位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3)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換工作崗位後仍不能勝任,由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

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若勞動者工資高於社平三倍的,則最多付給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4)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

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8)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期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且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

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無論勞動者是否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注意: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終止時的經濟補償、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務派遣中的經濟補償,都是要給付的。請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終止。

按照法律規定的破產清償順序中第一項為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經濟補償金。

㈨ 解除勞動合同時,補償金標准按照上一年度月工資來計算還是按照基本工資計算

經濟補償金按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計算。

補償金按照之前月平均工資計算,在職超過六個月,按照一年計算,補償金是一個月的工資(年收入平均)。

在職低於六個月,按照六個月計算,補償金是半個月的工資(工資收入/工作月數/2)。

月收入=月工資+獎金。簡單說就是單位一個月往工資卡里打多少錢,就是月工資。取個平均數就是月平均工資。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本人工資計算。勞動者月本人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支付;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9)勞動合同法的補償金月工資標准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故應當是應發工資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1)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2)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熱點內容
中國民法由來 發布:2025-09-18 15:23:23 瀏覽:611
職業道德准則是 發布:2025-09-18 15:15:47 瀏覽:610
勞動法工資計算表格 發布:2025-09-18 15:12:18 瀏覽:248
換法院要 發布:2025-09-18 14:53:42 瀏覽:232
台灣行政法學家湯 發布:2025-09-18 14:52:35 瀏覽:271
勞動法的保護有哪些 發布:2025-09-18 14:51:15 瀏覽:420
道德與法治愛上雙包胎 發布:2025-09-18 14:41:21 瀏覽:206
什麼是法學方法 發布:2025-09-18 14:40:21 瀏覽:691
武昌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18 14:38:03 瀏覽:322
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形式有 發布:2025-09-18 14:38:02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