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紀念日

社會與法紀念日

發布時間: 2021-02-24 14:01:15

① 有什麼關於法律的節日

有的,3月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12月4日,作為每年的全國法制宣傳日。在這一天中,部分民眾可進法院參觀。

(1)社會與法紀念日擴展閱讀:

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主要內容:

1、向消費者提供信息,對消費者進行教育,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2、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

3、搜集消費者的意見並向企業反饋。

4、大造輿論,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形成輿論壓力,以改善消費者的地位。

5、參與國家或政府有關消費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並要求政府建立消費者行政體系,處理消費者問題。

6、成立消費者團體,確立消費者主權。

7、加強消費者國際團體及合作。

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要內容:

1、活動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

2、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大力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弘揚憲法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3、時間安排。

2014年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從11月中旬開始,到12月中旬結束。

4、宣傳重點。

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深入學習宣傳憲法。

5、主要形式。

6、工作要求。

② 每年中國及世界性的節日和紀念日有哪些

世界及中國主要陽歷節日
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國第13億人口日 1月第一個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來逝世紀念日 1月21日:列寧逝世紀念日 1月26日:國際海關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國際麻風節) 2月份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2月7日:京漢鐵路罷工紀念日(1923) 2月10日:國際氣象節(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 2月15日:中國12億人口日(1995) 2月19日:鄧小平逝世紀念日(1997) 2月21日:反對殖民制度斗爭日(1949) 2月21日:國際母語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後一天: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2003) 3月份 3月1日:國際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國愛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來誕辰紀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1963) 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2000) 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1910)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1925)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1979) 3月14日:馬克思逝世紀念日(1883) 3月14日:國際警察日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3月17日:國際航海日 3月17日:中國國醫節(1929) 3月18日: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3月21日: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1966) 3月21日:世界兒歌日 世界詩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國土日(1962) 3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1996) 4月份 4月1日:國際愚人節 4月2日: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1950)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1994) 4月22日:列寧誕辰紀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圖書和版權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對殖民主義日(1957) 4月24日:亞非新聞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2001) 4月27日:聯誼城日 4月30日: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個星期日:世界兒童日(1986) 4月最後一個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秘書節 5月份 5月1日:國際勞動節(1889) 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 5月4日:中國青年節(1939) 5月4日:五四運動紀念日(1919) 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個星期六:世界高血壓日(2005)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1914)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1912) 5月15日: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國際咨詢日)(1994)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1969)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1977) 5月19日至21日 全國哀悼日 (2008) 5月20日: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1990) 5月20日:世界計量日(1999) 5月22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2000) 5月第三個星期日:全國助殘日(1990)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29日:國際維和人員日(2002) 5月30日:「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1988) 6月份 6月1日:國際兒童節(1949) 6月1日:國際牛奶日(1961)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無辜兒童國際日(1983) 6月5日:世界環境日(1974) 6月6日:全國愛眼日(1996) 6月11日:中國人口日(1974) 6月12日:世界無童工日(2002) 6月14日:世界獻血日(200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難民日(2001)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1934) 6月22日: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1991)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國際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葯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1987) 6月26日:國際憲章日(聯合國憲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國際日(1997) 7月份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26日:世界語創立日(1887) 7月31日:非洲婦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8月8日:全民健身日(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1994)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1999)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咨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掃盲日(1966) 9月9日:毛澤東逝世紀念日(1976)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1985)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1931)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1989)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1981) 9月22日:世界無車日 (1998)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民國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980)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心臟日(2000)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國慶節(1949) 10月1日:國際音樂日(1980) 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國際老人節)(1990) 10月2日:國際和平與民主自由斗爭日(1949)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師日(1944)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建築日(1985) 10月第二個星期四:世界視覺日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1998)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個星期三: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1990) 10月11日: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鎮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1949) 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1969)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消滅貧窮國際日)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0月24日:聯合國日 10月24日:世界發展宣傳日(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 10月28日:關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0月31日:萬聖節前夕 11月份 11月1日:植樹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戰爭和武裝沖突糟蹋環境國際日(2001) 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1917) 11月7日:世界美發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世界美容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1月10日:世界青年節(日) 11月12日:劉少奇逝世紀念日(1969) 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國際容忍日(國際寬容日) 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業化日(1989)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 11月21日:世界電視日 11月21日:世界問候日(1973) 11月24日:劉少奇誕辰紀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1999) 11月25日: 國際素食日(節)(1986) 11月28日:恩格斯誕辰紀念日(1820) 11月29日: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977) 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感恩節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988) 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 (1992)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2001) 12月5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自願人員國際日 (1986)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990) 12月7日:國際民航日 (1994) 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1935) 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 (2004)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1950) 12月11日:國際山嶽日 (2003) 12月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 (1997) 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 (1936)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937) 12月1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 聖誕
(2000) 12月19日:聯合國南南合作日(2004) 12月20日:澳門回歸紀念日 (1999) 12月20日:國際人類團結日(2005) 12月21日:國際籃球日 (1891) 12月24日:平安夜 12月25日:聖誕節 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 (1893) 12月26日:節禮日
編輯本段中國陰歷節日
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二月初二:春龍節(龍抬頭) 三月初三:三月三 五月初五:端午節 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月二十四 小年 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
編輯本段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春節 -- The Spring Festival 路神生日 -- Magical birthday of road 元宵節 -- Lantern Festival 春龍節 (龍抬頭) -- The dragon saves spring (the dragon raises head) 寒食節 -- The cold food day is saved 清明節 -- Qingming Festival 立夏節 -- Beginning of Summer is saved 端午節 --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天貺節 -- The day present saves 翻經節 -- translates after festival 姑姑節 -- the father's sister festival 火把節 -- Torch Festival 七夕節 --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 盂蘭盆節 -- The jar orchid basin saves 中元節 -- is hit by yuan of festival 鬼節 -- spirit festival 地藏節 -- The field hides festival 中秋節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重陽節 -- Double Nineth Festival 祭祖節 -- Offer a sacrifice to ancestors section 冬節 -- Winter is saved 闊時節 -- Broad season 臘八節 --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saved 小年 -- Festival that falls on the 23rd or 24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除夕 -- New Year's Eve
編輯本段世界活動節日
世界消費者權益日(3月15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世界水日(3月22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衛生日(4月7日)-----WORLD HEALTH DAY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WORLD EARTH DAY 世界住房日(十月第一個星期一)-----WORLD HOUSING DAY 國際秘書節(4月25日)-----INTERNATIONAL SECRETARY DAY 國際紅十字日(5月8日)-----INTERNATIONAL RED-CROSS DAY 國際護士節(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 DAY 世界電信日(5月17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世界無煙日(5月31日)-----WORLD NO-SMOKING DAY 世界環境日(6月5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WORLD POPULATION DAY 世界旅遊日(9月27日)-----WORLD TOURISM DAY 世界郵政日(10月9日)-----WORLD POST DAY 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WORLD AIDS DAY 世界殘疾日(12月3日)-----WORLD DISABLED DAY

③ 中國的重要節日紀念日

中國的節日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沒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④ 有關法律的紀念日

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實施的,因此,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同時,為紀念110報警熱線開通,公安部門將每年的1月10日定為宣傳日.

⑤ 以法律形式確立烈士紀念日有什麼意義

以法律形式確立烈士紀念日意義具體如下:

一方面,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觀不同於流行文化、回消費文答化,後者可以自然傳播,而前者則需要理性支持,需要主流社會作出有效的主動行為。

另一方面,節點和儀式更能聚焦大眾的目光,更能引起廣泛關注,且便於營造氛圍,強化其效能。

再一方面,上升到法的高度便具有了強制性,更能產生教化和強化作用。

設立烈士紀念日,對於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更能夠幫助人們找到感恩的載體。在這一感懷、感恩的日子裡,不單單是有關部門、單位和團體將舉行緬懷烈士的活動,任何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通過自己的行動在烈士紀念日這一天,表達自己對先烈的感激、感恩之情。

⑥ 我國的法制紀念日是哪一天....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12月4日,作為每年的全國法制宣傳日。

⑦ 中國節日和紀念日大全

1、春節

春節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時間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回自古以來春節就有一個非常答好的寓意,我們把春節寓意為新的開始,新的一年,所以是正月初一的這個時候。古時候,新年並不是正月初一,反而是四節氣中的立春。

2、冬至

古代大部分人都認為冬至是冬季的開始,特別是唐朝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過冬至。冬至是一個節氣,有很多南方人會在這一天吃熱騰騰的餃子。

3、清明節

也叫踏青節,是過了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在這一天都會去掃墓或者祭祖。從周朝開始就有清明節,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中國不只是漢族人過清明節,還有很多少數民族也都會過清明節。

4、中元節

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5、七夕節

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

⑧ 國家憲法日是那一天

國家憲法日是哪一天:每年的12月4日
國家憲法日是哪一年確定的:2014年12月4日確定的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設立國家憲法日為12月4日。
2014年12月4日是中國首個國家憲法日。
從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決定》,提出將這一天定為國家憲法日,到1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確定。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處於核心的地位。一切法律都是依據憲法制定的,憲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維護法制的權威,首先是維護憲法的權威。憲法日的確定更是黨和國家對依法治國的堅強決心。憲法序言明確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因此,依法治國,首先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憲法,樹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做到依憲治國。
國家憲法日的背景
事實上,設立「國家憲法日」是法律界由來已久的呼聲。12月4日是中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因為中國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的要求,全國人大便擬以立法形式設立「國家憲法日」四中全會公報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憲法的生命力和權威也在於實施。
「憲法不是為了印在紙上、掛在牆上給人看的,但是多年來,憲法的實施和保障是不完備的。」在不少人的頭腦中有一種觀念,認為刑法、民法是比較嚴厲的法律,違反這些法律要受到制裁。但憲法好像是很「寬容」的,違反憲法可以不追究法律責任。這種「違法可怕,違憲不可怕」的觀念相當普遍。
其實,違憲,是最嚴重的違法。「這首先是由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決定的。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凌駕於所有法律之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從內容上來講,憲法是人民權利憲章,最大程度集中了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追求和信念,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國家憲法日的立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現行憲法是對1954年制定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繼承和發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
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為了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2015年03月01日,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將國家憲法日設為法定假期。
國家憲法日設立的意義
《決定》指出,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設立「國家憲法日」,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傳遞的是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
設立國家憲法日,也是讓憲法思維內化於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心中。權力屬於人民,權力服從憲法。公職人員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凌駕於人民之上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⑨ 中國有憲法紀念日嗎

從2001年起,我國把12月4日規定為 全國法制宣傳日
1982年12月4日是我國第四部憲法版即現行憲法的實施日,因權而12月4日也可稱為我國的憲法日。
歷年全國法制宣傳日主題
2001年: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
2002年:學習宣傳憲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2003年:依法治國,執政為民
2004年: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
2005年: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2006年:落實『五五』普法規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2007年: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
2008年: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2009年: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熱點內容
房博士律師團 發布:2025-08-15 03:54:58 瀏覽:677
參加法律碩士有什麼要求嗎 發布:2025-08-15 03:49:20 瀏覽:176
孫劍良律師 發布:2025-08-15 03:47:42 瀏覽:640
法律知識普及名言警句 發布:2025-08-15 03:39:29 瀏覽:982
上網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5 03:39:27 瀏覽:85
305刑法 發布:2025-08-15 03:36:40 瀏覽:793
安徽省法院領導 發布:2025-08-15 03:31:50 瀏覽:174
法院失責 發布:2025-08-15 03:25:58 瀏覽:490
法律知識b卷雲南 發布:2025-08-15 02:52:42 瀏覽:163
買房法律知識40年70年 發布:2025-08-15 02:52:39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