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找法網婚姻法

找法網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1-03-10 23:58:41

『壹』 學法律的朋友們,你們一般上什麼網站啊

名次 世界排名 網站名稱 網站介紹 網站性質 PR值
第1名 3764 西湖法律書店 由杭州西湖區司法局籌建,西湖法律書店主辦的綜合網站。 民間 5
第2名 4473 中國法院網 最高人民法院主辦的綜合網站 官方 6
第3名 6154 法律教育網 以司法考試培訓為主的網站 民間 5
第4名 10923 正義網 最高人民檢察院主管和中國檢察日報社主辦 官方 6
第5名 12071 中國普法網 由國家司法部主辦的網站 官方 6
第6名 13900 法制網 法制日報主辦的網站,以法律新聞報道為主 官方 6
第7名 11780 東方法眼 江蘇省李富金法官主辦的以原創為特色的法律網站 民間 5
第8名 14808 找法網 廣州找法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 民間 5
第9名 14932 北大法律信息網 北大英華科技公司和北大法制信息中心共同創辦的綜合網站 民間 6
第10名 16385 天下房地產法律服務網 杭州張東偉律師與王雄武律師主辦的房地產法律服務網站 民間 5
第11名 20538 法律橋 上海楊春寶律師主辦的網站,以公司法為主 民間 5
第12名 20910 華律網 成都華律網路服務有限公司主辦,專業的律師、法律服務網站 民間 5
第13名 21454 中國律師網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主辦的網站,面向律師服務 官方 5
第14名 22591 中法網 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謝衛東創辦的法律服務教育文化國際機構 民間 6
第15名 30697 中國民商法律網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創辦的法律學術性網站 官方 6
第16名 30716 中國法律信息網(法律之星) 北京中天諾士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民間 5
第17名 32245 深圳勞動仲裁訴訟網 一個主要面向深圳的勞動法律服務網站 民間 4
第18名 39276 律師嘉年華 法律服務網站 民間 4
第19名 40625 法律帝國 提供中、英文法律咨詢、商務咨詢、投資咨詢 民間 5
第20名 36043 專家論案 由上海某公司主辦 民間 5
第21名 43740 損害賠償網 上海律師盛泉主辦的面向全國的法律咨詢服務網站 民間 5
第22名 45479 東方律師網 上海市律師協會主辦的網站 官方 5
第23名 46623 天涯法律網 國家法官學院和海南省高級法院合辦的綜合法律網站 官方 5
第24名 56661 勞動法世界 上海某公司主辦的勞動法的咨詢網站 民間 3
第25名 62751 法律英語網 商業法律網站 民間 5
第26名 67755 民商律師網 以山東龍頭律師事務所為主創辦的民商法律咨詢服務網站 民間 4
第27名 72060 Qseek法律搜索網 提供免費法律查詢的網站 民間 4
第28名 85617 大律師網 北京國祚法學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主辦 民間 5
第29名 85920 北大法意網 北京大學實證法務研究所主辦的商業網站 官方 4
第30名 91887 中國法治網 由檢察日報等中央法制媒體共建的綜合性新聞網路 官方 5
第31名 92178 國法網 提供法律資訊、網上法律咨詢、法規查詢等各類法律服務。 民間 5
第32名 92396 國信中國法律網 國家信息中心法規信息處主辦的法律,案例等查閱的收費網站 官方 6
第33名 95587 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 北京德法智誠咨詢有限公司主辦的專業法律網站 民間 5
第34名 114091 說法時空 為律師提供個人網站的服務網站 民間 4
第35名 117612 法律思想網 以法學學術交流的網站為主 民間 5
第36名 122400 中國離婚網 杭州柯直律師主辦的提供婚姻法咨詢服務網站 民間 4
第37名 123863 中國損害賠償法律網 一個分類提供各種損害賠償法律法規和法院判例的網站 民間 0
第38名 146317 法揚律師網 法揚律師創辦綜合法律網站,山東省最早的法律網站之一 民間 4
第39名 147577 神州律師網 浙江省律師協會主辦的律師網站 官方 4
第40名 159251 中國法律法規資訊網 整合中國的各類政策法規,提供專業綜合法律資訊和服務 民間 5
第41名 161252 法村 不詳 3
第42名 168866 WTO與法治論壇 南京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南京市司法局主辦 官方 4
第43名 169167 律師家園 盛世彩虹公司主辦的提供律師資料為主的網站 民間 4
第44名 171556 中國偵探 不詳 4
第45名 178381 法律人社區 不詳 5
第46名 186286 經濟法網 由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主辦的網站 官方 5
第47名 192865 公法評論 以學術論文為主兼法制時評的網站 民間 5
第48名 199915 中國私法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與知識產權中心合建的學術網站 官方 5
第49名 273518 中國仲裁網 由仲裁業內的資深人士於1996年創辦,提供仲裁各種信息資料 民間 4
第50名 276233 婚姻法苑 上海市金石律師事務所主辦的介紹婚姻法律專業網站 民間 4

『貳』 下面哪些屬於無效婚姻

1、當事人有禁止的血親關系的無效婚姻。

基於提高人口素質、避免遺傳疾病的要求,以及長期形成的倫理觀念,禁止一定范圍的親屬結婚是各國法的通例。

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因此,凡是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的,都應當是無效婚姻。我國許多地區長期流行所謂的「親上加親」的婚姻陋俗。特別是表兄妹結婚的在過去比較常見。這明顯違反婚姻法,必須禁止。

怪物來襲,給你一個基地,你能否抵擋住怪物攻城?
廣告

2、違反一夫一妻制的無效婚姻。

《婚姻法》規定,任何人不得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有配偶者再行結婚的,構成重婚,其再締結的婚姻無效,並追究其刑事責任。

3、患有禁止結婚疾病的無效婚姻。

《婚姻法》規定,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應禁止結婚。法律禁止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結婚,目的是為了防止和避免疾病的傳染和遺傳,以保護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身體健康及其他合法權益,同時有利於後代的健康。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主要是指精神疾病未治癒、先天性痴呆以及某些已被實踐不應結婚的傳染病未治癒者。

在以上情形中,因重婚和有禁止結婚的血親而導致的婚姻無效是絕對的。對於結婚時不具備結婚的條件,後來阻卻結婚的事由消失的,不應認定婚姻無效。如結婚時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已治癒的。結婚時一方或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後來都達到婚齡的。最高《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八條規定:「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婚姻無效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 離婚後還能不能起訴婚姻無效

離婚後不能起訴婚姻無效,因為婚姻關系已經解除,在法律上來說已經不存在婚姻關系了,所以不能也沒必要再申請。

無效婚姻包括重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等情況,無效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

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死亡後一年內,生存一方或者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准許。

人民法院受理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將婚姻無效的情形告知當事人,並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無效婚姻案件,涉及和的,應當對婚姻效力的認定和其他糾紛的處理分別製作裁判文書。

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關系分別受理了離婚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的,對於離婚案件的審理,應當待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後進行。婚姻關系被宣告無效後,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繼續審理。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無效婚姻包括哪些的相關法律內容,另外,《婚姻法》明確規定了結婚必備條件和禁止條件,只有符合結婚的條件並依法辦理了結婚登記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婚姻,具有法律效力,大家一定要遵守法律的規則

『叄』 新婚姻法房貸都有哪些政策

對婚姻法解釋第10條的解讀:婚後雙方共同還貸的處理

《婚姻法司法解釋》第10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39條第1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根據條文表述,適用本條文處理夫妻婚後共同還貸的房屋需同時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一、簽訂買賣合同的時間

夫妻一方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的時間必須在婚前,且只能有夫妻一方簽訂該不動產買賣合同。若簽訂合同的主體為兩人或者在婚後購買均應視為雙方共同購買了房屋,則不適用於本條的規定。

二、首付款的支付

一方須在婚前支付首付款,且首付款需為一方個人財產。若首付款為雙方財產或另一方財產,又或是首付款支付時間在婚後則應為夫妻雙方對房屋進行了出資,故不適用於本條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婚前首付款是一方父母出資(無論出資性質是贈與還是借貸),婚後夫妻共同還貸且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這種情形可以比照該條文精神進行處理。

三、貸款的辦理

貸款必須在婚前以合同簽訂方個人名義辦理。基於一般的理解,房屋的出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首付款出資,另一部分為貸款部分出資,若貸款人為兩人或在婚後辦理,則視為另一方已經對房屋進行了出資亦不適用於本條的規定。另外,一方未從銀行貸款而是向親朋好友借款也可以適用該規定。
四、婚後用共同財產還貸

夫妻雙方須在婚後用雙方共同財產償還貸款。對於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實踐中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把握:在一般情況下,由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獲得的收益均為夫妻共同財產,且貨幣是種類物而非特定物,因此,只要償還銀行貸款的時間是處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就應認定為通過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償還;但如果夫妻之間實行分別財產制或者對於貸款償還方式另有約定的,主張共同償還的一方進行舉證,否則則視為一方財產償還,而不適用於本條的規定。

五、需登記在一方名下

該房屋是登記在簽訂合同一方名下的。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來看,不動產物權采登記公示原則。雖然產證有可能是在婚姻關系存續之前辦理的,也有可能是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後辦理的,但是房屋的產證的辦理是基於所有權人的合同權利以及因出資所獲得的對價請求權,而合同行為和出資行為都是婚前一方的個人行為,因此不能以該產證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就簡單地認為該房屋屬夫妻共同財產。當然,如果該房屋直接登記在雙方名下,一般認為是夫妻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故不適用於本條的規定。

六、補充說明

對房屋增值的理解,目前較主流的觀點認為指的是房屋購買價與當前不動產價值之間的差價,並且在實踐中通常包含了裝修的價值。絕大對數法院亦按照上述標准予以處理。不過,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一書中解釋本條立法的初衷時曾提到,主要是為了補償另一方因婚姻關系存續而錯過了最佳的購買時機。然而,如果一方購買房屋十年後結婚,雙方婚姻關系存續的一年內一次性歸還房貸,然後雙方離婚,另一方仍然可以主張按照十年房屋增值主張分割。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以上就是婚後夫妻共同還貸新婚姻法里做出的具體規定說明,參考法律依據,熟悉具體的規定。有了法律依據,心中就有了衡量的尺度,夫妻雙方各盡職責和義務,可以維護好各自自身利益和維系好夫妻感情,避免在共同還貸過程中的利益沖突發生,共同創造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肆』 新婚姻法解釋三 看夫妻財產到底對誰有利

推出婚姻法解釋三的背景:
第一,女性騙婚案件、婚約財產糾紛案越來越多。舊婚姻法無法有效的保護出資方的個人財產安全。(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女性每年騙婚人數占女性結婚人數的5分之一,婚約財產糾紛(彩禮糾紛)每年150萬起))
第二,女性的婚姻觀過於商業化,以房子、彩禮、車子為婚姻決定條件。中國新婚家庭的財產組成主要靠男方父母贈予。而社會習俗是女性管理財務。一旦婚姻破裂,男方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就被兒媳「分」走了!實施婚姻法解釋三是穩定婚姻、保護婚姻出資方和出資方父母的財產安全。女性為了房子和錢結婚,以房子和彩禮為決定因素,怎麼保證女性不因為利益離婚?
第三,女性對婚姻的忠誠度很低。女性的商業化思想已經蔓延到初中女生,形勢越來越不利。婚姻法解釋三不鼓勵女性為了對方財產而結婚。
第四,保護原配的利益,抵制二奶、小三。新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如果養小三,或者是給小三財產,配偶有權利向法院訴訟。要求法院判小三歸還財產。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不推出婚姻法解釋三的後果:
第一,女性騙婚、騙彩禮、出軌離婚等案件會越來越多。第二,無法保護出資結婚一方的個人財產安全。第三,女性依靠結婚來享受物質生活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例如: 結婚要房子、要彩禮、要車子,要求男方有固定工作等,對男方要求過高,而不注重自己提高經濟能力。
參考文獻: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案例庫、社會學研究方法、倫理學、女性心理學、《婚姻法解釋三對中國商業化婚姻的沖擊》、《中國農村問題研究—彩禮婚嫁習俗》《中國婚姻潛規則》
總而言之,新婚姻法利大於弊

『伍』 法院受理非婚同居糾紛嗎

在婚姻締結方面,民眾普遍重儀式而輕登記,事實婚姻和非婚同居現象長期大量存在。對於非婚同居的法律地位,網友們提出兩個疑問:非婚同居引發的糾紛如何避免?下面就讓找法網婚姻法編輯來為網友們解開疑問。 目前,我國法律不保護非婚同居關系。1988年以前的法律中的「事實婚姻」,是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進行結婚登記,而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並為周圍群眾所承認的一種婚姻形式。但1994年《婚姻登記條例》開始不承認事實婚姻關系,《婚姻法》更是確認了這一原則。 由於法律對非婚同居關系不予保護,法院一般不受理解除同居關系的請求,對同居現象法律「不管」。同居關系下發生的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糾紛,與夫妻關系下出現的糾紛在處理上不同。 比如某甲女與某乙男同居多年,並共同出錢買了一處房子。某甲女認為「買房時覺得都是一家人了,沒多計較,就以男友名義簽了。」而之後某乙男突然提出和其分手,某甲女已經和他生了一個一歲多的小孩。此案中,某甲女只有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房子是她和男友共同出錢買的」才可以分得房產。而在婚姻關系下,即使購房合同上寫的是一方的名字,只要事先沒有約定,就屬於共同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解除同居關系案件,除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對於涉及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理。 也即,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為,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解除這一同居關系,人民法院當然應當受理,並依法解除同居關系;至於男女雙均無配偶的同居關系,解除同居關系,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但當事人如果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提起訴訟的,屬於法律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平等地保護子女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非婚同居引發的糾紛如何避免 男女在戀愛期間或者同居期間由於人身關系的不穩定,也並不是只有自由沒有負擔。如何避免這樣的糾紛呢? 1、不妨丑話說在前面。一般來說,在具有特定的人身關系比如親屬關系之間的經濟往來,在沒有確定證據的情況下,依據日常的經驗法則我們認為無償是原則,有償為例外。比如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經濟往來;但是戀人情侶關系算不算特定的人身關系?這恐怕很難歸結到這個范疇里去。所以男女在戀愛期間,難免有互贈禮物的情形,但不可讓感情燒昏了理智。在大額經濟支出的時候,一定要丑話說在前面,甚至寫在紙上,或者乾脆等雙方進行結婚登記之後再進行。 2、走進婚姻。對同居者來說,要想避免風險,那隻有向前走一步,走進婚姻,走進法律所保護和調整的婚姻狀態。 3、保存和固定證據。如果同居者拒絕走進婚姻,還能夠一直相愛著,那麼一方就應該為對方多做些考慮,尤其是當另一方處於弱勢時,一方就應該盡可能地保存和固定一些過硬的證據,比如財產協議,財產公證或者遺囑公證等。 以上就是找法網婚姻法編輯對「非婚同居引發的糾紛如何避免?」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小編的回答能讓網友們滿意。

『陸』 新婚姻法出台後女方要不要幫男方還貸款

你好!您說的問題不是很明確,要根據具體的事項劃分的,比如房屋貸款,結婚後有的夫妻雙方會共同還貸款,或者一方還貸款一方養家的情況都有,一般都是雙方協商好的!

概念

夫妻共同債務,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或者其中一方為夫妻共同生活對第三人所負的債務。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與處理,是離婚案件中審理的疑難問題。2001年4月28日,修改後的《婚姻法》雖然對此作出了明文規定,但是由於過於原則和概括,在實踐中難以准確地把握和適用。

范圍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財產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為購置這些財產所負的債務;

(二)夫妻為家庭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三)夫妻共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或者一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經營收入用於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負的債務;

(四)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治病以及為負有法定義務的人治病所負的債務;

(五)因撫養子女所負的債務;

(六)因贍養負有贍養義務的老人所負的債務;

(七)為支付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教育、培訓費用所負的債務;

(八)為支付正當必要的社會交往費用所負的債務;

(九)夫妻協議約定為共同債務的債務;

(十)其他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夫妻「共同償還」的責任是連帶的清償責任,不論雙方是否已經離婚,均得對共同債務以夫妻共同財產、自己所有的財產清償。債權人有權向夫妻一方或雙方要求清償債務的部份或全部,它不分夫妻應承擔的份額,也不分先後順序,夫妻任何一方應根據債權人的要求全部或部份承擔債務,一方財產不足以清償時,另一方負有清償責任。

特徵

編輯

1.夫妻共同財產的主體,是具有婚姻關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關系的男女兩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男女雙方,不能成為夫妻共同財產的主體。

2.夫妻共同財產,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婚前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自合法婚姻締結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離婚生效之日止。

3.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為夫妻雙方或一方所得的財產,既包括夫妻通過勞動所得的財產,也包括其他非勞動所得的合法財產,當然,法律直接規定為個人特有財產的和夫妻約定為個人財產的除外。

4.夫妻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所有權,雙方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

5.不能證明屬於夫妻一方的財產,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6.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當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財產的來源等情況,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7.夫妻一方死亡,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分歸另一方所有,其餘的財產為死者遺產,按照繼承法處理。

相關問答

編輯

·什麼是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為了維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庭支出包括夫妻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等方面所負的債務。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包括:購置共同生活用品所負債務;購買、裝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負的債務;夫妻一方或雙方為治療疾病支付醫療費用所負的債務;從事雙方同意的文化教育、文娛體育活動所負的債務;婚前一方貸款購置的住房等財物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物的,為購置財物所負的債務;以及其他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由雙方共同負擔的債務。

·什麼是夫妻共同經營所負的債務?

夫妻共同經營所負的債務包括雙方共同從事工商業或農村承包經營所負的債務,購買生產資料所負的債務,共同從事投資或者其他金融活動所負的債務,以及在這些生產、經營活動中欠繳的稅款等。這里的共同經營既包括夫妻雙方一起共同從事投資、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夫妻一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但利益歸家庭共享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註:已經廢止)第43條之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承包經營,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由此可見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從事的經營活動所負債務,因其經營收入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或已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該債務也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共同經營所負債務緣於夫妻共同經營費用的不足,故不論債務最初由誰借的,以誰的名義借的,只要所生債務是因夫妻共同經營所致,則為夫妻共同債務應共同償還,只問其用途,而不究其形式。

·什麼是履行撫養、贍養義務所負的債務?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撫養子女、贍養父母是父母和子女應盡的義務。在特定情況下,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之間有撫養與贍養義務,兄、姐與弟、妹之間互有扶養義務。夫妻各自因為履行其應盡的撫養、贍養、扶養的法定義務,比如為必須予以撫養、贍養、扶養的親屬支付生活費、醫療費、教育費等而負下債務,此種債務因屬於履行法定義務所形成,因而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夫妻共同承擔。

·一方賭博所借的債務應由誰承擔?

一方賭博所借的債務,由於該債務未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和家庭生活,屬於一方個人不合理的開支,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因而應由舉債人個人自行承擔,配偶另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應當指出的是,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違法的債務不受法律保護。賭博,為我國法律所明令禁止,賭債屬於非法債務,不受法律保護。如果出借人明知舉債人所借債務用於個人賭博的,其債權也同樣不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以保護」。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對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也就是說,按照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那麼未欠債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對抗債權人的請求。屬於個人債務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該項債務屬於個人債務;另一種是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情況。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約定由個人承擔的債務,對債權人是否有效?

根據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可以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同樣,夫妻也可以約定雙方的共同債務由個人承擔,此是雙方當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該約定也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但是對債權人並不具有約束力。因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如無特別約定,夫妻財產適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對共同債務都負有連帶清償責任。這種連帶清償責任,根據「債務的轉讓得經債權人同意」的民法精神,不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之間無權自行改變其性質,否則將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夫妻之間離婚時對財產的分割,只能對彼此內部有效,不能向外對抗其他債權人。所以,債權人仍然有權就原夫妻所負共同債務向原夫妻雙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償還。而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約定由個人承擔的債務,更是屬於「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無效民事行為,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精神,當事人的離婚協議對債務作出約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雖然約定其共同債務只由一方承擔,但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其他信息

夫妻在離婚時,因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負的債務未作處理,或者在離婚後產生的因原財產處理、子女撫養所負的債務,形成離婚後的共同債務。

具體情形如:

(1)離婚時雙方未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所負債務作出處理,離婚後債權人主張權利的;

(2)夫妻雙方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雖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但離婚後債權人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的;

(3)離婚後因就分割原夫妻共同財產所必須支付的費用,如共同委託的評估費、鑒定費、過戶費等財產處理費;

(4)因撫養子女或行使子女監護權,未成年子女侵犯他人權益所致的債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58條規定:「夫妻離婚後,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來源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柒』 新婚姻法出台之前過8年的房產現在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對於婚前的房子、房產,無論結婚多少年,一方婚前的房子、房產永遠還是屬於一專方所有,並不屬能自動地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另一方也就無權進行分割。

1993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第6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但是在2001年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一)公布後,以前的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有抵觸就自然失效了,就得以新的司法解釋規定為准。

2001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捌』 婚後購房不動產讓一方寫放棄產權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婚姻法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一、屬於共同財產的:

1、在夫妻婚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子,夫妻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話,房產證上只寫其中一個人的名字,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2、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買的房子屬夫妻共有,離婚時,有一方想擁有房屋所用權的,評估單位進行評估,然後對另一方進行分配;如果雙方都想擁有房屋所有權的,雙方進行競價;如果雙方都不想要房子的,人民法院進行拍賣,然後進行分配。

二、不屬於共同財產的: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8)找法網婚姻法擴展閱讀:

法定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夫妻雙方婚前或婚後未對夫妻財產作出約定或者約定無效的情況下,直接適用法律規定的夫妻財產制度。我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採取的是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制度,並明確規定,在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時,才適用法定財產制。

法定財產制中又可分為法定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剩餘共同財產制,聯合財產制等。根據我國新婚姻法規定,我國的法定財產制包括了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定婚後所得共同制和第十八條規定的法定特有財產制。

婚姻法第十七條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范圍作出了規定,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

(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對於繼承遺產的所得,指的是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是對財產的實際佔有。

即使婚姻關系終止前並未實際佔有,但只要繼承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繼承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6)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得部分夫妻共有。[2]

第十八條對應為夫妻一方的財產范圍作了規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財產特徵

第一,時間的限定性。即從領取結婚證開始,到解除夫妻關系為止的婚姻關系存續的整個期間的勞動所得、生產經營所得、投資所得、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和贈與所得,以及其它合法所得都是夫妻共同財產。

即使雙方未同居、或分居兩地,也不論財產是一方或者雙方分別管理、使用,只要是婚後所得財產,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如工資,獎金,是最具有時間性的。

第二,僅局限於所有權范疇的財產的歸屬利益。即有形的實物、現金和可預見的收益。

『玖』 房子到底是否可以居住,婚姻法物權法到底哪個大

這並不矛盾。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房產證上登記的產權人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根據婚姻法版的規定,在夫妻關權系存續期間內,夫妻一方或雙方所獲得的收益,除雙方約定歸一方所有外,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物(財產)的歸屬問題上,物權法是一般法,婚姻法屬特殊法。特殊法優於一般法。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效力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現。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從調整對象的性質看,婚姻法既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關系,又包括由此而產生的夫妻財產關系。

『拾』 婚前男方出資買房婚後加上女方的姓名後算共同財產嗎

婚前男方購房,婚後加上女方的名字,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這種行為在法律上屬於贈與行為。
《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熱點內容
法院翻譯方案 發布:2025-09-16 14:08:32 瀏覽:704
任前法律知識和廉政考試 發布:2025-09-16 14:06:36 瀏覽:546
清末對訴訟法編撰的 發布:2025-09-16 13:49:08 瀏覽:163
不是被告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6 13:42:58 瀏覽:409
西安市法律援助網 發布:2025-09-16 13:39:19 瀏覽:766
是檔案法治的靈魂和核心 發布:2025-09-16 12:51:40 瀏覽:787
一個億律師費 發布:2025-09-16 12:29:19 瀏覽:910
有法律效力的房屋搬離通知書 發布:2025-09-16 12:29:17 瀏覽:294
勞動法關於父母生病陪護假 發布:2025-09-16 12:24:56 瀏覽:459
江西省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9-16 12:21:5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