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免除是什麼

合同法中免除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3-11 10:08:47

合同法中的免責條款是什麼意思

意外事件,政府法律變化,
縱橫法律網 胡志丹律師

Ⅱ 在合同法中,合同免除與合同解除的區別

法律上沒有合同免除的說法。免除只有免除債務、免除責任、免除責任人某某責任的說法。

Ⅲ 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在什麼情形下可以免除

1、我國法律的規定,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其構成要件包括:
(1)不能預見,即當事人無法知道事件是否發生、何時何地發生、發生的情況如何,對此應以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准;
(2)不能避免,即無論當事人採取什麼措施,或即使盡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發生;
(3)不能克服,即以當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條件無法戰勝這種客觀力量;
(4)客觀情況,即外在於人的行為的客觀現象(包括第三人的行為)。
2、可抗力主要分為自然災害、社會異常事件和政府行為三大類。
1)、自然災害
具體包括地震、海嘯、海浪、洪水、蝗災、風暴、冰雹、沙塵暴、火山爆發、山體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對自然災害作為不可抗力,各國立法不盡一致。根據法國法,自然災害不屬於不可抗力;而英美法則承認其為不可抗力。我國立法認為自然災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現象。但是並非一切自然災害都能作為不可抗而成為免責理由,一些輕微的、並未給當事人履行合同造成重大影響的自然災害,不構成不可抗力。
2)、社會異常事件
社會異常事件,既不是自然災害,亦非政府行為,而是社會中團體政治行為引致的事件,如戰爭、武裝沖突、罷工、騷亂、暴動等。對合同當事人來說,這些事件既不能預見,也不能避免、克服,因此,應當作為不可抗力法定免責事由。
3)、政府行為
政府行為是指在訂立合同以後,政府當局頒布新的法律、政策和行政措施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如訂立合同後,政府出於對外執行反傾銷措施或其他貿易報復的需要而實行封鎖禁運等,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當事人即可由此免責。

Ⅳ 免除履行合同責任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可以免除履行合同責任

一、免除履行合同責任的意思是當出現某種特定的情況時,不需要承擔合同義務。
二、其中,免除履行合同責任包括法定免除和約定免除兩種。
(1)法定免除
根據《民法通則》第107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合同法》第117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即在中國,當合同在遇到不可抗力(自然災害、社會異常事件、政府行為)導致履行不能時,根據法律規定違約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除或全部免除責任。
(2)約定免除
根據《合同法》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即當事人可以意思自治,約定免責條款,但要注意不能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Ⅳ 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

免責條款是指抄當事人約定的用以襲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免責條款常被合同一方當事人寫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之中,作為明確或隱含的意思要約,以獲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承諾,使其發生法律效力。就其本意講是指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時,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責任而設立的條款。因此說,免責條款以意思表示為要約,以限制或免除當事人未來責任為目的,屬於民事法律行為。
合同法關於免責條款有一定的限制,特別是提出格式合同一方如果免除自己的主要責任,使交易雙方的利益分配喪失公平性,那麼這樣的條款會被認定為無效

Ⅵ 在合同法中,免除可以是雙方行為嗎

您指的是合同法中的「債務免除」嗎?如是,它屬於單方行為,並不需要被免除方的同意。這里需要和贈與相區分。

Ⅶ 《合同法》規定有哪些免責條款屬於無效

《合同法》規定哪些免責條款無效?為什麼要規定其無效?
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就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為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未來責任的條款。免責條款具有約定性。免責條款是當事人雙方協商同意的合同的組成部分。這是與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完全時免除責任是不同的。當事人可以依據意思自治的原則在合同中約定免責的內容或者范圍。免責條款的提出必須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任何以默示的方式作出的免責都是無效的。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具有免責性。免責條款的目的,就是排除或者限制當事人未來的民事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條款無效。這是因為對於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給予特殊保護的,並且從整體社會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允許免除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人身傷害的責任,這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的憲法原則是相違背的。在實踐當中,這種免責條款一般都是與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相違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我國合同法確立免除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同一方當事人財產的條款無效,是因為這種條款嚴重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如果允許這類條款的存在,就意味著允許一方當事人可能利用這種條款欺騙對方當事人,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合同權益,這是與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違背的。

Ⅷ 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在什麼情形下可以免除

免責事由也稱免責條件,是指當事人即使違約也不承擔責任的事由。合同法上的免責事由可分為兩大類,即法定免責事由和約定免責事由。法定免責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不需要當事人約定即可援用的免責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約定免責事由是指即當事人約定的免責條款。有人認為,抗辯權也可成為免責事由。其實,行使抗辯權並不構成違約,因而無責可免。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一般認為,上述定義採取了折衷說,也有人認為系采客觀說。具體而言,不可抗力的要件為:
(1)不能預見,即當事人無法知道事件是否發生、何時何地發生、發生的情況如何,對此應以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准;
(2)不能避免,即無論當事人採取什麼措施,或即使盡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發生;
(3)不能克服,即以當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條件無法戰勝這種客觀力量;
(4)客觀情況,即外在於人的行為的客觀現象(包括第三人的行為)。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免除將來可能發生的違約責任的條款,其所規定的免責事由即約定免責事由。對此,合同法未作一般性規定(僅規定格式合同的免責條款)。值得注意的是:免責條款不能排除當事人的基本義務,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

Ⅸ 什麼是合同法上的免除,免除債務行為有什麼法律後果

您好!免除,指債權人放棄債權,從而消滅債務人全部或部分債務的行為。
免除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免除是無因行為。債權人免除債務,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均不影響免除的效力。
(2)免除是無償行為。免除是債權人主動放棄債權,不再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因此,債務人不必再行支付相應的對價。
(3)免除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免除債務,可以口頭書 面通知,也可以默示的不作為。
免除債務的行為產生如下法律效果:

1、免除使債務消滅、債權人免除部分以債務的,債務部分消滅,免除全部債務的,債務全部消滅,債權人免除部分債務。比如,債務人乙欠債權人甲100萬元貸款,甲通知乙只要償還80萬元,除了20萬元債務。債權人免除部分債務的,免除的部分不必再履行,但尚未免除的部分仍要履行。債權人免除全部債務,比如,服裝加工部向服裝定作人表明不收取服裝加工費、免除全部債務的,全部債務不必再履行,合同的權利義務因此終止。在債務被全部免除的情況下,有債權證書的,債務人可以請求返還。
2、免除消滅債權和債權的從權利,免除了對方債務,也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債權,債權消滅,從屬於債權的擔保權利、利息權利、違約金請求等也隨之消滅。比如甲免除了乙的債務,為乙提供履行擔保的丙的責任沒有了存在基礎,必然一同消滅。但是,免除擔保債務的,不影響被擔保的債務的存在。比如甲免除了丙的擔保義務,不等於免除了乙的債務,乙仍然要履行債務。
債務的免除不得損害第三人利益。債權人甲將其對於債務人乙的債權質押給了丙,如果甲免除乙的債務,丙對甲享有的質權也不復存在了,這有損丙的利益。因此,對於已就債權設定擔保權益的債權人,不得免除債務人的債務,而以此對抗擔保權人。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做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上海電子商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6 11:03:10 瀏覽:730
煤礦需要建立哪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1:03:09 瀏覽:819
合同法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6 11:03:07 瀏覽:433
小區公共秩序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1:01:37 瀏覽:852
法治合同 發布:2025-09-16 10:47:10 瀏覽:538
物業公司內部管理規章 發布:2025-09-16 10:46:28 瀏覽:667
刑法有趣問題 發布:2025-09-16 10:45:05 瀏覽:307
法律和道德的結合 發布:2025-09-16 10:44:52 瀏覽:496
旅遊管理學中的社會矛盾法 發布:2025-09-16 10:42:43 瀏覽:881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10:19:11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