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企業破產法案例分析
❶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 急急~~~~~~`
(1)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根據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1年內,債務人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本題中,甲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1年內對之前的沒有擔保的乙的貨款設定了擔保, 因此這是可以撤銷的。
試題點評:本問所涉及考點與考試中心模擬試題(四)綜合題3的第8問完全相同。
(2)A銀行不能將尚未得到清償的20萬元欠款向管理人申報普通債權。根據規定,如破產人僅作為擔保人為他人債務提供物權擔保,擔保債權人的債權雖然在破產程序中可以構成別除權,但因破產人不是主債務人,在擔保物價款不足以清償擔保債額時,余債不得作為破產債權向破產人要求清償,只能向原主債務人求償。本題中甲僅僅為丙提供了抵押擔保,因此對於抵押物不能夠清償的部分,A銀行只能夠要求丙清償,不能夠向甲申報債權。
(3)丁公司可以向管理人申報的債權額為5萬元。根據規定,管理人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解除合同的,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申報債權。可申報的債權以實際損失為限,違約金不作為破產債權。本題中管理人解除甲丁之間的合同給丁造成的損失是5萬元,因此丁只能夠以5萬元去申報債權。
試題點評:本問所涉及考點與考試中心模擬試題(四)綜合題3的第5問完全相同。
(4)戊公司的主張不成立。根據規定,債務人的債務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後取得他人對債務人的債權的,不得抵銷。本題中戊公司是在破產申請受理後取得李某對甲的債權的,因此戊公司不能夠主張債務抵銷。
(5)甲公司所欠本公司職工工資和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只有在《企業破產法》公布之日前的20萬元可以得到清償。
❷ 經濟法 破產法 案例題
1、有權;
2、依法收回,列入破產財產依法處置;
3、符合。
❸ 破產法的案例分析題,麻煩幫忙做一下!!
(1)乙企業有權要求管理人提供擔保。根據規定,對於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管理人決定繼續履行的,對方當事人應當履行,但有權要求管理人提供擔保。本題中,管理人決定繼續履行與乙企業的合同,因此乙企業有權要求管理人提供一定的擔保。
(2)管理人決定解除與丙服裝廠的合同後,對於造成的違約金不再予以支付;對於造成其5萬元損失,可以由丙廠依法申報債權。根據規定,管理人解除合同的,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申報債權。可申報的債權以實際損失為限,違約金不作為破產債權。
(3)人民法院受理了貿易公司的破產案件後,稅務機關對該批貨物的扣押應當解除。根據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執行程序應當中止。
(4)該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符合規定。根據規定,債權申報期限自人民法院發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計算,最短不少於30日,最長不超過3個月。本題中,從發布受理申請公告之日至債權期限屆滿的時間超過了30日,短於3個月,是符合規定的。
(5)工商銀行和丁公司共同申報債權的方式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債務人的保證人或者其他連帶債務人尚未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的,以其對債務人的將來求償權申報債權。但是,債權人已經向管理人申報全部債權的除外。本題中,工商銀行已經向管理人申報了全部債權,因此,丁公司就不能再以將來求償權申報。
(6)對於甲公司無償轉讓的150萬元財產,管理人的做法是符合規定的。根據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1年內,破產企業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本題中,貿易公司在2006年11月1日無償轉讓財產,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的前1年內,因此管理人是有權依法撤銷的。
(7)破產費用=15+30=45(萬元);共益債務=100+12+20=132(萬元)。
(8)①貿易公司財產變現價值總額=150+132+120+150+1500+500=2552(萬元)
②優先清償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後的財產額=2552-1000=1552(萬元)
③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的財產額=1552-45-132=1375(萬元)
④清償工資和法定社會保險費後的財產額=1375-200=1175(萬元)
⑤清償稅款後的財產額=1175-100=1075(萬元)
該剩餘財產額用於支付普通債權。
(9)①普通債權額=5+1200+1530=2735(萬元)
②清償率=1075/2735×100%=39.31%
③A企業可以獲得的清償額=525×39.31%=206.38(萬元)
❹ 經濟法案例分析
1.破產財產的數額。本案中破產財產的總額為200萬元(150+50)
2.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首先是清償清算組為追回企業隱匿、無償轉讓和放棄債權所花去的10萬元,然後是欠職工的工資60萬元,然後是稅款10萬元。剩下的120萬元就要用於清償所欠甲、乙、丙的債務。
3.甲、乙、丙的清償比例。由於甲、乙、丙都是普通債權,而破產財產又不足以完全清償他們,所以要按比例清償。甲、乙、丙的債權比例為100:75:25(即4:3:1),所以甲可獲得的清償為60萬元,乙可獲得的清償為45萬元,丙可獲得的清償為15萬元。
相關法條:《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十五條 下列債權屬於破產債權:
(一)破產宣告前發生的無財產擔保的債權;
(二)破產宣告前發生的雖有財產擔保但是債權人放棄優先受償的債權;
(三)破產宣告前發生的雖有財產擔保但是債權數額超過擔保物價值部分的債權;
(四)票據出票人被宣告破產,付款人或者承兌人不知其事實而向持票人付款或者承兌所產生的債權;
(五)清算組解除合同,對方當事人依法或者依照合同約定產生的對債務人可以用貨幣計算的債權;
(六)債務人的受託人在債務人破產後,為債務人的利益處理委託事務所發生的債權;
(七)債務人發行債券形成的債權;
(八)債務人的保證人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後依法可以向債務人追償的債權;
(九)債務人的保證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預先行使追償權而申報的債權;
(十)債務人為保證人的,在破產宣告前已經被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承擔的保證責任;
(十一)債務人在破產宣告前因侵權、違約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而產生的賠償責任。
(十二)人民法院認可的其他債權。
以上第(五)項債權以實際損失為計算原則。違約金不作為破產債權,定金不再適用定金罰則。
第六十四條 破產財產由下列財產構成:
(一)債務人在破產宣告時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全部財產;
(二)債務人在破產宣告後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取得的財產;
(三)應當由債務人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
❺ 經濟法,企業破產法
1、經濟法涉及的法律法規較多,其中就包含企業破產法,另外還有勞動法、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答司法、知識產權法;
2、經濟法廣義上來說就是指與社會經濟建設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這是一個總括性的法律概念;
3、企業破產法是部門法,是為規范企業破產程序、公平清理企業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市場經濟秩序所頒布的單項法律;
4、經濟法與企業破產法之間是一個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不能等同。
❻ 經濟法-破產法案例分析
2007年7月30日,人民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破產申請,並同時指定了管理人。管理人接管甲公司後,在清理其債權債務過程中,有如下事項:
(1)2006年4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購原材料而欠乙公司80萬元貨款未付。2007年3月,甲乙雙方簽訂一份還款協議,該協議約定:甲公司於2007年9月10日前償還所欠乙公司貨款及利息共計87萬元,並以甲公司所屬一間廠房作抵押。還款協議簽訂後,雙方辦理了抵押登記。乙公司在債權申報期內就上述債權申報了債權。
(2)2006年6月,丙公司向A銀行借款120萬元,借款期限為1年。甲公司以所屬部分設備為丙公司提供抵押擔保,並辦理了抵押登記。借款到期後,丙公司未能償還A銀行貸款本息。經甲公司、丙公司和A銀行協商,甲公司用於抵押的設備被依法變現,所得價款全部用於償還A銀行,但尚有20萬元借款本息未能得到清償。
(3)2006年7月,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一份廣告代理合同,該合同約定:丁公司代理發布甲公司產品廣告;期限2年;一方違約,應當向另一方承擔違約金20萬元。至甲公司破產申請被受理時,雙方均各自履行了部分合同義務。
(4)2006年8月,甲公司向李某購買一項專利,尚欠李某19萬元專利轉讓費未付。李某之子小李創辦的戊公司曾於2006年11月向甲公司采購一批電子產品,尚欠甲公司貨款21萬元未付。 人民法院受理甲公司破產申請後,李某與戊公司協商一致,戊公司在向李某支付19萬元後,取得李某對甲公司的19萬元債權。戊公司向管理人主張以19萬元債權抵銷其所欠甲公司相應債務。
(5)甲公司共欠本公司職工工資和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37.9萬元,其中,在2006年8月27日新的《企業破產法》公布之前,所欠本公司職工工資和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為20萬元。甲公司的全部財產在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僅剩餘價值1500萬元的廠房及土地使用權,但該廠房及土地使用權已於2006年6月被甲公司抵押給B銀行,用於擔保一筆2000萬元的借款。
要求:根據上述內容,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1)管理人是否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對甲公司將廠房抵押給乙公司的行為予以撤銷?並說明理由。
【解答】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根據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1年內,債務人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在本題中,2007年3月甲公司將廠房抵押給乙公司的行為發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1年內,因此,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2)A銀行能否將尚未得到清償的20萬元欠款向管理人申報普通債權,由甲公司繼續償還?並說明理由。
【解答】A銀行不能將尚未得到清償的20萬元欠款向管理人申報普通債權。根據規定,如破產人僅作為擔保人為他人債務提供物權擔保,擔保債權人的債權雖然在破產程序中可以構成別除權,但因破產人不是主債務人,在擔保物價款不足以清償擔保債額時,余債不得作為破產債權向破產人要求清償,只能向原主債務人求償。
(3)如果管理人決定解除甲公司與丁公司之間的廣告代理合同,並由此給丁公司造成實際損失5萬元,則丁公司可以向管理人申報的債權額應為多少?並說明理由。
【解答】丁公司可以向管理人申報的債權額為5萬元。根據規定,管理人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解除合同的,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申報債權。可申報的債權以實際損失為限,違約金不作為破產債權。
(4)戊公司向管理人提出以19萬元債權抵銷其所欠甲公司相應債務的主張是否成立?並說明理由。
【解答】戊公司的主張不成立。根據規定,債務人的債務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後取得他人對債務人的債權的,不得抵銷。
(5)甲公司所欠本公司職工工資和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共計37.9萬元應當如何受償?
【解答】甲公司所欠本公司職工工資和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只有在《企業破產法》公布之日前的20萬元可以得到清償。
❼ 破產法案例分析
答1:破產財產是1900萬元,因為2005年向建設銀行借款而設定的抵押財產屬於別除權的范疇,所以,該公司的2000債權人財產中的100萬元不能作為破產財產。
答2: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所以,破產財產應當首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權150萬,然後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及工資等320萬元,稅款280萬元,最後剩下的是普通債權。
答3:如前所述,破產財產剩餘的1150萬元用於清償普通債權。電力公司的債權也屬於普通債權之一。根據該債權在普通債權中的比例受償,即電力公司的債權占普通債權的四分之一,所以,電力公司獲得的清償債權額應當為287.5萬元。
❽ 請各位前輩幫我解釋下該《企業破產法》的案例分析
導致竄貨,從渠道上講:制定的銷售目標不切實際;區域市場劃分不合理;各地區促銷政策不同;各地區價格不同;供貨不及時.
另外就是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督系統;經銷商"利益至上";假冒偽劣產品的沖擊;執行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你是做什麼的?我在工作中經常會碰到這些問題,竄貨是不可避免的.
❾ 破產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1銀行貸款2200萬,由抵押的廠房和機器變價1900萬里償還,不足的300萬為破產債權。
有物擔保的債權,如以抵押、質押、留置等形式擔保的債權,享有針對債務人財產中設立擔保的特定物品的優先受償權。由於此種債權以債務人的特定物為清償保障,當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享有就擔保物的優先受償權,在破產法程序中構成別除權,仍可以不受破產程序限制優先清償,自然也就不屬於破產債權。只有在擔保物價款不足清償擔保債額時,余債才可以作為破產債權要求清償。
2根據我國現行的破產法律的有關規定,破產債權是在破產宣告前成立的,對破產人發生的,經依法申報確認,並得由破產財產中獲得公平清償的可強制執行的財產請求權。我國《破產法》第30條也明確的規定,只有破產宣告前成立的債權才屬於破產債權。所以,從時間上看,宏大、萬達、華天公司的貸款屬於破產債權。
3破產財產為6000萬。債務人財產在破產宣告後,成為破產財產。《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破產財產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按照以下順序清償:
(1)勞動債務。也就是破產人所欠的職工工資,傷殘補助金、撫恤金,所欠的應劃入個人帳戶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補助金。
(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款規定之外額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繳的稅款。
(3)普通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