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價格明顯偏低
❶ 房屋買賣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正當理由是指那些理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 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此在合同糾紛出現後,如果發現合同中約定的價格明顯高於當地市場價格或者低於市場價格的,都可以認定為明顯的不合理價格,但是否具備明顯的不合理價格需要當事要申請人民法院來進行認定,而認民法院在認定時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合同雙方約定的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當地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在借貸案件中債務人以約定的條件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在案件審理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❷ 【明顯低於市場價購買,對方可以取消交易么】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你所說的情形是指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所謂顯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當事人在緊迫或者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訂立的使當事人之間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嚴重不對等的合同。標的物的價值和價款過於懸殊、承擔責任、風險承擔顯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稱為顯失公平的合同。
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很不對等,經濟利益上嚴重失衡,違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則,法律規定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不僅是公平原則的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再是從法律上確認顯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銷,對保證交易的公正性和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防止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而損害對方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司法實踐一般認為,顯失公平制度具有以下構成要件:(1)客觀要件,即在客觀上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不平衡。根據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當事人權承擔更多的義務而享受極少的權利或者在經濟利益上遭受重大損失,而另一方則以較少的代價獲得了極大的利益。這種不平衡違反了民法通則中的等價公平原則,也違反了當事人的自主自願。(2)主觀要件,即一方當事人故意利用其優勢或者另一方當事人的草率、無經驗等訂立了合同。因此,在考察是否構成顯失公平制度時,就必須把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結合起來考慮。
掌握顯失公平制度還要搞清其與正常的商業風險的區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求各種交易中給付和對價給付都達到完全的對等是不可能的,做生意都是有賠有賺,從事交易必然要承擔風險,並且這種風險都是當事人自願承擔的,這種風險造成的不平衡如果是法律允許的限度范圍之內,這種風險就是商業風險。顯失公平制度並不是為免除當事人所應承擔的正常商業風險,而是禁止限制一方當事人獲得超過法律允許的利益;同時顯失公平制度下,一方當事人一般是利用了另一方當事人的草率或者無經驗等而訂立的合同,而在正常的商業風險下,不存在這種情況。
綜上所述,交易價格即便是明顯低於市場價,依舊需要分情形看,是否是本人真實意思表示,不是全部都通用顯示公平制度的。
❸ 合同價格明顯偏低,發包人卻要求承包人嚴格執行合同,該如何處理
你的問題有點復雜,請回答以下問題:
1、本合同是否是中標合同?
2、該施工合同是否有效?
3、你認為「合同價格明顯偏低」的理由和依據是什麼?
4、合同是否已經開始履行?
❹ 如果雙方都簽了合同,而且合同價格低可不可以
一般合同不違反法律,不侵犯其他方合法權益,是有效的,如果價格明顯過低,一方可以顯失公平為由向法院申請解除合同。
❺ 購房合同價明顯低於市場價,但也通過房管局審查,該合同是否有效,無效的話房管局應負什麼責任
只要合同是雙方意思的正確表達,就是有效的,雖然你覺得明顯低於市場價,但有時候主人為了著急用錢,有可能把自己的房產已繳低的價格出賣,只要是他真實意思的表達,就是有效的。
❻ 房產交易價格明顯偏低,稅務局確定價格的有效性
盡管《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徵收其應納稅額。但是當納稅人存在正當理由,以合法的形式如案例中通過拍賣方式造成計稅依據明顯偏低的,如稅務機關沒有取得拍賣方和買受人惡意串通的證據,顯然是無法核定徵收的。但如果不核定徵收,納稅人很有可能逃避繳納稅款。對此,稅務機關應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相關規定可以考慮行使撤銷權。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條規定,對欠繳稅款的納稅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而受讓人知道該情形,對國家稅收造成損害的,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行使撤銷權。存在欠稅的事實,有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事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❼ 根據合同法第七四條規定,撤銷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房屋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是
一般掌握實際成交價低於市場價的70%就可以,但也不是絕對以這個百分比為准。
❽ 合同價格明顯偏低的判定依據是低於市場平均價格的
房屋產權交易計稅價格是由評估公司評定的,是根據房屋的地段、結構、樓層、朝向、年限及其他綜合因素所作出的。當然也會有誤差,一般±10%屬於允許的誤差。對於有資信的評估公司認定的價格稅務部門應該認可。
1、評估公司的收費與稅務部門的收稅是按照房價的比例計算的,因此評估公司費與稅務部門青睞高房價。
2、目前房地產泡沫嚴重,房價虛高,使消費者的購房成本大大增加。由於國家的調控政策,使暴漲的房價有了下降的趨勢。房價降低應屬正常,說明國家的調控政策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