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南京婚姻法第一案

南京婚姻法第一案

發布時間: 2021-03-11 20:45:05

⑴ 新婚姻法離婚條件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專院提出屬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按照上述法律規定,法院是會判決離婚的,但可能需要時間。
順祝幸福!

⑵ 南京哪個律師打離婚案件專業

這個我可以來回答。18年的時候家裡親哥鬧離婚,嫂子以姓名相要挾逼迫我哥簽離婚協議書,要求我哥凈身出戶。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人,當時給母親氣的住院,不僅如此嫂子還要孩子的撫養權,連孩子都要帶走。其實我們都清楚她外頭有人了,也看到了她跟外面那個人的聊天記錄,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那時候還在讀書,那段時間我也很焦躁,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哥哥。後來還是同學跟我說,有個叫許乃義的律師專門打離婚官司的,讓我去問問。我找到了許律師的電話,跟許律師說了基本情況,許律師說簽了協議不可怕,但是不能去辦理離婚,讓我們去找他。後來就直接委託他辦理了,案件結果就是該分的我們都拿到了,孩子現在還在我們家。許律師是我們全家的恩人,我們真的很感激。兩年過去了,一直想去拜訪,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說了這么多希望能夠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⑶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三項,第十八條第三項

婚姻法解釋(二)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回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答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贈與合同中明確表示是女兒的,就屬於其個人財產。如果不明確表示,應認定為共同財產。

補充問題的回答:
修改表述如下:
現贈與人自願將該房產無償贈與給受贈人張小三個人所有。

法官的考慮有可能從公平正義的角度,比如該房產歸屬於女兒個人將對另一方極大的不利,也有可能要根據其他的證據印證,形成證據鏈。

⑷ 跪求:關於婚姻法的小故事 急用!!

案情一:
[基本案情]
原告彭某,女,27歲,江西省南豐縣人
被告艾某,男,61歲,江西省南豐縣人
被告魏某,女,57歲,系艾某之妻
原告彭某與兩被告之子艾某於1997年6月10日結婚,婚後於1998年9月9日生育一子,取名艾某某。後因感情不和,彭某與艾某於1999年9月11日離婚,艾某某由彭某撫養,艾某每月付一定的撫養費,兩被告則常到彭某處看望孫子。2001年初,彭某再婚後,為避免兩被告的探望行為對其組成家庭的不良影響,對兩被告提出異議,要求他們未經她的同意不要擅自探望艾某某。但兩被告認為,他們去看望孫子合情合理合法,因而對彭某的異議未予理睬,仍然經常去艾某某所在幼兒園探望並帶一些食品給艾某某吃。原告認為這樣不定期地給小孩零食吃會使小孩食慾不穩定,影響其身體健康,而且經常去幼兒園探望也會妨礙小孩的正常學習,從而訴至法院。
[審理]
受案法院審理認為:兩被告系被告探望人的爺爺奶奶,若雙方無異議,在適當的場所,有節制地探望孫子也是人之常情。但兩被告在被探望人的直接監護人已有異議的情況下,不體諒原告彭某已另立新家的難處,堅持探望孫子則侵犯了原告的監護權,違反了婚姻法的規定,因為婚姻法明確規定,只有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作了如下判決:被告艾某、魏某今後未經原告彭某許可,不得擅自探望原告之子艾某某。
[點評]
探望權,指定期或不定期探望子女的一種權利。我國新《婚姻法》第38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因此在將子女的監護權判給一方,法律賦予沒有監護權的父或母的探望權是其作為父母的一項基本權利,無正當理由是不能剝奪的,但夫妻離婚後,小孩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是否享有探望權呢?這就得另當別論了。若已離婚的夫妻雙方無異議,在適當的場合,有條件地探望孫子外孫是人之常情。如果小孩已離異的父親或母親,特別是行使監護權的一方在再婚後,對小孩原來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探望小孩有異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還堅持探望孫子外孫,就有悖於上述法律規定,因為法律沒有賦予其探望權。本案中,被告在被探望人之母即直接監護人已有異議的情況下,認為探望孫子是無可非議的,不體諒原告已另立新家的難處,堅持探望孫子,則侵犯了原告的監護權,違反了新《婚姻法》有關探望權的規定,所以法院判決二被告未經原告許可,不得擅自探望孫子是正確的。

案例二:
【案情】
原告: 董政琴
被告: 胡正前
原、被告於1995年2月27日結婚,1995年6月6日生一子胡棟。1998年被告以其名義開辦某通訊器材店。2000年6月因原、被告感情不和,原告攜子回老家居住至今。回鄉期間,原告無工作,無土地,失去生活來源,原告及其子生活困難,原告遂於2002年7月19日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給付原告扶養費自2000年7月1日起至2003年7月1日止每月600元整。

審理中,被告陳述其1998年雖開辦過通訊器材店,但不久就不開了,現在自己亦無固定收入,故無法再承擔對原告的扶養義務;原告則認為,即使被告後來未開通訊器材店,被告也有一技之長,故有能力承擔扶養義務,但對於被告目前的經濟狀況,原告未能提供相應證據。對於雙方所稱的通訊器材店,經法院調查,未能查詢到有關該店的工商登記情況。

審理期間,被告於2002年8月28日給付原告50元整。
【判決】
法院經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後認為: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在本案中,原、被告系夫妻,並育有一子,因雙方感情不和,原告攜子回老家居住生活至今。現因原告無固定經濟收入,攜子生活有一定困難,故要求被告給付扶養費,理由正當,本院予以支持。但扶養程度應按照原告的實際需要和被告的負擔能力均衡確定。對於扶養時間,應從原告明確其訴訟請求即2002年10月起計算至其所要求給付的截止日期即2003年7月1日止,比較合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胡正前自2002年11月起每月給付原告董政琴扶養費100元整,至2003年7月1日止;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給付原告董政琴2002年10月的部分扶養費50元整。

宣判後,原、被告雙方均未上訴。
【評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這里的扶養特指夫妻相互之間在經濟上供養對方和生活上扶助對方,生活上的扶助包括情感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安慰、家務的代理和分擔及生活中的關心和體貼。

一、夫妻間扶養的特點
1、夫妻間的扶養義務是基於夫妻特定的人身關系而產生,始於婚姻締結之日,終於夫妻離婚或一方死亡時為止。扶養責任的承擔,既是婚姻關系得以維持和存續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

2、夫妻間的扶養,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夫妻享有平等的受扶養權,也要平等地履行扶養配偶的義務。
3、夫妻間的扶養是有條件的。它的履行以一方需要扶養和另一方有能力扶養為限。要求給付扶養費的一方,只有在"需要扶養"時,才能行使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請求權。這里的"需要"是指要求扶養的一方年老、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經濟來源,生活發生困難的情況。而一方主張扶養權在具備上述條件的同時,還必須具備對方具有扶養能力這個條件,否則不能主張這項權利。因為這種權利義務關系是基於婚姻的效力而產生的,它不同於債權債務關系因一定的事實而產生或消滅,且債權人完全可以不受債務人有無履行能力的條件限制,隨時可以通過包括訴訟在內的多種手段主張和實現債權。在婚姻關系中,夫妻一方主張扶養費,只有在己方生活發生困難,而對方又有扶養能力時,才能行使這項權利。

4、夫妻間的扶養具有法律強制性。當夫妻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權要求對方履行扶養義務。當扶養義務人拒絕履行扶養義務時,扶養權利人可請求法律救濟,並可強制執行。

二、扶養的內容、程度和方式
1、扶養的內容包括夫妻在經濟上的相互供養與生活上的相互扶助。
2、扶養程度,即指應給予扶養權利人的扶養水平和標准。扶養程度應按照扶養權利人的需要和扶養義務人的能力等均衡確定。這里所稱"需要",是以全部生活的正當且必要的需求為限。
3、扶養方式。目前各國關於扶養方式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共同生活扶養,即扶養義務人與扶養權利人同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在共同生活中實現扶養。通常情形下,夫妻相互扶養是在共同生活中實現的。二是定期支付扶養費、探視和提供扶助,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扶養義務人還應定期探視扶養權利人,提供體力上的扶助,給予精神上的慰藉等。夫妻相互的扶養理當以第一種扶養方式為主。

三、夫妻間扶養糾紛的類型
根據夫妻間扶養的特點和內容,引發扶養糾紛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原因。處於經濟拮據狀態的當事人,為維持自身的生存,常會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但由於對方支付能力的欠缺,致使扶養需求不能滿足,引發扶養糾紛。二是情感原因。夫妻之間信守婚姻的忠誠,保持情感的專一與持久,既是婚姻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但當夫妻一方或雙方情感出現外傾,導致婚姻障礙時,基於喜新厭舊等多種心理,有扶養能力的一方往往拒絕履行扶養義務,試圖通過經濟上的控制來達到迫使對方離婚的目的。上述原因的存在使扶養糾紛體現為下列類型:

1、基本扶養費的給付而引發的糾紛
夫妻雙方在身體和經濟狀況正常的情況下,本不需要對方的扶養。但當出現疾病、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經濟來源時,便會產生要求對方予以扶養的心態。這時,處於經濟弱勢和地位弱勢的一方,便會要求有扶養能力的一方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支付扶養費。
2、基於生活的扶助而引發的糾紛
夫妻間的扶養義務包括兩方面:生活上的扶助和經濟上的供養。生活上的扶助包括情感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安慰、家務的代理和分擔、生活中的關心和體貼。當扶養義務人不履行扶助義務時,受扶養方有權要求對方履行義務以保障受扶養權的實現。
本案即屬於基於扶養費的給付而引發的糾紛。綜上所述,法院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作出上述判決是正確的。
案例三:
【案情】
原告法定代理人張XX(原告母親)原系中山大廈翠香閣餐廳領班,後因被告經常至餐廳用餐,雙方由相識逐步發展為婚外戀。為此,被告妻子曾到張XX原單位及更換後的單位多次吵鬧,張XX亦曾於2001年10月以被告妻子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本院要求處理。後因證據不足,被本院依法駁回。2002年2月7日張XX生育一子(即原告),現張XX以與被告多次發生性關系,且懷孕時自己丈夫根本不在南京為由,以原告名義要求確認孩子系被告所生。並明確向法院申請做原告系非婚生子女的鑒定,及原、被告之間的親子鑒定。審理中,原告法定代理人堅持認為與被告之間系婚外戀,且多次發生性關系,並於懷孕38周後生下原告,要求確認原、被告之間父子關系。對此,原告法定代理人提供了原告的出生醫學證明及本院(2001)玄民初字第2546號民事判決書。被告(被告未到庭)委託代理人則堅持認為雙方只是相識,無任何性關系,且張XX在懷孕時其合法婚姻關系是存在的,並不排除原告系其婚生子女,故堅決不同意做原、被告之間的親子鑒定。現張XX提供不出原告系非婚生子女及任何與被告發生兩性關系的證據,故應承擔敗訴責任。後經醫學鑒定,確定原告系非婚生子女。
【審理】
本案法院在審理中,產生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法律並沒有規定法院可強制當事人做親子鑒定,故在被告不到庭且拒不做親子鑒定情況下,原告法定代理人必須提出證明力較強的證據,即提供的證據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既要排除原告系婚生子女,又要提供其與被告有兩性關系證據。只有這樣,才能把舉證責任轉移至被告,如被告仍堅持不做親子鑒定,則推定原告系被告所生,但現張XX只提供了原告系非婚生子女證據,未提供與被告有兩性關系證據,故應以原告證據不足為由,駁回其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XX與被告有婚外戀已在本院名譽權糾紛一案判決書中予以認定。兩性關系純屬隱私范疇,且張XX自懷孕至生子已有較長時間,如讓張XX提供與被告有兩性關系證據,顯屬對其舉證要求過高。現經鑒定,已排除了原告系婚生子女,根據舉證規定責任分配原則,此時舉證責任應由被告承擔,如被告仍堅持不做原、被告之間親子鑒定,根據"妨礙舉證"的推定原則,可推定原告之主張成立。
【評析】
一、證明責任分配原則在本案中的運用
1、民事舉證責任的含義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現行立法和司法解釋彌補了民事訴訟法第64條只規定行為責任之不足,明確肯定了民事舉證責任具有雙重含義,即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前者是指當事人就其主張的事實負有提供證據的責任;後者是指在事實真偽不明時,主張該事實的當事人承擔不利訴訟後果的責任。證明責任作為裁判規范指示法官在案件事實真偽不明時如何作出裁判,證明責任規范的實質是在案件事實不明的場合,誰最終應當承擔不利後果,證明責任分配原則要解決的正是應當根據什麼因素來決定誰應當承擔不利後果,以及為什麼要由這一方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而不由相對方承擔,並且根據這一因素或這些因素來決定誰承擔不利後果又是公平、合理和符合理性的。
2、原告法定代理人舉證責任已經完成,正如第一種觀點所說,法律並沒有規定法院可強制當事人做親子鑒定,故在被告不到庭且拒不做親子鑒定情況下,原告法定代理人舉證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現經鑒定,其既提供了原告系非婚生子女證據,又提供了與被告有婚外戀證據,即本院(2001)玄民初字第2564號民事判決書,原告舉證責任已經完成。第一種觀點要求原告法定代理人提出與被告有兩性關系證據,顯屬對原告法定代理人舉證要求過高。其一,原告法定代理人從懷孕至生子,再到訴訟,已有較長時間,其在客觀上取證較為困難。其二,男女性關系純屬個人穩私,它包括在隱私之中。構成隱私有兩個條件,一為"私",二為"隱",前者指純粹是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事情,這是隱私的本質所在。後者包括:當事人不願這種個人私事被他人知悉,按正常的心理和道德水準,這種個人隱私不便讓他人知道,否則會對當事人產生各種不利後果;這種個人私事當事人不願或不便他人干涉和侵入。特別是原告法定代理人與被告之間系婚外戀,是為公眾道德所譴責的,故其不可能大肆去宣揚,現要求原告法定代理人必須提供與被告有兩性關系的證據,顯屬不妥。

3、適時適用"妨礙舉證"的推定。根據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即"凡主張權利或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只須對產生該權利或法律關系的法律事實負舉證責任,不必對不存在阻礙該權利或法律關系發生的事實負舉證責任,存在阻礙該權利或法律關系發生的事實的舉證責任由對方當事人負擔"。故在原告法定代理人舉證責任滿足的情況下,證明原、被告之間不存在親子關系的舉證責任應由被告承擔。其完全可以通過親子鑒定反駁原告之主張,因為親子鑒定的否定結論為最重要,最有說服力的否認證據,目前的科技發展已經能夠作出肯定或否定親子關系的鑒定,在實務中廣泛採用。在法院多次明示下,被告無正當理由仍拒絕做親子鑒定,此時即可適用"妨礙舉證"的推定。所謂推定,就是根據法律或經驗法則,直接根據某一已知事實,確定另一事實已存在。在對立的雙方當事人之間,證據持有人持有對自己不利的證據,該證據證明的待證事實為對方當事人所主張,是證明對方主張的證據。為了勝訴或避免敗訴,證據持有人一般不會將這一證據出示給法庭,也不會在證據交換程序中使用,如果對方當事人證明或者法院根據相關證據或經驗法則發現該證據掌握在其手裡,在法院要求其提供的情況下,持有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可推定一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持有者一方。
二、加強對非婚生子女的保護,建立完善非婚生子女"強制認領"制度。
在親屬法的發展歷史上,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受歧視到平等的過程,過去非婚生子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被稱為私生子女,其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都無法得到保障。進入本世紀後,人們認識到了對非婚生子女給予平等待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許多國家修改或重新制定相關法律,親屬法對非婚生子女的保護也日臻完善。我們現行立法關於非婚生子女的規定,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傳統的婚姻意識、家庭、道德倫理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貞操觀、戀愛觀、生育觀不斷裂變更新,結婚--性愛--生育的古老模式被打破,非婚生子女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日漸復雜多樣,並非原來簡單的保護和撫養問題。在目前存在大量非婚生子女,生父逃避責任情況下,為切實保護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懲罰那些為尋一時之歡逃避責任的生父,使他們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僅僅規定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對子女負有撫養義務是不夠的,必須在婚姻法中建立非婚生子女的強制認領制度,作為使非婚生子女得到正常的撫養和教育的保障。在強制認領中,認領權的構成須具備下列條件:(1)須適用生父逃避責任場合。(2)請求認領的權利人為非婚生子女之母及非婚生子女本人。(3)請求強制認領,必須認領人與被認領人之間有事實上的父子關系存在。(4)強制認領必須依訴訟程序進行。非婚生子女一經認領,即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經父認領的非婚生子女,對於生父之配偶,母之非婚生子女對於生母的配偶,均為姻親關系,而無父母子女的血緣關系。

案例四:
[案情]
原告:王紅霞,女,27歲,漢族,住河南省郾城縣孟廟鎮八里廟村。
被告:河南省郾城縣城關鎮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候國朝,鎮長。
原告王紅霞與其夫李成林以感情不和為理由,於1992年9月15日向郾城縣城關鎮婚姻登記室申請協議離婚。在問清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之後,城關鎮原婚姻登記員朱林用1990年7月4號以後廢止的離婚證明書為其辦理了離婚手續。1993年4月28日城關鎮婚姻登記室以原告王紅霞騙取離婚證為理由,根據河南省《婚姻登記辦法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宣布王紅霞與李成林的離婚證無效。原告王紅霞不服,向郾城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城關鎮婚姻登記室的"宣布離婚證無效書。"

[審判]
郾城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王紅霞所持離婚證書上有"郾城縣人民政府婚姻登記專用章"的鋼印,並有王紅霞、李成林的簽名和指印,應屬有效的證書,被告方聲稱原告騙取離婚證查無證據。該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五目之規定於1994年4月30日作出判決撤銷城關鎮婚姻登記室1993年4月28日作出的對王紅霞、李成林"宣布離婚證無效書"。

宣判後,原、被告雙方均未提出上訴。
[評析]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兩個問題:
一、此案中所提到的離婚證書應屬有效。被告方的工作人員雖然在辦理離婚手續時用的是1990年7月4號以後廢止的離婚證明書,是經辦人員工作中的失誤問題。原告對此並不知曉。且原告王紅霞與李成林在此離婚證書上也簽了名,按了指印,並且被告方也加蓋了"郾城縣人民政府婚姻登記專用章"的鋼印,這證明王紅霞與李成林已脫離夫妻關系。至於原婚姻登記員為何玩忽職守,用已廢止的證書來辦理此離婚手續,這屬於行政部門內部應處理的問題,與本行政案件無直接關系。

二、婚姻登記機關在一定條件下有權宣布離婚證無效。河南省《婚姻登記辦法》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弄虛作假,冒名頂替,騙取結婚證或離婚證的,一經查明,應即宣布無效,收回結婚證或離婚證,並酌情處罰"。

民政部新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也有類似規定。這說明婚姻登記機關在查明有虛假情況的前提下,有權宣布結婚或離婚證書無效。本案中,婚姻登記機關聲稱宣布其離婚證無效是由於原告王紅霞騙取離婚證,但在整個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方卻一直未舉出王紅霞騙取離婚證的證據。可見,被告方宣布其離婚證無效並非依法處理,而是濫用職權。

因此,郾城縣人民法院對此案的處理是正確的。
需要指出的是,郾城縣人民法院在處理此案的程序上有不妥之處。李成林應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此案件中的離婚證書是王紅霞與李成林共同申請的,城關鎮婚姻登記室作出的"宣布離婚證無效書"對於王紅霞和李成林來說都是有約束力的,不論李成林對離婚持何種態度(事實上,李成林是反對與王紅霞離婚的),本案的判決都將與李成林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根據《行政訴訟示》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因此郾城縣人民法院應在本案中追加李成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案例五:
[案情]
申請人:孫井女。
申請人孫井女於1991年7月19日向江西省於都縣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稱:其丈夫盧才仁於1968年底被下放回原籍於都縣小溪鄉■下村進行管制。因經常被批鬥,盧才仁無法忍受,於1972年離家出走,至今一直未歸,杳無音訊。因此,向法院申請宣告盧才仁死亡。申請人孫井女並向法院提交了小溪鄉派出所關於盧才仁下落不明的證明。

[審判]
於都縣人民法院受理申請人孫井女的申請後,於1991年9月19日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盧才仁的公告,刊登於同年11月30日的《法制日報》上。公告一年期滿後,仍沒有盧才仁的音訊。據此,於都縣人民法院於1992年12月18日公開審理此申請案。經審理查明:下落不明人盧才仁系申請人孫井女丈夫,原系小溪鄉鎖龍村村學公辦教師。因曾被劃為右派,於1968年底被下放回原籍小溪鄉■下村監督改造。因常被批鬥,盧才仁於1972年在本村下楊坑組參加勞動時出走,至今杳無音訊。經公告一年後,盧才仁仍然下落不明。於都縣人民法院認為:盧才仁於1972年離家出走,至今20年未歸,且杳無音訊。經本院依法公告尋找,現公告期已屆滿,盧才仁仍然下落不明。據此,可確認盧才仁已死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於1993年1月6日判決:宣告盧才仁死亡。
[評析]
宣告死亡,是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由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宣告下落不明的公民死亡的一種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人民法院依法律規定的條件,確認下落不明人死亡的一種法律上的推定,其目的在於以此結束因該公民長期下落不明所造成的民事法律關系不確定的狀態,保護該公民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其近親屬和與該公民有其他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

依照我國《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兩法的意見中的有關規定,宣告下落不明的公民死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和程序:

一、必須由利實關系人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這里的"利害關系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5條的規定包括:(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而且根據該條司法解釋的旨意,這條規定又是關於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死亡的順序的規定。本案申請人是下落不明人盧才仁的配偶,由其提出申請,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二、申請人提出宣告下落不明人死亡的申請,應符合一定的先決條件,即:首先,公民下落不明必須滿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兩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如果申請人提出申請時不能滿足上列條件的,人民法院不得受理其申請。其次,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當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於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

三、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後,應當發生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放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四、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一般來說,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的公民仍無音訊的,法院應確認該公民已經死亡,並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如果在公告期間該公民有音訊或者該公民已經死亡的事實能夠確認的,則應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

於都縣人民法院對本件宣告死亡案件的處理,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的。

⑸ 新婚姻法,婚後財產怎麼規定的

南京專業離婚律師許乃義為您解答:

一、新婚姻法,婚後一方以個人財產出資,房產登記在一方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婚後一方以個人財產出資買房,取得房產證的,應該屬於購房者一方的財產,離婚分割房產時,另一方無權請求分割;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如何認定以個人財產買房,需要證據的支撐。以一方個人財產購房的,需要證明購房款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因此,特別需要保留認定財產屬於個人財產的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二、新婚姻法,婚後一方或雙方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買房,取得房產證的,離婚房產歸誰?

婚後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購房,不管房產證登記在哪方名下,該房產理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房產分割,法官會按照實際情況判決哪方擁有房子,獲得房產的一方根據實際情況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三、新婚姻法,婚後一方父母全額出資,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根據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婚後一方父母資助子女買房的,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該房產認定為出資方子女的個人財產,對方無權請求分割該房產。

四、新婚姻法,婚後雙方父母出資買房,產權登記在一人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婚後雙方父母資助子女買房,產權登記在一人名下的,該房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佔有。如果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辦理。

五、新婚姻法,婚後按揭購房,一方父母出首付款,產權登記在自己的子女名下,由夫妻共同還貸的,離婚房產歸誰?

這種情況,首付款可以認定為只贈與出資方的子女,離婚時該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對首付部分應認定為出資子女的個人財產。

六、新婚姻法,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產權登記在另一方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如果婚內一方父母資助子女買房,產權登記在另一方名下,一般認為是對雙方的贈與。除非父母出資時的書面約定或聲明,證明此出資只是贈與自己子女的。

七、新婚姻法,婚後雙方父母出資,產權登記在雙方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婚後父母資助子女買房,且登記在雙方名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⑹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司法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法釋〔2011〕18號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江蘇省律師協會《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講座筆記最高人民法院 吳曉芳法官
時間:2011年9月3日,地點:南京金陵晶元大酒店第一條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吳:1、重申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2、對主張撤銷的,因為婚姻法明確只有一種可撤銷的情形,即脅迫,民政部後來的《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中也是強調只有受脅迫的婚姻才撤銷,除此之外,均不屬於可撤銷的情形,而現實中,有的當事人對於結婚登記過程中的瑕疵,如一方未親自到場提出異議,主張撤銷,行政程序顯然不好走,怎麼辦?從行政法的相關規定來看,只能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後面如何操作,是行政庭的事情,提醒注意5年的訴訟時效(行訴法解釋42條);3、總的原則,維護婚姻穩定,不輕易撤銷。第二條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吳:1、之前的審判中,可依據證據規則75條,持有不提供不利推定原則;2、第一款的主體是婚內夫或妻,第二款的主體包括子女,近親屬;3、只有提供了必要證據才可以推定,具體實務中要掌握必要證據的尺度,私下做的親子鑒定能否成為必要證據?吳法官認為不可以,因為私下做的無法保證標本的確切性;4、一方死亡的,另一方要求兄弟姐妹之間做鑒定不同意的,也不可以推定,因為兄弟姐妹之間的准確率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第三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吳:1、以往這類問題,沒有離婚,主張撫養費的,有的法院不予受理,現實中,比如一方常年在外,錢不歸家,另一方辛苦帶孩子,無法維持生活,起訴到法院,要求支付撫養費,如果不支持,顯然不公平,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是法定義務,離婚不是必要條件;2、關於「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2001年的司法解釋一限定為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現實生活中,大學里學生能自食其力的很少,對這部分子女,如果主張撫養費,應不應支持?目前法院的做法是盡量調解,調解不了的,也只能按照解釋一的規定,現在來看,解釋一這一條有點超前,期望將來立法解決。第四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吳:婚姻期間,分是例外,現實生活中,第一次沒離掉,等第二次再起訴中間有六個月時間,這個時侯,如果對方隱藏、轉移,怎麼救濟?因此,規定可以起訴分割共同財產,《物權法》第99條也規定共同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第五條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吳:1、婚姻法17條確定,生產經營的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二明確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為共同財產,此處進一步補充;2、房子的升值視為自然增值,如果婚前個人房產,婚後升值變現,再用於購房,再升值,對再升值的部分,可作為投資收益,屬於夫妻共有;3、個人房屋租金,傾向於共同財產,出租房需要對房屋修繕管理,可認為是經營管理,舉北京例子,男的依靠祖上幾間房屋租金過活,不上班,女的上班,工資作為共同財產,租金不作為共同財產,顯然不公平。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吳:現實中,對這一問題有不同判決,有法院認為,根據合同法,未經登記的可以撤銷,但也有法院認為,根據婚姻法19條,「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主張贈與有效,不能撤銷。最高院研究認為,贈與本來就主要發生在親屬之間,合同法對贈與的規定當然應當適用於夫妻關系,為了同案同判,維護法律尊嚴,作此統一規定。賈:對於小產權房,雖然未經合法登記,但如果也履行了相關的證明手續,也可按照本條處理。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吳:1、這一規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老年人的利益,現實中贈與一方還是雙方之爭時,產權登記就說明了問題,登記在誰名下,就是贈與誰;2、該條的出資僅限於全額出資,對婚後父母付首付,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僅視為對子女的個人贈與;3、登記在雙方名下,當然屬於共有,未做份額約定的,視為共同共有;4、其他近親屬贈與的,參照執行。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吳:先要走一個特別程序。第九條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吳:生育要尊重女方的意見,對男方的訴求,給的出路是,可以找別人生。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吳:1、相對應增值部分,未做具體規定,審判實踐中,還是要按照婚姻法第39條「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處理;2、如果房價跌了,是否也要另一方承擔,傾向性意見,無需承擔,至少應補償還貸的一半,因為,跌應該是暫時的,總體還是升。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吳:徵求意見稿中有一個除外,即「但該房屋屬於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後來還是去掉了,主要考慮,加上除外與《物權法》106條沖突,也易為那些因房價上漲而惡意毀約的人提供違約的途徑。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吳:1、有人提出來,作為債權不公平,我們錯過了最好的買房機會,返還時應考慮增殖因素,最高院的意見還是不考慮增殖因素,畢竟房子的性質福利色彩濃;2、要不要考慮利息,如果子女沒有住,可以考慮利息,如果一直居住,,則不考慮利息,不問你要租金就算便宜了。第十三條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吳:司法解釋二11條,養老保險金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參照上海高院的做法,只分割個人繳納的保險費,不涉及統籌部分。第十四條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吳:1、法律依據,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條件為離婚;其他教授的觀點,離婚是主訴,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是附帶,主訴不成就,附訴當然無效;證據規則67條「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後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2、如果協議中明確約定,不以離婚成功為條件,如果登記離婚或協議離婚不成,訴訟離婚時,仍按協議辦理,則屬於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可按協議處理。第十五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吳:如果一方明放棄暗繼承,你也沒轍,不可以主張放棄無效,因為按照繼承法46條,只有「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才可認定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沒有絕對的公平,任何一方均不應企望從婚姻中獲利。第十六條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吳:以前,有的法院對這類案件不予受理,認為左口袋借到右口袋,現在統一尺度。第十七條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吳:當前實踐中,一方有家庭暴力,另一方包二爺,都不能主張賠償,婚姻法46條明確規定,必須是無過錯方。第十八條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吳:主要針對現實中,假離婚不分割後來真離了,或者離婚時為了少交訴訟費,未要求分割,後來又要分割,或者離婚後作為商業合作夥伴共同經營,後來再要求分割的情形。賈:不受解釋一31條2年時效的限制,因為之前是一種共有的持續狀態,隨時可以主張分割。第十九條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吳:目前一審、二審案件都適用,司法解釋是解釋法律的,應當與法律同步,現行婚姻法2001年就頒布實施了,不過再審案件不適用。幾 點 補 充1、司法解釋二和三其實不沖突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子女購置房屋出資的,產權登記在一人名下,就是贈與一方的明確意思表示,登記在雙方名下,就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是在不同層面闡述同一個問題。2、關於買斷工齡款買斷工齡款是一個不規范用詞,所以沒有就此專門規定,實踐中可參照司法解釋二軍人名下復員費處理。3、關於夫妻債務原徵求意見稿第18條「離婚時,夫妻一方主張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債一方應證明所負債務基於夫妻合意或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經營」顛覆了解釋二24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是保護債權人利益,還是保護離婚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利益,平衡的結果,最終使該條沒有通過,為了平衡離婚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利益,法院可以援引婚姻法41條,考察是否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是否有共同舉債的合意?4、關於探望權現實中,一方去世,另一方帶走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思孫心切,要求行使探望權,有法院判支持。但根據目前法律,不應當支持,因為婚姻法第38條只把探望許可權定在「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雖然不支持不近人情,雖然看孫子天經地義,但是有違法律規定,寄望於立法修改。5、事實婚能否判不離?最高院89年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若干意見》第6條「審理事實婚姻關系的離婚案件,應當先進行調解。經調解和好或撤訴的,確認婚姻關系有效,發給調解書或裁定書;經調解不能和好的,應調解或判決准予離婚」,有法院問,能否判不離,回答不可以!因為事實婚畢竟不是合法的婚姻,只能判離不能判不離。6、法院對判離的判決有權再審民訴法183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雖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但特定情形下,法院可以依職權再審,如「被離婚」案件,對方找人冒名頂替,把婚離掉了,自己毫不知情,之後才發現,法院可依職權再審。7、關於忠誠協議爭議太大,不宜統一規定,各級法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8、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繼父母有的意見提出按撫養時間定性,後來反對很大,最後還是各級法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⑺ 南京離婚訴訟最好的律師是誰

南京專業離婚律師許乃義為您解答:

您好,南京離婚訴訟最好的律師是誰不重要,關鍵看是否適合於你,這都要當面詳細溝通,了解你的需求才能給你制訂預案。

⑻ 新婚姻法的利弊

新婚姻法的變動:

一、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針對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新問版題,此權次新婚姻法頒布在總則中增加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將法律第三條第二款修改為: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在法律責任一章,修改後的婚姻法規定,對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修改後的婚姻法在離婚一章中明確規定,因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修改後的婚姻法還規定,因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二、增設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新制度新修改的婚姻法與以前的婚姻法相比,增設了許多新的婚姻家庭法律原則和制度,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便是其中的一個。新婚姻法頒布後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修改後的婚姻法還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三、離婚時夫妻財產分割更明晰

熱點內容
上海電子商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6 11:03:10 瀏覽:730
煤礦需要建立哪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1:03:09 瀏覽:819
合同法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6 11:03:07 瀏覽:433
小區公共秩序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1:01:37 瀏覽:852
法治合同 發布:2025-09-16 10:47:10 瀏覽:538
物業公司內部管理規章 發布:2025-09-16 10:46:28 瀏覽:667
刑法有趣問題 發布:2025-09-16 10:45:05 瀏覽:307
法律和道德的結合 發布:2025-09-16 10:44:52 瀏覽:496
旅遊管理學中的社會矛盾法 發布:2025-09-16 10:42:43 瀏覽:881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10:19:11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