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廣告法教授

經濟法廣告法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3-14 03:34:30

『壹』 「唯有一處」違反廣告法嗎

《廣告法》並未擴大禁止廣告中使用絕對化用語的范圍,除已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的「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外,其他有近似含義的廣告用語是否違法,應由執法機關結合廣告個案的語義、語境和事實依據,進行綜合判定。像「首個」、「獨家」、「唯一」等用語,如有事實依據且能完整清楚表示,不致引人誤解的,則允許使用。
對此,江西省撫州市工商局法制科黃璞琳表示支持。他認為,並非所有帶「最」、「一」、「極」或「級」字的用語都屬於新《廣告法》禁用語,且1994年《廣告法》第七條第二款第(三)項就已明確禁止廣告中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新《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不過是保留原規定而已。在他看來,一個幾乎完全相同的法律條款在9月1日前後收獲如此不同關注度的原因,在於「1994年《廣告法》處罰力度太小,商家們將對絕對化用語的廣告禁令完全不放在眼裡,而新《廣告法》的處罰條款總算讓商家有點『痛感』了」。
黃璞琳還指出,一些網帖中將廣告中「首個」、「第一」、「國家級」等用詞表述為「極限詞」的做法並不規范。「雖然《廣告法》中未明確概括這些用語為『絕對化用語』,但是,國家工商局《關於『頂級』兩字在廣告語中是否屬於『最高級』等用語問題的答復》(工商廣字〔1996〕380號)已將『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明確概括為『絕對化用語』。」黃璞琳說。
如何使用絕對化用語
既然並非所有帶「一」、「獨」、「極」的詞語都屬於新《廣告法》禁用的絕對化用語,那麼,在廣告行業法律實踐中,究竟怎樣才能合法地使用這些詞語呢?對於這個問題,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樂認為要分三種情況來討論:
第一,對於無法證實或者證偽的形容詞要絕對禁止使用,例如「國家級」、「最高級」、「最優秀」、「獨一無二」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副主任王清主編的《廣告法解讀》一書中也指明:「經濟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對商品或服務的任何錶述都不可能是絕對化的。使用絕對化用語不但容易誤導消費者,而且可能不正當地貶低同類商品或服務,因此應當禁止。」
第二,對於沒有限定范圍或者限定范圍無法通過客觀證據證明的描述,屬於相對禁止使用,例如「頂級」、「最高」、「最大」、「最先」、「全球首發」等。
第三,在限定范圍可以被客觀證明的情況下,此類詞語可以在證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使用。

『貳』 新廣告法內容是什麼

【看點1:葯品廣告需顯著標明不良反應】
葯品廣告的內容不得與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說明書不一致,並應當顯著標明禁忌、不良反應。
【一句話解讀】為保證用葯安全,保護患者權益,有必要對葯品廣告進一步嚴格規范。
【看點2:保健食品非葯品 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防治】
保健食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不得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並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一句話解讀】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樣,並不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且實踐中保健食品廣告違法情況較為嚴重,三審稿為此將保健食品廣告准則單列一條,作出了更有針對性的嚴格規范。
【看點3:養生欄目禁發葯品、保健食品廣告】
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一句話解讀】一些媒體以健康講座、養生節目等形式變相發布葯品、保健食品廣告,致使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事件時有發生,法律設專門條款將有效防止無良商家「忽悠」消費者。
【看點4:母乳代用品廣告不能「登」上公共場所】
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發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製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
【一句話解讀】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喂養應該鼓勵和促進。
【看點5:大眾媒介、公共場所禁發煙草廣告】
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發布煙草廣告。煙草製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發布的遷址、更名、招聘等啟事中,不得含有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煙草製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不得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公益廣告,宣傳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
【一句話解讀】想通過其他商品的廣告或公益廣告等變相發布煙草廣告?這種行為也行不通了。
【看點6:代言過虛假廣告者或將有三年「禁期」】
對在虛假廣告中作推薦、證明受到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其作為廣告代言人。
【一句話解讀】廣告不能想接就接,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廣告代言人的責任應進一步強化,代言活動也應更加嚴格規范。
【看點7:違法發布廣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被吊銷】
醫療機構違法發布廣告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一句話解讀】事實上,我國《醫療廣告管理辦法》已對醫療機構發布廣告行為作出過相關規定;此次上升到法律層面加大對違法發布廣告的醫療機構處罰力度,也顯示出加強對醫療廣告管理的決心。
【看點8:部門合力治理違法廣告】
新聞出版廣電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對有廣告違法行為的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不依法予以處理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句話解讀】治理違法廣告需要部門聯動形成合力,除了工商部門加強監管外,新聞出版廣電等媒體主管部門也需切實履行對媒體活動的監管職責。

如何保證新《廣告法》的執行力和社會認知度?如何依照新《廣告法》提升廣告監管執法水平?新《廣告法》將如何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何配合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廣告法》怎樣幫助創新創業主體提供更多的政策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4月30日10時,工商總局廣告監督管理司司長張國華,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劉雙舟做客中國政府網,就新《廣告法》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新《廣告法》大而系統十年磨一劍很不容易
工商總局廣告監督管理司張國華司長首先介紹道,20年前出台的廣告法是適應了當時廣告市場的狀況而出台的。今天已經由200多億發展到5000多億,由傳統的媒體發展到各種媒體、各種廣告推送形式和技術,現有廣告法對現有市場秩序的維護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基於這樣的背景,從十年前,工商總局和國務院法制辦就開始啟動修改廣告法的事情,因為這十年廣告市場和廣告技術發展的很快,所以總是有一種跟不上形勢的感覺。但是人民群眾對於廣告市場秩序的維護的呼聲,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的需要,需要我們盡快把廣告法修改出來。所以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在4月24號通過了廣告法的修訂案,使這個廣告法基本上能適應目前規范、監管廣告市場秩序的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雙舟提到,實際上對廣告法的修訂,2004年就啟動了,但是因為法律在執行中要保持穩定,法律不能朝令夕改,1995年剛通過,才十年時間就大改也不太好。所以工商總局等部門出台了大量的規章制度和辦法,這些規章制度和辦法經過十幾年的運行實踐檢驗,有一大部分已經成熟了,現在要提升到法律層面上來,所以對廣告法進行了比較大的、系統的修訂。十年磨一劍,也是不容易的。原來是49個條文只保留了8個條文沒有動,增加了33個條文,現在總的數量達到75個條文,應該是一次全面的修訂,用了修訂的方式,而不是修正案的方式。
新《廣告法》修改幅度大張國華概括其十特色
張國華接著談到,廣告法修改的幅度非常大,原來是49條,現在變為75條,新增了33條,刪除了3條,同時修改了37條。真正原文保留一個詞沒有動的只有8條。這次修改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充實和細化廣告內容准則。二是明確虛假廣告的定義和典型形態。三是新增廣告代言人的法律義務和責任的規定。四是嚴控煙草廣告發布。五是新增關於未成年人廣告管理的規定。六是新增關於互聯網廣告的規定。七是強化了對大眾傳播媒介廣告發布行為的監管力度。八是增加公益廣告,擴大廣告法調整范圍。九是明確和強化工商機關及有關部門對廣告市場監管的職責職權。十是進一步提高法律責任的震懾力。
明星代言違法廣告取消三年代言資格
媒體發布虛假廣告可被吊銷發布資格
張國華向網友舉例闡釋了新廣告法的處罰力度,對媒體發布虛假廣告,除了罰款以外還可以暫停廣告業務的發布,嚴重的還可以吊銷發布廣告的資格,這對一個媒體來講懲罰規則是很重的,大家知道媒體是靠廣告養活的,把它的廣告執照吊銷了就等於砸了他的飯碗,所以這次懲罰力度很大。
明星代言了違法廣告,三年之內沒有資格再代言。同時,明星代言違法廣告對他的榮譽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以前因為沒有具體的條款規定,代了就代了,法律上也沒有追究,民事上也沒有追究,所以對他的榮譽損害也不大。這次如果代言違法廣告,那肯定會成為新聞熱點,會停止他三年的代言廣告資格,這對明星本人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總體上有些明星還是不錯的,但是也不乏一些不負責任的。
張國華:能認定的新問題都表述到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中
針對主持人在監管互聯網廣告方面的主要抓手和思路,張國華回答道:「我們在今年3.15晚會上透露了一個消息,我們正在委託浙江省工商局在建設互聯網廣告數據中心,或者也可以叫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現在初步設定為主要監測網站1000個,按照目前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份額,能佔到95%以上,基本上能覆蓋了。一些小的自媒體量很小。我們把監測到的互聯網違法廣告,將按照它的IP地址、注冊地分發到所在地的工商,讓他們去查辦。但是正像你所說的那樣,互聯網廣告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新事物,它虛擬化,它不像電視、報紙廣告,電視台就在那兒,報紙的出版單位就在那兒,有時候你按照IP地址和注冊地去找不一定能找到。另外,它是在網上,它是沒有地域的,它的廣告是全世界、全國各地都能看到的,所以以誰為辦案主體很麻煩,有時候伺服器是在境外的,這也給辦案帶來難度。還有就是廣告的判斷上,比如鏈接式廣告,它有一種爬蟲技術,你點關鍵詞或者搜索,一下子就出來了,這個責任是誰的?等等這些新的問題,我們都在研究。在即將出台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裡面,現在能認定的都表述到了。」
大眾傳播媒介不能發布煙草、替代母乳等產品廣告
劉雙舟著重介紹,這次廣告法對大眾傳媒發布廣告的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規范,從條文細節來講,至少在八方面有比較明顯的規定。第一,大眾傳媒不能變相的用新聞方式來發廣告。第二,只要是廣告必須要標明是「廣告」,讓消費者知道這是「廣告」,消費者能識別。第三,明確要求廣播電台、電視台發布廣告要遵守時長、方式上的規定,就是幾點幾分,節目與節目之間可以發幾分鍾的廣告,時間長度要很清楚,而且要明確標識出廣告還有幾分。不能利用介紹健康、養生這樣的形式變相的來做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的廣告。
不能發布替代母乳的乳製品、食品或者飲料的廣告。還有就是煙草廣告,大眾傳播媒介不能發布煙草廣告。如果大眾傳播媒介要開展廣告業務的話,這次我們把它叫做發布登記制度,原來是經營許可,現在叫做發布登記制度。還有就是張司長講到的,明確把發布公益廣告作為大眾傳媒的法定義務,具體發布的版面、時段、時長要作出專門的規定。還有就是這次廣告法授權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和國務院其他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制定專門針對大眾傳播媒介發布廣告的行為規范,這個權利給了工商總局了。應該說這次規定很全面了,有很多都是新增加的。
借新《廣告法》整頓市場秩序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最後,張國華總結道,我國現在已經變為全世界除了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廣告市場。國家對廣告業也是積極支持扶持的,國務院出台的關於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文件,把廣告業也列入到文化創意產業裡面去了,同時這兩年中央財政支持在全國搞了32個國家廣告園、國家試點廣告園區,國家也給了相應的資金支持。他又說到,從國家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項目上,把廣告的項目也列入到了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庫裡面。國家對廣告發展的政策還是比較好的,還是給予相當支持的。這部新廣告法的頒布,對於廣告產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一個有力的保障。只有一個產業健康了,它才能快速發展,如果一個產業做得很爛,這個產業就會出問題了。國家也非常支持廣告業的健康發展,通過這部法的頒布實施,能夠把廣告市場的秩序整頓的更好,把現在良莠不齊方面的莠去掉,使廣告業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同時也給廣告業在人民群眾和消費者當中樹立更好的形象。
劉雙舟最後補充道:「我非常同意張司長的分析,表面看起來這次廣告法對行業來講義務更大、責任更重了,但是換一個角度講,新的廣告法實際上是對行業更大的保護,因為除了保護廣告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外,還有促進廣告業的發展,這是立法的一個目的。這次還有一個行業自律、促進廣告行業發展的條文。」

望採納

『叄』 學習經濟法對市場營銷的意義

1、個人
熟悉經濟法在簽訂合同和銷售的時候就可以注意自己推銷時候的語回言,對個人來說,可以規避責任答,
避免欺騙消費者或作為自己被欺騙。
2、國家
(1)資源優化配置原則;
(2)國家適度干預原則;
(3)社會本位原則;
(4)經濟民主原則;
(5)經濟公平原則;
(6)經濟效益原則;
(7)可持續發展原則」
3、處理營銷出現的經濟糾紛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最核心的內涵便是:注重維護社會經濟總體效益,兼顧社會各方經濟利益公平。這一經濟法基本原則也可以更簡要地表述為:社會總體經濟效益優先,兼顧社會各方利益公平。」

『肆』 為什麼廣告法是經濟法的部門法

廣告是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部分,當然要屬於經濟法的范疇:)。當然更主要的是它符合經濟法是社會本位法的基本屬性。

『伍』 經濟法有哪些課程

經濟法學專業及其研究方向 (公司法與企業法、金融法、合同法、國內經濟法、國版際經濟法、國際法、稅法權、房地產法、破產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方向)
我認識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在職研這邊的咨詢老師,你如果還有什麼不清楚的話,可以直接加下她99 21 109 47詳細咨詢下。希望可以幫到你。呵呵

『陸』 廣告法屬於哪個法律部門

經濟法。經濟法是政府調整經濟的法律,體現了行政干預。廣告法是政府調整廣告的一項法律

『柒』 中外廣告法的區別是什麼

中外廣告差異分析 摘要:我國與外國(本文所指的外國只要是指西方發達國家)由於歷史條件、經濟發展速度和文化意識等不同,表現在廣告領域的狀況也不同。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高速發展,廣告事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已步入世界廣告先進國家的行列。西方大國是世界廣告大國,廣告業已經成為他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之一,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簡析中外廣告的差異,必將會使中國廣告事業在學習措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外廣告 發展現狀 差異 文化 一 中外廣告在文化上的差異 我國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廣告水平的差異就更突顯文化背景,尤其對一個具有五干年歷史文化背景的民族來說,廣告的整體風格、廣告觀念、廣告語等方面與外國有著明顯的差異。 (一)廣告的整體風格 中國觀眾大多喜歡看西方廣告,因為它們往往都很幽默、風趣,接受起來很輕松、愜意。相反,國內的廣告則顯得有些拘謹、放不開,給人的整體印象是過於凝重。國外廣告,特別是那些在國際廣告節上獲獎的廣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能跳出商品本身,不拘泥於商品,但又能在准確把握商品的某一個性特徵的基礎上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似乎是在不經意之間就已經征服了消費者。幽默風趣、詼諧逗笑、輕鬆快樂,是構成西方廣告的主調。而大多數中國廣告,總是習慣於抓住商品的某一特點,然後將這一特點用非常實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現出來,很難超越商品本身,很難給受眾帶來接受的輕松與愉『院。比如做葯品廣告,就一定要通過推薦者把某種葯品的功能、療效一一說出來;做洗發液的廣告,似乎只有通過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才能烘托產品的品質。 (二) 廣告觀念的差異 在科學、理性的廣告觀念的指導下,西方廣告很早就確立了廣告經營規范,人們都自覺地按照這些規范行事,以共同維護廣告市場的健康、有序。首先,從整個行業的經營來說,西方國家普遍遵從的是廣告代理制。廣告代理制使廣告客戶、廣告公司、廣告媒介機構三方能在一個共同的市場內各處其位、各司其職,不至於因各自功能、職責的錯位而引發惡性競爭、不正當競爭。其次,廣告公司在具體的業務代理過程中,嚴格、認真地按照行業規范、運作流程進行,很少隨意刪減其中的某個環節,或有意漏掉某一步驟。中國人的處理方法則相當「靈活」。這種「靈活」更多的是一種認識不到位、考慮不周全的「靈活」,是一種自身能力有限、根本無暇顧及其它的「靈活」。從整體而言,中國廣告市場與國外相比,顯得比較混亂。因為參與市場的三方都將廣告作為一個賺錢的工具或途徑,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不惜以犧牲市場規范為代價。從1990年代初我國就在一些城市試行廣告代理制,到了10多年之後的今天,仍是步履維艱。 (三) 廣告語的差異 在表述內容上,國內廣告語大都注重與時代精神聯姻,樹立起正確正面的廣告形象;而海外廣告語則注重直接宣傳企業與產品。如鍾錶店廣告語,國內是「奪秒爭分,須知創業艱難,時不我待,同心協力,,事在人為」,還未買鍾表,就讓人先上了一堂沉甸甸的政治課,而台灣一家鍾錶店的廣告是「一表人才,一見鍾情」,連用兩個雙關成語,突出刻劃了鍾表的端莊俊逸,讓人一見鍾情,產生非買不可的購物慾。在表現形式上,國內廣告語遣詞用句大都嚴謹、工整,且喜用典。而海外廣告語多趨向不拘一格的自由體,且喜採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如眼鏡店,國內廣告語是「胸中存灼見,眼底辨秋毫」,上厭下平,對仗工穩。海外廣告語則非對聯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你的靈魂,請為你的窗戶安上玻璃」。這個廣告用的是比喻兼擬人的修辭手法。在表述風格上,國內廣告語大都莊重、嚴肅、直露;而海外廣告語則大都幽默、含蓄、典雅。如國內娃哈哈果奶的廣告,是一位可愛的小朋友在撤嬌似的央求:「媽媽,我要喝--娃哈哈果奶」。同是果奶,海外廣告語則含蓄、俏皮:「甜而酸的酸奶有初戀的昧道」。 二 廣告的管理制度差異 (一)廣告立法比較 中國涉及到廣告管理方面的專業法規最早的是1982 年頒布的《廣告管理暫行條例》, 1987 年頒布的《廣告管理條例》, 1995 年2 月1 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此外, 《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標法》、《食品管理法》、《葯品管理法》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涉及到與廣告有關的條款。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為廣告管理的主管機關。英國從18 世紀開始一直到20 世紀初廣告業極度發達和繁榮, 其廣告管理在歐洲也是最成功的。1712 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報紙和雜志廣告的納稅法案, 即《印花稅法》, 政府由此開征廣告特稅。1803 年將廣告稅提高到315 先令, 廣告無論篇幅大小, 見報就征稅一次(315 先令)。1907 年英國頒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廣告法典」, 禁止廣告妨礙娛樂場所、風景地帶的自然美, 禁止廣告妨礙公路、鐵路、鬧市等公共設施。1968 年制訂的《交易表示法》中, 有禁止商品和服務廣告中的不正當表示的條款, 如虛偽陳述, 誹謗言語, 激勵犯罪, 廣告侵權等, 它以商業部作為實施機關。 (二) 對虛假廣告的管理方法 我國目前對虛假廣告除行政處罰措施以外, 還處以廣告費1~ 5 倍的罰款, 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對虛假廣告的定義和虛假廣告的危害程度並沒有作具體清楚的界定, 而且《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對虛假廣告的罰款是10 萬到20 萬元之間, 與《廣告法》不一致。歐美一些國家對違法廣告處罰也很嚴, 尤其是虛假廣告, 從對虛假廣告的認定到處罰是按照很規范的程序進行, 對處罰結果往往也要「廣而告之」。由於企業間競爭的激烈, 廣告主和廣告商們是非常不願意到這一步, 因為這意味著聲譽倒地, 甚於面臨破產, 因此, 有效的管理與處罰辦法也促使廣告主和廣告商自我約束。 三 發達國家公眾對廣告的信任度較高 從2003年中國科學院廣告、消費與市場心理研究中心對北京消費者的潤查結果及2002年在南京等地的廣告調查結果看,我國消費者對廣告持懷疑態度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中科院的調研結果表明,中國人認為大部分產品不象廣告上宜傳的那樣好的比例為85%,認為大部分廣告都不展現事實,它們只是在製造一種氣氛的人佔80%,而美國消費者比例則分別為72%和73%。據英國廣告協會提供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從60年代到80年代,英國公眾對廣告非常贊同的比例由22%上升到30%;有點贊同的比例,由46%上升到47%;有點不贊同的比例由14%下降到10%;非常不贊同的比例由11%下降到6%0由此可見,從信任度的角度上看,廣告不失為在發達國家促銷的一種選擇方式。 四 廣告預算確定方式 制定企業廣告預算是企業最困難的營銷決策之一。廣告費用由於行業不同差異很大.既使是同業,也有不同的預算方式。比較常用的是:其一,以企業經濟能力為基礎來確定促銷費用的絕對額其二,根據目前或預期的銷咨額確定廣告預算的水平。其三是根據競爭對手的廣告預算來確定本企業的預算水平。其四是目標任務法,即首先確定廣告目標,然後確定要達到這些目標所要完成的任務,,最後再估算完成這些任務所需要的廣告費用。在我國,採用前兩種廣告預算方式,特別是第一種方式似乎居多數。但是,國際性廣告特別強調積累效應。廣告促銷不是在一段時間內錢多就多做,錢少就少做,無錢就不做所能起作用的,而需要在正確戰略思想的指導下,用統一的色調、統一的廣告口號、統一的構成成分,通過有計劃地多頻次播放,並與產品特點、渠道與定價因素相協同,才能起一定作用。這方面日本來華廣告提供了強有力的比較效果。多年來,日本產品廣告費占我國外來廣告費總額的70%以止,而相應的營銷效果是日本的彩電佔全國進口的87.8%,冰箱占進口的68.4%.汽車占進口的63%, 從英國一系列的調查報告結論中可以發現,在70年代中期以前,英國及歐洲大企業主要使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決定廣告預算水平。但是,從70年代中期以後,經常使用第四種,即目標任務法的企業,特別是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使用的愈來愈多,己形成良性循環。其比例己達39.8% 。 五、廣告代理公司 中外廣告公司提供的服務項目基本相同,但仍有一些具體的差異。其一,在廣告策劃階段,有經驗的英國廣告公司把廣告目標界定得較細而不僅僅只是籠統地以增加銷量為廣告目的。這些目標包括:1.使目標顧客知曉企業或其產品;2.強化目標顧客對公司或其品牌的贊許態度;3.形成一種偏好;4.建立或增強公司信譽; 5.傳遞有關信息;6.建立或增強公司形象;7.提醒顧客對本公司或其品牌的注意;8.反擊競爭者的廣告攻勢;9.尋找中間商或經銷商;10.幫助或激勵中間商或經銷商;11:爭取顧客對優待券等其它促銷手段的較大反應;12.增加來商店的顧客流量;13.通過宜傳公司聲譽而提高人員推銷的效果。而我國廣告公司似乎多採用質的分析。其三,在市場調研服務方面.英國廣告公司在50-60年代普遍承擔市場調研任務。由於越來趁多的企業後來都相繼成立了本企業的市場調研部門。我國的廣告公司則普追接受客戶的市場調研業務。 中外廣告既有共同之點,也有可相互借鑒之處,所以我們要研究、了解當今國際廣告潮流,銳意改革,才能趕上國際廣告幹流的發展。巨面對當今世界廣告國際化的潮流,我們立足搞好本國廣告事業的同時,要加強與國際廣告界的溝通與交流,採取走出去的辦法,擴大交流范圍,採取靈活交畜鄉方式,提高交流層次,在高起點上學習與借鑒國外先進的經營與管理經驗。現在全國廣告從業人員達51萬人,已經成為一支有力的產業大軍,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聖處展現著璀燦的文化,13億人口的消費大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廣告創意資源。我們立足在這樣堅實的基礎上,多出廣告精品,迎來我國廣告世界百花盛開的新局面。

『捌』 請問下列選項中屬於經濟法范疇的是什麼

AD

『玖』 對《廣告法》的看法

廣告沒用 作再多的廣告,物品不好,也沒用

『拾』 現代廣告理論產生的條件

一、廣告學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一)廣告學研究溯源
縱觀人類歷史,可以說,廣告歷史悠久。人類祖先開始利用姿態(如舞蹈)、聲音(如叫賣)、火光(如烽火)進行廣告傳播,後來又發明和運用語言與文字,擴大了廣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註:何猛修編:《現代廣告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頁。 )廣播與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出現,使人類廣告傳播再次發生質的變化。在廣告傳播媒介不斷發展的同時,19世紀以來專業廣告公司的形成、普及與發展,加速了廣告研究的進程。1812年,世界第一家廣告專業公司在倫敦開業;1869年,美國費城成立了艾爾父子廣告公司。(註:趙育冀編:《現代廣告學》,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年版,第6頁。)這些都說明, 人類對廣告的研究,已從靜止的文字、圖案,發展到動態的廣告活動過程,並促成了廣告學的產生。
廣告實踐與廣告學理論是互動發展的。廣告是一種操作性的社會實踐,而廣告學則是關於廣告這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理論體系。廣告學最早產生於經濟發達的美國。1901年,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瓦爾特•狄爾•斯科特在芝加哥的一次集會上,首次提出了要把現代廣告活動和廣告工作的實踐發展成為科學。1903年,他編著了《廣告原理》一書,第一次把廣告當作一種學術理論來探討,「任何一次重要的實際事業都需要有一個理論的基礎」(註:趙育冀編:《現代廣告學》,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年版,第7頁。)。1908年, 斯科特撰寫了《廣告心理學》一書,他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分析了消費者的接受心理,開始了對廣告理論的較為系統的探索。此外,1902~1905年期間,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的經濟系都開始講授有關廣告學方面的課程。上述研究和理論探討,可以說是世界廣告學研究的開端,為廣告學理論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由於市場營銷競爭的需要,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注重對市場規律的變化進行研究。1912年,哈佛大學教授赫傑特奇訪問了許多大企業主,在研究了他們的市場活動和廣告活動之後,編寫以講授廣告方法和推銷方法為主的教科書,其中對廣告理論作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註:丁俊傑:《現代廣告通論》,中國物價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頁。)隨著研究的深入,廣告學逐漸從市場學中分化出來,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1926年,美國成立了「全美市場學與廣告學教員協會」,對廣告學展開了更加廣泛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並寫出了一批廣告學的教材和書籍。如1926年哈洛德《廣告文稿》出版,1928年威治米斯的《廣告構圖》問世。(註:劉林清編:《中國廣告學》,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頁。)隨後,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也開展了對廣告學的研究,如英國等國相繼出版了《廣告學》、《實用廣告學》等著作。這一時期廣告學術理論的發展,已由過去僅對市場營銷中的廣告策略和廣告計劃的單項研究,擴展為對廣告中涉及的心理學、銷售學、管理學的交叉研究。這一時期的研究還處在雛形階段,未形成系統、嚴密的理論體系。
(二)我國廣告學研究的起步
我國最早出版的廣告學研究專著,當推由甘永龍編譯的《廣告須知》。(註:陳培愛:《中外廣告史》,中國物價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頁。)該書1918年6月由商務印書館初版,至1925年11月已出至第7版。它譯自美國的《How To Advertise》一書,全書篇幅不大,其中第14章《稿本為廣告之魂魄》中認為廣告是:「將有關發賣品之事實,布告於公眾,並宣傳其價目也。」
我國最早的廣告研究團體是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學新聞研究會,它把廣告作為新聞學研究和教學的組成部分。1919年12月,北大新聞學研究會所聘的導師之一徐寶璜,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全面的新聞學著作《新聞學》,全書共14章,其中把《新聞紙之廣告》列為第10章,予以專章探討。(註:鄧白雲主編:《中國廣告實用手冊》,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3頁。)作者認為「求一報廣告之發達,應先求其銷路之推廣」。1920~1925年一些大學相繼開設了廣告學的課程,如上海聖約翰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平民大學、北京國際大學、燕京大學和上海南方大學等。當時廣告學課程只是作為新聞學研究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僅限於報紙廣告的研究。
早期對廣告學的研究做過貢獻的還有新聞界名人戈公振。他在1927年出版的《中國報學史》中,利用豐富的廣告史料,較系統地論述了關於廣告學的理論和觀點,並著重論述了廣告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價值。他認為,「廣告為商業發展之史乘,亦即文化進步之記錄」,「不僅為工商界推銷出品之一種手段,實負有宣傳文化與教育群眾之使命」。他還指出:「人類生活,因科學之發明日趨於繁榮與美滿,而廣告即有促進人生與指導人生之功能。」作者深刻認識到廣告除了推銷商品的功能之外,還具有宣傳文化、指導人生和教育群眾的功能,這種看法頗具遠見卓識。他還強烈抨擊了「不道德與不忠實之廣告」,「不但為我國實業界之大憂,亦廣告界之大恥」。稍後出版的廣告學專著還有1929年出版的蒯世勛的《廣告學ABC》、1930年出版的劉葆儒的《廣告學》、 1931年出版的孫孝鈞編的《廣告經濟學》、1933年出版的王貢三的《廣告學》等。但是,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告學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非常有限。
(三)我國廣告學研究的發展
我國從五四以來開始的廣告學研究與教育,由於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其發展速度受到限制,比較緩慢。廣告理論研究還很膚淺,體系還不完善。自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廣告理論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1983年6月, 我國第一個廣告學專業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創辦,(註:陳培愛:《中外廣告史》,中國物價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頁。 )標志著我國廣告專業人才培養和廣告理論研究走上正規的發展軌道。隨後,廣告學成了一門熱門學科,許多高校相繼開設了廣告學專業或廣告學系。至1998年止,全國已有近90所高校開設廣告學專業。高校廣告學專業的開辦,促進了我國廣告理論研究和廣告學科建設的快速發展。
80年代中後期,在我國廣告事業蓬勃發展的推動下,廣告理論界度過了僅靠譯介海外廣告讀物的「拿來主義」的日子,開始進入廣告理論建樹的發展期。這期間出版了廣告理論研究方面較有影響的一批著作,如傅漢章、鄺鐵軍《廣告學》,楊榮剛《現代廣告學》,趙育冀《現代廣告學》……這些廣告理論研究和著作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廣告理論研究正從淺表向深層發展。他們嘗試著把廣告理論探討與廣告教育、廣告理論與廣告實踐、外來的廣告理論與國內的實際結合起來。90年代以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推動了廣告業的空前繁榮,廣告理論研究也向更為科學化、系統化、多元化方面發展,出現了一批較有影響的廣告系列叢書,為不斷完善廣告學的獨立學科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廣告學理論建設和學科建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迅猛發展的中國廣告事業跟前,廣告理論工作者面對著更多的無法迴避的廣告學理論中的新課題。例如,對廣告學原理的研究不應再局限於狹隘的經濟學范疇,而是更加深入到社會、文化、政治、倫理、科技、教育等各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廣闊領域。廣告不單是推銷商品的工具和手段,它還承擔著社會生產、生活以及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廣泛的溝通職能。90年代以後,以計算機為主的網路發展為繼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之後的第五大廣告媒體。從廣告發展的歷史來看,新媒體的出現為廣告業拓展了新天地,同時也為廣告理論研究帶來新的課題。
展望廣告學理論研究的趨勢,今後將更加集中在廣告文化學、廣告傳播學、廣告信息學、廣告社會學、廣告美學等更加宏觀的領域和更加相互融合的范疇。在研究重點上也發生了轉移,將從理論的研究,到行為的研究;從分離的研究,到綜合、交叉的研究;從靜態的研究,到動態的研究。其核心是從以作品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為中心的研究。總之,要不斷探討建構既適合我國國情,又有獨立學科意義的廣告學理論,使廣告學理論研究更具有現實性和貼切性。
二、廣告學理論研究中幾個問題的探索
廣告學是研究廣告活動規律的學科。通過大量的廣告實踐經驗的積累,逐步升華和抽象,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形成理論體系,構成了廣告學。廣告活動是一種信息傳播活動,但其側重點在市場經濟信息的傳播方面。因此,廣告學本質上屬於信息傳播學科的范疇,與眾多的學科有著密切的關系。當然,對於廣告學發展中的一些理論問題,學術界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80年代以來,我國廣告學理論經歷了許多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與研究,其相對集中在幾個關鍵問題方面。如廣告學科的科學與藝術之爭,有關廣告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關於廣告學的社會學思考等。這些理論問題的探討,不僅明確了廣告學理論發展的方向,而且在實踐中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作用。
(一)關於廣告學科的科學與藝術之爭
在廣告學理論研究中,關於廣告學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之爭由來已久,目前代表性的說法有以下三類。
第一,認為廣告學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持這種看法的人多是海外的廣告學者,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一些廣告學者認為:廣告乃是一種藝術,它是藝術家生產的產品,是用藝術的手法去塑造產品的形象。他們還認為沒有藝術性的廣告,是沒有生命力的廣告。我國廣告界也有人認為,廣告學涉及的學科很多,既無規律可循,又無系統的理論基礎,其表現主要是以藝術的形式出現,因此是一門藝術科學。
第二,認為廣告學是一門科學,而不是藝術。楊榮剛先生在1989年出版的《現代廣告概論》中,認為「廣告作為一門科學,它必然有自己固有的特性。這種特性是在人們主觀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而不是人們的主觀想像和假設。因此,廣告必須是事實。」(註:楊榮剛:《現代廣告概論》,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頁。)程春先生1994年在《電視廣告效果初探》一文中也指出「廣告是科學,而不是藝術。」(註:程春:《電視廣告效果初探》,《94』中國廣告年鑒》,新華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頁。 )他認為廣告是從屬於市場經濟范疇的一門科學,藝術只能是一種手段,是為廣告目標服務的。上述觀點認為科學和藝術都是反映客觀存在的一種形式,但兩者有不同的概念。科學是對事物進行總結的規律性知識,藝術是對事物進行加工和提煉的某一典型形象。廣告是從屬於信息傳播范疇的一門科學,藝術只能是一種手段,是為廣告目標服務的,只有從本質上弄清兩者的關系,才能真正理解廣告學的內涵。
第三,廣告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是我國廣告界的老前輩、原中國廣告學會顧問徐百益先生。他在1983年8月召開的全國第二次學術研討會上, 提出如下看法:「廣告是有計劃的通過各種媒介向消費者介紹商品和勞務的科學和藝術。」(註:陳培愛:《廣告原理與方法》,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頁。 )我國廣告理論研究者持這種看法者居多,認為廣告學不僅有特定的研究對象,而且有其固有的客觀規律和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是一門科學。廣告學又是一門藝術,因為廣告學所涉及的范圍很廣,特別是在廣告創意和表現方面都離不開藝術的加工,是通過藝術的手法來表現產品或企業信息,從而引起消費者對廣告的興趣。
綜觀上述幾種提法,我們認為,廣告學應是一門科學,而不是一門藝術,也不是科學與藝術的混合體。廣告學是將多種元素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並能達到特定目的的綜合體。人們在長期的廣告活動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和總結經驗,通過科學的抽象的總結,邏輯的推理,逐步把廣告活動和廣告事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上升為理論知識。從廣告學的知識體系來看,廣告學的基本原理和理論已組成了系統化的結構,從而形成了現代廣告學這門科學。而藝術僅僅是表現廣告科學原理的一種手段。科學與藝術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補充的,我們應當克服片面追求廣告的「藝術效果」,而忽視廣告科學觀念的傾向。
(二)關於廣告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對於廣告學研究的理論基礎的認識,學術界長期以來有過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其理論基礎應是市場經濟理論,因為廣告是推銷產品的手段,其應用范疇主要在市場經濟領域。二是認為廣告是一種信息傳播活動,其本質特徵是信息傳播,市場只是廣告發揮其作用功能的一個重要領域。我們認為廣告學在其發展過程中,應當以傳播學理論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廣告學研究中涉及到多種學科門類,但廣告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不是一種大雜燴,它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事實非常明顯,廣告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傳播,它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不是從經濟優先的觀點出發,而是從傳播信息的立場出發。廣告實際上做的是三件事:傳播一種信息;提供一種服務;宣傳一種信念。而傳播學的具體研究對象是包括廣告在內的所有大眾傳播手段,傳播學的許多理論完全適合廣告學的研究。
廣告學應隸屬於傳播學研究的范疇。隨著對理論問題探討的深入,絕大多數人對廣告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本質特徵深信不疑,並認定傳播學是廣告學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廣告學應納入傳播學的研究范疇。這種認識也被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同。國家教委在90年代初組織對「文科專業目錄」進行修訂時,經專家多方論證,草案中在八大類學科凈減1/3專業時,卻在新聞大類下增加了「廣告學專業」,把原有個別學校設置的「專業方向」上升為「專業」,這是很有遠見的正確決定。1997年,教育部又一次大規模削減專業目錄時,卻把新聞類從文學中獨立出來,以「新聞傳播類」的名稱升格為一級學科,並保留了廣告學專業。據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1997年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的廣告學專業不僅設在綜合性大學、商學院、新聞學院、廣播電視類學院,而且藝術學院、師范學院、印刷學院、民族學院也有,幾乎所有類型的院校都對廣告這一新興的專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中,設在新聞院系所佔的比例最高(佔44.8%)。這些充分說明,把廣告納入傳播學的研究范疇的認識居大多數。
現代廣告學的綜合性、邊緣性與交叉性的學科特性,表面上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但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規范性、科學性,我們完全可以為廣告學科體系正名界定:廣告本質上是屬於信息傳播活動,它屬於傳播學的研究范疇,其運用重點在於經濟活動的社會實踐。在這種基本認定之下,去建立富於完整而穩健體系的廣告學。在給廣告學准確的定位後,要面向世界,面向市場,面向未來,在探索與國際廣告接軌的同時,注意結合中國廣告的現狀,去建構現代廣告學的體例框架。
(三)關於廣告的社會學思考
90年代以來,廣告學的研究開始往縱深發展。一些理論工作者不滿足於現有的研究狀態,提出要把廣告放在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思考。1995年,陳宏軍在《關於廣告的社會學思考》中敏銳指出:「學術界對廣告學的研究基本上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從廣告學所涉及的信息傳播原理去研究廣告活動的內在規律,二是從廣告與市場的關系中去研究廣告的外在因素。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研究廣告學,都應把廣告放在整個社會這個大系統中去考察與分析,以便從全新的角度(人、社會、廣告)去進行系統的研究。」(註:陳宏軍:《關於廣告的社會學思考》,《95』中國廣告年鑒》,新華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頁。 )歐陽康在1996年也提出把社會學融入廣告學研究的必要性。他在《現代廣告》一書中闡述了社會學與廣告學的關系:「社會學總是將自己的研究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它認為任何脫離整體的個體都是不存在的。社會學研究的整體性原理,對廣告活動的研究具有指導意義。」(註:歐陽康:《現代廣告》,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頁。)
廣告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信息傳播活動,它不僅傳遞商品信息,而且還傳遞各種政治信息、社會生活信息、文化信息等。因此,從廣義的廣告活動來看,廣告可以說是一種大眾性的社會信息傳播活動。如果從狹義的廣告活動來看,商業廣告或經濟廣告活動,也必須以廣大的社會為背景,以特定的社會制度、社會文化、生活習慣與民族風俗等為依據,才能創作出符合特定社會條件的廣告作品。
廣告滲透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與各種社會現象必然有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在這一過程中,廣告不僅遵循著廣告學的准則和規律,同樣也遵循著社會學的准則和規律。只有運用社會學的整體原理,從社會這個整體出發去研究廣告的活動,才能夠找到廣告活動的內在特徵。
三、現代廣告理論的觀念變革
20世紀中國廣告學理論的發展,其深刻的思考不僅來自於對廣告學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更來自於中國廣告業在改革開放中所勃發的無限生機。進入90年代以來,以市場經濟為中心,以現代社會為依託的中國現代廣告,無論在實際操作還是在理論建設上,都呈現出發展與創新的態勢。中國廣告業的實際操作,更注重廣告的有效傳播,注重廣告運動,注重消費者的接受心理,注重對信息資源統一配置的「IMC 」整合營銷傳播,把廣告更為嚴格地納入科學運作的軌道,使之體現出科學的精神。中國廣告業在實務操作方面的全面提升,得益於本世紀末我國廣告理論觀念的全面變革。(註:孟建:《論中國廣告業的觀念變革與運作形態》,南京大學《新聞傳播論壇》總第2輯。 )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學觀念的確立
當有些人還拘泥於廣告的科學與藝術之爭時,90年代以來人們更深刻地感受到廣告對經濟發展的積極的催化作用。廣告在引導消費、加速流通、刺激經濟增長方面,顯露出十分突出的功用。目前,世界經濟正向信息經濟發展,信息正成為新一輪競爭中的巨大財富,廣告業具備了信息經濟的產業特徵,今後必將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國家在產業發展規劃中,已十分明確地規定「廣告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註:國家工商局、國家計委:《關於加快廣告業發展的規劃綱要》,鄧白雲主編:《中國廣告實用手冊》,第575頁。)經濟學觀念的確立, 改變了以往對「廣告提供商品信息」,「廣告促進市場銷售」等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學思考,而深入到對廣告業經濟形態結構方面更為深刻層面的分析與研究。
(二)文化學觀念的確立
文化是一個外延十分廣泛的概念,把廣告視為一種文化是不言而喻的事。其主旨是提高廣告的文化藝術品味,挖掘廣告應具有的文化藝術意蘊,增強廣告的藝術表現張力,使廣告學超越一般廣告學的范疇,進入文化學廣闊而深刻的視野,從而提升廣告運作的科學水平與實際效果。廣告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特別是作為現代商品經濟的伴生物,其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影響不能只停留於經濟行為的物化形態,而應當將其視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來予以考察。比如人們常喝可口可樂,與其說是一種碳酸飲料,不如說是吮吸美國文化。可口可樂的「文化含量」使其呈現出「軟化」的消費特徵。這種「形象觀念」可以通過廣告去塑造,並要尋求文化學的支持。再如,廣告的社會效益成為廣告文化學思考的重要課題,廣告中的文化品格、文化道德對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推動作用。
(三)傳播學觀念的確立
我國廣告界接受傳播學觀念的影響,均在經濟學、文化學之後。從廣告發展史來看,廣告人才培養原先都以藝術學科為主,後來轉向經濟類學科,而目前更大的轉向則是傳播學學科。當廣告還與藝術淵源極其密切,而忽視經濟學,更不了解傳播學時,很難說廣告的研究與運作是一種科學行為。藝術學中強烈的主體意識、感情色彩、非理性活動,往往與現代廣告的科學精神相悖。傳播學把廣告現象作為一種特有的傳播現象進行系統分析,散發著嚴格科學精神的氣息。傳播學系統地概括了各種傳播媒介的全部復雜內容,其研究范圍包括所有傳播媒介及附屬媒介的種類、性質與功能,探討媒介的選擇與應用。廣告是一系列信息傳遞活動,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傳播行為。它必須明確廣告主的意圖,在收費的基礎上,把產品、服務等信息針對接受者進行傳播。廣告學作為傳播學研究中的一項內容,應該以傳播學所闡明的基本理論為指導。例如,傳播學所闡明的關於傳播過程五要素的理論,關於「雙向傳播」的理論,關於傳播學理論對於廣告學及實際運作的啟示等,都為廣告學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廣告學是在傳播學所揭示的信息傳播整體運動的一般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廣告領域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規律。傳播學是一門理論性強、操作性亦強的學科。這門學科一旦與廣告學「結緣」,其可操作性的特點就十分突出。廣告業的實踐運用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傳播學中找到相應的對位,如控制者研究、傳播過程研究、受傳者研究、傳播效果研究,都體現著實證哲學的思辨,並促使廣告學作為一個系統性強的學科對象進行科學定位。
現代廣告理論的觀念變革,更深刻地反映了新時期廣告實踐的整體與本質,更加正確地揭示了廣告業的內在聯系,加快了現代廣告突破傳統廣告模式的進程。廣告理論建設的繁榮,給世紀末的中國廣告業注入了深刻而巨大的驅動力,使現代廣告運作出現了一幅嶄新的畫卷。其突出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廣告的價值觀以公眾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准繩。目前廣告的發展已脫離開「告知型」的觀念,而趨向於市場營銷觀和社會營銷觀。市場營銷觀是一切以顧客需求為中心,以買方需求為前提,強調營銷活動的整體性。社會營銷觀強調正確處理消費者慾望、消費者利益和社會長遠利益之間的矛盾,做到利益協調,統籌兼顧。其二,是廣告操作程式日趨「整體化、戰略化」。集中體現在廣告界對廣告整體運動的企劃意識日益增強,對廣告整體運動的運作方法更加多樣。「IMC」整合營銷理論的提出, 更增強了對信息資源的統一配置與使用,提高了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其三是廣告產品宣傳日益突出「附加形象」,在產品功能形象已被消費者普遍認同的時候,需要藉助「附加形象」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提升產品的文化品味,獲取更好的廣告效果。
綜上所述,20世紀中國廣告學理論的發展,是在引進與借鑒西方廣告學理論的基礎上,在中國廣告業不斷發展的推動下,經過長期探索、積累、深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告教育的興起,促進了廣告學理論建設的繁榮,提升了中國廣告業的整體水平,從而使廣告事業與廣告學科得到共同發展。

熱點內容
無准生證的女職工適用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454
山西省關於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6 03:10:13 瀏覽:942
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發布:2025-09-16 03:10:06 瀏覽:451
2071年7月28日社會與法 發布:2025-09-16 03:07:08 瀏覽:659
收據上蓋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6 03:06:26 瀏覽:118
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內容 發布:2025-09-16 02:58:35 瀏覽:241
訴訟法七日內處罰決定書 發布:2025-09-16 02:58:34 瀏覽:464
安理律師事務所排名 發布:2025-09-16 02:56:27 瀏覽:599
合同法調整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9-16 02:49:16 瀏覽:182
美國刑法疑罪 發布:2025-09-16 02:45:35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