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對人大釋法的分歧
① 如何看待香港社會對釋法的不同反響
㎝大小呈低信號
② 如何看待五次人大釋法與中央對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即第五次釋法)指出,香港特區公職人員必須「真誠、莊重地進行宣誓」,必須准確、完整、莊重地宣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宣誓人如故意歪曲誓言或以「不真誠、不莊重」的方式宣誓,即喪失就任資格。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釋法,闡明了宣誓的立法原意,明確了宣誓的莊重性、嚴肅性,亮明了法律的紅線,解決了香港行政區存在的現實問題,旨在確保「愛國者治港」的真正落實,更說明了,在「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框架下的司法獨立,既要尊重香港法院享有獨立判案的權力,更要尊重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絕不能以維護香港司法獨立為借口,排斥、忽視甚至凌駕於中央權力之上。
《基本法》實施的歷史,證明了人大釋法是確保「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的不可或缺的法律機制,標志著《基本法》的最終守護者是中央。而處理好人大釋法與司法審判關系的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也正是始終堅持「一國兩制」的指導思想。「一國兩制」是《基本法》的指導思想,也是法律實施過程中的指導思想,是該法律的靈魂,無論是人大釋法還是司法審判都不能偏離這一思想。
③ 香港人大釋法具體什麼意思
香港人大釋法具體意思是:人大釋法即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法律權」,對特區因為法律知識不足和其他特別原因(紛爭、訴訟不清)而進行定調。因為香港的司法獨立,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由中央授權,香港法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是這么規定的: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本法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條款自行解釋。
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香港法院在引用該條款時,應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解釋為准。換句話說,涉及到國家主權和中央和特區關系等政治權力的重大問題上,香港法院對於有關案件的終審判決前必須提請人大常委會對於有關條款進行解釋,以解釋作為准則。
(3)香港社會對人大釋法的分歧擴展閱讀:
1999年6月第一次釋法,聚焦香港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問題。當年5月20日,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向國務院提交報告稱,香港特區終審法院當年1月29日就「香港居民在內地所生子女的居留權案件」所作的判決。
擴大了香港居民在內地所生子女獲得香港居留權的范圍,並認為這些子女無須經內地有關機關批准,即可進入香港特區定居,這一判決內容與香港特區政府對基本法有關條款的理解不同,請求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有關條款作出解釋。
④ 形勢與政策 從人大釋法看,中央對香港的治理堅持了哪些原則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是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對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進行了系統梳理和集中闡述,其提出的所有觀點在憲法、基本法以及中央關於香港方針政策的文獻中都能找到依據。
有一些人認為白皮書偏離了中央當初提出的基本方針政策,也有人擔心中央是否會收窄香港的高度自治權。這都是毫無根據的。
上世紀80年代中央提出解決香港問題的基本方針政策後,香港社會也曾出現過擔心中央的政策會變的聲音。
對此,鄧小平多次指出,「我們採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解決香港問題,不是一時的感情沖動,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
(4)香港社會對人大釋法的分歧擴展閱讀:
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要繼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進一步發揮香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就必須繼續堅持、全面准確貫徹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這不僅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香港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長治久安的需要;不僅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也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因此,「一國兩制」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始終沒有改變,也絕不會作出改變。
⑤ 人大第五次對《香港基本法》釋法的原因和意義
中文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規定內容 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
性質 憲制性文件
目的 確保國家對香港基本方針的實施
所屬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地位 香港各項制度的基礎
⑥ 人大釋法為什麼是香港治理之利器的原因
最根本上,強化一國兩制中的一國。香港的「一國兩制」,是在中國統治下的「一國兩制」,如果「一國」不存在,「兩制」更無法談起。
基本法規定,釋法是人大常委的權力和責任,不輕易釋法,不等於不能釋法。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釋法也是香港法治制度的一部分。
⑦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釋法之後有人宣稱香港已死,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問題作出的又一重要決定,對於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保障香港民主制度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循序漸進地健康發展,保持和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在認真審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出的報告的基礎上,嚴格依法按程序作出的。根據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有關規定的解釋,12月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咨詢情況及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報告》。12月17日,委員長會議研究決定,將審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報告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同時將報告交國務院提出意見。會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對行政長官的報告進行了認真審議。大家一致認為,報告中反映的香港社會普遍「希望能早日訂出普選時間表」,「特首先行、立法會普選隨後",「不遲於2017年先行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將有較大機會在香港社會獲得大多數人接納」,「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委員會可參考現行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組成",「行政長官候選人的人數以兩至四名為宜」,「至於普選立法會的模式、路線圖及時間表,立法會、社會各界和市民對此意見紛紜,未能形成主流意見」等意見和訴求,是客觀的、符合實際的。現在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作出決定,明確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可作適當修改以及明確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的時間表,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委員長會議根據基本法的規定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並認真考慮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意見和行政長官的報告,提出了《決定(草案)》,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香港回歸十年來,「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貫徹實施情況總體上是好的。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領導特區政府認真執行基本法,團結帶領香港各界人士沉著應對各種挑戰,保證了香港大局的穩定,香港出現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的局面。特別是2003年下半年香港經濟復甦以來,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的特色,繼續保持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繼續是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一國兩制」是做得到的,也是行得通的,具有強大生命力,基本法是一部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好法律。貫徹實施基本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要在認真總結實施基本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更加堅定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和信心,更加珍惜香港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更加維護基本法的權威,進一步增強實施基本法的自覺性,把「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不斷推向前進。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制發展問題,事關「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貫徹實施,事關中央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系,事關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和廣大香港同胞的利益,事關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中央始終高度關注和重視香港的政制發展問題。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定,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明確了普選時間表,再次體現了中央推進香港民主發展的一貫方針,符合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我們相信,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定能夠高舉基本法的旗幟,團結香港各界人士和廣大市民,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妥善處理香港政制發展問題,順利實現基本法規定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⑧ 「香港人大釋法」具體是什麼意思
人大釋法:
人大釋法即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法律權」,對特區因為法律知識不足和其他特別原因(紛爭、訴訟不清)而進行定調。因為香港的司法獨立,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由中央授權,香港法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本法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條款自行解釋。
香港法院在審理案件時需要對本法關於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務或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系的條款進行解釋,而該條款的解釋又影響到案件的判決,在對該案件作出不可上訴的終局判決前,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有關條款作出解釋。
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香港法院在引用該條款時,應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解釋為准。換句話說,涉及到國家主權和中央和特區關系等政治權力的重大問題上,香港法院對於有關案件的終審判決前必須提請人大常委會對於有關條款進行解釋,以解釋作為准則。
⑨ 香港終審法院的釋法爭議
香港終審法院對除了《香港基本法》外的香港法律具有最終解釋權。基於香港終審法院對劉港榕案的判決,香港終審法院仍可就《香港基本法》作解釋,但沒有最終解釋權。因基本法第158條規定,基本法解釋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授權香港法院自行解釋基本法關於香港自治范圍的條款。由於香港終審法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源自人大常委,人大常委對基本法的解釋可推翻香港終審法院對基本法的解釋,但不能直接推翻香港終審法院的判決。
這令香港法律界經常擔憂香港的司法獨立能否保持,稱這個安排為「懸在頭上的劍」。這些爭議在1999年的香港居留權爭議中至為明顯。
⑩ 人大釋法後,多少香港「問題
人大釋法後,10位香港立法會議員或受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