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法裸考cpa
A. 中級和注會經濟法差別大嗎
剛出來那會的抄親身經歷:13年同時報考注會跟中級,只看注會的書,注會比中級好像提前一個星期還是兩個星期考,考完注會感覺就是沒有感覺,挺糟糕的,之後一個是沒有時間就考中級了一個給注會考的心灰意冷了,中級過去考的時候就是相當於裸考,中級的書一點點都沒看,就是憑著注會的基礎,結果成績出來了
注會 經濟法71 會計67 財管48
中級三門全過 都在78左右 財管還考了82分。
這么一對比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吧,立信注會預祝大家備考順利,加油!
B. 中級會計和cpa難度比較,難度差距有多大
中級會計考試科目包括:《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三門。參加中級會計考試的人員,應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有機會獲得中級會計資格證書。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注冊會計師考試劃分為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考生在通過專業階段考試的全部科目後,才能參加綜合階段考試。
專業階段考試科目:《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成績的有效期為5年,專業階段考試報名人員可以同時報考6個科目,也可以選擇報考部分科目。綜合階段考試科目:《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
單從以上信息來看,注冊會計師考試是更有難度的。事實也是如此,注冊會計師證書含金量極高,自然考試難度也與之正比。
從證書種類看注冊會計師是職業資格證,中級會計師是會計的職稱考試。從報考要求看注冊會計師不要求工作經驗,有本科畢業證就行,或者本科沒畢業都可以報考,中級會計師報考需要有工作經驗。
學會計到恆企,恆企會計實操培訓班,學習如何使用賬務軟體進行總賬管理,報表生成、固定資產管理等操作知識要點;學習如何申報國稅、地稅、季報年報的報稅技巧講解。
C. 備考了CPA,可以直接去考中級嗎
可以的,理由如下:
1、會計和財管:內容上沒啥大差距,你們主要是花1-2個小時看看有差異的點,這個資料我已經放在了你們的資料庫!帶上你們的「熒光筆」,將差異點勾畫出來!簡單做一下筆記!(這個工作不需要太細致,快速完成,不需要非常細致精確!)
2、會計和財管的真題:你們去做5年的會計財管真題,可能會有一些題目不會做,並非知識點的差異,而是做題習慣的差異,去做會即可!
3、經濟法的內容:經濟法的內容差距稍微大一點,但是影響也不大!你可以多花幾個小時,快速的勾畫出不一樣的地方!先簡單梳理清楚!對於很多人沒學過稅法的人,但是經濟法有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實際上中級的這些內容都是極度簡單的,所以你們無需去聽課,直接去看講義(重難點講義放在你們的資料庫),然後用熒光筆把考點勾畫出來!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所得稅挺重要的,如果沒學過注會的稅法的,那麼你在這里需要多花點時間!如果學過了稅法的,那這里不需要花時間!
4、經濟法的真題:做5年的經濟法真題,絕大多數題目都會做,沒問題,對於差異的地方,記得做錯了要去回歸講義看一下其他相關內容,5套真題的內容涵蓋足夠了!企業所得稅有簡單的大題目!你們要注意的是,這些大題目都是套路,而且沒啥變化,不像注會每年給你一些坑,中級的題目沒什麼坑,不用太擔心!
5、你要記住:你要的是過關!你要記住,你的中級要的是「順帶過關」,如你cpa學的不錯,基本上不花時間也能夠過中級!如果你想更穩定的過關,你可以直接做5年真題,將差異的點結合講義搞懂!如果你想更高的分數,你可以先花幾個小時把差異的點過一遍,然後去做真題夯實!
總之,中級要求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控度遠遠低於cpa,所以對於你們來說,順帶,不能耽擱cpa的學習!都是沒問題的!如果你在中級這里都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實際上體現的是你的學習能力的問題,這也要引起重視!
6、你們要注意的是,中級之所以過關容易,還有個原因是題目很多,考點簡單,題目多,那麼分到每一道題目的分數就低了很多,所以就算你有一些知識確實沒有去看,這也不影響得分的,你們考試要注意,做完即可~錯一些對過關沒啥影響~
中級我們的目標是順帶過,還請各位在不影響cpa的情況下,每天分半個小時或者1個小時給中級即可,也可以這幾天先每天花半個小時在經濟法,等考前十天做一下會計實務和財管的真題即可~這些都是可取的!
D. 只復習cpa可以過中級嗎
建議還是兩個考試同時復習,因為注冊會計師和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側重點不太一樣,往年經常有過了注冊會計師沒過中級會計職稱的情況發生。
E. 備考中級會計可以和注會一起嗎
可以的,不過自己壓力會比較大,但是如果注會都能考過,會覺得中級實在是太簡單了,裸考都能過。我考中級是一次過,而且都是80分以上,但我考注會專業階段就花了三年時間,每門分數不超過70分。
F. 中級會計職稱可以和CPA同時備考嗎
現在有很多人加入了考證一族,目的是通過考證來提高自我的價值,以便更好找到薪酬更好的工作,有的甚至打算一年內拿下很多證書。很多備考注冊會計師的考生選擇同時備考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下面帶領大家來進行了解吧。
一、了解相關考試信息
注會考試的報名條件很簡單,取得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即可。中級會計考試報名條件是①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②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這兩個考試的時間距離可以說非常近的。這兩個報名時間點都很重要,准備報考這兩科的考生不要忘記,萬萬不可錯過,錯過了就是錯過一年。
知道這些時間和報名條件對於考生同時備考兩科考試十分重要,可以根據這些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符合報名條件,這樣才能為長時間的備考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二、該報考哪些科目
中級考察的是三科,分別是會計、經濟法、財管。其實它們分別都可以和注會的會計、經濟法、財管對應的上,只是注會的難度更大一些。建議打算同時備考注會和中級的考生在選擇注會報考科目和中級報考科目時,盡量選擇科目相近的一起考,比如注會的會計和中級的會計一起考,這樣真正學習的時候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三、如何安排學習時間
前面說過,注會考試難度大於中級的,注會內容也涵蓋了中級的。所以備考的時候最好做到先學習注會內容,同時也要學習注會和中級不一樣的考試內容,比如中級經濟法包含經濟法和稅法,那麼就需要單獨學習稅法這一部分。
學習的時候以注會的為主,注會的知識點可以學很好的話,中級的也不在話下。等到7月末8月初左右再開始學習中級,這個時候先復習中級查缺補漏,大量做中級的題(以綜合卷為主),聽沖刺串講班和考前五天提示班的課程。這個階段就是中級沖刺階段了,要想沖刺階段復習到位,必須在之前學習注會課程的時候打好基礎。
中級考完之後,就趁熱打鐵快速進入注會的沖刺階段,之前中級的刻苦復習會讓考生在有更好的注會備考狀態。
G. 注會裸考中級會計師能通過嗎
注會裸考中級會計師不一定能通過,考試科目都不一樣,內容也不同。
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分為初級資格和中級資格以及高級資格。中級會計師就是中級級別。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日期一般為每年9、10月上旬。考生需要在2年內通過《中級會計實務》、《中級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三門科目的考試。
資格綜述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分為初級資格和中級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考試日期一般為每年9、10月中下旬。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表明其已具備擔任相應級別會計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
H. 學好注冊會計師的~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會計。是否可以裸考中級會計師呢
這個應該是可以的。因為中級職考財務管理,財務實務,還有經濟法。所以學好了注冊會計師的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和會計那麼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I. 求高人建議:第一次考CPA。是會計+稅法+經濟法,還是財管+稅法+經濟法呢
cpa初次報考要選擇先考什麼科目是一件很重要又很糾結的事。
初次報考,那就跟綜合考試沒什麼關系了,要先通過六科專業考試,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那麼問題來了,六科專業考試要一起考嗎?還是先考哪幾科呢?
首先,注會專業六科一起考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當然,除非你是學霸,你有很多的時間來復習這六科科目,你對注會專業知識已經學習得差不多了,而且基本都能弄懂。另外,一次考一科也是不明智的選擇,既費時間又不容易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因此,沒有優先條件的情況下,先易後難再易,是比較好的安排。
1、會計一定要先考。這相當於是基礎學科,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也為後面幾科的備考打好基石。
2、稅法和經濟法可以選擇和會計一起考。法律的東西,無非就是背背背,理解上也是不難的,既涉及到會計的內容,又不是完全承接會計的知識。而且在復習稅法和經濟法的時候,還可以鞏固一下會計的基礎知識。
3、審計建議單獨一次考。審計是注會考試中比較難的一科,有過審計工作經驗的考生相對來說還比較好把握,對於沒有接觸過審計工作的考生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要花費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消化掌握。並且審計是基於會計基礎上的,所以審計和會計一起備考並不現實,最好就是先復習考完會計,再去考審計。
4、財務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可以一起考。這兩科都是管理范疇的,財務主要是計算,各種計算,記好公式是關鍵,把公式理解透了記熟了其實也不是很難。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主要就是背,和上面稅法經濟法一樣,就是靠的記憶力,因此難度不大。
綜上所述,最佳報考順序為:
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基礎且比較簡單,給自己點信心)
二、審計(較難,獨立復習增加通過幾率)
三、財務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稍微簡單,讓自己最後能輕松一點)
當然如果覺得分三次報考時間跨度太長的話,可以把最後兩科往上挪,財務管理放到第一批,公司管理和審計一起。
這是一般人的安排,具體的話,如果你已經學過了中級財管和會計基礎,那麼,會計和財管當然要放在第一次考,尤其是會計,是後面審計科目的基礎,一定要第一次考。因此可參考「會計+稅法+經濟法」,或者「會計+稅法+經濟法+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