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期中測試題答案
① 經濟法概論試題答案
1、狹義上的法律是指由( B )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C 最高人民檢察院 D 國務院、
2、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 C )。
A 人身與財產關系 B分配關系
C 經濟關系 D人身關系
3、職工代表大會是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 D )。
A 企業的管理機構 B 企業的權力機構
C 企業的咨詢機構 D 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
4、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提取的公司法定公益金占利潤的( C )。
A 2-5% B 3-5% C 5-10% D 8-10%
5、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 C )行使撤銷權。
A 3個月 B 6個月 C 1年內 D 2年內
6、公司法規定,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 D )。
A 15% B 20% C 25% D 30%
7、合同生效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應當( B )。
A 返還定金 B 雙倍返還定金
C 返還定金並賠償損失 D 返還定金並支付違約金
8、工業產權實際上關於( A )和由商業信譽的標記權的總稱。
A 技術成果專有權 B 著作財產權
C 著作人身權 D 出版者權
9、下列不屬於不當低價銷售行為特點的是( B )。
A該行為發生在商品銷售環節 B該行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C 該行為採用低於商品成本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D 該行為的目的在於排擠競爭對手,維持或者爭取自身的競爭優勢
10、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 ,消費者是指( C )。
A所有商品的消費者 B生產資料的消費者
C生活資料的消費者 D生活資料的消費者和主要生產資料的消費者
② 09春法學專科經濟法期中考試答案
六、簡答題
26.答案(1)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27.答案:其特徵主要表現為三點:1.國債法具有公法與私法的雙重屬性;2.國債法具有財政政策性;3.國債法具有宏觀調控性。
28.答案:稅法的構成要素一般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項目。
29.答案:(1)集體財產屬於集體所有。即生產資料屬於舉辦、投資該企業的全體勞動群眾或集體組織所有。
(2)企業是獨立的商品經濟組織。集體所有制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
(3)企業實行的是共同勞動。
(4)企業的分配方式主要採用按勞分配的方式。
30.答案:經濟法律關系須由此三個要素構成。(1)經濟法律關系必須首先有參加者(主體);(2)參加者根據經濟法律、法規,確定彼此享受哪些權利,承擔哪些義務,此即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3)參加者通過設定權利義務所要獲得的財物,所要實現的行為,即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經濟法律關系三要素是構成經濟關系最基本、最必需的要素。
七、論述。
31.答案:實施破產法主要有以下作用:(1).對債權人來說,通過破產程序,可以使他們的債權請求得到公平的待遇,避免了在缺乏公平清償秩序的情況下可能受到的損害。
(2).對債務人企業來說,破產制度可以起到兩方面作用:一是通過破產淘汰落後;二是通過和解、重整、破產企業的整體變價等破產程序及制度,使企業能夠獲得復甦機會,並重新發展。而對於商自然人來說,破產制度還為他們提供了重新開始的機會。
(3).對社會來說,破產制度的意義,首先在於能夠實現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機制,使市場資源能有效的、合理地利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其次,妥善處理破產事件,盡量減少因企業破產給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合理解決破產企業職工的安置、就業問題,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32.答案:根據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為:
(一)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完善有關金融機構運行規則;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
(五)確定人民幣匯率政策;維護合理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實施外匯管理;持有、管理和經營國家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
(六)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七)經理國庫。
(八)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付結算規則,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九)制定和組織實施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負責數據匯總和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
(十)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承擔反洗錢的資金監測職責。
(十一)管理信貸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按照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九、其他。
33.答案: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34.答案:私營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35.答案:財政法是調整國家財政收支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法律意義上的財政可界定為以國家為主體的收入和支出活動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各種關系。
36.答案:稅法規定的個人獲取的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各項所得。
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按形態分類又可分為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37.答案:房地產開發是指在依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進行基礎設施、房屋建設的行為。因此,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房地產開發的前提,而房地產開發也並非僅限於房屋建設或者商品房屋的開發,而是包括土地開發和房屋開發在內的開發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