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鎘大米如何用經濟法

鎘大米如何用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1-11-22 08:30:04

『壹』 大米鎘超標怎麼解決

只能扔掉,目前還沒辦法處理。
鎘的種種特性使土壤容易遭受廣域性的污染,且一旦污染,鎘容易進入大米中。因此必須加強源頭控制,包括大氣污染和工業廢水排放的控制、採用含鎘低的磷肥、合理適量使用畜禽糞便等,降低甚至消除外源鎘對稻田土壤的污染,這是消除外源污染造成鎘大米的關鍵。
土壤酸化是造成稻米鎘超標的一大原因。我國人多地少,土壤復種指數高,施肥量大,造成土壤酸化,再加上來自大氣的酸雨,含硫礦區的酸性礦水,導致土壤特別是酸雨區和含硫礦區周邊的土壤酸性現象嚴重。因此通過石灰等鹼性物質改良土壤是消除鎘大米的一個重要措施,當然石灰需要量需要科學計算,土壤pH的調節要達到6.5以上才行。
稻田的水分管理是控制稻米鎘的另一個重要措施。理想的條件是全過程淹水,有助於將稻米中的鎘降到最低。但全過程淹水在大田生產中不現實,一是耗水量大,慣常的水稻生長管理需要中干排水來控制水稻分櫱和改變土壤環境,通過中干排水過程釋放養分。日本對中低度鎘污染的土壤通過水稻在抽穗前後三周保持田面2~3厘米的水層,防止土壤表層處於氧化狀態,從而能大幅度地降低稻米的鎘含量。對於土性很軟的稻田,這樣的水分管理會帶來機械耕作困難,對水稻在抽穗後10天保持2~3厘米的水層也能收到較好的降鎘效果。

『貳』 如何應對鎘大米危害

1.正規渠道購買:不管是農業部門還是專家的調查,雖然都有鎘大米檢出,但是並不是全部,問題鎘大米確實存在,但並不是市售的大米全部都是鎘大米。正規渠道購買的還是可以放心食用。
2.雖然食譜多樣化對於有些是米飯為主食的人來說難以做到,但是購買大米時注意選擇多產地的大米,南方的、北方、國內的、國外的還是可以降低買到問題大米的概率的。
3.使用鎘的生產過程應注意鎘煙塵的排出並加以密閉,避免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鎘污染地區的治理也是相當重要的。加大研究鎘污染地區環境治理辦法,避免在鎘污染地區種植農作物。
5.加大對農產品質量的監測監管,確保市售大米的質量,使飯碗里的米飯更安全放心。

『叄』 什麼是鎘大米

鎘大米:一般指鎘含量超標的大米。
大米鎘含量采標,主要是土壤中鎘含量超標,引起的植物吸收。過度使用化肥是原因之一。一些磷肥和復合肥中鎘含量超標,能夠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鎘。 空氣和水鎘污染,也將導致水稻在生存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鎘。
編輯本段危害
人在食用這種鎘含量超標大米之後,鎘在人體內會導致患骨痛病。
編輯本段產生根源
鎘大米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恐慌,大米「鎘危機」,涉及方面比較多,它既是環境保護、土壤污染防治層面上的監管不達標,也是食品安全保障、市場秩序維護層面上的監管不達標。一方面,采礦企業「幾乎沒有環保設施」,重金屬排污被放任自流地進入土壤農田;另一方面,被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土地繼續種植大米,「農民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政府方面的種植禁令」。最後,重金屬超標的大米進入市場交易。

『肆』 怎樣鑒別鎘大米

一、鎘米是什麼
鎘大米,一般指鎘含量超標的大米。鎘通常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再通過灌溉進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鎘米和普通大米外觀上沒有什麼區別,種植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上,長期食用這種「鎘米」的當地居民出現一些怪病,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鎘米」進入市場流通。
二、鎘米究竟有多毒?
鎘,是一種重金屬,銀白色,有光澤,化學符號Cd,在元素周期表中名列第48位。由於鎘對人體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亦被稱作"48號魔鬼"。原本,鎘與人類沒有親密接觸,但由於人在焙燒礦石及濕法取礦時,鎘被釋放到廢水廢渣中,並通過水源進入土壤和農田。自此,鎘與人類形成了"剪不清,理還亂"的復雜關系,稻米成為了介質。有研究表明,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谷類作物,其籽粒中鎘含量僅次於生菜。那麼吃了鎘米到底會怎樣?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妮子的文字"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醫學研究表明,鎘主要在肝、腎部積累,並不會自然消失,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慢性積累後,人會出現鎘中毒症狀。鎘的拿手絕招是先損壞人體的腎功能,讓骨骼生長代謝發生障礙,進而使骨骼出現各種病變,像骨痛病、軟骨病、骨質疏鬆。
鎘米的危害,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在日本被發現。日本由於開礦致使鎘嚴重污染農田,農民長期食用污染土壤上的稻米導致鎘中毒,患者骨頭有針扎般劇痛,口中常喊"痛啊痛啊",鎘中毒因此被稱為"痛痛病",情況最嚴重的患者身上曾同時出現100多處骨折。日本"鎘米中毒"事件,曾被國際衛生組織列為上世紀8大公害事件之一。
而在廣西陽朔縣興坪鎮思的村,曾流行一種叫做"軟腳病"的怪病,醫生對此也束手無策。除了人之外,該村還有"雞下軟蛋,初生小牛軟骨"的奇異症狀。經過調查,媒體和專家都認為,鎘污染的水稻,是所謂"軟腳病"的根源。
鎘進入人體,會抑制鋅和硒的吸收,後兩種正是促進鈣質吸收的微量元素。體內鎘超標易患高血壓、肺氣腫、骨質疏鬆等病症。此外,鎘代替了鈣、鋅等元素,容易引起體內功能紊亂,影響身體代謝。
三、如何識別鎘大米
在售大米中有10%鎘污染超標,也還是微量的,短期的食用並不會給身體帶來風險,市面上的在售大米總體來說仍然是安全的。鎘大米的外觀與普通大米沒什麼區別,一般消費者不會專門送去檢測機構檢測,那麼鎘大米怎麼分辨?下面幾個簡單方法告訴大家如何識別鎘大米。
1、在購買大米的時候,多選擇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種,同時廣泛地攝取其他的營養物質,雜地取食,多吃一些海產品、豆業等含鋅較高的產品,都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而南方人則應該多搭配吃北方品種。
2、在無法自己區分的情況下,注意大米產地,不買來自鎘污染地區的大米,多吃沒有鎘污染記錄地區出產的大米,根據鎘大米相關新聞可知,鎘米一般出自湖南益陽,所以我們在選購大米時盡量避開這些產地。但也不能過分的以偏概全,作為消費者保留一份警惕更好。
3、大家可以選購大品牌的大米,這些大米一般都比較的正規,他們自查也比較的嚴格,相對而言更加有保障。

『伍』 鎘大米重現,「毒大米」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毒大米”出現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工業廢水排放,污染農作物,造成重金屬超標;2.農葯化肥的使用。

農民種植的大米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使用這樣被污染的水源澆灌,那麼植物中的重金屬元素必然也會超標,從而成為人們口中的“毒大米”。

現在的農業種植,離不開農葯化肥的使用,比如,石硫合劑這種經常被農民使用的農葯,其中就含有重金屬元素鎘,如果農民在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這種農葯,那麼就會造成種植土壤的污染,這樣大米在成熟後,往往也會出現鎘超標的現象。

現在有很多人還會選擇有機肥,但是,這種肥料來自養殖業,很多養雞養豬的飼養戶,會餵食一些不合格的“毒”飼料,這樣的話,這些家禽動物產生的糞便也會含有大量的重金屬,而這樣的有機肥在使用後,無形中也會導致農作物鎘元素的超標。

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如果大米儲存不當,出現發霉的情況,那麼也會變成“毒大米”,因為發霉的大米中會含有黃麴黴素,而這種黃麴黴素是一種致癌物質,如果吃了以後,會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如果大米發霉後一定要及時處理掉,千萬不要食用。

現在,鎘大米的出現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所以,現在對農業的種植環境管控也比較嚴格,所以正規廠家的大米應該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陸』 鎘大米是如何流向餐桌的

重金屬如何「進入」大米?
專家分析認為,這與湖南獨特的地理條件以及歷史形成的工業布局密切相關。此外,農業投入品濫用、外源性污染、養殖業污染等因素也日漸顯現。
湖南是全國聞名的「有色金屬之鄉」,土壤中重金屬本底值本來就比較高,加上湘江流域歷來是中部地區重要的有色金屬和重化工業密集區,特別是水污染嚴重的有色冶金、化工、礦山采選等行業佔全省80%以上。
偏重於重化工業的經濟布局使湖南重金屬污染形勢嚴峻。僅2007年,湘江流域排放的工業廢水就有5.67億噸,生活污水11.19億噸。其中重金屬含量特別高,汞、鎘、鉛、砷分別佔全國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2012年底,湖南省農業廳曾在全省耕地質量工作會上披露,目前湖南省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總體已呈現出從輕度污染向重度復合型污染發展、從局部污染向區域污染發展、從城市郊區向廣大農村發展的趨勢。
首先是污染區域分布廣。湖南省重金屬污染區域呈「一線兩片」分布,即湘江流域一線和湘西、湘南兩片。
其次是產地污染面積大。根據初步估算,2009年全省被重金屬污染的耕地佔全省耕地面積的25%。
第三是農產品產地污染重。2011年全省農用化肥施用量達到836.27萬噸,農葯使用量12.04萬噸,農用地膜使用量7.59萬噸,而主要作物對氮磷鉀等化肥的當季利用率分別只有30%、25.9%和36.7%,農葯利用率也僅為30%左右,地膜回收率不足85%,這意味著每年將有167.34萬噸化肥(折純)、8.43萬噸農葯、1.14萬噸地膜殘留土壤造成污染,而農用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時間長達20年之久。
湖南省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當前我國農業投入品的過度使用已成泛濫趨勢,不少化肥和農葯其本身就含有重金屬成分,它們會讓土壤內有機質含量降低,破壞土壤的自我調節功能。
一些磷肥鉀肥和復合肥被施入土壤後,能夠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重金屬,即便是有機肥料也難逃重金屬污染。而在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場,人們常常在豬、雞等農畜的飼料中添加含砷制劑或硫酸銅,因為這種重金屬可以殺死豬體內的寄生蟲,促進牲畜生長,甚至可能「讓豬肉的顏色變得更紅潤」。
鎘大米如何流向餐桌?
種植環節,未對土地用途進行劃分;抽檢環節,中小米廠抽檢如同「牛欄關貓」,重金屬含量長期以來沒有被列入糧食常規檢測項目,部分企業雖可抽檢但卻不公布,也沒有公信力。
「什麼叫重金屬超標?我們沒有聽說過。」這是今年2月底媒體曝出湖南大米鎘超標時,記者在田間隨機采訪一名農民時,他的回答。
實際上,在種植環節,由於「增產壓力」,我國不少地方根本未對土地用途進行劃分。直到鎘超標事件導致農民手上的糧食賣不出去時,無辜的農民仍一臉茫然。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沙嶺村糧農李旭芳對記者說,從來沒有人告知他們,自己的田是否還適合種植農作物。
而數量眾多的中小米廠的存在,使得即使嚴格抽檢,也只能形成「牛欄關貓」的局面。離李旭芳家不到兩公里,就是湖南省最大的民間米市——蘭溪米市。大大小小200多家米廠,每年生產出超過200萬噸的大米。山嶺米業廠長趙漢才介紹,盡管益陽市每年對各廠進行兩次抽檢,但每次抽檢的樣品只有五六斤左右。
「幾百家米廠,你不可能管得過來。超標的大米也沒有封存,放一放,最後還是會被米廠賣出去。只要上了車,路上就不會再有檢測。」趙漢才說。
此外,重金屬含量長期以來也沒有被列入糧食常規檢測項目。飛雪米業公司是株洲市最大的一家大米加工企業,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沒有檢測重金屬的能力,對大米只進行分份、雜質、黃粒米、碎米等普通指標的檢測。今年媒體報道出湖南大米鎘超標後,他們才按要求送檢了一批大米進行重金屬檢測。
而一些有檢測能力的大型企業,不僅能檢測大米是否超標,還能具體掌握污染區域。但這些數據,大都「僅供內部參考」。
湘潭縣君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前段時間對公司方圓35公里以內的區域進行了摸底調查,污染面積與未污染面積之比大概在1:6左右。「但我們不能擅自公布具體受到污染的是哪些區域。」該公司辦公室主任陳益民說。
「汞含量為0.008mg/kg,鎘未檢出,無機砷含量為0.115mg/kg,檢測結論均為『合格』」——湖南漢壽縣軍山鋪鎮宏德農業科技公司董事長彭潤初翻出一份2012年5月漢壽縣質量監督檢驗及計量檢定所出具的早秈大米檢驗報告。然而,盡管手握重金屬檢測合格報告,但由於缺乏權威部門全面准確的數據,這份報告的可信度卻大打折扣。
資料來源於:《鎘大米是如何流向餐桌的?》
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3/0520/c14739-21540668.html

『柒』 經濟法怎麼用

這個問題太籠統了,要想回答首先要知道經濟法哪一方面,用在什麼地方。經濟法是開放性法律,主要由市場主體法、市場競爭法、宏觀調控法、經濟監管法、社會分配法等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又包含若干相關法律法規

『捌』 政府該如何預防治理鎘大米

鎘大米,一般指鎘含量超標的大米。鎘通常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再通過灌溉進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人長期食用含鎘的食物會引起痛痛病(即骨癌病)。病症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症持續幾年後,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後期,患者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鬆脆,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進食,疼痛無比。

鎘大米,主要產自湖南湖北,2013年5月中國廣東發現大量湖南產的含鎘毒大米一度引起轟動。WHO對鎘的安全標准就是基於對腎臟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體重7微克。
政府部門應該切實負起責任,做好鎘大米產地的土壤環境質量檢測,問題嚴重的要考慮停止耕種。」

污染土壤未經修復不得利用

在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吳青領銜提交了「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議案」。「各種有害物質在土壤中積累,被植物吸收,然後轉移到果蔬、糧食中,間接被人體吸收,危害人體健康。」吳青說,鎘大米的源頭主要是土壤重金屬污染。

吳青表示,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起涵蓋土壤污染標准、清潔生產、污染風險評估、污染監測、治理與修復、污染應急、公眾參與等內容的制度體系。

「在全國土壤污染普查的基礎上,制定、修改、完善農業、工業、商業及居住用地土壤標准。這個標准同時是對土壤進行風險評估及治理修復的標准。」吳青說。

污染風險評估方面,一方面針對土地規劃使用的土壤,另一方面針對建設項目周邊土地,在動工和投產前進行評估。同時,根據土壤污染途徑的特殊性,全面掌握水污染、大氣污染的信息,及時掌握污染情況。針對已經污染的土壤,由相關具有資質的公司進行土壤修復,未經修復的土壤不得進行開發與使用。

吳青認為,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公眾參與。「環保部門要定期向公眾公布土壤的具體情況,包括受污染的情況、改良土壤質量和防治污染的具體建議。要保證公眾對那些影響土地環境活動的決策參與權,針對執法部門偏袒企業、放任土壤污染的現象,應鼓勵公眾檢舉、監督。

優先保護耕地水源地土壤

鎘大米事件引來輿論嘩然,公眾紛紛質疑從種植、出廠到流向餐桌,缺乏一張有效的防護網。對此,吳青建議建立突發污染的風險防控體系,提前預警。

她表示,首先應將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作為土壤保護的優先區域,禁止在優先區域內新建有色金屬、皮革製品、石油煤炭、化工醫葯、電池製造等易污染項目,設置耕地和飲用水源地土壤環境監測點位。

「土壤污染防治部門應對轄區內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單位進行不定期檢查或抽查,對轄區內重點地區的土壤實施定期檢查,注意土壤質量變化。」吳青說,土壤污染防治部門應該與水污染防治部門、大氣污染防治部門定期進行溝通,及時了解水污染情況及大氣污染情況,預防因水、大氣遭受污染而導致土壤污染。

治理及修復方面,政府部門對遭受污染的土壤應組織專業人員採取措施加強治理,預防污染的擴大化,並及時找出污染源及污染主體,作出處理決定。立法規定污染者應主動對自己的污染行為承擔治理責任,採取積極措施予以治理,並對土壤污染的受害者給以相應的賠償。

污染嚴重耕地應停止種植

吳青表示,議案引起了政府部門與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4月27日,她獲邀參加了環保部召開的關於環境保護立法的座談會。據悉,出席會議的有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小組成員,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部委相關負責人等。

「我當時提了兩點建議,一是要加快立法進程,爭取在這一屆人大任期內解決這個問題;二是完善法規草案,盡快向全國人大提交審議。」吳青說。

她坦言,法規出台需要一個時間表,但很多工作必須現在就著手做。「鎘超標大米出現後,地方政府第一步應對產地土壤質量進行檢測,問題嚴重的要停止耕種。如果不停產,這種大米還會流向市場監管不嚴的區域,危害人體健康。第二步要立即開展修復治理,並視修復情況決定是否復耕。」

據了解,環保部已於2005年進行過全國性的土壤污染普查,有關土壤狀況的基礎數據應已掌握,但一直未向社會公布。「環保部門把這項工作做在了前面,是一件好事,目前沒有公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數據不準確,當初採集樣品布點時比較疏,很偏遠的地方也沒有條件做普查。」吳青認為,環保部應盡快公布修訂的真實數據。

『玖』 怎樣辨別鎘大米

如何識別鎘大米
在售大米中有10%鎘污染超標,也還是微量的,短期的食用並不會給身體帶來風險,市面上的在售大米總體來說仍然是安全的。鎘大米的外觀與普通大米沒什麼區別,一般消費者不會專門送去檢測機構檢測,那麼鎘大米怎麼分辨?下面幾個簡單方法告訴大家如何識別鎘大米。
1、在購買大米的時候,多選擇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種,同時廣泛地攝取其他的營養物質,雜地取食,多吃一些海產品、豆業等含鋅較高的產品,都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而南方人則應該多搭配吃北方品種。
2、在無法自己區分的情況下,注意大米產地,不買來自鎘污染地區的大米,多吃沒有鎘污染記錄地區出產的大米,根據鎘大米相關新聞可知,鎘米一般出自湖南益陽,所以我們在選購大米時盡量避開這些產地。但也不能過分的以偏概全,作為消費者保留一份警惕更好。
3、大家可以選購大品牌的大米,這些大米一般都比較的正規,他們自查也比較的嚴格,相對而言更加有保障。

熱點內容
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9-14 10:30:49 瀏覽:525
寄件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4 10:30:48 瀏覽:345
網路平台發布哪些免責聲明是無法律效力的 發布:2025-09-14 10:22:06 瀏覽:164
單位收取假發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4 10:21:34 瀏覽:217
國際商法考試答案 發布:2025-09-14 10:21:30 瀏覽:12
寫女法官的電視劇 發布:2025-09-14 10:12:20 瀏覽:243
不承擔法律責任弄死一個人 發布:2025-09-14 09:56:49 瀏覽:792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社會認同度 發布:2025-09-14 09:51:01 瀏覽:382
經濟法公司法結構圖 發布:2025-09-14 09:50:27 瀏覽:680
法律推廣公司 發布:2025-09-14 09:39:47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