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伊斯蘭中得婚姻法

伊斯蘭中得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1-11-26 11:04:26

㈠ 伊斯蘭教娶四老婆有條件嗎

他們的教義是佔有別人的妻室,因為他們是被騙的,誰騙了他們呢,是他們的祖先,為什麼騙呢,因為他們的祖先背叛了真主天主

㈡ 穆斯林的婚姻,如果只領了離婚證,而沒有真正離婚,這該怎麼辦

在我國,任何民族的都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任何民族的習慣都不能與法律相抵觸。
如果雙方已經辦理了離婚證,就屬於同居關系,婚姻法不支持也不鼓勵,不在法律調解的范圍內。這是他們對自己生活狀況的選擇,同居關系存在、解除與否法律不予干涉,其起訴解除同居關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由於雙方涉及財產分割問題,法院可以受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為此作出了明確規定:當事人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因同居關系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㈢ 穆斯林婚姻法

我還沒打開這個帖子就料到狗屎丸子一定跟帖,果不其然!

沒有這個說法。

樓主的提法應該更正為:伊斯蘭婚姻法。

一、婚姻的原理

人類有男有女,就這兩類,所以各國的哲學家都以男女為宇宙「陰陽」學的典型,代表萬物生長的基本原理,天地和諧的根本要素。 《古蘭經》說:「他把每種果實造成兩性的,他以黑夜覆蓋白晝。」(13:3) 「他創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產的,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所不知道的,都有配偶。」(36:36) 陰陽學是天地物質存在的規律,蘊藏著深邃的智慧和秘密,如同陰與陽、男與女、白天與黑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對稱的配偶,雙體在和諧中運動,實現了天地平衡和生生不息。人類是有理智的生物,真主賦予了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慾,因此必須以婚姻的形式結為連理,《古蘭經》說:「他的一種跡象是:他從你們同類中為你們創造配偶,以便你們依戀她們,並且使你們互相愛悅,互相憐憫。」(30:21)

世界上許多宗教都把男女兩性關系看成身心不潔的行為,對高層次的「修道」者都加以限制,要求他們絕對克制性慾,以便考驗對天神的忠誠和信仰的純潔。 但是,伊斯蘭沒有這個規定,因為沒有這樣的理解,而是認為兩性的情慾是真主造化的「天性」,只有合理的結合,才是正常的人性,社會也因此受益。 真主在《古蘭經》啟示中譴責以前的宗教「他們自創出家制----我未曾以出家為他們的定製----他們創設此制,以求真主的喜悅,……。 他們中有許多悖逆的。」(57:27) 在伊斯蘭的各級信士或教士中,不存在出家或者獨身的禁慾制度,在婚姻問題上,人人一律平等。 先知穆聖說:「年輕的人們啊! 你們只要有能力(養家),就應當結婚娶妻,因為結婚可以降低你們的視線,使你們的情緒穩定。」《布哈里聖訓集》

男女通過婚姻結成夫妻,組成家庭,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這是來源於人性的需要,也是文明社會的行為規則和制度,因此,伊斯蘭對婚姻有一系列的法律規定,成為穆斯林社會的行為規范。 男女的愛情是感情問題,但是婚姻是法律的范疇,其中有男女雙方的契約和法律責任,是人性忠誠的品格,而且受到社會的矚目和監督。穆斯林是敬畏真主的社會人群,所以在男女的感情和婚姻制度上也同信仰結合,男女結成夫妻之後,一切正常的行為,是堅守正道的信仰和敬主行為「伊巴代」,可以取悅於真主。 夫婦雙方互相依戀,互相愛悅和憐憫,這正是真主造化人類的正常感情,以此使家庭生活穩定,傳種接代,後繼有人,並且人們通過家庭的關系維護社會的繁榮昌盛。 這樣的解釋有助於幫助我們理解以下聖訓的深刻涵義,先知穆聖說:「當一個人結婚成家,他完成了信仰的一半使命,另一半表現在對真主的敬畏。」

一個結過婚的人,在生理上他的需要得到滿足,在家庭和社會上,他背負著重大責任,從健康和精神兩個方面約制了許多邪惡的念頭和行動,例如亂交、姦淫、心裡騷動和暴躁、個人生活沒有規律、絕對自私、感情孤僻、缺乏責任心。現代城市中,有許多獨身主義的「單身貴族」,就有這樣的傾向,這些人,不論男女,都性格怪癖,與眾不同,因為不是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根據以上聖訓的思想,結婚的人完成了人性穩定的一半,另一半在敬畏真主中,表現出優秀的質量和人性。

二、婚姻的過程

從《古蘭經》中的許多啟示和聖訓的告誡,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於有生存能力的男人,婚姻是生命中必須執行的使命(瓦智布),他的生存能力就是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在結婚的時候有能力向妻子贈送聘儀,結婚之後能保障妻子和子女的生活。 結婚之後的男子,從生理和心理上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可以約束他在外面的行為,躲避丑惡的行為。 俗話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這個說法不僅是根據生活經驗,而且符合人性的生理機能和道德責任。 結婚對於成年女子,也是同樣的必須使命,但要求的條件不同,例如沒有生存的手段,物質上需要得到了依賴,而且感情上需要找到了寄託,避免傷風敗俗的下流行為。 那些女性「單身貴族」們說出的大話都不大可信,例如「本小姐這一輩子不嫁人,不服侍丈夫,也不要孩子。」 這些話說起來容易,一般的女子不容易做到,因為真主賦予她們的天性,使她們感到生理危機,身不由己,所以多數單身女子心口不一,暗中尋找發泄的方式。 女人普遍的心理,希望有一位體貼的丈夫、天真活潑的子女和溫暖的家庭,盡到女兒、妻子和母親的責任。

對於男人,生活能力很重要,因為從男性的心理,他們喜歡表現強盛,戰勝苦難,有能力養活妻子兒女。 社會上許多犯罪的種類,如盜竊、搶劫、暴力和自殺,最容易發生在經濟蕭條,失業率高的時候,犯罪者多數是男性。 伊斯蘭法制規定,申請結婚登記的男人,必須向管理人員說明自己生存的能力,因為結婚之後,丈夫的主要責任是擔養家庭,保證家人的基本溫飽和兒童的教育。

人是感情的動物,尤其在婚姻問題上,最愚蠢的制度是強迫一男一女結合,例如許多文明落後國家流行包辦婚姻、指腹為婚、童養媳、聽信媒妁之言、服從父母之命,結婚前雙方沒有感情基礎。 當然是,在許多伊斯蘭國家都存在諸如此類的社會陋習,但絕不是伊斯蘭法制的規定,而是受到社會的精神污染。 根據聖訓,男女雙方在婚前表達了意向之後,可以會面「相親」,然後再深入考慮和最後選擇。伊斯蘭法制規定的「相親」,是在可靠親友陪同下的雙方見面和自然交談,而不是西方流行的男女幽會,也不是長期密切相處「搞對象」或者同居「試婚」。 相親也沒有規定只見面一次,可以多次見面交談,雙方也可以委託親信代表到對方那裡去談判,尋求滿意的結果,或者成親,或者拒絕,雙方都有自主權。 婚姻是人生一件大事,不可草率,應當如此認真。

伊斯蘭不許可對任何一方實行強制性的婚姻,男女雙方必須各自表示同意。 在公開結婚的儀式上,必須公開立下書面的字據,因為結婚是十分嚴肅的「堅實的盟約」(古蘭經,4:21)。 現代人嘲笑婚姻,是「只憑一張合法上床的證明書」,因為社會文明的敗壞,不論過去的包辦婚姻,或者是現代城市的隨意婚姻,都沒有把結婚當作信仰的一部分,使婚姻失去了嚴肅性和神聖性,把婚姻當作兒戲。 報載一名美國老影星,在結了十五次婚之後,對記者說:「我每次到在牧師面前發誓:永遠忠於我的丈夫,不論疾病或困窘,求上帝護佑我們白頭諧老。」 同樣的誓言,她在牧師作證時向上帝宣布過十五次,一次又一次哄騙了丈夫,也欺騙了上帝,從來不想認真執行,這就是社會倒退和蒙昧的最好例證。

伊斯蘭法制很重要的一條,必須首先保護女子,如果不同意,婚姻不能成立。 在《布哈里聖訓集》中,關於徵求女子婚前表示願意這個內容,集中了整個一章的聖訓專題。 這一章的題目是:「當一個男人要他的女兒出嫁,女兒不喜歡,這個婚約必須廢除」 ,列舉了許多段聖訓。 例如,一名年輕的姑娘前來向先知穆聖詢問,她的父親逼她嫁給一個她不喜歡的男人,她應該怎麼辦。 先知穆聖立即對她說,「轉告你的父親,這門親事不能成立。」

失去丈夫的寡婦可以再婚,並且受到鼓勵,伊斯蘭不許可逼迫女子守寡,為她立「貞節排坊」。 寡婦的婚姻在雙方誌願的條件之外,還有一個法定的「待婚期」,目的是避免可能因為前夫的遺腹子,將來成為官司。 《古蘭經》說:「如果你們休妻,而她們的待婚期滿,那麼,當她們與人依禮而互相同意的時候,你們不要阻止她們嫁給她們的丈夫。」(2:232)

在大部份伊斯蘭國家的婚姻法中,都保留女子「監護人」的制度,據說這是根據馬立克伊瑪目學派的主張,因為女子多數在社會上是弱者,需要保護。 監護人的責任就是在婚姻談判的過程中,對雙方起到監督作用,維護女方的利益,保證男方提供的信息准確,沒有欺詐。 在許多傳統的、以男性公民為主體的社會中,男人們為了獲得某個女子為妻可能採取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因此提出對女子保護的必要性。馬立克學派對經訓中女子有權選擇丈夫做的解釋,提出了輔助措施,以補社會現實的不足。 女子的婚姻大事,應當尊重監護人的意見,不可擅自主張,個人不能完全自由。 監護人一般是父親、兄長,或者家族中可靠的男性,他們肯定要比傳統社會的「媒妁之言」和西方社會「婚姻介紹所」的資料信息更為可靠。

三、婚姻的局限

在現代報章上經常看到,西方社會為婚姻法制問題爭吵,例如在許多國家的婚姻法規定,只要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感情相愛,就可以合法結婚。 曾經有過這樣的報道,親父女兩個人,或者同胞兄妹二人,他們提出要結婚,法官無理拒絕,因為不違背本國婚姻法的條例。 現在的市場經濟,兒子有了錢,娶父親遺棄的「二奶」為妻,已經不算新聞。 在許多國家的宮廷秘史中,都曾經有過兒子做了皇帝把已故父皇的美貌妃子娶為妻妾。 有一般基本人性常識的人都認為這是「亂倫」,禽獸行為,但是對血緣親屬的婚姻限制世界上文明國家很少有法律條文規定,多數是以地方民俗傳統出現,他們經常受到攻擊,被譴責為「封建迷信」或「落後意識」,因為西方「先進」世界以尊重「愛情至上」,不認為亂倫有罪。

伊斯蘭婚姻法對這樣的畸形婚姻嚴加制止,婚姻的倫理原則在《古蘭經》中有明顯的啟示經文,例如:「你們不要娶你們父親娶過的婦女,但以往的不受懲罰。 這確是一件醜事,確是一種可恨的行為,這種習俗真惡劣! 真主嚴禁你們娶你們的母親、女兒、姐妹、姑母、姨母、侄女、外甥女、乳母、同乳姐妹、岳母、以及你們所撫養的繼女,即你們曾經與她們的母親同房的,如果你們與她們的母親沒有同房,那麼,你們無妨娶她們。 真主還嚴禁你們娶你們的親生兒子的媳婦,和同時娶兩姐妹,但以往的不受懲罰。 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4:22-23) 這個經文的內容在所有的穆斯林地區都成為婚姻法中的重要依據,穆斯林世界一律遵照執行,因為這些是真主降示的法度。

人類的社會組成必遵法制,以區別於禽獸,因為人類有思維和理智,並且要建立圓滿的家庭和穩定的社會,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 穆斯林地區的具體婚姻法還有更為詳盡的內容,都是根據經訓的原則和當地的社會民意確立的婚姻和家庭制度。例如,穆斯林男子許可有條件的多妻,但絕不許可同時娶兩姐妹,也不許可娶進有血緣關系的兩代人女子。 婚姻是一種神聖的契約,或「堅實的盟約」,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和人格的擔保,因此在解除已有的婚姻關系之前,不許可「重婚」。 因為死亡或離婚而成為寡婦的女子,必須守完「待婚期」,才允許舉行新的婚禮。 伊斯蘭鼓勵一夫一妻的家庭,多妻是特殊情形下的特例,在各國的伊斯蘭婚姻法中都有嚴格的多妻規定,而且以四個妻子為限度。 處於待婚階段的女子,法律上仍舊保持著與前夫的關系,不論前夫死亡或活著,都不許可接受另一個男人的求婚。 穆斯林世界的婚約制度很統一,古往今來沒有本質的變動,因為這些法制都是根據真主的啟示和聖訓,例如《古蘭經》說:「……,但不要與她們訂密約,只可說合理的話;不要締結婚約,直到守制期滿。」(2:235)

婚姻的預備階段,現在的俗話說「介紹對象」,在穆斯林文明中也有許多法制規定,不許可「遍地撒網」,或者腳踏兩條船,同時保持許多頭緒。 先知穆聖禁止兩個男人向同一個女子展開求婚競爭,因為這是對女子人格不尊重,也可能成為兩個男人互相嫉妒和仇恨的根源。 先知穆聖說:「一個信士是另一個穆斯林的弟兄,因此逼人太盛是不合法的行為,也不許可去爭奪有人正在求婚的女子,直到對方誌願解除向她求婚。」 根據這些聖訓,各派法學家都一致認為,爭奪有人正在求婚的女子是一種罪過。 假如後來者求婚得手,雙方成婚,他必須請求先行者向真主發誓的寬恕,他的罪過才能赦免。

伊斯蘭是一個有完整法制的社會,從先知穆聖時代開始,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法可依,既加強了對真主的敬畏和服從,也保障了民眾生活的公正和平等。 在先知穆聖歸真之後,他的弟子們經歷了數代學者的刻苦鑽研和辯論,歷時數百年的過程,最後形成了四大學派法學家,固定了穆斯林世界的法學原則。 婚姻和家庭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因此伊斯蘭法制的完備,超過任何世界文明。

㈣ 伊斯蘭中的愛情觀,是怎麼看待愛情的

伊斯蘭的愛情觀就是:男女雙方在認主獨一的思想基礎上相親相愛,在信主獨一的理論基礎上和睦相處,在敬主獨一的實際行為基礎上相互盡責。
否則不是伊斯蘭的愛情觀,無論誰是什麼身份、來頭,都是同樣的結果。因為,倘若一個伊斯蘭人不以這種愛情觀而進行組合家庭的話,那麼,他未來生活中出現悲劇性的災難和痛不欲生的苦楚是必然性的。不僅如此,在現實與未來,他還要遭到造物主的嚴厲問責。
我們的現實悲劇和痛苦都是我們自己行為所導致,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是伊斯蘭的人生觀,而且生活一塌糊塗,不是以物配主,就是滔天大罪,不是陽奉陰違,就是胡作非為。
有的人自認為自己去了麥加,禮了拜了,繳納了愛心公益金,
但盡管如此,觀念依然是之前的觀念,所以他的一切所謂行為不能為他提供支持,也不能使他幸福。他的痛苦與悲劇層出不窮,為什麼呢?因為認主獨一的基礎思想認識不清楚、信主獨一的基本理論(道理)不明白、敬主獨一的實際基本行為不純潔。
認主獨一的最根本是思想認識,而思想認識是信主獨一的根本基礎。認主獨一者,在思想認識里必須高度純粹化只承認造物主的絕對權威,不承認任何除此之外的權威,任何情況下,無論是處在困難不幸,還是幸運機遇之下,第一時間必須首先想起養育你的主,祈求他的慈愛支援和引導。
一切以造物主的喜悅為根本前提,任何事宜,其中只要沒有造物主的喜悅,就堅決不予合作和任何方式的迎合。哪怕有多大的利益誘惑也罷,因為那是真正的考驗。
伊斯蘭男女愛情的基礎必須提升至這一層面上來。
這是認主獨一的基本思想認識。
信主獨一的基本理論就是: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不移地相信造物主的慈愛不會缺席,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期盼主恩的必求行為,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減弱對造物主的忠誠信任度,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產生絕望,相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充滿希望,因為造物主絕對絕對不會丟棄信仰他的人。
夫妻雙方在這種信主獨一的基礎上,足可以和睦相處。
敬主獨一的實際行為的基礎是:一個伊斯蘭人,無論做什麼都必須對准造物主的喜悅而為之,否則就是以物配主的行為,因為沒有對准造物主的喜悅,一定會對准其它對象而為之,所以只有對准造物主的喜悅而為之的行為才會得到造物主的賞識,如果沒有對准這一點,不但沒有賞識,而且還會嚴厲問責這一可恥行為,因為以物配主是不可原諒的行為。
男女雙方之間,相互所付出的點點滴滴的愛情意義都應該以博得造物主喜的悅而為目的的,而不是以獲取對方的所謂反饋給與而為目的的。因此,只有這樣的愛情才是天長地久的,只有這樣的愛情才是造物主喜悅的,只有這樣的愛情才是人間最幸福的愛情,而且在未來更是幸福滿滿…
這就是夫妻二人在敬主獨一的實際行為基礎上而相互盡責。
這就是伊斯蘭的愛情觀。
當然以上話題中的每一段都可以延伸,特殊別是認主獨一的基本思想認識與信主獨一的基本理論、以及敬主獨一的基本行為方面。其中最關鍵的是認主獨一的思想認識,需要深層次延伸。

㈤ 伊斯蘭婚姻制度的協議離婚

伊斯蘭教法認為,休妻為夫方的專權,但夫方可將此權授與妻方,妻方可據含有這類條件的婚前約定,宣布脫離夫妻關系。三是協議離婚。有兩種形式:妻方主動提出,稱為「胡勒爾」(Khul『),意為「解脫」;雙方因感情破裂共同提出,稱為「穆巴拉」(Mubara』a),意為「互相解脫」。兩種方式下妻方皆須給予夫方一定的經濟補償,通常是放棄聘禮或離異。四是法院判決離婚。中世紀教法學家們認為,教法官(即卡迪)可應妻方的請求,判決離婚以結束不公正的婚姻,但對據以離異的理由和方式存有分歧。馬立克學派一般較為寬容,哈乃斐學派否認此說,沙斐儀學派和罕百里學派持中席態度。

㈥ 伊斯蘭婚姻法不是一個地區不是一個時間一個人可以取兩姐妹嗎

只要在中國伊斯蘭婚姻法不管到哪裡。都不能娶兩個姐妹。中國的法律是一夫一妻制。

㈦ 中國的伊斯蘭屌絲可也是一夫多妻嗎

不行,只要在中國,就要遵從中國法律,中國婚姻法規定,只能是一夫一妻制。

㈧ 伊斯蘭教的婚姻法夫妻離婚後孩子能喊繼父爸爸嗎

一、法律規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改變。 《婚姻法》第29條第一款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的離婚而解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方或母方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二、離婚後,小孩與繼父的關系,屬於姻親關系,即平常說的親戚關系。 1、只要親生父親與親生子女的關系還存在的,孩子即使跟繼父一趕生活,繼父也只是親戚。 2、在法律上,如果是養子女與養父的關系,那跟親生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是一模一樣的。 從法律上講,即使親生父親去世了,繼父也不是必然就變成法律上的父親了。從法律上講,繼子女必須與繼父之間形成事實上的收養關系,形成養父與養子女之間的關系後,才變成了法律上的父子關系。 總之,正常的繼子女與繼父之間相當於親戚關系。如果繼子女與繼父之間長期共同生活,親生父親又已經不在人世了,繼父對盡到了教育、撫育義務的,雙方之間才有可能形成養父與養子女之間的關系。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趕緊回家 發布:2025-09-13 18:39:47 瀏覽:580
在法院杠精 發布:2025-09-13 18:33:30 瀏覽:768
合肥免費律師 發布:2025-09-13 17:56:16 瀏覽:979
上蔡有名律師 發布:2025-09-13 17:50:42 瀏覽:472
刑事訴訟法134條之規定 發布:2025-09-13 17:47:04 瀏覽:711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標准 發布:2025-09-13 17:20:08 瀏覽:644
法律黨法治 發布:2025-09-13 17:05:57 瀏覽:523
勞動法合同幾年試用期可以三個月 發布:2025-09-13 16:58:46 瀏覽:885
高一班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16:58:44 瀏覽:134
關於醫葯公司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13 16:57:51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