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司法解釋第15條

合同法司法解釋第15條

發布時間: 2021-11-27 15:02:33

合同法的第15條的內容是什麼

http://www.gdgs.gov.cn/cyfg/HTf.htm 合同法全部

㈡ 《物權法》第15條與《合同法》第51條有沖突嗎

合同法第51條和物權法第106條在法律適用層面的關系,二者的關聯在於無權處分,合回同法第51條規定的是答無權處分場合合同效力問題,而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的是無權處分場合物權變動的問題。盡管如此,二者也不是沒有關聯,其間的關聯發生在善意取得場合是否要求合同有效。對此學學者之間存在較大爭議。
王利明教授為代表的學者堅持認為善意取得場合應當具備合同有效這一要件,當時物權法草案(三審稿)第111條也曾經規定要求轉讓合同有效這一要件。
比如,物權法(草案)三審稿
第一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但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即時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在受讓時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轉讓人無處分權;
(二)以合理的價格有償轉讓;
(三)轉讓的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四)轉讓合同有效。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㈢ 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五條的疑問

你好,你可能對復這兩個解釋沒看明白制
十五條有兩個部分:
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
也就是說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這時可以由債權人把債務人和次債務人同時告上法庭。

第二部分:說不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也就是說(次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務人)的到期債務,但是(債務人)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次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了。告知另行起訴。
我理解的立法目的:不能讓案件重復管轄了,因為(債務人)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次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說明其他法院已經審過,或者在審理,或者審過了,債權人起訴的法院如果再受理判決,那麼之前那個法院的文書到底有沒有效力呢?所以不能合並審理!

㈣ 《合同法》第14、15條是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回 符合下列規定: (一)答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 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 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㈤ 《合同法》中規定的15類合同是指什麼指的是哪些合同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㈥ 關於經濟合同法第15條

都要出,誰有誰先出,假如保證單位先承擔了賠償責任,可以訴訟被擔保人賠償其出的部分。

㈦ 《合同法》中規定的15類合同是指什麼意思是指的哪些合同呢列舉一些出來~~謝謝啦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㈧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 第十五條 網上的條文不一樣,到底哪個正確

查法條建議上政府官網,中國人大網,中國法院網,國務院網站。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在職 發布:2025-09-13 10:59:11 瀏覽:863
規章誰批准 發布:2025-09-13 10:35:36 瀏覽:952
基層法院審判 發布:2025-09-13 10:34:57 瀏覽:986
簽勞動法永久合同後要辭工 發布:2025-09-13 10:22:53 瀏覽:603
竹簡版道德經 發布:2025-09-13 10:16:17 瀏覽:895
法律援助維民權耄耋 發布:2025-09-13 10:09:11 瀏覽:29
2012吉大在職法律碩士錄取 發布:2025-09-13 10:01:04 瀏覽:258
應訴律師費用 發布:2025-09-13 09:58:42 瀏覽:191
婚姻法給了女騙子機會 發布:2025-09-13 09:44:18 瀏覽:513
居民法律意識調查 發布:2025-09-13 09:42:05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