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末位淘汰勞動合同法

末位淘汰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11-27 19:49:55

『壹』 績效考核處末位就要被淘汰,這一做法符合勞動合同法

有兩個步驟:1、首先,對於績效考核末位淘汰的做法,事前雙方對此應當協商一致達成約定;事後對於考核結果應當得到你的確認或者單位要舉證其考核結果的合法性、合理性;2、其次,即便上述1完備了,勞動者真的考核處於末位,根據勞動合法的規定,這應當是屬於不勝任工作,在單位決定解決前還有一個前置程序,那就是單位要對勞動者「進行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勝任」,當然對於這個再次不勝任,單位仍負有舉證責任證明。
你的具體情況,你具體對照吧,如果單位沒有做到以上兩點,基本上如果解除勞動合同,依法可以主張的補償有①代通知金1個月(未提前30天通知);②經濟補償金,看你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滿一年一個月;不滿6個月算半個月工資。

『貳』 「末位淘汰制」能否作為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公司以「末位淘汰」方式解除勞動合同是違法的行為,用人單位需要給被離職的員回工發放一定答的賠償。

根據《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四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期限內通過"末位淘汰"或"競爭上崗"等形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支付賠償金的,予以支持;但勞動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2)末位淘汰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叄』 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嗎

「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違法。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期限內通過「末位淘汰」或「競爭上崗」等形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肆』 實行末位淘汰制符不符勞動法規定

根據《勞動合來同法》的相關源條款,如果單位有這方面的規章制度,末位淘汰制符合法律規定。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伍』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在有的銷售公司為了公司的業績,然後搞一些末位淘汰的制度出來,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業績最末的那一位員工需要被淘汰,那麼這樣做符合勞動法嗎?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公司搞末位淘汰符合勞動法嗎
從法律角度講,「末位淘汰」僅作為內部規章制度,並以員工的工作業績或績效排名在末位為由,直接解除與員工間未到期勞動合同的行為,並不符合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公司的這個末位淘汰,僅僅是作為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已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所以說這種肯定是不符合勞動法的,到時候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企業實施末位淘汰制違法嗎
末位淘汰是否可獲經濟補償
什麼是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合法嗎

『陸』 末尾淘汰 怎麼規避勞動法

我想你所謂來的規避是源指經濟補償吧。其實根據勞動合同法,如果員工不能勝任工作(業績排在末位,面臨淘汰)應當轉崗,或培訓,如經培訓仍不勝任工作崗位的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但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但如果直接解除的話可能勉勵「非法解除」的困境,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賠償金(雙倍於經濟補償)。

『柒』 末位淘汰制與新施行的《勞動合同法》相抵觸嗎

如果單位願意按勞動合同法規定進行賠償,那沒問題啊

熱點內容
司法鑒定賺錢嗎 發布:2025-09-13 11:11:37 瀏覽:398
對方侮辱我算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3 11:11:05 瀏覽:878
司法考試在職 發布:2025-09-13 10:59:11 瀏覽:863
規章誰批准 發布:2025-09-13 10:35:36 瀏覽:952
基層法院審判 發布:2025-09-13 10:34:57 瀏覽:986
簽勞動法永久合同後要辭工 發布:2025-09-13 10:22:53 瀏覽:603
竹簡版道德經 發布:2025-09-13 10:16:17 瀏覽:895
法律援助維民權耄耋 發布:2025-09-13 10:09:11 瀏覽:29
2012吉大在職法律碩士錄取 發布:2025-09-13 10:01:04 瀏覽:258
應訴律師費用 發布:2025-09-13 09:58:42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