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離婚補償有沒有精神損失費

婚姻法離婚補償有沒有精神損失費

發布時間: 2021-11-27 23:15:53

A. 婚姻法中有賠錢青年損失費和精神損失費的條例

沒有。
從婚姻法立法到現在的多次修改,從來沒有關於青春損失費和精神損失費的賠償項目。
婚姻法中規定在男女雙方離婚時,一方有錯誤的,另一方可以多分財產,沒有其他損失費的賠償規定。

B. 女方要求離婚可以要精神損失費嗎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如果你有婚姻法規定的過錯情形則應賠償對方精神撫慰金。
注意,只有無過錯方才可以要求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當然如果夫妻一方出於愧疚不在乎另一方是不是也存在過錯自願給另一方精神撫慰金也是可以的。

C. 離婚精神損失費賠償標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30號):
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在審理民事侵權案件中正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對有關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
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 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 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二條 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有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因此,離婚時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根據以上規定處理。

D. 女方要求離婚,要精神損失費,我應該給嗎

離婚女方索要精神賠是允許的。根據《婚姻法》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但只有在無過錯方作為被告且不同意離婚,或者一審未提二審要求損害賠償調解不成的,無過錯方才可以在訴訟離婚後的一年內,單獨提請損害賠償。

一、離婚女方索要精神賠償允許嗎?

離婚協議經登記後有效

在此需要明確的是,協議離婚作為離婚的一種形式,雙方達成協議,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登記,那麼離婚協議對雙反當事人均產生法律效力,原則上必須履行。

訴訟離婚後主張損害賠償有時間限制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但只有在無過錯方作為被告且不同意離婚,或者一審未提二審要求損害賠償調解不成的,無過錯方才可以在訴訟離婚後的一年內,單獨提請損害賠償。

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法律有明文規定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主張精神損害的法定情形進行了列舉,同時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E. 出軌要離婚能賠償精神損失費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30號):
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 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因此,離婚時,一方有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按照以上規定處理。

F. 離婚涉及到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是多少

您好,
在我國,確定離婚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時,應該考慮如下幾方面的因素:過錯方實施過錯行為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無過錯方對離婚是否有可歸責的過錯。過錯方的經濟支付能力等等。

關於精神損害的法律規定:
從《婚姻法》第46條的內容來看,只有在實施家庭暴力致害或虐待遺棄致害時才會產生治療費用等物質損害,而重婚、與他人同居、以及家庭暴力、遺棄虐待等都會產生精神上的痛苦,所以產生精神損害,因而對精神損害的賠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由於精神損害賠償無法有形地去把握,問題就顯得更為復雜。
《婚姻法解釋(一)》第28條中指出,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盡管《精神損害賠償解釋》中第10條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應根據以下因素確定: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所造成的後果;過錯方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及當地平均生活水平。但具體到離婚損害賠償中,上述考慮因素可能還不夠具體和妥帖,需要結合離婚損害賠償的具體實踐進行、特定化。
確定精神損害的原則
結合《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和司法實踐的情況,在離婚損害賠償中確定精神損害賠償一般應該遵循如下原則:首先是適當補償的原則。由於精神損害具有無形性,無法完全對應於金錢計算數額,因而所謂的精神損害賠償具有很強的補償性質,從最終的效果上看,也只能是適當補償受害人所受的精神損害。其次是慎用自由裁量的原則。由於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沒有法定的統一標准,因此法官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餘地較大,這就需要法官在判斷此類案件時慎重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以避免畸重畸輕。最後是實質公平原則。公平原則是審理民事案件普遍適用的原則。但在離婚案件中,訴訟主體本身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決定了更需從實質公平的角度適用這一原則。眾所周知,由於長期受封建傳統意識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男女在政治、經濟、社會上仍呈現著不平等的現象,尤其是婦女和未成年子女在離婚案件中相對處於弱勢。因此,在離婚案件中適用公平原則時,如果無過錯方為女方,應考慮婦女本身所處的不利狀況,確定給其相對較高的賠償數額,以彌補其精神損失,使其精神上得到撫慰,以示公平。
確定損害金額的因素
確定了大的原則之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具體的因素了。在我國,確定離婚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時,應該考慮如下幾方面的因素:第一,過錯方實施過錯行為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比如過錯方除了犯重婚、與他人同居的過錯行為外,還對無過錯方實施家庭暴力,在此種的情況下,無過錯方受到的精神傷害應該是特別嚴重的,應對其給予較多的精神賠償費。第二,無過錯方對離婚是否有可歸責的過錯。前文的論述表明離婚損害賠償中的「過錯」,僅指實施《婚姻法》第46條所列行為而言。除此之外的其他行為則不能視為離婚損害賠償意義上的「過錯」行為,因此,離婚損害賠償中也不適用傳統民法中的過失相抵規則。但這並不排斥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金時無過錯方過失行為的參考價值。也即,當無過錯方對於離婚也有一定的責任時,法官可以考慮適當減少對其支付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第三,過錯方的經濟支付能力。如果無過錯方要求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支付會導致過錯方背負非常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導致嚴重地大幅度地降低其生活水平,則應不予支持或適當減少。第四,性別因素。一般而言,離婚會對婚姻關系的雙方都造成精神傷害,但由於男女社會角色的不同,男性在承受精神痛苦的能力方面比女性更強一些。所以,當請求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是女性一方時,應根據其性別特性給予更多數額的賠償,以體現對女性的特別保護。第五,婚姻的持續時間。婚姻關系越長,雙方對婚姻和家庭投人的就更多,因而無過錯方所受到的精神損害應該是越大的,故對其的精神賠償也應該多一些。

G. 離婚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失費嗎

需要具備一些情形才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例如婚內出軌、婚內與他人生子,一方原因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可以向法院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H. 離婚可以索要精神損失費嗎

在離婚案件中,由於一方的過錯導致離婚,另一方在離婚時可以要求對方進行損害賠償。

《婚姻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七條 規定: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後,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一年後提出的,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一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I. 離婚精神損失費怎麼算

離婚影響的不僅是一張證書的問題,牽涉到的財產問題往往讓離婚夫妻頭疼不已爭吵不休。其中一方提出離婚費用能否包括精神損失費?離婚精神損失費是怎麼算的?
離婚可以要精神損失費嗎
既然法律中並沒有規定需要對青春做出損失賠償,但是如果青春損失是精神損失的一種類型,青春損失費是不是就可以以精神損失費的名義立足了呢?
一般而言,青春損失費不屬於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根據《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的范圍是:
1.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2.侵犯監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給監護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權或非法利用、侵害遺體、遺骨給死者近親屬造成精神損害的;
4.滅失或毀損他人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損害的。
符合以上范圍情形的則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不符合以上范圍情形的則不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婚外情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費的賠償?
在婚姻存續期間因為婚外情是不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費的賠償的,我國法律只支持離婚精神損失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麼?
根據《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財產分割意見》)的規定,離婚賠償標准結合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男女平等原則
男女平等原則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條法律規范中,離婚賠償標准又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離婚賠償標准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2、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
這里的「照顧」,離婚損害賠償標准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後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離婚賠償標准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離婚賠償標准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
離婚損害賠償標准規定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離婚賠償標准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離婚賠償標准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4、權利不得濫用原則
離婚損害賠償標准規定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於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這是司法實踐經驗的總結,符合夫妻關系和婚姻生活本質的要求,離婚賠償標准有利於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其他離婚損害賠償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婚外情都可以請求離婚精神損失費的。根據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根據我國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有下列情況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1.重婚;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3.實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婚外情都可以要求離婚賠償。婚外情可以請求的離婚賠償必須是以下兩種情況:重婚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除了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這兩種情況外,像嫖娼、一夜情、通姦、短期的婚外情都不能請求婚外情離婚賠償。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在職 發布:2025-09-13 10:59:11 瀏覽:863
規章誰批准 發布:2025-09-13 10:35:36 瀏覽:952
基層法院審判 發布:2025-09-13 10:34:57 瀏覽:986
簽勞動法永久合同後要辭工 發布:2025-09-13 10:22:53 瀏覽:603
竹簡版道德經 發布:2025-09-13 10:16:17 瀏覽:895
法律援助維民權耄耋 發布:2025-09-13 10:09:11 瀏覽:29
2012吉大在職法律碩士錄取 發布:2025-09-13 10:01:04 瀏覽:258
應訴律師費用 發布:2025-09-13 09:58:42 瀏覽:191
婚姻法給了女騙子機會 發布:2025-09-13 09:44:18 瀏覽:513
居民法律意識調查 發布:2025-09-13 09:42:05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