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社會保險比例
『壹』 勞動法中社會保險繳費比例
猜到你應該需要河北附近的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各省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有相當差異的,建議你到中國人事網查詢。
這個是網址,你去看看就明白呢。
http://www.cn12333.com/writ_view.asp?id=2369
『貳』 勞動法規定工資和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是怎樣的
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版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
工傷權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1.9%,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不繳費;
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0.5%;
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0-12%。
各地不太一樣,會有差別。
『叄』 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比例是多少
公司支付給員工的社保比例: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員工收入6000元,單位支付1200元,個人支付480元;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醫療保險:單位6-4%,個人2-4%;工傷保險:單位1%,個人0%;生育保險:單位1%,個人0%。
一、公司為員工支付社會保障法規:
1.從員工入職之日起支付;2.職工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的確定:(1)職工社保繳費基數按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確定,上一年度不足10個月的按實際月平均計算,參加新工作的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繳費基數不低於上一年度全省平均工資的60%或高於300%;(2)繳費比例:養老保險28%(企業20名,個人8名),醫療保險10%(企業8名,個人2名),失業保險3%(企業2Z名,個人1名),工傷和生育保險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障費,由企業從應付職工工資中代扣代繳。3.在職職工按社保規定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工傷待遇、生育待遇,失業職工享受失業待遇。繳費年限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申請退休,享受退休工資待遇並享受。
退休保險。
二、單位繳納社保有哪些法律規定?
1.《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4.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綜上所述,所以在我國《勞動法》和其他相關律法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保,以任何理由拒絕參加保險都是違法的。
『肆』 關於勞動法個人保險承擔比例的問題
工資1500(包含保險)應該理解為1500元包括個人應繳納的部分,並不包括單位繳納的,最低工資也是這樣規定的
『伍』 勞動法里規定買保險的比例嗎
根據你描述的這種情況,你是說勞動法里邊是不是規定買保險的比例?實際上買保險的比例是社保局規定的,而企業是不能隨便更改的
『陸』 五險一金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就今年我因為疫情的影響,政府做出了一些方案改變,看這:《減免社保,緩交公積金!應對疫情國家再放大招》
一、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企業、單位繳16%,個人繳8%。
醫療保險:企業、單位繳7%,個人繳2%。
失業保險:企業、單位繳0.7%,個人繳0.3%。
工傷保險:企業、單位繳0.45%。
生育保險:企業、單位繳1%。
二、五險一金的意義
五險一金還是國家給與我們全體公民最基本的福利保障。
要是不交五險一金,有很多福利如退休後的養老金、生孩子補助等領不到不說,要是生活在大城市還會影響我們買房、搖車號、落戶、小孩教育等相關重大問題。
除此之外,五險一金有一項超級有用的福利即醫療保險,只要有醫保,生病住院,國家就會幫你報銷絕大部分費用。
能夠毫不為過地說,你手裡的那張醫療卡,比銀行卡都寶貝。還有,奶爸提醒你,就算辭職了,五險一金一定要交,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交,一定要交,一定要交。
奶爸總結,五險一金還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按時繳納,最好不要斷繳。
『柒』 勞動法關於對社保的規定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強制性政策的規定,而不是福利。社會保險的目的在於使勞動者在退休,失業,患病,工傷,生育等5種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參加社會保險既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應盡的義務,更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從勞動法規上講,用人單位應當自新聘員工上班之日起,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成本,同時由於員工就職的不穩定性,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不在少數)往往要在員工轉正後才辦理該員工的社會保險參保手續,而在轉正了再拖後幾個月辦理參保手續的也同樣不在少數。
正如你所知道的,用人單位承擔的比例要比個人高。
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5種社會保險的繳費比例,單位/個人分別為:20/8,2/1,8/2,1.2/0,0.7/0。前2種比例全國統一,後3種比例各地會有不同。由此單位繳費比例合計31.9%,個人繳費比例合計11%。如果某地的繳費基數為1500元,單位繳費1500*31.9%=478.5元/月,個人繳費165元/月。
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沒有繳納的,只能向社會保障機構補繳,沒有補還給個人的政策規定。你的「即使按扣除個人比例算,也應該補還我一部分」的要求,同樣沒有政策依據。
你的這種情況,社會保障機構是允許補繳的,但是單位不會這么做。在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還不夠健全的今天,你能參保已經是幸運的了,建議你向前看,知足罷了。
『捌』 養老保險比例
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統一為8%。
在實際執行中,有的地區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企業的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有的地區以本企業職工繳費基數之和,即以本企業職工在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以內部分之和為基數。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
2、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 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國家法定基本養老保險、地方補充養老保險和單位補充養老保險等多層次的養老保險。 政府依法組織實施國家法定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養老保險);
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地方補充養老保險;
鼓勵、支持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為職工參加單位補充養老保險;
提倡個人參加儲蓄性養老保險。
『玖』 企業職工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在勞動法中有規定嗎
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都是屬於國家強制性的規定,凡是企業職工,必須繳納,否則就會被罰款,社會保險法和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已經明確了法律責任,以及罰款的數額。國家三令五申強調的就是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出台文件。
靈活就業以及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險,是自願的,不帶有強制性,可以自願參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