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學社會學分析法弊端

法學社會學分析法弊端

發布時間: 2021-11-28 03:23:50

❶ 請從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學四個維度去分析性別不平等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社會學:

運用社會性別分析方法,學者有力地揭示了性別歧視的根源及危害。「性別歧視雖然源於原初兩性的自然分工,卻深深地根植於男權文化之中,並被男性統治的法律不斷地發揮至極並予以制度化。

同時,男性統治的法律理論也不斷地極盡其『科學』想像之能事,掩蓋社會性別,為法律披上了性別公正與性別中立的外衣,致使社會性別得以不斷的強化。」

對兩性不平等的現狀的揭示,有助於正確認識性別歧視的嚴重性及其解決的必要性、緊迫性。一些現行法律條文中,沒有加入性別意識,存在明顯的「性別盲點」。

二、心理學

婚姻法為例,首先,該法規定了某些嚴重的性別歧視內容。例如,關於結婚年齡,規定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這種規定,肯定了傳統的「男大女小」婚配習俗,現實生活中男性可以與比自己小幾歲、十幾歲、幾十歲的女性結婚,而女性往往只能選擇比自己年齡大的男性結婚,使男女兩性形成了結婚對象的資源分配不平等。

三、法學:

運用社會性別理論考察婦女權益保障法,發現該法存在著缺乏救濟途徑的歧視。例如,在「法律責任」一章中,規定女性在就業、勞動待遇、保健等權益受到侵害時,「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給予行政處分

四、教育學:

公民在私人領域中的個人權利之一的隱私權保護,與公共領域中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的平等權保護,往往會發生沖突。

前者嚴格限制公權力的介入,後者則要求充分發揮公權力的作用。在公共領域當中,法律主體的地位平等成為公民社會得以延續的基本保障;而在私人領域中,面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法律似乎應該退避三舍。

(1)法學社會學分析法弊端擴展閱讀

重要性:

男女平等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女性權益也通過各種制度和法律的完善而得到更多保障,但在公民個人層面,則更需要對這一國策的踐行。

而踐行的前提,離不開自始至終、正確全面的教育和引導。如果沒有系統全面的性別平等教育,不僅無法滿足社會對性別關系的認知和對性別平等的期待,也會對孩子們在未來處理婚姻家庭乃至社會關系方面產生影響。

❷ 請從社會學教育學法學三個維度分析性別不同等現象產生的原因並列舉出如何解決

現在還是有屬於性別的一些歧視方面的吧。但是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❸ 法學好還是社會學好

這個問題抄看從哪個角度去說襲。法學有法學的優點,也要法學的局限。法學應該屬於社會學的范疇,所以,法學比社會學的范圍要窄的多,但,也專的多;社會學比法學廣泛的多,但,都有涉獵,跟法學比起來,沒有法學更專業,更聚焦。所以,根據你的喜好和個人發展,規劃自己選擇法學還是社會學更好。

❹ 什麼是法學的社會學分析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是社會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法學中主要指通過對與法律有關的社會事實作調查並進行實證分析作出結論的方法。社會調查方法對立法學的研究和法律實施質量的研究特別重要。在採取重大的立法行為之前,通常要對社會現實進行調查從而決定選擇何種立法方案,如何在法律中實現利益平衡。

❺ 法社會學和法學的各自利弊有哪些 急求。。。。謝謝。

好像是法學面更廣。

❻ 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中西法學的不同境遇

舅舅家

❼ 法律社會學與法學的區別和聯系

(一)法學與社會學
社會學是一門重要的具有綜合意義的社會科學,主要研究社會結版構、社會活動及其進權程的宏觀問題。法學與社會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交錯的關系。一方面法學是要研究社會中的法,把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研究,另一方面,社會學要通過法律來研究社會,因此兩者有著極其廣泛的共同論題。

❽ 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與社會學法學派的比較

法理中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的觀點在西方三大法學流派中,各學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比較而言:
(1)、自然法學派的主要內容是:
其一,關於法的本質。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從本質上是一種客觀規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須以客觀規律為基礎,這種客觀規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其二,法來源於永恆不變的本性、自然性、社會性、理性。真正的法律應當與之相符合,特別是與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為基礎,它永恆不變,並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於實現公意和正義。
其四,法律及其觀念應當與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類尋求正義之絕對標準的結果。
歸納而言,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他們對法律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客觀基礎的探索,對於認識法的本質和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2)、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是:
其一,著力分析真正的法或「嚴格意義的法」,即國家制定的法律「國家法」,而不是什麼自然法,由於這種法律能為經驗所感知和真實存在著,因而也叫實在法或實證法。至於其他所謂的「法」,如自然規律、自然法、榮譽法則,只是有比喻意義,不值得研究。
其二,實在法或國家法是由法律規則構成的,是一個法律規則或法律規范的體系。
其三,法律是中性和價值無涉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純粹技術性和工具性的東西。至於政治道德等價值觀念、意識形態與法律並無內在的和必然的聯系,因此不能從政治上和道德上對法進行評價,即不存在什麼道義與不道義、良與惡的問題。「惡法是法」。
其四,一個由立法機關制定的好的法律規則體系,即形式上合理性的法律規則體系是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為宗旨的,執法者或法官只要遵循規則就可以審理各種案件,也就是說,執法者只是法律推理的機器,不應當有任何的自由裁決權。
在分析主義法學法律觀指導下的西方法律實踐活動,使西方在其後的幾十年裡,法律規則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規則體系,幾乎涉及了人的一切生存領域。但是,這種法律觀只注意到法與國家密切聯系,卻忽略、否認和割裂了法與其他事物,特別是政治、道德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他們揭示了法的技術性、工具性、獨立性,卻否認了它的價值性、目的性、依賴性。
(3)、社會法學派的主要觀點
社會法學派將社會學的分析框架和理論工具引進到法學領域,在社會中研究法律,並通過法律研究社會,強調法律的社會作用和效果。
其一,法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秩序,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則,而是社會立法中的秩序或人類聯合的內在秩序。
其二,法律與國家之間並沒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它並非一定由國家機關特別是立法機關所制定和實施,在沒有國家的時侯和地方也存在著法律。
其三,法律絕非僅僅是規則的體系,而是由規則、原則、政策 多種復雜的要素構成,法律的本身必不是單純的一種規則。
其四,法律不僅是一個規則體系,還是一項過程和事業。
社會法學派的觀點,表明了他們堅持在法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中,以法的實際運作為對象,揭示了法產生於社會之中,目的是消解彼此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對立和斗爭,以平衡各種利益。而且,他們還把法置於整個社會之中,分析各種社會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文化的諸因素對於法及其運作的作用和影響。應當說,法律社會學有利於對法的內涵的理解,有利於擴展法學研究的領域和視野。

❾ 從法律社會學角度分析對高考的看法

在當今社會說抄,高考算是唯一一個比較公平(不是絕對)公平的地方了。
因為社會階層很多人都需要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
但是高考的決定又太過於武斷了。所以高考也是算一個扼殺人心的東西了。
不過時代在進步,高考也會不斷的發展的。
不管怎麼說在社會沒有發生變革之前,中國還是需要高考制度的存在。

熱點內容
法院下鄉防疫 發布:2025-09-13 07:29:32 瀏覽:843
法官休庭後 發布:2025-09-13 07:24:01 瀏覽:82
婚姻法民法典條款變化 發布:2025-09-13 07:21:04 瀏覽:70
中國行政法屬地屬人管轄 發布:2025-09-13 07:16:56 瀏覽:478
全國道德模範張蕾 發布:2025-09-13 07:08:29 瀏覽:349
最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 發布:2025-09-13 07:07:10 瀏覽:829
期貨法律法規匯編第七版 發布:2025-09-13 07:03:11 瀏覽:856
湖州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13 06:57:32 瀏覽:544
滎陽司法鄭凱 發布:2025-09-13 06:57:17 瀏覽:384
法社會學論文注釋 發布:2025-09-13 06:41:19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