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女性婚姻法
A. 德國離婚法內容,急需
根據新的德國婚姻法抄,他們必須要分居一年後才能正式離婚。贍養費要首先看有幾個孩子,給足孩子的,還要看孩子的年紀,如果孩子很小,母親無法一邊工作一邊照顧,那麼這段期間還要負責她的生活費用,婚姻期間財產分配的說道很多。基本上,現在男人離婚不至於像以前基本是」兩袖清風」,只能剩個生活費。但是要是孩子多還年紀小的話,他也剩不下什麼大的身家了。也許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盡管不是自己的,將心比心吧。另外,德國不是什麼好得不得了的地方,這里生活很平淡,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內其實差不多,就是空氣質量好點。所謂自然風光多,就是滿世界的村子,他的月稅後收入少於3000歐的話,你過不上什麼國內標準的」奢侈」生活,甚至還不如國內呢。
B. 德國同性婚姻法正式生效了嗎
德國同性婚姻法生效, 首對新人擁吻慶祝。
目前即將開啟第四個任期的默克爾本人在今年6月的表決中投下了反對票。默克爾當時強調,德國《基本法》當中規定的婚姻就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結合,但她同時確信,德國已經具備完全接納同性婚姻伴侶的可能性。
C. 請問誰德國婚姻法的中文翻譯。德國婚姻法是否規定婚姻登記需要雙方當事人到場
你好,德國婚抄姻注冊法規定必須襲雙方當事人在場並親筆簽名。
還有一點你需要事先考慮到的是對方並沒有國籍,即使結了婚你也無法獲得國籍,必須通過簽證的方式去德國探望他。(即便他有居留權也不例外)
另外通過你的描述對方所持有的並非永久居留,而是庇護居留,這種居留與永久居留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並且嚴重建議你不要相信任何號稱可以解決這種問題的中介,由於德國法律的嚴密及無法改變的執行力度,沒有機構可以絕對的解決相關的問題,希望不要上當受騙。
D. 德國的婚姻法
我在找資料的時候被老爸罵了..........汗
E. 我喜歡德國,因為德國的法律制度保護女性,特別是德國的婚姻法,男性在婚姻法里是弱勢群體 ;社會輿論支
歐洲的婚姻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結婚,一種是合法同居伴侶。前者在回歐洲基本已經名存實亡,基本答上大家都是僅僅開個同居伴侶證明而已。我在歐洲,身邊的歐洲人沒有結婚的。合法同居如果分開,那就分開了,並不會讓你得到什麼。不要覺得自己依靠法律能獲得什麼,婚姻法是從上個世紀開始的,那個世紀確實不平等現象很多,現在這個世紀,法律留下來,但是更講求男女平等。別把歐洲男人當成傻子,他們對於親密關系非常謹慎,不會輕易接受一段伴侶關系。而且即使你們結婚了,可能性很低不說,分開了的贍養費問題也是保護弱勢一方,如果丈夫掙得比妻子少或者丈夫是家庭煮夫,那麼妻子也要支付贍養費給丈夫。歐洲法律講求男女平等,不平等的上個世紀的條例,大家也都在規避。
F. 德國婚姻法有規定男女幾歲算是晚婚晚育嗎
應該是沒有,西方國家都是鼓勵生育的。連中國都在逐漸取消晚婚晚育的說法了。
G. 德國婚姻法
我找抄了半天也沒找到,可以國內沒有吧,以下只是一些條款:
德國婚姻法第17條規定,凡未辦理本法第13條(已經訂婚的雙方同時在婚姻登記官員面前 親自申明他們願意互相締結婚姻,婚姻關系便告成立)所規定的結婚手續者,婚姻無效。 但如果在舉行結婚儀式後,配偶雙方曾在婚姻共同體中生活3年以上,婚姻視為自始有效。
H. 如果不加入德國國籍,和德國人結婚,國際婚姻法又是怎麼規定的
可以留各自的原籍。
請參照我國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第二十一條結婚條件,適用當事人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或者國籍國締結婚姻的,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
第二十二條結婚手續,符合婚姻締結地法律、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的,均為有效。
第二十三條夫妻人身關系,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
第二十四條夫妻財產關系,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
第二十五條父母子女人身、財產關系,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中有利於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
第二十六條協議離婚,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的,適用辦理離婚手續機構所在地法律。
第二十七條訴訟離婚,適用法院地法律。
第二十八條收養的條件和手續,適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收養的效力,適用收養時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收養關系的解除,適用收養時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法院地法律。
第二十九條扶養,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法律中有利於保護被扶養人權益的法律。
第三十條監護,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中有利於保護被監護人權益的法律。
I. 德國和奧地利的婚姻法 誰能告訴我詳細制度呀 謝謝
德國和奧地利對於這方面的規定差不多,但是德國就要更麻煩些。法律上的東東很多了,平白些的來說好了:
1.如果中國女孩和德國人結婚,這個婚姻是被雙方政府承認的,在兩國都有效。看起來很廢話,但是這是最根本的一點。
2.基於第一點,女方有權利以家庭團聚的理由移居德國,3年後可以取得居留身份,即所謂的綠卡。
3.婚姻內所生子女即為雙方所有,也就是說無論孩子的爸爸是誰,都算她老公的。這點看似無聊,但是我同事的孩子就差點歸了前夫,因為離婚手續沒辦。由於德國是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孩子可以在成年後自己選擇歸屬哪一方,但是由於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孩子就必須生下來就決定算中國的還是德國的。
4.以目前的形勢看,樓主還暫不會考慮離婚,所以也不多說這種掃興的話題了。簡單說,如果離婚,在沒孩子的情況下,收入高的一方要支付給收入低的一方贍養費,直到其再婚;有孩子的話,就要加上孩子的撫養費。
5.結婚手續不是麻煩,而是很麻煩,要有耐心,愛心和信心。我的結婚手續耗時近半年,而且這可是在中國登記的速度,如果選擇在德國注冊,時間更長。
步驟為:
A 將你的出生證明,居住證明,單身證明公證並經德國駐華使館認證,護照復印件經德國駐華使館認證,所有材料發到德國,男方可以據此申請可婚證明
B 男方持德國的可婚證明到德國駐華大使館換取認證。
C 女方拿戶口簿,身份證,男方拿護照,可婚證明到省級民政機關涉外婚姻登記處登記。
D 登記後,辦理婚姻公證並交德國駐華大使館認證。
E 准備好相關材料後,到德國駐華大使館申請家庭團聚簽證,2-3個月後,你能得到簽證。
F 達到德國後,申請德國戶口簿,男方可以換稅卡了。
如果在德國結婚,德國民政機構首先就會要一遍女方全部的材料,如果遇到牛勁的人,就不停的補材料吧。德國大使館也會加要女方財產證明。
J. 海德堡婚姻法如何規定
一、結婚的條件
1、實質要件
(1)達到法定婚齡。成年之前不應結婚。若申請人已年滿16周歲並且將成為其配偶之人為成年人,經申請,家庭法院可以免除對前述規定的遵守。
(2)無行為能力人不得結婚。
(3)禁止重婚。
(4)直系親屬之間以及全血緣和半血緣的兄弟姐妹之間不得結婚。因收養而形成的前述親屬關系之間不應結婚,但收養關系已經解除的除外。
2、形式要件
當事人結婚必須同時到場,且必須在戶籍官員面前聲明相互結婚的意願,聲明不得附條件和期限。
二、可撤銷婚姻
德國只規定了可撤銷婚姻的規定,而未規定無效婚姻。婚姻只可以由法院申請所作的判決予以撤銷。婚姻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而解除。
構成可撤銷婚姻的條件是:
(1)未達法定婚齡的;
(2)無行為能力的;
(3)重婚的;
(4)屬於禁止結婚的親屬范圍的;
(5)結婚人結婚時未同時到場並做出聲明的;
(6)婚姻一方在結婚時出於無意識狀態或處於暫時性的精神錯亂狀態;
(7)婚姻一方在結婚時不知其所為之事為結婚;
(8)婚姻一方因受欺詐而結婚;
(9)婚姻一方之結婚系非法脅迫說致;
(10)婚姻雙方在結婚時一致認為他們無意建立共同的婚姻生活的義務。
三、離婚的條件和程序
1、離婚的條件及例外規定
德國離婚法不承認協議離婚,法律規定「只在經婚姻一方或雙方申請、由法院判決後,方得離婚。婚姻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而解除。」
德國離婚法奉行「破裂主義」,即可以請求離婚的唯一理由是婚姻破裂。認定婚姻破裂的標准應包括「分居」的客觀情況和雙方不願再重新共同生活的主觀意思。法律規定,如果婚姻雙方分居一年並且雙方均申請離婚或申請相對人同意離婚,則推定婚姻破裂;如果夫妻雙方3年來一直分居生活,則推定婚姻破裂。
為了防止離婚請求人濫用破裂主義而損害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或另一方配偶的利益,法律對「破裂主義」的離婚制度又作了三項例外規定
第一, 婚姻雙方分居未滿一年的,原則上不準離婚。
第二, 雖然婚姻已經破裂,但基於特別理由,為了維護該婚姻所產生的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有維持婚姻必要的,不得離婚。
第三, 雖然婚姻已經破裂,但由於特殊的情況,離婚對反對離婚的配偶過於苛刻,且權衡離婚請求人的利益而有維持婚姻的必要的,不得離婚。
2、德國的初級法院中設置了家庭法庭(也稱家庭法院),專門管轄有關婚姻(離婚)、親權或親子間與夫妻間的撫養、夫妻財產制等各種案件。離婚之訴由夫妻共同居所地的家庭法院管轄。家庭法院可以根據離婚配偶一方的要求,對婚姻的解除和離婚後果問題包括贍養、監護、夫妻財產分割等同時做出判決,只在特殊情況下允許分案處理。
四、離婚後夫妻財產的分割
1、凈益平衡原則
德國法律規定,婚後取得的財產歸夫妻雙方共同享有。在實踐中,離婚時,只要確定夫妻個子財產的凈值部分(離婚時財產價值減去離婚時的財產價值),其增加部分相互均分即可。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又被稱為「凈益平衡原則」。
2、供養補償制度
為了保障未參加社會勞動但對家庭有貢獻的婦女在離婚之後也能獲得養老津貼等社會福利的期待權,德國特別設立了「供養補償制度」。根據該制度,婚姻雙方當事人中的一方在婚姻期間所得的養老金、退休金、殘疾及失業等津貼的期待權,依據「凈益平衡原則」由夫妻雙方均等享有,並在離婚時結算平衡,但帶有補償性質的意外事故保險或戰爭傷殘撫恤而產生的養老金,不包括在內。
五、離婚後對配偶的撫養
德國法律規定,如果婚姻一方在離婚後不能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則該方可以依照下列規定向婚姻另一方提出生活費請求權。
1、提出生活費請求權的法定情形包括:
第一、 因照管子女而要求生活費。
第二、 因年老而要求生活費。
第三、 因疾病或殘疾而要求生活費。
第四、 在獲得適當就業之前的生活費。
第五、 出於公平理由的生活費。
2、離婚後給付生活費的標准包括:
第一、生活費標准根據婚姻持續期間的生活狀況確定。
第二、購買適當的疾病保險的費用、為獲得適當就業而付出的進修教育費用。
第三、購買適當的養老保險以及喪失就職或就業能力保險的費用。
3、生活費的提供方式:包括按月預繳定期金和一次性補償金。婚姻雙方可以對離婚後的生活費義務達成協議。
4、生活費請求權的終止。
如權利人重新結婚或死亡,則生活費請求權終止;如義務人死亡,則給付生活費的義務由義務人的遺產繼承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