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義引申義合同法
A. 本義,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的關系
一個詞的本義可能是基本義,也可能不是基本義。而引申義和比喻義都是由基本義派生出來的意思,比喻義實質上也是引申義的一種。
本義指的是一個詞的最初含義,是一個詞有文獻資料證明的最初的意思。而基本義是一個詞多個義項中最常用的那個意思。因此,一個詞的本義可能是基本義。而引申義是從一個詞的基本義引申出來的意思,比喻義是通過一個詞的基本義打比方而產生的釋義。
例如:「海」的基本義和本義相同,意思都是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而在「胡吃海喝」這一詞中,「海」的意思是毫無節制地,這就是「海」的引申義。另外在「火海」這一詞中,此處的「海」就是比喻義,比喻連成一片的同類事物。
(1)本義引申義合同法擴展閱讀:
字義的辨別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看字形,不過從字形入手的話需要看的是甲骨文、小篆等古漢字,這一方法可以參考《說文解字》一書。另一種辨別字義的方法是歸納詞的多種意思來辨別字的本義。
B. 本義與引申義的關系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C. 什麼叫本義、引申義
本義:一般指詞的原始意義或較早的意義。如「年」的本義是指穀子熟,後來才引申演變為計時的單位。有時也指詞的基本(常用)意義。「紅」的基本意義是紅的顏色,後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賞識之意,如「這出戲唱紅了」。
引申義:由詞的本身引申出來的意義。如:(1)他打了人。(2)打掩護。(3)打理公司。(1)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它的本義;而第(2)(3)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它的引申義。
(3)本義引申義合同法擴展閱讀:
其他詞義。
比喻義: 通過本詞打比方產生的固定詞義。比如「尾巴」一詞原指「動物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但在下面這兩個句子中卻產生了比喻義。(1)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不能留尾巴。(2)他甩掉了尾巴。在第(1)句里,「尾巴」指「殘留部分」;在第(2)句里,「尾巴」指「跟蹤或尾隨別人的人」。
「詞義」與「詞意」是有區別的:義」和「意」都有「意義、意思」的含義,一般來說,「義」指概念義,是客觀的;「意」是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是主觀的。表示「詞本身的意義」時要用「詞義」;「詞不達意」、「抒情達意」的「意」則寫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