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工資算錯勞動合同法

工資算錯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12-06 21:29:46

① 算錯工資的人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算錯工資的人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勞動法~發錯工資誰的責任

如果用人單位發少工資給勞動者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約定及相關規定補發;但如果用人單位多發工資給勞動者的,勞動者不願意退還的,有可能構成非法侵權刑事犯罪,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人民法院追究勞動者的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③ 工資算錯了少發了應該怎處理

重新算好,然後補發,一般是這樣的。

④ 勞動合同法工資怎麼計算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所以月工資是按21.75天來計算的。

⑤ 我辭職到期了.工資也簽字拿了.後來發現算錯工資.還能要回算錯部分工資嗎

勞動者有證據,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
如果對數額等存在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⑥ 工資發錯了,責任由公司承擔還是員工個人,法律上有寫明嗎

需要賠來的,這屬於工作失源誤給公司造成損失。但是賠償有金額限制,每月不得超過當月工資20%。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拓展資料:

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勞動者的賠償責任,用人單位可以依約定要求勞動者賠償。

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勞動者的賠償責任,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用人單位能否要求其賠償,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

參考鏈接:網路_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⑦ 在勞動法中的,關於勞動合同法 雙倍賠償問題 ,要是工資...

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給勞動者雙倍的賠償。依據專《勞動合同法》第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⑧ 工資結算以後並簽字了但是發現算錯了還能在算嗎

1/結算總數款項是你所領的真實數據。
2、這個數據如果不對且能有證據證明,這說明是算錯了。
3、錯了就可以改正。
至於你簽字是說明你領的是算錯的款項,並不能說明他算得正確。

⑨ 簽訂《勞動合同》上的工資和實際工資不符!

  1. 可以要求按合同標准實施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申請補償。

  2.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3. 上述內容參考第二條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可以要求補足和賠償,賠償按工齡來,一年一個月,不足一年按半個月算。

⑩ 算錯工資的人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發現工資多算,可以要求多拿工資的人返還工資;至於多算工資的人,因為工作上的疏忽給公司造成了損失,法律上也許不需要承擔責任,但是單位可以給予一定的處分,甚至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其個人補足算錯的工資。

熱點內容
經濟法講什麼內容 發布:2025-09-11 02:47:57 瀏覽:254
新河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1 02:47:49 瀏覽:382
道德天尊老子 發布:2025-09-11 02:40:08 瀏覽:182
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1 02:26:55 瀏覽:100
非法學法律碩士復試題 發布:2025-09-11 02:26:46 瀏覽:241
渣男有小三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1 02:19:24 瀏覽:303
勞動合同官司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11 02:19:17 瀏覽:102
司法所工作雜志 發布:2025-09-11 02:17:42 瀏覽:1
順昌法院吳 發布:2025-09-11 02:12:11 瀏覽:965
羅城律師 發布:2025-09-11 02:10:46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