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環境保護法屬於社會法嗎

環境保護法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時間: 2021-12-09 09:26:20

① 環境保護法屬於社會法還是行政法

行政法吧。

② 環境保護法屬於什麼法

環境保護法來應該是屬於社會法。源
就其重要程度來說,並不是很重要。
我國地位最高的法律是憲法。
用得最多的是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
每個法律的地位,是由法律的制定主體,法律調整的對象、法律內容等決定的。

③ 環境法包括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下列哪個屬於環境保護法

其實上面那些法律都有涉及到環保法的范疇,所以你可以說他們都屬於這個范圍,但是同時他們有些又可以劃分到別的部門法當中,所以嚴格的區分很難得,比如土地管理法,目前主要把它劃分到經濟法當中。

繼承的是這樣,甲的兒子是代位繼承,其他的都是應當繼承的,都屬於第一順序繼承人。

④ 環境保護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就我的理解,憲法是所有法律的母法,是最基本的大法,下面的是刑法、民法等大法,三是條例,四是地方法律和規章
具體可以參照一下內容:
法律的分類和特徵

一、法的分類

1.法的淵源,也稱「法律淵源」,指那些來源不同(制定法與非制定法、立法機關制定與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義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又稱「法的形式」。

我國社會主義的法律淵源。主要包括:

(1)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即全國人名代表大會制定的憲法;

(2)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包括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3)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各個部委局制定的行政規章;

(4)省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即省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省級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及省級地方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的人

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5)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6)特別行政區制定的法律和法規;(7)經濟特區制定的法規;

(8)軍事委員會制定的軍事法規等等。由於制定它們的國家機關的等級不同,所以其法律地位或效力就呈現出層級的區別。

2.法律的其他分類

(1)按不同標准或角度分類

國內法和國際法

區別:制定和實施法律的主體不同,前者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制定並在該國(或者地區)制定實施的法律;後者是作為國際法律關系主體的國家或者地區之間制定和實施的法律。

根本法和普通法

區別:規定的內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前者又稱憲法,規定國家和社會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機關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制定需要特別的程序的法律。

一般法和特別法

區別:適用范圍不同,前者適用於一般的法律關系主體,通常的時間,國家管轄的所有地區。例如,《刑法》、《合同法》;後者適用於特別的法律關系主體、特別時間、特別地區。例如,《婦女權益保障法》、《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實體法和程序法

區別:規定的內容不同。規定的是主要權利和義務的法律為實體法。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著作權法》等;規定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得以實施的法律為程序法。如,《民事訴訟法》、《行政復議法》等。

成文法和習慣法

區別:制定和表達的方式不同。國家機關制定的、以文字形式表達的法律為成文法,由國家認可的習慣為習慣法。應該注意的是,普通法法系國家中的判例法也被稱為習慣法,與這里所指習慣法不是一個概念。

(2)特殊分類

公法和私法

---這是民法法系國家適用的一種法的分類,不適用於普通法法系國家。它淵源於古羅馬法,首創者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認為,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現代西方法學著作一般認為,憲法行政法刑法屬於公法,民法商法屬於私法,訴訟法依其主法而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公法與私法的界線開始模糊起來,出現了公法私法化、私法公法化的趨勢,也出現了不能確定是公法或是私法的許多法律,如經濟法、勞動法、環境法等。

衡平法和普通法

---這是在普通法法系國家適用的一種法的分類。普通法在此是專有名詞,特指在11世紀諾曼人征服英國後通過法院判決而逐步形成的適用於全英格蘭的一種法律;衡平法是在14世紀開始的,大法官法院的大法官們更據公平正義原則對普通法進行修正、補充而形成的一種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現在我國香港地區還存在這著種法的劃分。

聯邦法和聯邦成員法

3.法律的歷史類型

資本主義類型的法律

社會主義的法律類型

4.法系

法系是西方法學的一個概念,是按照法律的歷史傳統或者某種共性對於法律的一種分類。也就是說具有某種歷史傳統或者具有某種共性的國家的法律就屬於一個法系。 影響較大的有民法法系(又稱大陸法系、法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等)和普通法法系(又稱英美法系、判例法系)。

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以制定法為法律的主要淵源,判例不是法律的正式淵源;後者除制定法外,判例是重要的法律淵源,所謂「法官造法」就是指它而言。

5.法律體系

是指由在一個國家裡,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標准劃分的同類規范性法律文件所組成的法律部門而構成的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即部門法體系。

(1)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指一個國家根據一定的原則和標准劃分的本國同類規范性法律文件(也可以稱為同類法律規范)的總稱。

(2)部門法與法律規范、法律制度、規范性法律文件相互間的關系

---法律規范是構成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此外還包括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法律部門是由一個個規范性法律文件構成的,而規范性法律文件是由法律規范構成的。

---法律制度與部門法都是由同類規范性法律文件構成的分類。法律制度同部門法是一種交叉關系。一種法律制度,可以分屬於幾個法律部門,反之亦然,一個法律部門,可以包括許多個法律制度。

---規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現法的內容的形式或者載體,部門法就是由許多個規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法規和規章)構成的。

(3)劃分部門法的標准

第一,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種類是劃分部門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標准。

第二,社會關系的法律調整的機制是劃分部門法的第二位標准。

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或者基本結構如下:

憲法;行政法;民法和婚姻家庭法;經濟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軍事法;環境法;刑法;訴訟程序法。

二、法律的特徵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4.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規范的邏輯構成包括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

行為模式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所提供的標准和方向。行為模式一般有三種情況:(1)可以這樣行為,稱為授權性規范;(2)必須這樣行為,稱為命令性規范;(3)不許這樣行為,稱為禁止性規范;其中(2)和(3)又稱為義務性規范。

法律後果是指行為人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在法律上所應承受的結果。法律後果分為兩種:(1)肯定性法律後果,指行為人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要求行為,從而導致的一種積極的結果,包括國家承認行為合法、有效、應予保護甚至獎勵;(2)否定性法律後果,指行為人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規定而行為,從而導致的一種消極的結果,包括國家不承認行為合法,行為無效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規范的其他劃分:

---強行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確定性規范、委託性規范和准用性規范

⑤ 環保法屬於是行政法、民法、刑法與環境的綜合繁衍法嗎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是在憲法的統領下,由三個結構要素(公法、私法和社會法)構成。劃分為若干個法律部門,主要包括政治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親屬法、經濟法、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資源法等。
環境保護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調整的對象、方式與其他部門法有別,所以單獨歸為一類。
與行政法、民法、刑法是並列關系 非從屬關系 單獨適用

⑥ 什麼是環境保護法

環境保護法,在廣義上又稱為環境法,是調整因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目的是為了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體健康,保障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合理開發利用自然環境要素,防止環境破壞的法律規范,一是關於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環境的法律規范。另外還包括防止自然災害和減輕自然災害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法律規范。環境保護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綜合性、科學技術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區特殊性等特徵。環境保護法律規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國家,但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的現代環境法出現在世界上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不是國家基本法

不屬於基本法

⑧ 《環境保護法》與《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有什麼區別真的沒有分了,先謝謝高人指教了~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是環境法與自然資源保護法的統稱
《環境保護法》是調整因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環境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自然資源法是調整人們在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自然資源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一般包括土地法、水法、礦產資源法、水產資源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法、風景名勝區法、野生動植物資源法等。自然資源法與環境法是兩個聯系密切,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的法律部門。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性質:不否認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具有階級性,但階級性不是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唯一的本質屬性。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特點:1、綜合性。2、技術性。3、社會性。4、共同性。

簡而言之,一個是單獨的,另外一個是二者合一的

⑨ 環境法屬於哪一部門法

行政吧,或者社會

⑩ 環境保護法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第十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規定了環境與資專源保護。具體的法律法規:屬

一、環境保護方面:

包括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

二、資源保護方面:

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農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煤炭管理法。

三、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

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線保護條例、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管理條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四、新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罪》中增加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熱點內容
公司聘請法律顧問會議紀要 發布:2025-09-10 03:34:00 瀏覽:449
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9-10 03:06:30 瀏覽:968
勞動法中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9-10 03:06:22 瀏覽:870
拘留通知書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0 02:59:58 瀏覽:425
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校 發布:2025-09-10 02:49:42 瀏覽:645
民法紀要九 發布:2025-09-10 02:44:13 瀏覽:699
民事訴訟法什麼時間生效 發布:2025-09-10 02:44:12 瀏覽:736
地方性條例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0 02:39:39 瀏覽:849
社會收入法頒布時間是 發布:2025-09-10 02:20:04 瀏覽:858
中國證監會的規定是不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9-10 02:15:10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