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法要約
Ⅰ 國際經濟法中的撤銷和撤回有什麼區別,請詳細,高分
不同在於撤回必須先於或者至少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與人才可生效;撤回則無所謂
再就是撤回可以是不可撤銷的要約撤回;撤銷就不能撤銷不可撤銷的要約或是受要約人有充分理由相信是不可撤銷的要約。
要約的撤回類似於要約從未生效過,條件是撤回的表示先於或者同時與要約到達接受要約一方。
要約撤銷和要約撤回的區別是:目的上,要約的撤銷在於消滅要約的效力;要約的撤回在於阻止要約生效。時間上,要約的撤銷是在要約生效之後,承諾發出之前;要約的撤回是在要約生效之前。如果承諾生效,則合同成立,要約既不能撤回,也不能撤銷,否則就等於允許當事人撕毀合同。
Ⅱ 國際經濟法
C
《合同法》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內知之前到達容受要約人。
B
第五十二條
(2)如果賣方交付的貨物數量大於合同規定的數量,買方可以收取也可以拒絕
收取多交部分的貨物。如果買方收取多交部分貨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他必須按合同價
格付款。
Ⅲ 有關國際經濟法上的要約問題
如果b同意則合同生效
Ⅳ 國際經濟法題目
一、
1、國際貿易慣例,是指在國際貿易的長期實踐中,在某一地區或某一行業逐漸形成的為該版地區權或該行業所普遍認知、適用的商業做法或貿易習慣,作為確立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規則對適用的當事人有約束力。現在的國際貿易慣例經過人們的整理、編纂,表現為書面的成文形式。某一組織、協會的標准合同文本,指導原則,業務規范,術語解釋,都可以是國際貿易慣例。
2、我國《合同法》對要約邀請這一概念的規定是: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但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3、根據《匯票與本票統一法》,匯票是出票人要求付款人見票即付或見票後定期付給受款人或其代理人一定金額的無條件支付的命令。我國《票據法》對匯票的定義略有不同: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Ⅳ 國際經濟法 承諾逾期到達效力爭議的案例,請教高手指導!
1,該買賣合同已經成立。
涉及到逾期承諾的效力問題。對於承諾的生效時間,原則上,回根據「公約答」18條採到達主義,但對於逾期的承諾,「公約」21條2款規定:「如果載有逾期承諾的信件或其他書面文件表明,它是在如傳遞正常則能及時送達要約人的情況下寄發的,則此項逾期承諾具有承諾的效力,除非要約人毫不遲延的用口頭或書面通知受要約人,他認為其要約已因遲延承諾而失效」。
在本案中,B公司的承諾如非郵寄原因,完全可在要約有效期內到達,而且A公司在11月5日收到該逾期承諾後,未作任何信件答復,即該承諾有效,合同成立。
2,該要約於10月15日生效,因此有效期截止於10月30日
一個一個字敲的,可能表述不太好。。。
Ⅵ 國際經濟法的問題
1.合同沒有成立。因為乙的還盤已經超過了甲規定的承諾期限。超過承諾期限的還內盤無效。合同容在還盤到達發盤人時成立。見《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3條。
2.甲有權解除合同。因為,甲的預期利益沒有得到實現。而且,乙未及時裝船已經構成違約。
3.此時,甲無權解除合同。因為是普通的雞肉,不需要在特定的時機銷售。不過,此時乙仍然存在違約行為,甲可以請求變更合同內容,比如適當降低雞肉價格等。
Ⅶ 國際經濟法中要約和承諾的概念分別是什麼
要約是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人發出要求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表示無條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Ⅷ 國際經濟法題目,會的大神望提供幫助!!感激不盡!中國某公司A於2008年3月20日收到法國某公司B的要約,
1、A的訴訟請求能夠得到法院的支持。雖然貨物未交付,因為是B的違約行為導致A的損失,專所以應當由B賠償全部屬損失;B構成嚴重違約,A有權請求解除合同。
2、B的抗辯理由不成立。
3、合同有效,首期已交付,雙方已達成合意且已實際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