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中級經濟法
Ⅰ 關於經濟法中的仲裁 起訴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答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即請求法院通過審判,使被告人承擔某種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起訴須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還須屬於受訴法院管轄范圍。
Ⅱ 經濟法之仲裁,你會了嗎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仲裁機構根據糾紛當事人之間自願達成的協議,以第三者的身份對所發生的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二)仲裁的基本原則
1.自願原則
(1)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必須首先由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組織不予受理。
(2)當事人可以自願選擇仲裁機構及仲裁員。
(3)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後,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仲裁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請求。
(4)當事人自願調解的,仲裁庭應予調解。
2.一裁終局原則
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原仲裁協議失效),當事人可以重新達成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3.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原則。
4.仲裁組織依法獨立行使仲裁權原則。
(三)適用范圍
1.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可以仲裁。
2.不屬於《仲裁法》適用范圍的糾紛
⑴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⑵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⑶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適用專門的仲裁程序,不適用《仲裁法》。
Ⅲ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 仲裁和起訴有什麼區別
仲裁與訴訟都是為了解決爭議的,但是也是有區別的:
1、啟動條件不同,仲裁的前提是當事人雙方達成仲裁協議,表明自願將爭議提交仲裁機關。
2、機構不同,仲裁委是由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法制局)和商會統一組建
3、當事人權利不同,仲裁是當事人有權選擇仲裁員。而民事訴訟的審判人員由人民法院決定。
4、程序不同,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
5、收費不同,仲裁費沒有規定可以減交、緩交、免交,法院有規定。仲裁費比訴訟費高。
Ⅳ 經濟法為什麼仲裁是解決經濟糾紛較好的方式
仲裁有如下幾點優點:
1、審理時限短。
2、仲裁員專業化高。
3、是一種准司法;
4、是一種介於行政與司法之間的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
5、收費低。
Ⅳ 經濟法經濟仲裁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根據事實和理由先調解,調解不成進行仲裁,發給雙方仲裁書!
Ⅵ 經濟法里的仲裁與勞動仲裁有何區別
在我的認識里,仲裁似乎不屬於經濟法的序列
簡單地說,仲裁是當事人自專主選擇的解決爭議的方屬式,僅限於解決平等主體的民商事財產權利糾紛,仲裁的機構要依據當事人的選擇去的管轄權進而進行裁判,一次裁判即有終局效力,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而勞動爭議仲裁,是針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基於勞動關系產生的勞動爭議的仲裁,適用范圍小,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勞動爭議不能自行或調解解決的,先要進行勞動仲裁,但該仲裁沒有終局性,雙方誰不服都可以再起訴
Ⅶ 簡述經濟法的經濟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
1、仲裁和訴抄訟都是經濟襲糾紛的解決機制。
2、仲裁是一局終裁,仲裁裁決只能撤銷不能上訴;而訴訟一般是兩審終審制,訴訟可以上訴、再審。
3、仲裁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時,既可以選擇仲裁也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4、仲裁的靈活度高,當事人參與仲裁庭成員的選擇,但是審判庭的組成人員是法院確定的,當事人無權指定及發表意見。
5、當事人之間約定有仲裁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或被告在一審開庭前未提交仲裁協議的除外。
6、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由人民法院管轄。
7、仲裁一般不公開,而訴訟一般公開。
8、仲裁通過民間機構(仲裁委員會)解決,訴訟通過國家機關(法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