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個人所得稅經濟法基礎

個人所得稅經濟法基礎

發布時間: 2021-12-12 23:15:09

A. 2010年初級會計中的經濟法基礎要不要記個人所得稅的速算扣除率和扣除數

暈,都回答什麼,不要記了,考試會給,不過一般很難出個人所得稅,最近幾年都沒出,尤其是工資,如果要給出,會占很大的卷面。
【2010年初中級考試大綱+電子教材+mp3課件+doc講義】
我的網路空間有下的。
發點經驗給你
初級會計實務:單選,多選,判斷,計算(分錄),綜合。
經濟法基礎:單選,多選,判斷,計算(全部都是稅務,每題5分,3題),綜合。
初級難度真是不大。我告訴你一些學習經驗。
如果你是學會計的,那麼初級不難,相比從業來說,賬務處理強化了一下,報表也強化了,多了點稅務知識的皮毛。

學會計最重要是歸納對比記特殊:
1.打個比方,歸納就是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核算內容你可以歸納,再有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等,這些可以歸納,但要注意區別。
2.對比就是流動資產對比流動負債,如果你這么學,花同樣的時間會有兩遍的效果。
3.學會計實務,注意會計賬務處理,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講的。
A初始計量
B後續計量
C處置
4.經濟法基礎難點在稅務,考試3個計算15分會出稅務的計算,注重計稅基礎如計稅價值計稅數量,哪些該計,哪些又不該計入。這個很重要。與房子有關的稅務年年會考,你可以看看歷年題,證實我的說法。
5.初級會計實務新增的一章,也是難點,尤其對於非會計專業的考生,財務管理基礎,尤其注意算資金時間價值,實際上就是數學裡面等比數列求和,還有反推公式一樣的,主要不要去死記,這一章與專業的財管相比較,不難,但是對於歷年來沒有的這一章,新增的確是難點。單利復利好算,關鍵是年金終值現值,剛開始學有細節的,年金分種類,一般是普通年金也就是後付年金,每期期末收入或者支出的,但是這里不要死記,打個比方,光記得每期期末,比如12月31日收入或者支出,如果題目給出1月1日的怎們辦呢?可以相當每年12月31日的,所以這里是注意的地方,也是技巧。
詳細的不多說了。
建議你看看題目,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有初級的模擬題的2009年初級會計職稱的課件。看一看題目類型。
如果你是在要報培訓,我建議你報網校比較好,畢竟你考試報考後,買初級的參數考,不管你用輕松過關,還是用夢想成真,都是網校主編的。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加我網路HI。

B. 有誰可以幫忙解答初級會計中的經濟法基礎的第四章個人所得稅

要扣的,3500其實相當於個人的基本生計費用,為了保證個人基本的生存費用,這版部權分費用不屬於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工資、薪金所得、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中都規定了3500元的扣除標准。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扣除費用

C. 2015會計職稱考試 經濟法基礎 個人所得稅部分 書上有道例題,計算股息利息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每月不超過4000元的,收入額減准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不超過800)、再減800,按20%計算應交稅額,超過4000元的,減准予扣除項目、修繕費(800為限),乘以80%,再按20%稅率計算應交稅額。儲蓄利息暫免徵收所得稅。上市公司股息紅利收入,持股一個月以內的,20%計算全額徵收個稅,一個月到一年的,減半徵收,一年以上的,按20%稅率計算,再按25%比例徵收。

D. 初級會計經濟法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這題怎麼算

初級會計經濟法和初級會計實務,判斷題打錯了,要倒扣分的,一題倒扣0.5分,最高扣分是該判斷題大題的總分數。

E. 個人所得稅怎樣計提

先給你個個人所得稅9級累進稅率表. 結果在底下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資、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驟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每月取得工資收入後,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以及按省級政府規定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2000元/月(2000是目前的個稅基準點)
來源於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員、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在中國境內的所得每月還可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按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是: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製造費用
生產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公司負擔)
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個人負擔)
庫存現金

繳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公司負擔)
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個人負擔)
貸:銀行存款

也可將個人負擔部分與公司負擔部分並在一起核算,算工資時直接扣除個人部分,一並上交

F. 經濟法基礎中「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題

第二個。當月因相同事情產生的勞務費,應合並計算個稅。不久前我在工作中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剛剛咨詢過稅 務局的專管員,就是這么答復我的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蒙文卷 發布:2025-09-02 07:35:00 瀏覽:192
道德認定 發布:2025-09-02 07:21:43 瀏覽:433
2015快遞條例 發布:2025-09-02 07:18:11 瀏覽:184
中國行政法史上的第一 發布:2025-09-02 07:18:02 瀏覽:116
勞動合同賠償條例 發布:2025-09-02 07:16:41 瀏覽:852
新行政訴訟法第46條 發布:2025-09-02 07:11:02 瀏覽:408
中級經濟法講的比較好的老師 發布:2025-09-02 07:02:21 瀏覽:544
鄂州市法院 發布:2025-09-02 07:01:44 瀏覽:558
勞動法病假要扣工資嗎 發布:2025-09-02 06:55:53 瀏覽:755
住房公積金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06:49:47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