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下列法律屬於社會法的是

下列法律屬於社會法的是

發布時間: 2021-12-13 05:00:23

社會法的性質是什麼選擇題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於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和總目標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A.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的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B.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C.總目標包括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和高效的法律實施體系

D.通過將全部社會關系法律化,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保障

2.東部某市是我國獲得文明城市稱號且犯罪率較低的城市之一,該市某村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養,建有一條「愛心互助街」,使其成為交換和傳遞愛心的街區。關於對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原則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道德可以滋養法治精神和支撐法治文化

B.通過公民道德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能為法治實施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C.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更要強調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D.道德教化可以勸人向善,也可以弘揚公序良俗,培養人們的規則意識

3.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求推進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沒有體現這一要求?

A.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門就處罰幅度聽取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

B.在《種子法》修改中,全國人大農委調研組赴基層調研,徵求果農、種子企業的意見

C.甲市人大常委會在某社區建立了立法聯系點,推進立法精細化

D.乙市人大常委會在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制定中發揮主導作用,表決通過後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4.建設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關於建設法治政府,下列哪一觀點是正確的?

A.明晰各級政府事權配置的著力點,強化市縣政府宏觀管理的職責

B.明確地方事權,必要時可以適當犧牲其他地區利益

C.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是促進全面履行政府職能、釐清權責、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

D.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行政機關擺脫具體行政事務,加強宏觀管理

5.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是保證公正司法的重要舉措。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任何黨政機關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屬於干預司法的行為

B.任何司法機關不接受對司法活動的干預,可以確保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

C.任何領導幹部在職務活動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擾獨立辦案

D.對非法干預司法機關辦案,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推進嚴格司法,應統一法律適用標准,規范流程,建立責任制,確保實現司法公正。據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最高法院加強司法解釋和案例指導,有利於統一法律適用標准

B.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可以促進法庭審理程序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C.在司法活動中,要嚴格遵循依法收集、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

D.司法人員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是指司法人員僅在任職期間對所辦理的一切錯案承擔責任

7.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使人民群眾內心擁護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某市的下列哪一做法沒有體現這一要求?

A.通過《法在身邊》電視節目、微信公眾號等平台開展以案釋法,進行普法教育

B.印發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責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託給人民團體

C.通過舉辦法治講座、警示教育報告會等方式促進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

D.在暑期組織「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模擬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

8.近年來,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利用手中權力和職務便利收受巨額賄賂,根據黨內法規和法律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並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這表明黨員領導幹部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時要牢記法律底線不可觸碰

B.依照黨內法規懲治腐敗,有利於督促黨員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依法辦事

C.要注重將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進行有效銜接和協調,以作為對黨員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法律制裁的依據

D.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對違反者必須嚴肅處理

9.臨產孕婦黃某由於胎盤早剝被送往醫院搶救,若不盡快進行剖宮產手術將危及母子生命。當時黃某處於昏迷狀態,其家屬不在身邊,且聯系不上。經醫院院長批准,醫生立即實施了剖宮產手術,挽救

❷ 下列選項中屬於法律的是

c
a是某個單位的規定.
b是一份報告.
d是一份綱要.

任何單位的規定,都不能凌駕與法律之上,不然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原 則
第三條 【立法原則】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法制原則】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民主原則】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實際與科學原則】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❸ 什麼是社會主義法律

相比你說的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縱觀世界,法律有兩大法系,一個是大陸法系,一個是歐美法系。中國是典型的大陸法系,抄襲德日法,但是中國嘴硬,不承認是大陸法系,說我們是社會主義法系。

當然了這只是中國自己這么說,形成法系,只能呵呵。

❹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為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下列選項中屬於法律社會作用的是

法律的社會作用
法律的社會作用是相對於法律的規范作用而言的,指法律對社會和人的行為的實際影響。英國法學家拉茲對法的社會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將法的社會作用又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進而把法的直接作用歸納為預防和鼓勵行為、為私人安排提供便利、提供服務和分配財富、處理未規定的爭端四種第一位的作用和改變法律程序、執行法律程序兩種第二位的作用.美國綜合法學派學者霍貝爾則將法的基本作用(功能)歸之於維護秩序:安排人際關系、設定權力、處理案件、在生活條件變化時重新規定個人和集體間的關系等。國內法學界通常以法律社會作用的領域將社會作用分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四個方面。我們側重從法律滿足的主體的角度對法的社會作用進行分析,這樣可將法的作用分為法對社會整體的作用、法對社會集團的作用、法對個人的作用,這三者相互聯系但具有相對獨立的內容,法對個人的作用核心就是權利保障,將在相關章節論述,這里略而不論。

1.管理公共事務。任何社會要生存下去,都必須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法律最初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使社會免受赤裸裸暴力的危害。我國古代的許多法律規定與管理公共事務有關。社會越進步,法律對社會整體的作用越重要;法律的科學化、民主化、理性化程度越高,其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越明顯。法律發展的方向是要從維護一己統治的歷史局限性中走出來,成為為全社會謀福利的工具。這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安排人際關系,解決紛爭,發展生產、水利建設、交通運輸、文教衛生,保護環境和資源,維護公共生活秩序,控制或發展人口等等。

現代法律對社會整體起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其任務主要包括:(1)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和公共生活秩序,例如保護生態環境,保護
自然資源,制止各種反社會行為,保障社會安寧,反對恐怖活動,制止侵略戰爭,維護人類整體利益等;(2)對經濟和社會整體發展予以規劃和指引;(3)對經
濟和技術發展帶來的不良後果予以控制,例如,對頹廢文化的控制、制止吸毒等等;(4)對不測事件的受難者予以救濟和各種形式的社會保險。例如,對自然災害
的受難者予以救濟和各種形式的社會保險。

2.階級性作用。法律的階級性作用長期被極端誇大了。在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法律作用被極端化、單一化為階級鎮壓。改革開放以來,「階級鎮壓」逐漸演變為「階級統治」、「調整階級關系」,同時開始引入法律的社會作用,這是一大進步。我們認為強化法的階級統治職能的觀念是階級意志法本質論的演繹結果,是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產物。作為一種觀念,它與我國古代以法御民觀念一脈相承。它是法方法論的「主客體思維」的產物,也與國人特別的法律經驗有關。

將法的作用單純歸結為階級斗爭工具、階級鎮壓工具在當今法學界已成苦澀的笑柄,然而在缺乏法學修養的法律匠人和民眾中間似乎這還很有市場,在法學界,將階級性作用作為主要作用,社會作用作為輔助作用的人還不在少數。在法治成為共識的今天,在全球化時代,我們認識法律的階級性作用應當注意:(1)階級性作用只與法律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長達數千年的原始法和無階級社會的法律都沒有法的階級性作用;(2)即使在階級對抗時代,法的階級性作用也只與部分法有關,並非與全部法律有關;(3)在法治社會里,法律的階
級性作用可能還會有遺留,但已經不具有合法性。因為維護階級特權的法律有違法治的基本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也違背我國《憲法》第33條的規定。
同時,我國是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應當尊重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我國也已經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應當接受這些世界人
權法的規約。既然如此,人人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就應當是我國法律的精神所在,法律為某一階級謀利的傳統在當代中國已經不具備合法性。

❺ 下列法律事實中,屬於法律事件的是

問題是:

A經濟管理行為B簽訂合同C戰爭D發行股票

答案是C,其他項都是法律行為,會產專生相應法律關系的發生屬、變更或消滅,
比如B 項會產生合同關系。

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
法律事件可以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
社會事件有政變,遊行示威,戰爭等,
自然事件有自然災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

❻ 下列法律事實中,屬於法律事件的是:A縱火 B簽訂合同 C爆發戰爭 D簽發支票 求詳解。。

選C
法律事件 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版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權事件可以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 如自然災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
一般不可抗力的事件都是法律事件

❼ 下列法律事實中,屬於法律行為的是哪個

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內容發生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
法律行為的成立必須具有下列條件:
①必須是出於人們自覺的作為和不作為。無意識能力的幼年人、瘋癲、白痴,精神病,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脅迫下的作為和不作為,都不能被視為法律行為。
②必須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現的舉動,單純心理上的活動不產生法律上的後果,如雖有犯罪意思而無犯罪行為的,不能視為犯罪,也不能視為法律行為。
③必須為法律規范所確認、而發生法律上效力的行為。不由法律調整、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如通常的社交、戀愛等不是法律行為。

❽ 下列法律事實中,屬於法律事件的是哪條

問題是:

A經濟管理行為B簽訂合同C戰爭D發行股票

答案是C,其他項都是法律行為,會產生相應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消滅,
比如B 項會產生合同關系。

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
法律事件可以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
社會事件有政變,遊行示威,戰爭等,
自然事件有自然災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

❾ 下列法律法規 各項屬於行政法的是( ).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但並沒有成文的行政法法典,這里所說的行政法應該做廣版義的理解。行權政法 與民法 刑法等相對應的,是從應用法學方向分類的。它們分類的標準是以其具體的法律規范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關系。如 民法 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首先 婚姻法 調整的是平等主體(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人身關系)所以是民法范疇。
義務教育法 教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稅收法 都是行政法。 最簡單的理解方法,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如政府與公民)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勞動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 與行政法不是一個體系。PS:勞動法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

❿ 下面哪個法不屬於社會法

社會法包括勞動法,工會法,殘疾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內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容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法,仲裁法,社會保險法,退休待遇解決辦法,探親待遇解決辦法等。

熱點內容
黃銳律師 發布:2025-09-02 04:35:37 瀏覽:679
侯永斌經濟法百度雲 發布:2025-09-02 04:35:36 瀏覽:52
勞動法95年 發布:2025-09-02 04:35:01 瀏覽:510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典案例分類精解 發布:2025-09-02 04:34:55 瀏覽:812
女律師笑話 發布:2025-09-02 04:29:55 瀏覽:508
2013新婚姻法離婚 發布:2025-09-02 04:28:31 瀏覽:794
普法法律知識1到3年極 發布:2025-09-02 04:05:10 瀏覽:145
根據合同法94條通知 發布:2025-09-02 03:55:13 瀏覽:761
我要咨詢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02 03:48:40 瀏覽:480
開封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02 03:48:40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