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三人利益
『壹』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八條中的「第三人主張權利」是什麼意思
當合同雙方當事人的行為侵犯第三人權利時,第三人有權行使相關權利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貳』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與第三人利益合同有什麼區別
兩者是一樣的。
在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有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合同義務的權專利。這可以說屬是對合同相對性的一種突破。不過要注意我國《合同法》第64條:「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這條不是規范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現在還有爭議,但多數學者還是持這種觀點),這種是第三人代債權人接受履行的行為,或者說是非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第三人是否對債務人有完整的債權,以及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給付請求權和違約責任請求權)。不過我也不太懂《合同法》第64條的立法原意是什麼,它就是那樣存在在哪裡,學者們就這樣解釋。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如果說得不對也請網友指正,我也是最近在學合同法才注意這個問題的。
『叄』 第三人利益合同
這個涉及的是債權債務合同的專業問題。
一、按照合同法的規定,違約責任針對的是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就是說,債權人有權利要求債務人償還債款,但其他任何第三人就不得無正當理由地代替債權人行使該權利。這是一個相對權利。
二、法律同時也規定了一個代位權。就是當債權人怠於行使其已經到期的債權而直接影響到第三人財產權利的實現,該第三人有權利向該債務人追索,要求其清償債款。代位權是一個請求權。
所以,這里涉及的是債權和代位權,行使的主體不一樣,而且代位權追究的不是債務人是否違反借貸合同,而是,實現第三人的正當利益。
或者,你可以參考一下代位權的相關內容,理解更深刻。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zwzq/zqrql/zqrdwq/index.html
『肆』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損害第三人利益"對照
你們股東只能要求法定代表人歸還公司的款。
『伍』 合同損害了第三人的利益,但合同一方不知道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這合同有效嗎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因此,如果合同當事人並非惡意串通而損害第三人利益,並不必然導致合同無效。但是,如果因為合同的簽訂、履行等造成第三人損失的,當事人需要承擔責任,賠償當事人的損失。
『陸』 關於合同法中能否對抗第三人
合同是自願百強迫,方為有效,任何有脅迫的合同都是無效的。第五十二條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屬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柒』 一個合同,甲方和乙方都是公司不是個人,但是合同損害了第三人的利益,這合同有效嗎
無效。
合同(協議書)涉及到第三方人的利益,末經第三方的同意該協議對第三人不具有約束力,如果雙方惡意串通,協議書無效。
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協議書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六條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捌』 關於為第三人利益訂立合同的說法,錯誤的是
第三人可以起訴要求法院判決合同無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玖』 他人訂立的合同損害第三人利益怎麼辦
第三人可以起訴要求法院判決合同無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拾』 合同法里邊有關於第三人選擇權的法律條款規定嗎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都屬於委託法律關系。專
兩部屬法律關於委託的規定區別大概有:
《民法通則》主要規定了代理的含義、代理權授予方式、代理類型、無權代理、代理中各方當事人的責任等等。《合同法》總則部分規定了無權代理(48條)和表見代理(49條);分則部分主要體現在「委託合同」與「行紀合同」中,委託合同部分,規定了委託合同的含義、委託合同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過錯歸責原則、轉委託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關間接代理的規定,包括委託人的介入權和第三人的選擇權;行紀合同中,規定了行紀合同的定義、費用承擔、如何合理的處理事務、自己代理、責任承擔等等規定。
來源衡水律師網頁鏈接
《民法通則》只承認直接代理,並且表明代理權的授予屬於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授予,不以書面授權委託書為必要。但在《合同法》委託合同第402、403條規定了間接代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