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六條分析
很簡單,11個月。
請看實施條例第七條。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㈡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以下幾點供參考:
首先,你不用去勞動部門反映了,直接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是,你要准備相關的證據,從而證明你在該公司工作,相關的證據材料如:公司的工資單,勞動者工資卡收款明細(這個到銀行可以列印),其他員工證言(當然這樣做會影響其他員工以後的工作),如果上下班刷卡,那麼還可以提供該磁卡,而要求用人單位提供上下班記錄。
另外,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是勞動者本人不願意簽訂合同的情況。如果是公司違法解除勞動關系,那麼他要支付賠償金而不是經濟補償金。
關於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准和賠償金的規定詳見:
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第47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87條: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㈢ 國家勞動法第六條哦內容是什麼
勞動法: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回,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答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勞動合同法:
第六條 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㈣ 關於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條的問題
職工本人不願簽的,一般是拿不到雙倍工資的。而且職工不願意簽訂勞動合同的這種情況,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用給經濟補償金的。
㈤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六條怎麼理解
我在郵政銀行現已工作11年,前四年沒簽勞動合同,至2007年1月1日到2009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到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月1日和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0日簽了勞務派遣勞動合同。現在看此合同與勞動法第十四條和五十九條的有關規定相違。這個勞動合同還有校嗎,單位又要養我待崗,這合法嗎?我該怎麼辦?
㈥ 如何正確理解《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二款
應當理解為:例如勞動者入職日期為2014年3月6日,用人單位當年8月8日簽訂勞動合同。按照該條款規定,截止到當年4月6日,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應從當日4月7日開始計算雙倍工資,雙倍工資計算至當年8月7日。
另外,《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簽訂勞動的,視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應理解為:勞動者入職日期為2014年3月6日,至2015年3月6日未簽訂合同的,雙倍工資應從2014年4月7日計算至2015年4月5日,即11個月的雙倍工資。
㈦ 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六條至十六條的案列有哪些(需要近五年的)
去裁判文書網上查。
㈧ 勞動合同法67條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用人單位不得設專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屬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解讀】本條是關於用人單位不得自設勞務派遣企業的規定。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勞務派遣被許多企業廣泛用於各種可能的崗位。有的企業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將一些原來的正式職工以改制名義,分流到本企業設立的勞務派遣公司,然後又以勞務派遣公司的名義派遣到原崗位。有的企業將內設的勞動管理機構又掛一個勞務派遣公司的牌子,將招用的員工以勞務派遣公司的名義派遣到所屬企業。將一個本來完整的勞動關系人為地分割開。這不利於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不利於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構建和發展,給勞務派遣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本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就是力圖解決上述問題。這里所說的所屬單位可以理解為一是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二是集團公司與下屬公司的關系,三是也可以理解為具有關聯性質的公司關系。這也是為了解決勞務派遣中出現的不正常的現象而作出的特別規定。
㈨ 勞動合同法案例分析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回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答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依據仲裁法的規定,該公司沒有提供證據證明這些東西是他公司的專有信息、技術數據啊,所以從仲裁法的角度分析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也沒問題,共勞動法的角度分析是在公司能提供證據證明的情況下才能分析的,如果有證據證明確實是公司的秘密,
那麼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這個規定那這個劉先生應該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如果劉先生現在所在的公司是惡意行為該公司也應當負責任
㈩ 我目前的情況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的第六條所述一致,我給公司發了未簽合同通知後,公司給我發了簽
即使是無固定期限的合同公司也應當和你簽訂書面合同,雙罰到簽定書面為止。與一年時間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