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周處
Ⅰ 現在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很多人認為武松打虎不對的算不上英雄,你怎
《水滸傳》中所說的年代,也就是北宋,那時候,老虎隨處可見,並不是什麼珍稀動物,而且大多數是傷害百姓的惡虎。武松所打的老虎正是如此,它已經傷害了不少人的性命。原著中提到老虎的罪惡:「如今景陽岡上有一隻極大的大蟲,夜夜出來傷人。只我們獵戶,也折了七八個。過往客人,不記其數,都被這畜生吃了!」可見老虎在古代是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頭號害獸。武松打惡虎是為民除害,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好漢,況且那時候沒有什麼《野生動物保護法》,更沒有什麼「瀕危物種」一說,對於有害動物,必須除之而後快。所以說,武松打虎和現在滅鼠、滅蟑螂不是一個道理嗎?武松是真正的英雄!
Ⅱ 周處這篇文言文怎麼翻譯
周處年輕時,(為人)凶暴強悍,任性使氣,被同鄉的人認為是一大禍害。另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兩者)一起侵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害,而(這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互相拼殺後)只剩下其中一個。
周處就去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周處與蛟龍一起漂遊了幾十里遠。經過了三天三夜,同鄉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慶祝。(周處)最終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
原文: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
此文出自唐·房玄齡《晉書·周處傳》
(2)社會與法周處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晉書》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
《晉書》由房玄齡等人負責監修,組織一批史家和學者,以南朝齊人臧榮緒所寫的《晉書》為藍本,同時參考其他諸家晉史和有關著作,「采正典與雜說數十部」,兼引十六國所撰史籍,從貞觀二十年(646)開始撰寫,至貞觀二十二年(648)寫成。
唐之前的各晉史,或僅記西晉一朝史事,或雖兼記兩晉史事,但對十六國史事則無專門記述。可說都非完備的晉史。與唐之前的各晉史相比,《晉書》的內容較為詳盡且廣博,紀傳中收錄的大量詔令、奏疏、書札及文章,雖冗長,但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
《輿服志》和《禮志》《樂志》反映了魏晉南北朝統治階級崇尚禮儀服飾的風氣。趙翼說:「唐初修《晉書》,以臧榮緒本為主,而兼考諸家成之。今據《晉》、《宋》等《書》列傳所載諸家之為《晉書》者,無慮數十種。」
《晉書》體例比較完備,使它能容納較多的歷史內容,而無繁雜紛亂之感。《晉書》的帝紀按時間順序排列史事,交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全書的總綱。在帝紀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紀,追述晉武帝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開創晉國基業的過程,使晉史的歷史淵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
Ⅲ 周處這篇文章選自哪裡!!急用!!!你們知道嗎明天老師讓我們交上去的!!快些回復啊!!謝謝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我們剛學過這篇文章。我掌握的還是不錯滴。不會的可以問我哦!
QQ101312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