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指
① 行政監督體系內部和外部分別是
「行政監督體系」的內部和外部分別是什麼?
行政監督體系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內部相互之間的各種監督組成的有機統一的體系。其特點為監督主體與客體都是國家行政機關,是行政機關內部的自我監督,根據不同的監督主體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
一、內部監督:是指行政體系內部各機關、各部門之間互相監督,包括上級機關與下級機關之間的相互監督,行政機關內部專業監督部門對各工作部門的監督,以及某些職能部門在自己的職能范圍內就某一方面事項對其他部門的監督。
二、 外部監督:是指來自行政機關以外的監督,包括政黨監督、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和公民監督。
1、 權力機關的監督,即各級人大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
2、政黨的監督,包括執政黨和其他民主黨派(政協)。
4、社會公民的監督,比如媒體監督。
兩者相互獨立,外部監督是指法律機關。
行政外部監督_360網路
② 行政系統的內部外部監督怎麼區分吶
1、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主要是審計署監察局或是紀委.職工代表大會之類的,
內部監督有:監察部門監督、法制部門監督、上級政府監督、審計部門監督等。
2、外部監督主要是全國人大,群眾輿論監督。
外部監督有:中國共產黨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等。
(2)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指擴展閱讀:
一、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又分為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
1、一般監督主要指層級監督。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上、下級行政隸屬關繫上產生的一種相互監督的關系和活動。一般監督是行政機關內部監督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為廣泛的一種監督,具有直接性、經常性和廣泛性等特點。
2、專門監督分為行政監察和審計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審計監督。
二、外部監督
1、權力機關的監督,即各級人大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
2、政黨的監督,包括執政黨和其他民主黨派(政協)。
3、司法監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4、社會公民的監督,比如媒體監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外部監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部行政監督體系
③ 行政系統內部監督是什麼意思行政外部監督呢
一、內部監督
行政監督的內部監督包括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
一般監督包括三點:日常監督,職能監督和主管監督。
1、日常監督就是國家行政機關在日常工作中根據需要隨時進行的各種雙向監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形式。比如,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對其所直屬下級機構各部委等進行日常的工作監督(自上而下),與此同時,各部委也可以對中央人民政府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自下而上)。
2、職能監督就是政府各職能部門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對其他部門所實施的監督。例如,財政部對其他部委所進行的有關財政方面的監督就屬於職能監督。
3、主管監督是上級政府的工作部門對下級政府相應的工作部門所實施的監督。
二、外部監督
1、權力機關的監督,即各級人大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
2、政黨的監督,包括執政黨和其他民主黨派(政協)。
3、司法監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4、社會公民的監督,比如媒體監督。
拓展資料
廣義的行政監督是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政黨、社會團體、新聞輿論等多種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對政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監察和督導;;狹義的行政監督是指行政機關內部對自己的機構及其公務員的不良行政行為所實施的監察和督導。
④ 高中政治必修2裡面,如何來區分行政系統內部監督和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
行政系統外部監督:指的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XX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
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上級政府、監督部門、法制部門、審計部門。
國家監察的范圍更廣,覆蓋所有行使國家公權力的組織和人員。比如,大學行使公共教育職能,醫院行使公共衛生職能,這些機構的公職人員,就是所有國家財政供養的組織、群體都有必要納入國家監察范圍,包括法院、檢察院、醫院、學校,都納入監察范圍。
⑤ 高一政治: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由哪些方面組成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包括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和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
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有: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眾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有:上級政府的監督,政府內部的監察、審計、法制等部門的監督。
監督體系對維護法治,捍衛民主,防止專橫,抑制腐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是國家權力機關依法履行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方面。
我國行政監督意義:
1、行政監督有利於促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確保國家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對行政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則督促糾正;對嚴重違法亂紀現象,則依法處理,以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正確性和有效性,維護憲法、法律、法規的權威。
2、行政監督有助於激勵行政工作人員成為人民勤務員,即社會公僕。建立和健全行政監督機制,正是為了保障選舉者,人民群眾切實履行這一職責,加強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保持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為人民的本色。
3、加強行政監督,是發展民主政治,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國家區別於剝削階級專政國家的根本之點在於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勞動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4、完善和執行行政監督是懲治腐敗,克服官僚主義,推進廉正建設的必要措施。近幾年來,由於黨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嚴峻,某些消極腐敗現象經過整治又有反復,有的依然在蔓延。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國行政監督機制不完善,對行政法律、法規的實施缺乏強有力的有效的執法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