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與原始社會規范的區別

法與原始社會規范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12-27 17:04:13

㈠ 法與原始社會的習慣主要有何區別

原始社會的習慣與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原始社會的習慣和法所反映的社會關系不同。原始社會的習慣反映原始社會的平等、沒有階級的社會關系,因此,原始習慣不帶有階級性;法是社會發展到階級社會以後產生的社會規范,它恰恰反映了階級社會的社會關系,法是具有階級性的。(2)原始社會的習慣與法反映的意志不同。原始社會的習慣反映著氏族部落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和意志;而法則反映在政治、經濟上佔有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志。(3)原始社會的習慣與法所形成的方式不同。原始社會的習慣是由代表氏族或部落全體成員利益的自治組織,整個氏族社會以輿論或其他形式形成的;而法則是由國家這個統治階級實行階級統治的組織知道或認可的。(4)原始社會的習慣與法所保證實施的力量不同。原始社會的習慣是靠傳統、習慣的力量和整個社會的影響來保證實施的;而法的實施則必須有國家強制力的保證。(5)原始社會的習慣與法所生效的范圍不同。原始社會的習慣限於在有血猿關系的本氏族、本部落內生效,而無論他們在哪個地區;而法則是在國家主權所及的領域內生效。這一點也反映出法與國家的內在聯系,因為國家正是按照地域來劃分居民的。

㈡ 法律與其他社會規范的區別

法律與其他社會規范的區別如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其他規范,如道德、習俗等往往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律具有國家強制力。社會規范指人們社會行為的規矩,社會活動的准則;它是人類為了社會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會互動過程中衍生出來,相習成風,約定俗成,或者由人們共同制定並明確施行的。
其本質是對社會關系的反映,也是社會關系的具體化;社會規范可分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兩類。風俗習慣、部分道德規范及部分法律規范、宗教規范是不成文的法令、條例規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規是成文的風俗、道德、法律、宗教等都是社會規范的各種具體形式。由此可見,社會規范包括法律和其他社會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㈢ 原始社會的行為規范與階級社會的法的區別

原始社會的行為規范與階級社會的法的區別:
1、原始社會的行為規范不具有階級性,階級社會的法具有階級性。
2、原始社會沒有國家,其行為規范不具有國家法令的正式性;階級社會的法具有國家法令的正式性。
3、兩者都具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物質制約性。

㈣ 原始社會規范之所以不能稱為法

D項很有迷惑力。
所謂「原始社會規范」,事實上調整的就是氏族成員之間的關系,因為當時社會狀態下,想調整氏族與氏族之間的關系需要更強大的力量,這種沒有強制約束利的社會規范不可能做得到。

㈤ 法律和原始社會規范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是一個很廣來義的概念自,如果單單指現代社會法律體系而言,包括國家的制定法以及法律慣例.是一個立體的,復雜的,內容豐富的系統.我們可以把法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同的區分.法律調整著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各種規范功能齊全.

而原始社會規范只是調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高級一點的可以算做習慣法,低級一點的,不是被所有人承認和遵守的連習慣法也算不上.而且內容比較狹隘,也很原始,沒有現代法基本的精神理念,可以說是比較野蠻的.這與當時極端底下的生產力是相適應的.

㈥ 法律與其它社會規范的根本區別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其他規范,如道德、習俗等往往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

㈦ 法律與其他社會規范區別在於

社會規范來指人們社自會行為的規矩﹐社會活動的准則。它是人類為了社會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會互動過程中衍生出來﹐相習成風﹐約定俗成﹐或者由人們共同制定並明確施行的。其本質是對社會關系的反映﹐也是社會關系的具體化。
社會規范可分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兩類。風俗習慣﹑部分道德規范及部分法律規范﹑宗教規范是不成文的﹔法令﹑條例﹑規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規是成文的。風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是社會規范的各種具體形式。
由此可見,社會規范包括法律和其他社會規范。

㈧ 法律規范與其他社會規范的區別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其他規范,如道德、習俗等往往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律具有國家強制力,其他規范一般不具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

㈨ 法與原始社會的習慣主要有何區別

答:階級社會的法與原始社會的習慣的主要區別是:第一,階級對立社會的法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原始社會的習慣代表全體氏族成員的利益。第二,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原始社會習慣一般是自發形成的。它雖然有強制力,但在性質和形式上與法律的強制性不同。第三,法的內容,一般來說是原始社會的習慣中不可能有的。當然,最初出現的法的內容中包含了與原始社會習慣類似的內容(如同態復仇等)。

㈩ 法律與原始社會習慣的區別

一、法律與習慣二抄者的含襲義不同,

1、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並得到國家強制力保證的行為規則,

2、習慣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得到社會輿論支持並一般為人們所自覺遵守的行為規則。

二、法律與習慣二者的本質不同,

1、法律的本質就是統治階級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具體地說,它是指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2、習慣的本質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發展出來的被人們所共同認可的規則。

三、法律與習慣二者產生的時間不同,

1、法律反映的是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即法律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出現的。

2、習慣則是在原始社會中,國家沒有形成之前,就已經出現的約束人們行為的規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習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和習慣

熱點內容
婚姻法的婚後財產分割 發布:2025-08-24 07:09:47 瀏覽:890
水法規定提高 發布:2025-08-24 07:09:12 瀏覽:38
尚法以法治國 發布:2025-08-24 07:00:12 瀏覽:69
徐州銅山區法院 發布:2025-08-24 06:34:48 瀏覽:333
法院認可的 發布:2025-08-24 06:14:41 瀏覽:26
刑事訴訟法笫六十七條 發布:2025-08-24 06:11:34 瀏覽:497
稅收立法權研究 發布:2025-08-24 06:11:02 瀏覽:649
下列關於合同法 發布:2025-08-24 06:01:46 瀏覽:248
保亭法院江 發布:2025-08-24 05:57:01 瀏覽: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8-24 05:32:05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