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抵押合同法
① 什麼是合同法中的抵押
1、抵押人可以是合同中的債務人,也可以是第三人,但必須是對抵押物享有財產所有權或版者經營管理權的人權。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公民個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提供抵押,一般可以自行決定。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要將其財產提供抵押,一般要經投資各方或董事會同意。
國有企業的財產抵押有一定限制,根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第5條的規定,企業對一般固定資產可以自主決定抵押,而對於關鍵設備、成套設備或者重要建築物的抵押,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批准,否則,抵押無效。這要求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注意區分財產的所有制性質及財產的類別,不能隨便用國有的重要固定資產提供抵押。
2、抵押物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但必須是依法可以流轉的財產。
來源邯鄲律師網頁鏈接
3、抵押成立後,抵押權人即對該抵押物享有擔任物權,抵押人不能再將該財物另行抵押他人,否則,重復的抵押無效。抵押物由抵押人保管時,抵押人要想將抵押物轉讓他人,必須經抵押權人同意,不然,抵押權人對該抵押物享有追索權;抵押物在抵押權人保管時;抵押權人也不能擅自將該抵押物再抵押給他人。
② 無論是動產抵押還是不動產抵押,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動產和不動產不一樣。不動產抵押登記生效,動產抵押合同生效,登記對抗。
③ 物權法中抵押合同與抵押登記的關系
依「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租賃關系在先,當然可以對抗抵押權,不管抵押權是否登記。
一、如何理解物權法第190條【抵押權和租賃權關系】
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
二、【解釋】本條是關於抵押權和租賃權關系的規定。
以房屋等財產抵押的,在設定抵押權前,有時該財產上已存在租賃法律關系。比如甲將房屋抵押給乙前,已將該房屋出租給丙使用。這種事先存在的租賃關系是否繼續有效呢?從理論上講,財產租賃屬於債權的范疇,根據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原則,財產所有權人將已出租的財產轉讓給第三人的,第三人取得財產的所有權的同時,承租人的租賃權即歸於消滅。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但不能向出租財產的買受人要求繼續履行租賃合同,因為承租人與買受人不存在租賃合同關系。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保護承租人尤其是不動產承租人的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現代各國民法都逐漸採取了增強租賃權效力的做法,將「買賣擊破租賃」規則轉為「買賣不破租賃」規則,即租賃關系成立後,即使出租人將出租物轉賣給第三人,該原已存在的租賃關系仍對買受人有效,承租人仍然可以向受讓人主張租賃權,受讓人取得的是一項有租賃權負擔的財產所有權。我國擔保法和合同法也採取了「買賣不破租賃」的規則,擔保法第四十八條明確規定:「抵押人將已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應當書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說,因實現抵押權而將抵押財產轉讓時,抵押人與承租人之間原有的租賃關系不當然終止,承租人可以繼續享有租賃權。
物權立法過程中,有人提出,抵押人可以將出租的財產抵押,也經常發生將抵押的財產出租的情形,但我國擔保法對此情形卻沒有規定。一種意見認為,由於抵押權成立在先,其當然優先於租賃權,租賃權不能對抗抵押權,抵押實現時租賃權應終止。另一種意見認為,只有在租賃權的存在影響抵押權人的利益時,抵押權才能對抗租賃權,否則抵押權實現時租賃權不消滅。
立法時經對上述意見研究,物權法在本條規定了「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也就是說:
第一,如果將辦理了抵押登記的財產出租,實現抵押權後,抵押財產的買受人可以解除原租賃合同,承租人不能要求繼續承租抵押的房屋。
這樣規定的理由主要是:抵押財產辦理了登記的,承租人可以從抵押財產登記中查詢租賃財產的物上負擔情況,既然明知承租的財產有物上負擔,就應當承擔因實現抵押權而帶來的風險。否則,財產抵押後出租仍適用「買賣不破租賃」的規則,抵押權的效力就會打折扣,就會變得不確定,也會因此失去設立的意義。
第二,如果將沒有辦理登記的抵押財產出租,承租人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財產已抵押的情況,抵押權就不能對抗租賃權,仍應當適用「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
特別由第二點可推知,租賃權可以對抗先期未登記的抵押權。而在物權上的抵押權設立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的,依「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租賃關系在先,當然可以對抗其後設立的抵押權,且不管抵押權是否登記。
④ 抵押擔保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合乎法律的抵押擔保合同是有效的,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
(二)擔保的范圍;
(三)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四)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條
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
(四)擔保的范圍。
⑤ 抵押合同是否屬於民法典規定
抵押合同屬於《民法典》規定,主要是指行為人設立抵押權簽訂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擔保的范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條
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
(四)擔保的范圍。
第四百零二條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⑥ 關於財產抵押合同
我來幫你進行專業解答:1這份合同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合同內容及其所涉及的各項標的內物均合法,所容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2抵押合同不以公證作為其生效條件之一。當然,公證過的合同更加可靠,更加有據可查,如果需要公證,去公證處即可。3去當地主管的銀行備案即可。4一件物上可以設立多個物權,所以當然可以用抵押物繼續抵押,所以當然還能對其他債權人簽訂抵押合同。
⑦ 公司財產抵押合同模板是要怎樣的
你好,關於上述的問題,解答如下, 公司財產抵押合同模板是怎樣的擔保合同是指為促使債務人履行其債務,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而在債權人(同時也是擔保權人)和債務人之間,或在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人(即擔保人)之間協商形成的,當債務人不履行或無法履行債務時,以一定方式保證債權人債權得以實現的協議。編號:___________貸款方:___________借款方:___________借款方為取得借款,貸款方為確保貸款安全,經借貸雙方協商同意,特簽訂本財產抵押契約。雙方在共同遵守國家法律和信貸政策的前提下,保證恪守下列條款:第一條借款方自願以本單位所擁有的財產作為貸款抵押物抵押給貸款方包括固定資產_____元;可封存的流動資產_____元,有價證券_____元;其它_____元,評估現值共計_____萬元。抵押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即從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貸款方根據抵押率不得超過現值的70%的規定,同意以借款方抵押物為條件,核定借款方最高貸款額度_____萬元。在這個額度內,按照中國工商銀行貸款辦法和信貸政策,可以一次申請貸款,也可分次申請借款,在抵押期限內,貸款歸還後可以申請貸款,但借款期不得超過抵押期。第二條經貸款方同意,抵押清單所列由借款方保管(使用)的抵押財產。抵押期間借款方可繼續使用、保管,並負責保養、維修,其費用開支由借款方負擔。 在借款方保管(使用或封存)的抵押物,未經貸款方同意,借款方不得變賣、轉移、租借或另行抵押。在抵押期間,屬借款方保管使用的抵押物如有損壞、損失或變質,由借款方負責,並在十日內通知貸款方由借款方另行提供其他等值的財產作為抵押物,或由貸款方核減相應的貸款額。抵押清單所列的由貸款方保管的抵押物,自本契約簽訂之時,移交貸款方保管。第三條借款方不能按期還清借款本息時,貸款方有權處理抵押物,收回貸款本息。如處理抵押物不足以收回貸款本息時,借款方應用其他資金歸還。第四條在抵押期間,如充當抵押物的有價證券到期兌現,由借貸雙方共同負責辦理並償還貸款。第五條在抵押期間,如發生抵押物價格下降時,貸款方相應調低放款額度。第六條抵押物必須參加財產保險(有價證券等除外)。如遇保險公司不同意保險或續保,借款方應另找意外財產損失擔保人。在抵押期間抵押物保險到期,借款方應負責續保,並將續保的保險單交貸款方保管,如發生災害損失,借款方必須以保險理賠款歸還貸款本息。第七條抵押物的保險、鑒定、登記、運輸、保管以及合同公證等費用開支由借款方負擔。第八條貸款方有權隨時對借方保管和使用的抵押物進行監督檢查,借款方須在工作上保證協助。第九條抵押合同依法需變更或解除的,必須經借貸雙方協商同意。協商未成之前,原抵押合同繼續有效。第十條借款方發生合並、分立時,由變更後的當事人承擔或分別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和享受應有的權利。第十一條借貸雙方根據實際情況共同商定增加下列條款:第十二條本契約自借貸雙方簽字並經公證後即具有法律效力,借款方按合同規定歸還全部貸款本息(含提前還清貸款本息),抵押物返還借款方,本契約自動終止。第十三條本契約一式三份,簽約方和公證機關各執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並與借款合同一起保存。借款方公章:_________ 貸款方公章:__________法人代表章:_________ 法人代表章: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⑧ 房屋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房屋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一般為抵押人和抵押權人約定設立的抵押權的成立。抵押權是合同雙方預期的法律效果。在合同生效前,雖有合同約定,但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實際存在。只有在辦理抵押登記之後,抵押權才從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