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筆誤的定義
① 購房合同中所謂的「筆誤」
1、購房合同里都會有購房平面圖,看看車庫的平面圖是否和開發商說的儲藏室一致,如果不一致,說明開發商違約,承擔違約責任。
2、筆誤是字寫錯了,不是合同的意思寫錯了。開發商需要對筆誤進行舉證,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就要承擔違約責任。
② 合同中有沒有筆誤之說
只要不是當事人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即使是白紙黑字,也是可以撤銷的。
但是,前提是當事人必須舉證。
③ 合同明顯筆誤是否有效
仍然有效。
1、合同局限於甲乙,沒有第三方參與;
2、合同標的明確,甲方不能服務自己,不違背雙方真實意願;
3、沒為更多延伸意義可供誤解,不會帶來利益沖突。
但從合同規范要求上應加以備注說明。
④ 合同中存在「筆誤」怎麼辦
律師觀點:因協議內容不一,應對筆誤的方法也不能統一而論。一般說來,出現筆誤是因為協議一方的過失而導致的,責任區分比較清楚,因此過失方應當持積極的態度。簽訂協議後的筆誤需要修正時,需經當事人雙方協商同意,請求糾正一方應立即通知合同相對方請求暫停履行合同並協商簽訂補充協議,可以通過說明情況、主動承擔部分責任的方式取得對方諒解。本案中這份協議所約定的內容不是昆明某公司真實意思的表示,已構成重大誤解,按協議履行,則對昆明某公司顯失公平,如四川某公司拒絕修正,則昆明某公司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建議:向律師咨詢後制定應對措施。
⑤ 合同筆誤寫錯標的名稱怎麼辦
由於百貨公司業務員疏忽,在簽訂合同時發生筆誤,將蚊帳布誤寫為蚊帳。到臨近接貨日期百貨公司才發現此情況,百貨公司遂單方面通知紡織品公司停止供貨,但紡織品公司不同意,稱其已准備發貨。對於此情況如何處理呢?[分歧]:一種意見認為,百貨公司所簽訂合同內容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已構成重大誤解,如按合同要求去履行,對其顯失公平,百貨公司可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另一種意見認為,合同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一經訂立便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即使出現筆誤,也是如此。[分析]:我們知道,筆誤就是合同所記載內容未能完全反映立約人的意圖。對於出現筆誤的一方來說,糾正筆誤才能符合他的利益。但對相對方則是另外一回事,相對方可能由於筆誤所記內容才簽合同,如修改筆誤,則會影響相對方的利益。因此,即使對於筆誤,一方也不得擅自通知對方更改。那麼,應如何處理呢? 簽訂合同後有筆誤需要修正的,需經當事人雙方協商同意。也就是說,要求糾正筆誤的一方應立即以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通知對方,請求暫時停止履行合同,並及時協商簽訂補充合同。由於筆誤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在處理中也有三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相對方對筆誤未發生誤解,還是按原簽訂的合同內容履行的,對此,經過協商可對筆誤進行修改;第二,相對方已發生誤解但還未實際履行合同的,可以通過說明情況,取得相對方諒解,主動承擔部分責任,從而及時予以變更或解除合同;第三,相對方不僅發生誤解,而且已按合同履行完畢或正在履行。對此情況,更正筆誤已無意義。如相對方未履行完畢,可通過協商,請求對方中止履行;對於已履行完畢的,要盡可能採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此外,還應償付相對方因筆誤所造成的損失。總之,在糾正筆誤和處理後果過程中,要貫徹協商一致的原則。 本案中,百貨公司雖不是有意違反合同,但畢竟是由於其業務員的過失才出現這種錯誤的,責任在百貨公司。
⑥ 合同發現有筆誤該怎麼辦
合同是你跟原房東租的,對方也承認有筆誤的現象,說明這個合同已經更改了,應仍然有效。她老公的做法明顯不合法。如果他私自停水的話,就構成違約,你可以根據合同中關於違約情況,向他索要違約金
⑦ 合同法中承諾的定義是什麼
您好,所謂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接受要約的全部條件以締結合同的意思表示。
根據《合同法》
第二十一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到達:
(一)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
二、承諾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作為使合同得以成立生效的承諾,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其必要條件是: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是要約人向特定的受要約人發出的,受要約人是要約人選定的交易相對方,受要約人進行承諾的權利是要約人賦予的,只要受要約人才能取得承諾的能力,受要約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享有承諾的權利。因此,第三人進行承諾不是承諾,只能視作對要約人發出了要約。如果訂約的建議是向不特定人發出的,並且如果該訂約建議可以構成要約,則不特定人中的任何人均可以作出承諾。不過實際上,最後能夠作出承諾的,只能是特定的人。比如懸賞廣告。
2、承諾須向要約人作出。承諾是對要約的同意,是受要約人與要約人訂立合同,當然要向要約人作出。如果承諾不是向要約人作出,則作出的承諾不視為承諾,達不到與要約人訂立合同的目的。
3、承諾的內容須與要約保持一致。這是承諾最核心的要件,承諾必須是對要約完全的、單純的同意。因為受要約人如果想與要約人簽訂合同,必須在內容上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否則要約人就可能拒絕要約人而使合同不能成立。如果受要約人在承諾中對要約的內容加以擴張、限制或者變更,便不能構成承諾,而應當視為對要約的拒絕。但認為同時提出了一項新的要約,稱為反要約人對要約簡單地回答同意並不多見,因此,必須對受要約人的承諾進行分析。
如果僅僅是表述的形式不同,而不是實質的不一致,則不應當否定承諾的效力。如果承諾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條件,就要分析這些新的條件是否從實質上改變了要約的內容,如果沒有從實質上改變要約則應當認為是對要約的承諾,如果從實質上改變了要約的內容,則不應認為是一項承諾,而應是對要約的拒絕並可能構成反要約。
4、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內作出。如果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則承諾應在規定的承諾期限內作出,如果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則承諾應當在合理的期限內作出。如果要約的承諾期限已過,或者已超過一個合理的時期,則不應再作出承諾。如果承諾期限已不能視為是承諾,只能視為是一項要約。原來的要約人不再受原要約的拘束,他可以不答應受要約人,當然也可以答應,如果答應,是作為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的要約。
⑧ 合同法(出現合同上筆誤)
這兩種產品的運輸方式不一樣,如果運輸貨物變更,承運人的運輸成本也有所不同,並不是體積和重量的關系,他們要承擔不同的承運風險,調整運費是正當的理由,托運和承運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