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知識問答

合同法知識問答

發布時間: 2021-12-31 00:39:35

A. 合同法中的問題

屬於要約
既然原告報了名交了款就是承諾了,合同成立。
應該是一部分,不過怎樣解釋就得看雙方了,真的上法庭的話,學費應該能退,不過炒股損失可能就要自己承擔了。
純粹照感覺回答。。。

B. 2010年《勞動合同法》普法知識問答題,誰能幫我解決一下。

關於第一、二個問題我懶得去復制勞動法了,我記憶中裡面應該都有詳細說明;第三個問題小弟愚見:
1、合同期兩年,試用六個月不合法;
2、試用期解除合同的只能是應聘者不能適應或完成本崗位工作,即使是試用一個月後也應享受的社保,患病有醫院證明應視為病假;並不影響其病癒後繼續履行合同;
3、即病情好轉公司即不能以此為借口來和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未好那更不能解除了,只要醫院證明其還需要治療在此期間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不管是試用還是正式;(附:李某病癒後其實可以另安排工作,以工作重要為由不能留太久的空缺,而當李某病癒,原崗位已經有人,只能另安排工作,如李某不接受再解除合同,那A公司責任就小了,而且如果合同里明確了相應的競業限制那李某就要承擔很大責任了)
4、限制期可以簽訂,但要看公司具體條款的約定,一般來說要簽訂這樣的條款,那意味著李某離開公司前應得到相應的補嘗,否則就可以申請法院支持該合約無效,因為明顯有失公平,這是合同簽訂的基本原則;如在李某離開前公司補嘗了其相應的費用那麼李某就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5、即是試用期被解聘(不管是否合理的解聘),那證明該員工並未涉及太多公司機密,故我認為B公司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即使是A違約,B公司也不需要負什麼責任;
故個人看法:本案A公司應負主要責任,且A公司的人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違法情節太明顯;李某是否應承擔相應責任要看合同及其離開A公司時簽訂的相應材料來具體判斷,不好斷言;但B公司不應承擔任何責任;從簡單描述的情況看A公司有點自打嘴巴的意思,如果李某告其違反勞動法,A公司也有麻煩;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歡迎批評指正!

C. 急!一個有關合同法的案例,請用合同法的知識解答(詳細敘述)

當事人之間形成的不是合同關系,而是好意施惠關系,方某應向李某承擔過錯侵權責回任。
好意施惠是答指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於良好的道德風尚實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關系。其目的不在於產生法律上的效果,只是一種道德上的好意使然,不需要經過委託,不產生強制執行力。
在受惠人的財產利益受損害時,只有當施惠人的行為被法院認定為是違反善良風俗,並且主觀上具備故意,才能構成侵權行為。而在受惠人的人身利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類推適用無償委託關系中受託應盡與處理自己事務同樣注意的標准,施惠人需要對過失行為負責。

D. 急求:高手解答合同法自考題案~

合同法的制定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內主義現代化建設容。這對於及時解決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產、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合同法是最具代表性的私法制度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之契約規則的主體部分,它在社會經濟尤其商事交易中發揮著重要而基礎的作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原則、自願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原則和鼓勵交易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E. 關於法律知識問答 盡快回答 在線等!

C正確,毋庸置疑。A構成事實合同,雙方均已確認,沒問題;B僅僅對合同非主要內容進行更改,不涉及合同的權利義務承擔問題,成立合同沒問題;C履行地點的更改為對合同主要項目的更改,視為新要約,所以現在還不成立合同;D這種情況乙發出時尚未過要約期限,但到達甲時已經過,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這時候如果不願成立合同,必須及時通知乙,而甲未通知乙,視為認可,合同成立。

F. 00230合同法簡答題會重復考嗎

不管是否重復考,重要的知識點總是要掌握住的,所以可以多花一點時間。重者恆重。

G. 有關合同法的問題2

合同法是調抄整平等主體的自然襲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國現行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9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一)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行為。合同的這一特徵區別於單方法律行為。單方法律行為是基於民事主體單方的意思所決定,而合同則是雙方或多方民事主體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得到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二)合同是以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民事主體之間訂立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即訂立合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三)合同是平等主體在平等自願基礎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構成的基礎。
(四)合同是非身份關系的協議。我國婚姻法中有關結婚、離婚以及《民法通則》中關於監護以及繼承法上關於遺贈扶養協議的合同,是屬於身份上的合同,依照我國合同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並非合同法上所稱的合同。

H. 關於合同法的6個問題

1就是過期作廢
2比如你做一件事情,你在我這里訂購了一個必要的東西,由於我的原因沒有按期交貨,你的事情失敗了,由此造成的損失我的賠償。
3由於這些單證代表貨物的佔有權,表明了賣方未自願移轉實際的貨物,買方不能實際佔有、控制貨物。這說明賣方未交付貨物。對於採用交付主義的立法司法來說,賣方未交付貨物,貨物的風險自然不發生轉移。
4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是劃分供電設施所有權歸屬的分界點,分界點電源側的供電設施歸供電人所有,分界點負荷側的供電設施歸用電人所有。在用電人為單位時,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通常為該單位變電設備的第一個磁瓶或開關;在用電人為散用戶時,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通常為進戶牆的第一個接收點。上述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
5贈與合同訂立後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後,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本條規定的法定條件:一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後,而不是成立之前。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無履行基礎。二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贈與人以無力執行了。
6此條並不禁止其它的

I. 有關法律知識提出的三十個問題並解答

我們的國家制定了許多法律、特別是近些年,立法速度加快,每年都有不少法律、法規頒布實行。對法律種類的劃分,可以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劃分方法。如:從法律的文字表現形式方面劃分,可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從法律的適用范圍方面劃分,可分為普通法和特別法;從法律制定的主體方面劃分,可分為國際法和國內法;從法律的內容方面劃分,可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等等。 對於我們打官司的人來說,對法律可以這樣來劃分: 憲法,它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國一切法律、法規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規是憲法的子法。子法如與母法的內容相違背,子法則無效。除了母法--憲法之外,我們可以把其餘一切法律、法規分為以下四大部門。即:(1)刑事;(2)民事;(3)經濟;(4)行政。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據自己所打的官司,側重學習其中的一個部門法律、法規。 (1)刑事方面。它又分兩類,一類是實體法,即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的,犯了什麼罪,將要受到怎樣的處罰等。如:刑法、懲法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有關決定、通知、補充規定等。另一類是程序法,即規定辦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驟的法律。如刑事訴訟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有關補充規定等。 (2)民事方面。它也分兩類,一類是實體法,如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著作權法等等,以及有關的補充規定。另一類是程序法,如民事訴訟法、仲裁條例等,也包括各種有關的補充規定、暫行規定等。 (3)經濟方面。實體法主要有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稅法、產品質量法等。程序法與民事方面的程序法相同或基本相同。 (4)行政方面。實體法有食品衛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程序法有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條例和其他有關補充規定等。

J. 關於合同法的一道題呢,求解答:

1、汽車買賣合同是有效的。因為合同內容合法、充分,是雙方平等、公平的意思表專示。跟汽車是屬否過戶無關。
2、汽車受損,損失應該由某公司承擔。因為汽車在損失之時,還沒有交付,毀損的風險應當由某公司承擔。
3、可以。因為汽車盡管是奢侈用品,但仍然屬於消費品,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和保護的范疇。
4、可以。因為汽車已經嚴重損壞,跟合同訂立時張某的意願有較大的出入。本合同屬於可撤銷合同,張某當然可以要求退車。
5、不可以。因為兩者只能取其一。
6、不可以。因為這兩個賠償方式屬於同一性質,只能選擇一種。
本案例的知識點主要有以下三個:
1、三金的解決方式:一般情況下,定金的雙倍賠償、損害賠償金、約定的違約金屬於相互排斥的賠償方式,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去解決。只有在定金的雙倍賠償、約定的違約金遠遠不夠彌補受害一方的損失之時,才可以要求加上額外的損害賠償金。
2、風險的承擔方式。動產和准不動產(汽車類)以交付為轉移。不動產以登記為轉移。
3、合同的有效性。不管哪種方式的買賣合同。只要合同內容合法,要件齊全,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就是有效的。不以交付或者登記為標准。

熱點內容
社會法報道 發布:2025-08-23 17:21:48 瀏覽:304
黨校條例出台 發布:2025-08-23 17:11:10 瀏覽:978
唐律疏義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17:06:47 瀏覽:214
順德大良法院 發布:2025-08-23 17:05:37 瀏覽:534
子洲法院劉 發布:2025-08-23 17:05:33 瀏覽:406
勞動法休息事假規定2015 發布:2025-08-23 16:58:19 瀏覽:810
詩山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3 16:48:48 瀏覽:623
法學博士收入 發布:2025-08-23 16:20:56 瀏覽:301
2014年司法考試教材 發布:2025-08-23 16:19:36 瀏覽:4
什麼是刑法基本原則 發布:2025-08-23 16:16:58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