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與會計學的聯系

經濟法與會計學的聯系

發布時間: 2021-12-31 09:32:07

㈠ 會計學和經濟學的區別

區別:

1、拿的學位不同。經濟學拿的是經濟學學位,大學畢業後是經濟學學士;會計學拿的是管理學學位,大學畢業後是管理學學士。

2、所學課程不同。

經濟學專業課程培養方案(以下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各專業培養方案2013年修訂版)
學科基礎課程:財政學 貨幣金融學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統計學 會計學 計量經濟學
專業必修課程:政治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說發展史 法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中國轉型經濟學

會計學專業課程培養方案(以下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各專業培養方案2013年修訂版)
學科基礎課程: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管理學 管理信息系統 統計學 中國稅制 經濟法
專業必修課程:會計學原理 中級會計學 高級會計學 成本會計學 審計學 財務管理學 現代會計學 會計電算化 管理會計學

3、就業方向不同。經濟學就業方向是金融領域(銀行、證券公司等)、貿易部門、經濟學者、保險公司等;會計學就業方向是財務工作(會計、出納等等)、審計工作、稅務工作等。

4、市場需求量不同。每個公司基本上都需要會計學的人才,所以需求比較大,就業面比經濟學廣。

(1)經濟法與會計學的聯系擴展閱讀

經濟學專業是(包括經濟學方向和投資經濟方向)為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而設立的一個理論兼應用型本科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會計學專業屬工商管理學科,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該專業設有企業會計、國際會計、注冊會計師等三個專業方向。專業以企業會計為主,兼顧計算機與財務管理。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倡啟發式與案例教學,多方位培養學生處理會計業務與管理財務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㈡ 法律專業和會計專業的聯系

注冊會計師考試要考經濟法,司法考試也要考經濟法 拿到注冊會計師證同時又拿到律師證,要在事物所找工作會很容易,工資也將會很高

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與會計學專業的經濟法有區別嗎

如果是本科的話都是法律專業,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側重點不同,經濟法更後來國家對專業進行調整,統統整合為大法學,現在可能還有一些學校在招經濟法

㈣ 經濟法對會計學習的重要性論文

一、學習經濟法對於大學生的意義現代法治社會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學法、知法、懂法、守法,依照法律從事各項生產和社會活動,一切活動必須納入法律的軌道,用法律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這就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應具備相應的法律素質,才能在行為上做到嚴格依法辦事。社會成員法律意識的提升,不論在那個層次上,也不論對於個人、人群、社會、國家和民族都顯得格外重要,格外迫切。作為當代大學生,學習法律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尤其對於經濟專業的大學生,學習法律,尤其是經濟法,意義更為重大。 二、經濟法與會計專業的聯系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的社會,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法,學習法律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意義,更不用說進一步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了。我們所讀的專業———會計學,在我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而且發展明顯落後於西方國家,到目前為止仍然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作為中國學習會計專業領頭軍的我們,在學習這個新興專業的過程中,更應該摸索出一種新的學習方法,更好地進行研究學習,推動我國會計專業的發展。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掌握更多與本專業有關的知識。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會計學專業,就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經濟法是調整經濟管理和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概念就可以看出經濟法與會計是有著共通點的,都是通過管理手段來保障良好的經濟秩序。因此,為了更好地學習會計知識,我們務必要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仔細分析,發現兩者有著很多的聯系,但是最突出的共同點還是其管理性和約束性。會計專業具有管理性,這不僅表現在其經濟www.shlunwen.com目標上,還表現在管理的手段和過程中,表現為會計人員對企業管理決策過程的影響。通過法律法規對會計管理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會計管理進行監督。 而管理性和約束性更是經濟法的根本特徵,主要表現在經濟法的價值、主體、權力(利)、屬性上,更表現在經濟法的義務上。經濟法義務具有社會性。生活在市場體制下的人們是一種「經濟人」,在通常情況下,他們自己為自己服務或者為了為自己服務才為他人服務,而往往不能或不願提供社會服務,但許多社會服務如維護秩序、舉辦學校、基礎建設、公共衛生、保護環境等等又是一個社會正常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了解了兩者之間的聯系之後,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進一步分析經濟法對會計專業學習的幫助無疑是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平台。明顯地,學習經濟法能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性,時時提醒我們不能忘了會計專業的「經濟管理監督」責任。而對於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要想行使好自己的會計監督管理職能,就要對經濟方面的相關法律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結語在我國,會計專業是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為適應政府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改革的需要,以經濟監督管理對象為依據而設立的一個應用性專業,也是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類新興的發展較快的熱門專業。盡管如此,會計這個專業在我國的認知度和美譽度都不夠高,作為學習這一專業的我們一定要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更好地全面掌握本專業的知識,提高本專業在我國的知名度,為促進會計專業,會計監督管理職能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㈤ 會計和經濟法的關系

作為企業,都將經濟效益視為自己的生命線,竭力從企業內外部,特別是企業內部,在經營中通過諸如計劃、預測、調查、控制等方面尋找措施,提高經濟效益。那麼,會計作為兼容管理、控制、反映等職能的一種經濟行為,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如何呢?這是近年來會計界和經濟理論界一直在探討和思考的問題。

一、幾種觀點與看法

1、認為會計與經濟效益兩者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持這種觀點的同志認為,經濟效益存在於經濟活動的過程中,有自身的規律性,是一個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活動,屬於客體;而會計只有藉助於自己的科學方法、技術手段,去認識、掌握和運用這個客觀規律,經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屬於主體。

2、認為會計與經濟效益兩者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持這種觀點的同志認為: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的直接目的;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運用和強化會計管理,通過一系列引導、促進和限制、約束人們經濟行為的手段按照獲取最佳效益的目標發展。

3、認為會計與經濟效益兩者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持這種主張的同志認為:經濟效益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個理論問題,凡與經濟效益有關的觀點、理論,都是從管理實踐中總結、概括和提煉出來的;會計屬於實踐范疇,經濟效益的理論只有通過會計管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得到檢驗和豐富。而這些理論觀點一旦形成或得到豐富,又將對會計實踐乃至會計理論方法體系的建設和改革起到建設性的作用。

4、認為會計與經濟效益是一種「血緣」關系。其主要觀點是,會計的產生基於會計主體對經濟效益的強烈需要;會計對象的核心內容是提高經濟效益;會計管理的根本任務是提高經濟效益;會計方法的變革、發展總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的客觀需要為動力的。筆者贊同把會計與經濟效益比喻為一種「血緣」關系。

二、分析會計的發展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1、會計產生初期與經濟效益的內在聯系。會計是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產生初期是生產管理職能的附帶部分,其表現形式是由管理者承擔著一種原始計量、記錄工作。這種工作是人類在原始社會末期或者是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由於勞動產品有了一定量的剩餘要進行儲備、保管和分配才出現的。它是會計在萌芽狀態的一種表現形式。當時人類計量、記錄的重點是所得而不是所費,也就是說,在當時那種原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中,人們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也就是所得——勞動產品。因為,當時的勞動產品是維持人類生存或正常繁衍的基本條件。當然,當時對所費也是要考慮的,例如進行狩獵活動時所需的工具、人員的分工,農業生產中預留的種子等。同時,管理者還要把所得和所費加以比較,以便確定下一個階段的生產、分配和消耗活動。

2、會計發展過程中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形態。人們最關心的是如何保證自己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和損失,並不斷地使其擴大。當然,要使其不斷擴大,除了要有奴隸制和封建制的生產關系作為保證之外,還應有較為先進科學的計量、記錄方法,清楚、准確地記錄好這些財產的擴大和增值情況,這是所得與所費比較的結果。基於這種社會需要,人們開始對原始計量記錄方法進行變革。變革的結果,出現了單式簿記法。

當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貨幣關系在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的義大利北方幾個城市開始萌芽的時候,便為復式簿記的產生和初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東西方貿易、海上交通、銀行業和超出城市區域貿易的地方手工業的發展,義大利北方城市中的佛羅倫薩、熱那亞、威尼斯成了全歐洲的經濟中心,使得這三個城市率先跨入了復式簿記的運用階段。復式簿記從它的萌發形態發展到初步完備的形態,大致經歷了300年左右的時間,正是義大利的商人、銀行家、資本家考慮所得與所費,講求經濟效益的300年。如果他們不講求經濟效益,也就不會有復式簿記的初步成熟。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產業革命,給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給英國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由此引起了生產組織和經營形式的重大變革,不僅使英國確立了工廠制度,而且也為成本會計的產生創造了條件。這時候工廠取代了家庭手工業和手工業作坊,生產變成了由支付工資、購買原材料,並十分關心生產利潤的企業主來領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就需要運用成本會計來為自己的生產管理服務。於是,成本會計便應運而生。隨之,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需要的經營形式——股份有限公司,便很快出現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利害關系人和公司的管理者作為公司的代表,都從不同角度關心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股份有限公司這種經營形式就對會計提出了比過去更高的要求。於是,注冊會計師事業也就發展起來了。證一帳一表這個會計循環也就形成了,而這些又為會計學的完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現階段要講求經濟效益也離不開會計。首先,我們從現階段經濟效益的衡量方面來看,它是離不開會計的。經濟效益這一經濟范疇具有豐富的內容,這就決定了在量的方面必須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同它相適應。也就是說,經濟效益的衡量必須藉助於相互聯系的指標體系,例如資金、成本、利潤就是這個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指標。如果離開了以價值尺度為主要手段的會計核算,那麼,對經濟效益的衡量將是盲目和空洞的。其次,會計可以能動地為講求經濟效益服務。當然,會計在講求經濟效益中的作用,不僅僅表現在事後衡量經濟效益方面,而且還表現在可以通過分析、評價、監督等手段能動地為講求經濟效益服務。因為,會計是以貨幣的形式反映和控制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及其運動的。例如,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資金的使用和周轉,資金收回與再投入等情況都可以通過會計信息來反映,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直接為企業的經營決策、為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服務。

綜上所述,會計與經濟效益有著密切的關系,會計的產生是基於對經濟效益的追求,會計的發展是講求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客觀需要,經濟效益的衡量要藉助於會計,經濟效益的最佳化需要會計為其服務。這就是會計和經濟效益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同生的「血緣」關系。無視這一關系,將不利於我們充分發揮會計工作的主觀能動性,以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㈥ 你覺得經濟法對會計專業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客觀地說,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相對於某些執業資格考試來說,它的難度,真的不大,非常小,因為初級考試考的都是基礎知識,大凡肯花功夫的朋友,牢牢打牢基礎知識都是能過的。那都是哪些原因導致自己沒有通關考試?迴避考試呢?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為《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必須一次性全部通過才能拿到合格證書。


《初級會計實務》相對較難,有三分之二的分數需要核算,這部分內容出題的靈活性很大,有可能是整個考試裡面的攔路虎。


《經濟法基礎》知識看著內容比較簡單,但由於它在整個初級職稱考試理論體系的重要性,必然要求大家對它有更深的了解,因此考試時可能難度要加大,雖然教材內容不是很多,但每次考試都使大家感到很吃力。


初級會計實務

通過對近年考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

1、全面考核。覆蓋了考試大綱要求的大部分內容。基本每章都有題目,即使是非重點內容也會有少量題目;

2、重點突出。在全面考核的基礎上重要考核主要知識點;

3、題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經濟法基礎

通過對近年考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

1、每章都有題目,覆蓋率達100%;

2、具有綜合分析性的不定項選擇題較集中;

3、基礎知識佔比重較大,考核范圍既細致又廣泛;

4、題目案例化,命題方式日趨靈活。




㈦ 經濟法與會計有什麼聯系

不能說經濟法與會計有和特別的聯系,但注會等會計相關證書考試中設及經濟法科目說明經濟法對於具有持有相關證書的資質來說是必要的。主要是由於,相關證書持有者作為經濟行為主體(參與者乃至管理者),在發揮自身專業技能同時發生各種經濟行為,有必要對各種經濟事務中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程度認識。比如擔保事項、公司法中最低資本要求等,會計人員在這些事項中既是一方的處理者同時也就是參與者,要受到經濟法中相關規定約束;既是以經濟法相關規定為指導反映和執行相關規定,同時也是履行和遵守相關規定的過程。總之,不僅是會計相關從業者,大經濟范疇的各領域職業者都有必要學習經濟法知識,既要在各種經濟活動中遵守經濟法規,也要學會在必要時靈活運用經濟法規謀求各種正當利益或作為有力武器維護相關主體合法權益

㈧ 你覺得經濟法對會計專業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的社會,時時刻刻都離不開
法,學習法律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意義,那就更不用說進一
步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了。我們所讀的專業——會計學,在我國是
一門新興的學科,而且發展明顯落後於西方國家,到目前為止仍
然處在「摸著石頭
」過河的階段,作為中國學習會計專業領頭軍的
我們,在學習這個新興專業的過程中更應該摸索出一種新的學習
方法,更好地進行研究學習,推動我國會計專業的發展。而實現
這一目標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掌握更多與本專業有關的知識。
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會計學專業,就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
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
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經濟法是調整經濟管理和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是我國社
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概念就可以看出經濟法與會計是有著共通點的,都是通過
管理手段來保障良好的經濟秩序。因此,為了更好地學習會計知
識,我們務必要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

仔細分析發現兩者有著很多的聯系,但是最突出的共同點還
是其管理性和約束性。會計專業具有管理性,這不僅表現在其經
濟目標上,還表現在管理的手段和過程中,表現為會計人員對企
業管理決策過程的影響,通過法律法規對會計管理行為的約束,
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會計管理進行監督。

而管理性和約束性更是經濟法的根本特徵,主要表現在經濟
法的價值、主體、權力(利)、屬性上,更表現在經濟法的義務上。
經濟法義務具有社會性。生活在市場體制下的人們是一種「經濟
人」,在通常情況下,他們自己為自己服務或者為了為自己服務才
為他人服務,而往往不能或不願提供社會服務,但許多社會服務
如維護秩序、舉辦學校、基礎建設、公共衛生、保護環境等等又是
一個社會正常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

了解了兩者之間的聯系之後,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進一步
分析經濟法對會計專業學習的幫助無疑是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
的平台。明顯地,學習經濟法能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社會經濟秩
序的重要性,時時提醒我們不能忘了會計專業的「經濟管理監督

責任。而對於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要想
行使好自己的會計監督管理職能,就要對經濟方面的相關法律有
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

㈨ 經濟師與會計師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你好!
僅供參考 , 祝事事順利 , 望採納不勝感激!
經濟師是我國職稱之一。要取得」經濟師「 職稱,需要參加」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由人 事部統一發放合格證書。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實 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由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 綱、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准。參加考試並成績 合格者,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
會計師指具有一定會計專業水平經考核取得證書、可以接受當事人委託,承辦有關審計、會計、咨詢、稅務等方面業務的會計人員。
會計和經濟師區別主要在於:
1.級別
會計專業職稱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職稱有會計員、助理會計師,中級職稱有會計師,高級職稱有高級會計師。
經濟專業職稱分為:初級經濟師(助理經濟師)中級經濟師和高級經濟師。
2.難易度
會計師,主要考會計實務和經濟法,經濟法偏於法律。並且需要有豐富的會計方面知識。經濟師考的是經濟基礎和其他一些經濟類的專業共有15個,個人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經濟基礎側重在於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宏觀微觀的經濟,總體來說,考經濟師比較容易,因為他涉及的專業知識不是很深奧,大都通俗易懂,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的人也可以備考,會計師就不一樣了,需要你有一定的會計基礎,而且題目也比較難。以上都是指初中級的。
3.考試科目
經濟師:初中級考的科目一致,《經濟基礎》,《專業知識與實務》(包括工商管理、財 政稅收、商業、金融等)
會計師:考試科目:不同級別考的科目不同。初級考:《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中級考:《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
4.就業方向
會計師則注重的是職業的深度,專業知識的強化。就業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認可度,比如,取得會計職稱才可能得到會計相關工作。就業方向有財務工作、審計、稅務、金融機構等。
經濟師,不管你是人力資源專業、工商管理、金融、建築……甚至財政專業都可以報考,尤其是已從事工作者,想漲工資,更是不二之選,考取的職稱越高級,漲幅越高!會計相對來說比較局限,專業性要求高,從事的工作比較專一。

熱點內容
黨校條例出台 發布:2025-08-23 17:11:10 瀏覽:978
唐律疏義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17:06:47 瀏覽:214
順德大良法院 發布:2025-08-23 17:05:37 瀏覽:534
子洲法院劉 發布:2025-08-23 17:05:33 瀏覽:406
勞動法休息事假規定2015 發布:2025-08-23 16:58:19 瀏覽:810
詩山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3 16:48:48 瀏覽:623
法學博士收入 發布:2025-08-23 16:20:56 瀏覽:301
2014年司法考試教材 發布:2025-08-23 16:19:36 瀏覽:4
什麼是刑法基本原則 發布:2025-08-23 16:16:58 瀏覽:161
公司法救濟權 發布:2025-08-23 16:16:57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