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亮點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亮點

發布時間: 2021-12-31 18:56:20

A. 新勞動合同法的要點解讀~~~

那我就把話說俗抄點了。。襲。
就是呢你和別的公司簽合同,現在由於新勞動法要簽一般都要求簽3年
主要呢就是說你可以跳槽,但必須呢是有正當理由(自己編也行,但要合理,比如說不適合自己的發展),然後呢最多一個月的交接,然後呢自己就沒事了,也沒有責任,相當與合同對被僱人相當有利。
而公司要想解僱你,嗯,這個他要付合同責任了,如果合同沒到期,他要付你4個月相當於你工資的費用(也不是白的,要你以後1年內不能在這個行業幹了,如果不要這4個月的工資,還可以再找家同等性質的公司),所以呢我感覺依自己之見把,我就解釋解釋重點,還是在自己
溫馨提醒下:如果公司不錯,有利於自己發展的話就不要跳了等有了2、3年經驗後在到別的公司相信你的水平已經提升了更高的境地了,謝謝 呵呵 !!~祝您工作愉快

B. 勞動法第82條解讀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解讀:

形成勞動關系,就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形成勞動關系而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上稱之為「事實勞動關系」。本條主要針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以及事實勞動關系的法律責任作了嚴格的規定。

用人單位不願意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因有二:一是受降低用工成本的驅動,不簽勞動合同有可能逃避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降低解僱職工時支付經濟補償金等成本;二是現行法律規定當中,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承擔的法律責任僅是員工可以隨時辭職、單位終止雙方關系的須支付員工工齡經濟補償金以及小額的罰款等———較輕的法律責任對用人單位的這種行為沒有強有力的處罰措施。

新規定中,首先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做了明確的界定。應當說,該條規定的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時間還是較為寬泛的,但超過這個時間仍未訂立書面合同,用人單位須向員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超過一年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則視為用人單位與員工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以上處罰規則非常嚴厲。

可以預見,新法實施後,用人單位將不敢「玩火」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將來考慮的重點應轉向如何在管理中採取各種強化措施,建立單位內部嚴格的勞動合同簽訂紀律,禁止或防範出現員工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避免與員工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隨著勞動合同法這個新規定的實施,那種認為「勞動合同是保護員工合法權益的文件」的傳統觀點將發生變化,勞動合同將逐漸成為「保護用人單位和員工合法權益的文件」,用人單位必須日益重視起勞動合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C.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解讀

這樣的仲裁結論還是比較片面的。你們應該查一下你們當地在2008年1月1日前關於經濟回補償的相答關規定,如果有相關規定,那麼,從1996年至2008年1月1日這個時間段也是要有相關的補償的。你可以參考以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最後一句。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D.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逐條完全解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說,法律的抄正式解釋,又稱襲法定解釋、有權解釋或官方解釋,指被授權的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社會組織)在其職權范圍內對法律文本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釋。例如說最高院關於某某法的司法解釋,或是某條的司法解釋,這是有法律效力的。
立法解釋,是立法機關根據立法原意,對法律規范具體條文的含義以及所使用的概念、術語、定義所作的說明。作出法律解釋的目的是為了更准確地理解和適用法律。
學理解釋是指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學者、專家、法律工作者等非官方主體對法律規范所作的闡明與解釋。對應英文翻譯為academic interpretation. 相對於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學理解釋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權,故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因此又稱「無權解釋」,前兩種解釋稱「有權解釋」。

E. 起草和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爭議

熱點問題一

《條例》規定有14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這對於勞資雙方來講意味著什麼?

專家解讀: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當然不等於「終身制」、「鐵飯碗」。終身制是指在計劃經濟時期的特定用工方式,隨著計劃經濟被市場經濟所取代,隨著勞動關系的市場化,這種「終身制」、「鐵飯碗」早就被打破了、消失了。通過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建立的勞動關系並不是「終身制」,它只是有明確的建立時間而沒有明確的終止時間,相對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是有條件的長期僱用制度,前提就是勞動者在法定的就業年限范圍內、有勞動能力,在勞動者沒有嚴重過錯、沒有喪失勞動能力、企業沒有嚴重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保證勞動關系相對長期穩定,甚至到勞動者退休。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僅僅是「無確定終止時間」,而不是說就沒有終止時間。勞動者已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死亡;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是可以終止的。顯然,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有終止期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是可以依法變更和解除的,不是不論職工表現如何都要用到退休為止的「終身制」、「鐵飯碗」。

熱點問題二

在《勞動合同法》出台時,「華為事件」沸沸揚揚。於是新《條例》第九條:《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連續工作滿10年的起始時間,應當自用人單位用工之日起計算,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這對於勞資雙方來講意味著什麼?

專家解讀:這一規定意味著,以「華為」為代表的一些企業如果刻意規避《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的、以所謂買斷工齡重新建立勞動關系的做法部分成了泡影。

據報道,「華為」為不使工作時間長的職工達到連續工作滿10年,協商解除了勞動關系並給予了高額經濟補充金,大量職工又被重新僱用,真是機關算盡。但是《條例》關於「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的規定,將使這樣的做法變得沒有意義,當然解除後不再聘用的則不受影響。這一規定的意義不在於對「華為」有什麼影響,而在於要不要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因為如果不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要等到2018年才可能有作用,因為只有那時候才有勞動者的工作年限能夠達到連續工作滿10年的條件,這豈不滑稽。《條例》這樣的規定也是對歷史的承認。1996年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時,是承認過去的工作年限的。因此,應該為《條例》這一最大的亮點喝彩。

對用人單位來說,《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在一定條件下必須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實際上依然是企業的選擇結果。一切都是基於用人單位自願或者失誤的前提下才可能實現。

首先,在簽勞動合同的時候,企業可以任意選擇有固定期限的、無固定期限等期限形式,法律對此沒有任何規范和限制;其次,企業選擇有固定期限的也沒有任何限制,一天一簽勞動合同法律並不禁止。因此,若想規避這一規定是非常容易和簡單的,企業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只要最多隻簽訂9年11個月,堅決不與勞動者簽訂滿10年,同時絕對不連續簽訂兩次,那麼《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永遠不會發生效力的。只有企業自願,或者「不小心」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簽滿或者履行滿了10年,或者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連續簽訂了兩次,或者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被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才可能很偶然地擁有與企業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機會。

企業如果刻意規避法律,堅決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可能的,甚至並不違法,但並不可取。首先,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到期必須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而無固定期限的除企業滅失外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其次,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有助於穩定企業的勞動關系,特別是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的核心員工能夠招得來、留得住;再次,有助於培養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忠誠度,能夠比較順利地形成利益共同體的認識。這樣帶來的效益遠遠大於勞動合同短期化所能夠帶來的好處。

熱點問題三

《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經濟補償金明示意味著什麼呢?

專家解讀:《條例》第二十七條的這一規定,解決了一直困擾企業和勞動者的一個疑難問題,即無論是經濟補償金、賠償金都有個工資是指什麼的問題,即工資構成。相當一些企業僅僅將基本工資、基礎工資視為工資,而對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並不予以計算,對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更是以難以計算為理由而不予考慮。《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就是對此給予的直接明確的界定,即勞動者應得的月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的總和。

企業不必 如臨大敵

企業和企業經營者沒有必要對《勞動合同法》如臨大敵,也不要對《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條例》的作用不必誇大,也無須苛求。

《條例》沒有改變《勞動合同法》的原則和制度,僅僅是對操作層面的具體問題給予了明確的解釋。《條例》的確有些條款還值得商榷,如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合同終止要付經濟補償金的解釋;有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沒有答案,如什麼是連續工作滿10年,什麼是連續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沒有明確的答案。這大概因為屬於人大立法機關進行立法解釋許可權范圍的事情。

但是瑕不掩瑜,《條例》關於連續工作滿10年期的計算擴延;公益崗不受連續工齡和合同次數限制;現階段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工作完成終止;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等等成為《條例》最大的亮點,體現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

——中國勞動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勞動關系學會副會長 郭軍

F. 希望專業人士能幫我解讀我對勞動合同法和老公合同法實施條例的問題

一,勞動合同法裡面沒有實習的說法,只有試用期,而且要簽合同,你的公司的行為是違法的。
二,你們公司的培訓不叫專業技術培訓,而且你們沒有約定服務期。
三,一個月內不簽合同,用人單位應該以書面的形式通知你簽,你不簽,用人單位才能以書面的形式與你解除勞動關系。
四,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是指未能提供勞動條件等,排除勞動者權利是指勞動者的休息權、獲得勞動報酬等。

G. 如何解讀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以及仲裁時效。

你的情況其實也蠻簡單的,但是其中一些東西,可能涉及法律無法管轄和明確規定回的范圍,你現在可以要求答公司按當地保險相關規定,足額給你繳納各種保險的。一般來說,申請補交社保的,通過勞動監察的途徑,二年內的保險可以要求補交的。

H. 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你這問題不好回答,勞動法你可以網路一下條文,現在查的多的就是《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
你根據你的需要查詢,勞動報酬、扣押身份證、不買社保的,不簽勞動合同,查勞動合同法

熱點內容
承擔教育法律責任的條件是 發布:2025-08-23 13:50:44 瀏覽:970
駱源法院 發布:2025-08-23 13:50:40 瀏覽:368
貴州省貴陽市律師名錄 發布:2025-08-23 13:47:28 瀏覽:997
台州市司法網 發布:2025-08-23 12:57:52 瀏覽:35
行政法的溯及效力 發布:2025-08-23 12:28:36 瀏覽:204
民事訴訟法的具體研究方法 發布:2025-08-23 12:27:49 瀏覽:64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開課 發布:2025-08-23 12:13:27 瀏覽:556
法律碩士交換生 發布:2025-08-23 12:02:44 瀏覽:543
產前診斷技術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12:02:35 瀏覽:833
稅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