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債權保護制度
A. 合同法如何保護債權人的權益
合同法已在第七十三條專門作出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只爭朝夕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按照這一規定,債權人在自己的債權不能實現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要求第三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向其履行債務。債權人的這一權利,法律上叫代位權。不過,債權人在行使代俠權時,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債權人只能針對債務人的到期債權行使代位權。如果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到期債權,債權人不能向第三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主張代位權。這是因為債務人的債權沒有到期,第三人沒有向債務人履行債務的義務,如果這時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直接要求第三人向自己履行,實際上就是要求第三人提前向債務人履行,這對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無疑是一種傷害。
第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到期債權,應當是必然導致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的原因,即債務人不收回到期債權,債權人的債務就不可能得到償還。如果沒有出現上述情況,債權人不能行使代位權。例如,債務人欠債權人10萬元,但債務人除自己有20萬元的財產外,還有10萬元的到期債權。在此情況下,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權人只能請求債務人用自己的財產償還債務,而不能行使代位權。這是因為債務人在不行使到期債權的情況下,也能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因債權人的損失水是由債務人怠於行使到期債權造成的,所以債權人無權要求債務人的債務人直接向自己履行。
第三,債權人對於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不能行使代位權。從司法實踐看,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主要有:工資、撫恤金、安置費、養老金、退休金等。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之所以不能行使代位權,主要是為了保護債務人維持自身生活需要的基本權利。
債權人在行使代位權時,除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按照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時,不能由自己直接向債務人的債務人提出,而應當由自己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在經人民法院審查符合代位權的條件,並通過判決蝗方式予以確認後,再由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向債務人的債務人提出行使代位權,而債務人的債務人應當按照債權人的要求直接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同時,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時,只能以自己的債權為限,否則將會對債務人的債務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
B. 合同法是債權法嗎
您好。合同法屬於債法,而不是債權法。債,即包含債權,也包含債務。
C. 合同法中相關債權債務問題
債權債務問題不屬於《合同法》,並且《合同法》已被《民法典》取代並廢止。因為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系不能對抗第三人,所以債權債務問題不屬於《合同法》。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D. 合同法中債權人的權利有哪些
債權人,"債務人"的對稱。債的主體之一。在債的關系中,有要求他的債務人實施一專定行為或者屬不實施一定行為的權利的人。
權利:
(1)代位權:債權人代位權是債的保權制度的一種。保全債權是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國合同法規定的代位權,是以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為基礎,針對近年來我國嚴重存在的三角債以及債務人逃債廢債現象而確立的新的債的保全制度.代位權的效力及於債權人、債務人和次債務人。
(2)免除債務權:債權人免除債務,指債權人放棄自己的債權,從而消滅合同關系及其他債的關系。
(3)債務轉讓權:在不改變合同內容的合同轉讓,債權人通過債權轉讓第三人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於第三人。
(4)撤銷權:債權人撤銷權,又稱撤銷訴權或廢罷訴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所謂有害及債權的行為,得申請法院撤銷的權利。
E.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有何規定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是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未轉移佔有而受到影響。
F. 談談如何在合同法上保障合同債權實現的制度措施、
1、債權人的代位權、撤銷權,都是合同法為保障債權實現的制度;
2、定金和違約金制度;
3、擔保制度,如抵押、質押和留置。
G. 合同法有關債權債務關系的條文有哪些
在一些有關商業的電視劇中,我們會看到或者聽到合同債務,合同債務轉移這樣的詞。對於不是很了解這方面內容的人來說,或許就只是一個名詞,但是什麼是合同債務轉移呢?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律師365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債務,履行,債務人,合同,債權人,當事人合同債務轉移某公司與甲(個人)共同出資建立乙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其中甲出資沒有及時到位,但甲對丙公司擁有債權,甲便要求丙公司替其向乙公司償還該筆出資,因該出資款一直沒有到位,故乙公司解散。在清算時甲卻以債務轉移為由,要求乙公司退還其出資額,由於當初甲出資並沒有到位,乙公司不可能退還其出資,故而產生訴爭。在該案中,涉及到合同法中第三人代為履行問題,這與合同法中規定的債務轉移有容易混淆之處,在此我想與大家談談兩者的區別。一、什麼是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由該條規定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第三人代為履行,是指第三人依照合同當事人約定由其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由此可知,其法律特徵如下:1、第三人替債務人代為履行是一種形成權,其意思表示具有單方性,也就是說,只需第三人單方面表示其願意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即可產生效力。2、第三人不是合同當事人,無需在該合同上簽字或蓋章。3、合同中當事人的約定對第三人不具有拘束力,第三人可以同意履行,也可以拒絕履行。當第三人拒絕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時,由債務人承擔履行或違約責任。4、合同中當事人的約定對債權人具有拘束力,即第三人一旦同意履行,應視為債務人的履行,債權人不得拒絕。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具備的條件1、要有有效債務的存在,這是合同債務移轉的前提條件。如果合同自始無效或者債務移轉時已經曉美,即使當事人就此訂立債務移轉協議,也不會發生法律效力了。因為債務已經消滅,就無所謂債務移轉了。2、被移轉的合同債務沒有禁止轉移的約束。法律規定不可轉移的債務、當事人約定不可轉移的債務以及其他不宜轉移的債務,不能成為合同移轉的標的。3、債務移轉還要取得債權人的同意。因為債務是一種特定的義務,義務人必須履行,不同債務人的信用、償還能力是有區別的。如果債務未經債權人同意就轉移到一個信用差、償還能力差的人手裡,債權人的權利就難以得到實現。因此,合同債務轉移要取得債權人的同意,方才生效。從上述內容看,債務的轉移並不是只要債務人、債權人與債務受讓方同意即可,還需要被轉移的債務沒有被禁止轉移的限制。只有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債務的轉移才能夠成立並且生效。通過以上與律師365小編一起了解了有關合同債務轉移,以及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方面的資料,對於這方面的內容,我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如果您想了解有關合同債務轉移以及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上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師365,尋求律師的幫助,律師會全力的解決您的疑惑,實際的解決您想了解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