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第48條規定

婚姻法第48條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1-02 06:08:18

A. 婦女婚姻法律保護法

婦女婚姻法律保護法規定如下:

1、《憲法》第4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女幹部。

2、《憲法》第49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女子的義務,成年女子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刑法》第258條規定,有這樣兩種行為:

(1)有配偶而重婚,是指已經結婚的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又與他人結婚。

(2)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這里所說的「結婚」既包括騙取合法手續登記結婚,又包括雖未登記結婚,但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婚姻法第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和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1)婚姻法第48條規定擴展閱讀

婚姻關系成立的基本法律特徵:

1、結婚的主體是男女兩性。不是由男女兩性生理差別的結合,便不構成結婚。同性別的人之間不能結婚。

2、結婚行為是法律行為。申請結婚的雙方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履行法律規定的結婚登記程序。否則,婚姻關系不產生法律後果。即:不受法律保護的無效婚姻,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所規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則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3、結婚行為的法律後果是,確立雙方的夫妻關系。並承擔由此而產生的責任、權利、義務。這種已確立的夫妻關系,未經法律程序,任何單位、個人或夫妻雙方都無權解除夫妻關系。

4、結婚的必備條件:一是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二是必須達到法定年齡,三是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5、結婚的禁止條件:一是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二是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

    B. 請問一下新的婚姻法

    新婚姻法就增加了兩張內容。
    新增法條如下。
    新婚姻法全文第五章 補救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43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利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利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44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利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於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扶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45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訴訟。
    第46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一)有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47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買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買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時,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48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撫養費、扶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49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新婚姻法全文第六章 附則
    第50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51條 本法自1981年01月01日起實行。
    1950年05月0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以上就是關於2014年最新婚姻法全文的內容。

    C. 現行婚煙法規定哪種情況下可以單方離婚

    我是法學專業在校大學生,很樂意為你解答你的疑惑。
    我國現行有兩種離婚方式,分別是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
    協議離婚
    協議離婚要滿足四個條件:1,當事人雙方具有合法的夫妻關系2,當事人雙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3,當事人雙方須自願離婚即雙方都有離婚的意願,並達成了一致,而且該意思表示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是一方欺詐另一方而達成的協議,也不能是由於對方或第三方的脅迫做出的表示,或者雙方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惡意串通而做出的假離婚表示4,當事人雙方就子女撫養、財產問題、債務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
    協議離婚的程序:1、申請。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條例》第11條第1款明確規定:「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二)本人的結婚證;(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2、審查。由婚姻登記機關根據我國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3、登記。婚姻登記機關經過審查和詢問相關情況後,對符合離婚條件的當事人予以登記並發給離婚證。依據《婚姻登記條例》第13條的規定,婚姻登記機關發給當事人離婚證後,自雙方簽收離婚證書之日起,婚姻關系即告解除。
    訴訟離婚
    是指夫妻雙方就是否離婚或者財產的分割、債務的負擔、子女的撫養等問題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而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後,通過調解或判決解除婚姻關系的一種離婚制度。我國的離婚訴訟適用下列幾種情形(1)夫妻一方要求離婚,而另一方不同意離婚的;(2)雙方自願離婚,但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負擔等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3)雙方都同意離婚,但一方不在國內居住,或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蹤,或被勞教、勞改而無法親自去辦理登記離婚的;(4)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且為法律所承認的事實婚姻。我國訴訟離婚的一半程序,以調解為主。一是訴訟外的調解,即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二是訴訟內的調解,人民法院對訴訟離婚的案件首先應當調解,在調解無效,感情確已破裂的情況下,應判決離婚。根據我國《婚姻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的離婚訴訟程序包括起訴與受理、訴訟中的調解和判決三個階段。1、起訴與受理。離婚訴訟應由夫妻一方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而不能由他人代替起訴。離婚訴訟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當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也有例外情況,《民事訴訟法》第23條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一)對不在中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三)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2、訴訟中的調解。調解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調解有三種結果(1)調解和好,原告撤訴或將和好協議記錄在案(2)雙方當事人達成離婚協議,人民法院根據協議內容製作離婚調解書,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變更。離婚調解書送達後即生法律效力;(3)調解無效,雙方無法達成協議,人民法院不能久調不決,應依法作出判決。3、判決。凡是夫妻感情尚未破裂或者尚未完全破裂,尚有和解可能的,可以判決不準離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可判決准予離婚。「感情確已破裂」的法定條件:我國訴訟離婚的法定條件的基本構成有兩方面:一是實質性腰間,感情確已破裂;二是程序腰間,經調解無效。感情確已破裂在離婚的法定條件中佔主導地位,是婚姻法堅持訴訟離婚的唯一法定條件,即破裂主義原則。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認定標准:1、綜合分析法。綜合分析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理和有無和好的可能。2、列舉性理由。《婚姻法》第3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的,應准予離婚。」
    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根據《婚姻法》和《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相關規定,處理子女隨何方共同生活的為題,應遵循如下規則:(1)必須遵循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的基本原則;(2)哺乳期內的子女,以哺乳母親撫養為原則;(3)哺乳期後的未成年子女的直接撫養人既可以是父方可以是母方,雙方可以先協定,協議不成,雙方都要求隨其生活的,一般應綜合考察父母雙方的情況,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4)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和判斷能力,父母雙方對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意見。(5)養子女、繼子女的直接撫養歸屬問題應遵守以上規則,但應注意的是:1,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或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該子女仍應由生父母撫養。2,《收養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養子女,對方未表示反對,並與該子女形成事實收養關系的,離婚後,雙方應負擔子女的撫育費;夫或妻一方收養子女,對方始終反對的,離婚後,該孩子應由收養方撫養。
    離婚後子女撫養費的問題。我國《婚姻法》第37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得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離婚後不撫養子女一方的探望權。我國《婚姻法》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第48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這里強制執行的對象是拒不履行協助責任的個人和單位,而不是子女。
    離婚時的救濟方式。
    《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與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本來還想告訴您關於離婚後財產分割問題的,比較復雜就略去了。那要看有沒機會,再給告訴你。希望我的這些解答能部分幫助你。

    D. 問一下婚姻法

    2014最新婚姻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 婚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 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 婚

    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 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E. 婚姻法32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離婚訴訟】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專由有關部門進行屬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F. 婚姻法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二O一一年八月九日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具體請閱讀以下鏈接:https://www..com/link?url=Xmuu6evwDX5B9mcu8_j1NkbDrPx3nv32gvxli&wd=%E5%A9%9A%E5%A7%BB%E6%B3%95%E8%A7%A3%E9%87%8A%E4%B8%89&issp=1&f=8&ie=utf-8&tn=home_pg&bs=2o15%E5%B9%B4%E5%9B%BD%E5%8A%A1%E9%99%A210%E6%96%87%E4%BB%B6%E5%85%B3%E4%BA%8E%E5%A9%9A%E5%A7%BB%E6%B3%95%E8%A7%84%E5%AE%9A

    G. 關於新婚姻法

    1.產權屬於首付者,共同還貸及其增值部分屬於共有財產,可平分;
    2.寫一人名字就是一人的個人財產,寫兩人名字那就屬於默認贈與兩人了,當然就是兩人共有的了,只是以後的產權可能還只是屬於贈與一方的子女,只是分割時要分掉一半,上面只要分掉共同還貸及其增值部分

    H. 婚姻法第三十八必須離婚的四大條件

    判斷是否離婚以「婚姻感情是否破裂為依據」。認定感情確已破裂,《婚姻法》第32條規定了應准予離婚的五種情形。《婚姻法》第38條,規定了離異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與義務。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I. 婚姻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內容

    婚姻法已經廢止
    取代它的是民法典
    具體內容你可以查詢
    如果是民法典第1148條: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J. 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法發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
    2011年08月12日 12:39:48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網站 【字型大小 大小】【收藏】【列印】【關閉】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12日)上午10時發布《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共19條。明天(13日)起正式實施。重點對結婚登記瑕疵的救濟手段,親子關系訴訟拒絕親子鑒定後果,父母為子女結婚購買不動產的認定、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買房的處理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以下為新聞發布會實錄: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 孫軍工

    (2011年8月12日)

    各位記者:

    大家上午好!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向各位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三)》)的有關情況。為更加准確地體現立法本意,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處理婚姻家庭糾紛的意見和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於2010年11月15日至2010年12月15日,通過中國法院網和人民法院報公布了《婚姻法解釋(三)》的徵求意見稿,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共收到反饋意見9974條,書面來信181封。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等17家單位專門召開了有關研討會,形成了書面修改意見。經過三年多的調研起草和充分論證,並徵求了立法機關和國家相關部門的意見,這部司法解釋於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並將於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下面,我把《婚姻法解釋(三)》制定的背景、主要內容向各位作一簡要介紹。

    一、制定《婚姻法解釋(三)》的背景

    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施行後,針對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法律適用疑難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於同年12月24日出台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針對婚姻法修改後的一些程序性和審判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作出解釋,包括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處理程序及法律後果、提出中止探望權的主體資格、子女撫養費、離婚損害賠償等問題。2003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主要針對彩禮應否返還、夫妻債務處理、住房公積金及知識產權收益等款項的認定、軍人的復員費及自主擇業費的處理等問題,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裁判依據。

    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法院一審受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共計1286437件,2009年為139件,2010年為1374136件,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全國法院一審受理離婚案件1164521件,受理撫養、扶養關系糾紛案件50499件,受理撫育費糾紛案件24020件,受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24676件。案件中相對集中的反映出婚前貸款買房、夫妻之間贈與房產、親子鑒定等爭議較大的問題,亟需進一步明確法律適用標准。最高人民法院遂於2008年1月啟動了《婚姻法解釋(三)》的起草工作。經過充分論證,特別是在廣泛徵求、認真匯集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後,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婚姻法解釋(三)》,重點對結婚登記程序瑕疵的救濟手段、親子關系訴訟中當事人拒絕鑒定的法律後果、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收益的認定、父母為子女結婚購買不動產的認定、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不動產的處理、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效力的認定等問題作出了解釋。

    二、《婚姻法解釋(三)》的主要內容

    這部司法解釋共有19個條文,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其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首次明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主張撤銷結婚登記應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現實生活中,常常有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中存在瑕疵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如一方當事人未親自到場辦理婚姻登記、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證明進行登記、婚姻登記機關越權管轄、當事人提交的婚姻登記材料有瑕疵等。在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時,如果同時欠缺了結婚的實質要件,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內,可以被人民法院宣告無效,但對僅有程序瑕疵的結婚登記的法律效力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當事人以婚姻登記中的瑕疵問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只要不符合婚姻法第十條關於婚姻無效的四種規定情形之一,法院就只能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如果將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但結婚登記程序上有瑕疵的婚姻宣告為無效,不僅擴大了無效婚姻的范圍,也不符合設立無效婚姻制度的立法本意。

    從徵求意見的情況看,多數觀點主張應當本著司法便民、利民的原則在司法解釋中增加指引性規定,以方便當事人解決紛爭。據此,經研究認為,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框架下,結婚登記在性質上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即行政確認行為。當事人對已經領取的結婚證效力提出異議,雖然不屬於法院民事案件的審查范圍,但當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解決或提起行政訴訟。據此,《婚姻法解釋(三)》第一條第二款作出規定:「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二)明確規定親子關系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拒絕鑒定將導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張成立的法律後果。親子關系訴訟屬於身份關系訴訟,主要包括否認婚生子女和認領非婚生子女的訴訟,即否認法律上的親子關系或承認事實上的親子關系。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使得DNA鑒定技術被廣泛用於子女與父母尤其是與父親的血緣關系的證明。親子鑒定技術簡便易行,准確率較高,在訴訟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全世界已經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DNA技術直接作為判案的依據。在處理有關親子關系糾紛時,如果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形成合理的證據鏈條證明當事人之間可能存在或不存在親子關系,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堅決不同意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2002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的規定做出處理,即可以推定請求否認親子關系一方或者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而不配合法院進行親子鑒定的一方要承擔敗訴的法律後果。《婚姻法解釋(三)》第二條對此予以了確認。從徵求意見的情況看,多數意見認為,對親子關系推定認定的規定符合社會常理,且便於實踐操作。
    (三)首次明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財產。一般而言,夫妻一方財產在婚後的收益主要包括孳息、投資經營收益及自然增值。婚姻法規定了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收益及知識產權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2004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也明確規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所得的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對孳息和自然增值這兩種情形如何認定未予明確。在《婚姻法解釋(三)》(徵求意見稿)中曾作出了「另一方對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貢獻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但多數意見認為,徵求意見稿中的「貢獻」一詞不是法律用語,理解上也會產生歧義,審判實踐中很難把握。經過反復斟酌,《婚姻法解釋(三)》第五條明確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四)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從《婚姻法解釋(三)》公開徵求意見反饋的情況看,作為出資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均表示,他們擔心因子女離婚而導致家庭財產流失。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違背了父母為子女購房的初衷和意願,實際上也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所以,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購房父母子女名下的,視為父母明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比較合情合理,多數人在反饋的意見中對此表示贊同,認為這樣處理兼顧了中國國情與社會常理,有助於糾紛的解決。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更為符合實際情況。《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將產權登記主體與明確表示贈與一方聯系起來,可以使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判斷依據更為客觀,便於司法認定及統一裁量尺度,也有利於均衡保護婚姻雙方及其父母的權益。

    (五)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離婚案件中,按揭房屋的分割是焦點問題之一。如果僅僅機械地按照房屋產權證書取得的時間作為劃分按揭房屋屬於婚前個人財產或婚後夫妻共同財產的標准,則可能出現對一方顯失公平的情況。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十條的規定,一方在婚前已經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向房地產公司支付了全部購房款,買賣房屋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購房合同確認給購房者的全部債權,婚後獲得房產的物權只是財產權利的自然轉化,故離婚分割財產時將按揭房屋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相對比較公平。對按揭房屋在婚後的增值,應考慮配偶一方參與還貸的實際情況,對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補償。在將按揭房屋認定為一方所有的基礎上,未還債務也應由其繼續承擔,這樣處理不僅易於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對性原理。婚前一方與銀行簽訂抵押貸款合同,銀行是在審查其資信及還款能力的基礎上才同意貸款的,其屬於法律意義上的合同相對人,故離婚後應由其繼續承擔還款義務。對於婚後參與還貸的一方來說,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六)明確規定當事人協議離婚未成則事先達成的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不生效。雙方當事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達成離婚協議,並對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等問題作了約定,但該協議是以雙方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登記或到法院進行協議離婚為前提條件的。實踐中,主張離婚的當事人一方在簽署協議時可能會在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債務承擔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讓步,目的是希望順利離婚。由於種種原因,雙方並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或者到法院離婚時一方翻悔不願意按照原協議履行,要求法院依法進行裁判。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雙方事先達成的離婚協議的效力問題,往往成為離婚案件爭議的焦點。離婚問題事關重大,應當允許當事人反復考慮、協商,只有在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並到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或者到法院自願辦理協議離婚手續時,所附條件才可視為已經成立。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當事人一方有翻悔的權利,事先達成的離婚協議沒有生效,對夫妻雙方均不產生法律約束力,不能作為人民法院處理離婚案件的依據。

    經綜合考慮徵求意見的情況及司法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婚姻法解釋(三)》還對夫妻之間贈與房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否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生育權糾紛、夫妻一方擅自出賣共有房屋如何處理、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權利人等問題作出了相關規定。在《婚姻法解釋(三)》徵求意見期間,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積極建言獻策,充分表達了對婚姻家庭審判工作的關注、理解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婚姻法解釋(三)》的出台,是人民法院准確適用相關法律規定,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人民法院將緊密結合婚姻家庭糾紛審判工作實踐,及時關注事關民生的法律適用問題,不斷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為依法促進家庭關系的和睦幸福、社會關系的和諧穩定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附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4、《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5、《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熱點內容
    王東岳道德經 發布:2025-08-23 03:46:13 瀏覽:936
    法官應該怎麼執法 發布:2025-08-23 03:41:55 瀏覽:401
    民事訴訟法45 發布:2025-08-23 03:40:40 瀏覽:997
    勞動法規定出差補助 發布:2025-08-23 03:40:28 瀏覽:406
    李昌道法官 發布:2025-08-23 03:33:42 瀏覽:997
    毒品賭博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23 03:33:39 瀏覽:204
    勞動合同法25賠償金 發布:2025-08-23 03:32:10 瀏覽:779
    社會與法凌晨發生命案下 發布:2025-08-23 03:30:31 瀏覽:349
    調律師考試 發布:2025-08-23 03:20:47 瀏覽:983
    發改局相關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8-23 03:03:20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