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葯品制假售假
Ⅰ 制假售假屬於犯罪行為嗎
制假售假屬於違法行為,嚴重就涉嫌犯罪。
制假售假是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的統稱。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制假售假與制售劣質產品行為被統一歸納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在司法認定上,不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屬於制假售假行為,從事此類商品的儲存、運輸行為,也屬於制假售假。
制假售假類常見犯罪罪名:
1、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本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2、生產銷售假葯罪。本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葯品管理法規,明知是假葯而進行生產和銷售,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3、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本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行為。
4、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本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為。
5、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產品罪。本罪是指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法規,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為依法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01年專門就辦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出解釋,對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犯罪行為進行嚴格界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准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後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均適用於該罪名。
Ⅱ 「降糖神葯」現形,自稱「百年葯企」制假售假團伙落網,將面臨什麼處罰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家各項法律法規也逐漸完善。但生活中總有些人為了經濟利益惡意觸犯相關法律,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在此次案件當中,犯罪嫌疑人會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由法律進行判決,但他們應該都會入獄服刑,只是服刑時間不一而已。作為消費者,我想我們也應該在生活當中提高警惕,很多東西其實只要仔細去想想就完全能夠避免。類似於這種能夠治癒糖尿病的宣傳,本身就是不科學的。
在生活中要多加謹慎小心,不要讓自己成為犯罪團伙眼裡的肥肉。Ⅲ 請問《企業法律基礎》的項目哪些屬於《民法》、哪些屬於《經濟法》又有哪些屬
中國的法律分為憲法、民商法、經濟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中國的法律有很多包括憲法、民商法、經濟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
具體如下:
憲法、民法、刑法、護照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商標法、專利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證據法、工會法、勞動法、著作權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企業破產法、物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
中小企業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招標投標法、葯品管理法、監獄法、預演算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行政復議法、會計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行政處罰法、建築法、房地產法、信託法、價格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國家賠償法、食品衛生法、公路法、廣告法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仲裁法、鄉鎮企業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代表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人民警察法、消防法、律師法、教育法、教師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科學技術普及法、文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
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立法法、職業醫師法、職業病防治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拍賣法、審計法、統計法、商業銀行法、防震減災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標准化法、電力法、煙草專賣法、農業法、對外貿易法、計量法
Ⅳ 經濟法問題
回答如下:
1,市制葯廠的產品存在缺陷,未按照國家葯業監管部門核準的說明中說明該葯存在的不良反應,未履行告知、提醒義務。
2,無過錯責任。
3,可以以市制葯廠和醫院為被告,可以要求支付的費用包括醫葯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營養補助費、交通費等。
4,給我的啟示是加強葯品監管力度、嚴懲不法葯商。
Ⅳ 法律規定,新葯上市之前沒有經過任何的臨床實驗,需要負經濟責任和法律制裁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相應規定:
第七十二條未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生產葯品、經營葯品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葯品,下同)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銷,並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從事生產、銷售假葯及生產、銷售劣葯情節嚴重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十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
對生產者專門用於生產假葯、劣葯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生產設備,予以沒收。
第七十六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假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全部運輸、保管、倉儲的收入,並處違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對假葯、劣葯的處罰通知,必須載明葯品檢驗機構的質量檢驗結果;但是,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一)、(二)、(五)、(六)項和第四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第七十八條葯品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葯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機構、葯物臨床試驗機構未按照規定實施《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葯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葯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的,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和葯物臨床試驗機構的資格。
第七十九條葯品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或者醫療機構違反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從無《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購進葯品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購進的葯品,並處違法購進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
第八十條進口已獲得葯品進口注冊證書的葯品,未按照本法規定向允許葯品進口的口岸所在地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撤銷進口葯品注冊證書。
第八十一條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許可證或者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吊銷賣方、出租方、出借方的《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經濟法6請幫忙
31、A B C D
32、A B
33、B C
34、D
35、B D
36、A B D
37、A
38、A B C D
Ⅶ 國內重大經濟法案例
國內重大經濟法案例:
例一、吳英集資詐騙案
吳英集資詐騙案,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一案,浙江省金華市中院一審認定,被告人吳英於2003年至2005年在東陽市開辦美容店、理發休閑屋期間,以合夥或投資等為名高息集資,欠下巨額債務。為還債,吳英繼續非法集資。
因此萬福生科被湖南省證監局立案調查,並在2012年11月23日被深交所公開譴責。隨著監管部門調查的深入,萬福生科以往的「惡行」終於被揭露出來。萬福生科2012年3月2日公告稱,經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定期報告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初步自查結果如下:
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據萬福生科招股說明書及2012年年報,2008~2011年,該公司凈利潤分別是2565.82萬元、3956.39萬元、5555.4萬元和6026.86萬元,四年內凈利潤總數為1.81億元。
可是其中有1.6億元凈利潤是虛構的,實際上四年合計凈利潤數只有2000萬元左右,近九成為「造假」所得。
證監會2012年5月10日召開新聞通氣會,專門通報萬福生科涉嫌欺詐發行及相關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案的行政處罰結果,擬對萬福生科罰款30萬元,對平安證券、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博鰲律師事務所分別罰沒7650萬元、414萬元、210萬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萬福生科案的行政調查現已終結。涉及刑事處罰部分的,證監會已於2011年4月份將萬福生科及兩名涉嫌犯罪的人員移送公安機關處理。而涉及行政處罰部分的,現已進入行政處罰預先告知階段。
由於涉嫌欺詐發行股票和信息披露違法,萬福生科被證監會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龔永福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其他19名高管給予警告,並處以25萬元至5萬元罰款。此外,擬對龔永福以及萬福生科原財務總監覃學軍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而平安證券在萬福生科上市保薦工作中,未能勤勉盡責,並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擬對其給予警告,沒收其該保薦業務收入2550萬元,並處以2倍的罰款,暫停其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對保薦代表人吳文浩、何濤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和證券從業資格,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另外,證監會擬對中磊會計師事務所沒收業務收入138萬元,並處以2倍的罰款,撤銷其證券服務業務許可;對湖南博鰲律師事務所沒收業務收入70萬元,並處以2倍的罰款,且12個月內不接受其出具的證券發行專項文件。同時,證監會也對兩家機構的涉案人員進行依法處罰。
Ⅷ 關於經濟法和回扣的問題
不用請律師
1什麼樣的證據可以舉報當事人有吃回扣的嫌疑?
什麼叫做回扣,回扣是從發票裡面來的嗎?請仔細想想,就算買的東西貴,就算真的收了回扣,也不是發票能夠證明的。
回扣是對方給的,如果對方說沒有給,誰能亂定罪?
2此類事件是否是公安機關的介入范圍?
是
<<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3當事者應該如何取證?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
不需要取證,如果真被提起公訴,那時需要檢查機關提供證據來證明該員工有以上行為。到時候才請律師也可。
相反,該離職員工突然接到單位老總的恐嚇電話,如果與「錢」有關的,還有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
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一號公布實施)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修改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兩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八、將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Ⅸ 國家有哪些法律規定了商家制假售假的行為會受到怎樣的
《刑法》有規定製假售假構成犯罪的要判刑。
《刑法》相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罪】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罪】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Ⅹ 體現經濟法價值的案例
經濟法的價值表現為實質正義、社會效益、經濟自由與經濟秩序的和諧 知道經濟法大致的體系,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尋找案例,比如市場監管方麵包括不正當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產品質量、廣告、房地產、銀行證券保險,這些都有很多的案例 重要的不在於案例,在於怎樣對於案例的解析 1.齊齊哈爾市信達糖酒批發站經銷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商品案 [案情] 1999年9月,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將齊齊哈爾市建華區信達糖酒批發站(以下簡稱信達糖酒批發站)經銷假冒黑龍江北,大倉集團有限公司「北大倉」牌白酒案移交給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建華分局。該分局隨即對此案進行立案調查。 經查,信達糖酒批發站1995年開始經銷從北大倉集團直接購進的北大倉牌系列白酒,購進價格一直較高。後來,信達糖酒批發站得知哈爾濱某批發商處的「北大倉」牌白酒價格較低,即於1999年6月,分兩次從該批發商處購進「北大倉』』牌白酒共計300箱,貨款總計46512元,然後加價在當地銷售。至調查日止,該批發站共售出該種白酒87箱,銷售款13920元,獲利431.52元。經北大倉集團鑒定,信達糖酒批發站經銷的這批是假冒北大倉牌白酒,主要理由是:該批酒的北大倉商標樣式、外包裝、封條、防偽標志等與其使用的不同,酒的理化指標也不同。建華分局在查證上述事實後認定,信達糖酒批發站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一)項的規定,構成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建華分局依照《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對信達糖酒批發站實施了行政處罰。 [評析] 商標是區別不同商品或者服務的標志,經商標注冊機關依法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享有專用權,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則侵犯他人對該注冊商標享有的專用權。但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看,由於商標具有識別作用,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依據之一,若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就會造成市場混淆,並不當地獲得交易,排擠競爭對手,其不正當競爭的性質十分明顯。因此,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從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角度·對這種行為作了禁止性規定。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行為是與<商標法)規定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相一致的。2001年10月修改後的《商標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上述5種侵權行為均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行為,其中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行為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行為的基本表現形式,其他行為都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本案經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建華分局調查,信達糖酒批發站經銷假冒黑龍江北大倉集團有限公司「北大倉」牌白酒的事實是清楚的,證據是確鑿的。信達糖酒批發站從1995年開始由北大倉集團直接購進北大倉牌系列白酒進行經銷,知道該酒的出廠價格是較高的,多年的經銷也應該熟知北大倉牌白酒的一些外在標志,但其為能獲得更大的利益,以較低的價格購進外包裝與北大倉集團北大倉牌白酒不同而使用「北大倉」商標的白酒進行銷售,應屬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從而構成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不正當競爭行分。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經營者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依照<商標法)的規定處罰。因此,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建華局對該案的處理是恰當的。 體現的經濟法價值: 1實質正義方面:打擊了制假售假和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不正當行為 2社會效益方面:保護了被侵權人的利益,打擊制假售假的同時也保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3經濟自由與經濟秩序的和諧方面:不正當競爭的手段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反不正當競爭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的同時,也維護了所有正當競爭企業的利益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