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合意的解釋
『壹』 經濟法名詞解釋
經濟法中的「經濟競爭」是指商品生產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為了取得有利的產銷條件而進行的相互爭勝活動。
『貳』 經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大全
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政策性銀行法;價格法,環保法以及自然資源保護法;財政法、預演算法、稅法以及國債法;勞動法等;社會保障法。
『叄』 經濟法名詞解釋 維護公平競爭關系
維護公平競爭關系,是指國家為了維持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及其活動,採取相關
措施維護、促進或限制競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
『肆』 經濟法名詞解釋或問答題
1.損害競爭對手信譽的行為指經營者為了競爭的目的,故意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信譽的行為。
2.企業的開辦指企業設立人為取得企業生產經營資格,依法定程序所實施的行為。
3.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一、 提供最新通過審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備人民法院核實該企業的法人地位是否存在,檢查證實其代理許可權(公民個人應出具其有效的個人身份證件);
二、 提供債權人詳細的名稱、姓名、地址、聯系方式;
三、 債權申請權申報書,要寫清申報的債權的具體內容、性質、項目、要求、有無擔保;
四、 債權成立的相關證據、時間,是否超過規定的時效;
五、 宣告債務人破產進入破產還債程序的人民法院制發的民事裁定書、通知書;
六、 債權人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七、 債權人委託代理人簽發的委託書(在債權人不能親自前來的情況下);
八、 民事裁定書、通知書送達回證。主要用於法院確認送達的具體時間,查證債權人是否在規定的期間履行了申報債權的法律行為,確定逾期申報的法律責任。該回證應在債權人申報債權時由人民法院提供給債權人。
4.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正當競爭是經營者採用正常的、積極的手段求得發展,是依法競爭。不平等競爭是經營者的外部條件不平等、不公平所造成的不平等競爭一般不是違法行為,
5.(一) 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質量標准履行,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的,按
照通常標准履行。
(二)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
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三) 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給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標
的在履行義務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四) 價格約定不明確,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履行;沒有國家規定價格的,參
照市場價格或者同類物品的價格或者同類勞務的報酬標准履行。
6.法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是事物的內在聯系。
『伍』 經濟法的問題
1、有效。抄此行為涉及兩個法律問題,即債權轉讓和債務轉移,債權轉讓需通知債務人即可,債務轉移要債權人書面同意有效,本案簽訂了三方協議,因此是有效的。
2、有影響。如果丙公司未書面同意該債務轉移,那麼丙公司對該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只有其書面同意或者是轉移後其又同意擔保的才承擔保證責任。
3、抵押也是一種擔保,適用第2條解釋。
4、如果甲怠於行駛到期債權,乙可以代其行駛到期債權。法律上稱乙公司對甲公司的到期債權有代為求償權。
5、有限公司以其資產對外承擔責任,現在該公司已破產,剩餘的錢就無法追回。除非知道股東惡意轉移財產,則可以要求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6、如果該抵押有效,則該轉賣行為無效。
『陸』 經濟法中用一個例子解釋一下撤銷權
以下合同可以申請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內公平的;容(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是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以上是可撤銷的法定情形,比如放水公司逼迫某人簽定借款合同,然後拿著這份合同找這個人要錢,如果這個人有充分證據證明他是在受脅迫的情況下訂的合同,那麼就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該合同,撤銷該合同後,該合同就像從來沒有簽定過一樣,自始無效、當然無效、絕對無效。
『柒』 經濟法中的合同法
(1)答:成立。應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專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屬段合同成立。在該案中甲乙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錢達成了合意,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所以該合同成立。(2)合法,根據《合同法》這種行為屬於不安履行抗辯權。(3)合法,因為甲方沒有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限內履行完合同,須承擔違約責任。(4)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丙方沒有履行好運輸合同,沒有保護好甲方的物品。
『捌』 經濟法簡答題怎麼給分
之了回答:
選擇題是45分,解答題是55分;
一般是先問是否正確,然後在解釋說明,所版以,需要對接觸的經濟法知識權點有大致的了解,然後才能根據題目來寫出法條,閱卷就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回答的是或否是否正確,另一個就是法條分邏輯是否正確。
望採納,謝謝。
『玖』 經濟法問題,把解釋寫出來
答案是C
選項A,根據《公司法》第79條,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所以4人已足夠,A錯誤。
選項B,根據《公司法》第81條第3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百萬元。本題800萬亦滿足,B錯誤。
選項C,根據《公司法》第85條,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少於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本題中由於擬設100萬股中對外募集70萬股,也就是發起人認購30萬股,小於35%的限制,C正確。
選項D,首先根據《公司法》第96條,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摺合的實收股本總額不得高於公司凈資產額。所以公司凈資產為5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結合BC選項中注冊資本800萬的描述和認購35%的要求,發起人應當繳納的認購股份全部股款至少為800萬元×35%=280萬元。凈資產300萬足以繳納應付的280萬元股款,D錯誤。
題外話,這道題是1998年律考的真題,當時的答案是ABCD,但是2005年《公司法》修訂,大大降低了公司設立的門檻,比如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由5人以上變為2-200人,注冊資本的下限由1000萬降低到500萬,所以這道題的答案也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