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定作人
Ⅰ 定作人可否解除合同
本條是關於定作人解除權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成立後,因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根據本法總則第六章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除合同,當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只限於兩種情況,一是在發生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二是對方當事人嚴重違約,包括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對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明不履行其主要債務;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的。除這些法定解除權外,當事人擅自解除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但在承攬合同中,定作人除了享有本法總則規定的解除權外,他可以享有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這是承攬合同的一大特點,也是由於承攬合同性質所決定的。承攬合同是定作人為了滿足其特殊需求而訂立的,承攬人根據定作人的指示進行工作,如果定作人於合同成立後由於各種原因不再需要承攬人完成工作,則應當允許定作人解除合同。定作人解除合同的前提是賠償承攬人的損失。這樣處理,既可以避免給定作人造成更大的浪費,也不會給承攬人造成不利。許多國家的民法中都賦予了定作人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如日本民法典第641條規定,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時期,定作人,無論何時都得賠償損害而解除契約。德國民法典第649條也規定,承攬人未完成工作前,定作人得隨時告知解除契約。本條根據承攬合同的特點,參照國外有關立法例,也作了同樣的規定,賦予定作人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 根據本條和本法有關規定,定作人行使隨時解除權的,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定作人應當在合同有效期內提出解除合同。雖然本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隨時」實際是指合同成立生效後,合同履行完畢前的任何時間。根據解除的含義,解除是當事人在合同效力存續期間,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行為。如果承攬人已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已支付報酬等費用,合同已終止,定作人此時如果不需要工作成果的,不能提出解除合同。 2.定作人根據本條解除的,應當通知承攬人。解除通知到達承攬人時,解除生效,合同終止,承攬人可以不再進行承攬工作。 3.定作人根據本條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些損失主要包括承攬人已完成的工作部分所應當獲得的報酬、承攬人為完成這部分工作所支出的材料費以及承攬人因合同解除而受到的其他損失。 合同解除後,承攬人應當將已完成的部分工作交付定作人。定作人提供材料的,如有剩餘,也應當返還定作人。定作人預先支付報酬的,在扣除已完成部分的報酬外,承攬人也應當將剩餘價款返還定作人.延伸閱讀:承攬合同的一般判斷標准承攬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注意事項 如何解除承攬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承攬合同的期限,期限屆至時合同當然終止。當事人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合同因當事人達成協議而解除。這是合同中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體現。不過合同的終止不得以損害他人利益為目的。當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權的終止,實際上有兩種不同情況: (一)定作人的隨時解除合同權的行使標准 《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日本民法第641條也有同樣的規定:「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期間,定作人,無論何時,均得賠償損害而解除合同。」這些規定允許承攬人以賠償損失為代價隨時解除合同,不需要提出任何理由。這類似於原《加工承攬合同條例》第22條中的有關規定:「中途廢止合同,屬承攬方提供原材料的,償付承攬方的未履行部分價款總值10%—30%的違約金;不屬承攬方提供原材料的,償付承攬方未履行部分酬金總額20%—60%的違約金。」不過這種合同解除與一般的合同解除還是不同的。在一般的合同解除權行使時,要求有對方嚴重違約。合同目的落空等等情況的發生,從而非違約方可以無代價地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對方負違約責任等等。而在這種以賠償損害為代價的合同解除場合則不要求對方違約,也不要求對方承擔責任,而是解除權人自己承擔責任。比較前述日本民法的規定和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還可以看出日本民法對這種定作人的隨時解除權有時間的限制,即定作人只能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的期間解除合同,而不能承攬人完成工作之後解除合同。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則沒有這一時間限制,我們認為在解釋上應當作出這種限制。因為承攬人在完成工作後合同義務已基本履行完畢,定作人拒不接受工作成果的,則構成受領遲延的問題,況且承攬人工作既已完成也就不存在解除合同的問題了。這種合同解除權的規定,對於定作人於合同成立後因各種原因或情事變更不再需要承攬人繼續完成工作的,或是承攬人繼續工作對於他已經沒有意義時,允許定作人及時以賠償承攬人的損失為代價而解除合同,避免更多浪費,有其必要性。 (二)承攬合同因當事人一方嚴重違約而解除的裁判標准 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承攬人未依約定按時完成合同工作義務而使其工作於定作人已無意義時;承攬人未經定作人同意將承攬合同的主要工作轉由第三人完成的;定作人在檢驗監督中發現承攬人工作中存在問題,經向承攬人提出,而承攬人拒不更改的;定作人提供的材料或圖紙、技術要求存在問題,並不依承攬人通知及時修改、更換的;定作人未盡到協助義務,經承攬人通知仍不履行的,等等。以上各種情況出現時,當事人均可因對方的違約行為行使合同解除權,有損害存在的還可同時請求損害賠償。
Ⅱ 合同法五十三條第一款與承攬關系中定作人的免責怎麼理解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合同法襲》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合同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是所有合同的基本原則,承攬合同屬於合同法中的分則部分,承攬關系受該五十三條調整。
Ⅲ 定作人與定做人有區別嗎
定作人與定做人含義相同,譬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己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做、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此情況可以參考
Ⅳ 什麼叫「定作人」
定作人指的就是你委託他人幫你定作什麼產品時,你的角色就叫做定作人
與承攬人是個相對概念,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作出成品後,交付定作成果給定作人。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例如你拿金器去店裡打個戒指,你就是定做人,攬活的那個就是承攬人。
(4)合同法定作人擴展閱讀:
定作人的權利和義務:
1、定作人提供材料的,定作人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材料;
2、定作人中途變更承攬工作的要求,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3、承攬工作需要定作人協助的,定作人有協助的義務;
4、定作人不履行協助義務致使承攬工作不能完成的,承攬人可以催告定作人在合理期限內履行義務,並可以順延履行期限;定作人逾期不履行的,承攬人可以解除合同;
5、定作人不得因監督檢驗妨礙承攬人的正常工作;
6、定作人應當驗收該工作成果;
7、定作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報酬,對支付報酬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定作人應當在承攬人交付工作成果時支付;工作成果部分交付的,定作人應當相應支付;
8、定作人未向承攬人支付報酬或者材料費等價款的,承攬人對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9、定作人對承擔人就圖紙或者技術要求等不合理提出的通知怠於答復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10、承攬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攬人承擔修理、重作、減少報酬、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11、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Ⅳ 承攬合同定作人的解除權
定作人選定一個承攬人,是出於對這個承攬人技術等各方面的認可,每個承攬人的服務是特定的,如果隨意更換,屬於重大變更,定作人當然有權解除合同。不知道您想解決什麼問題,還是要結合實際案例才能解答。
縱橫法律網 朱英娜律師
Ⅵ 定作人的違約責任有哪些,承攬人的違約責任有哪些
您好,一、定作人的違約責任有哪些
1、解除合同的責任
定作人在承攬合同履行完畢之前的任何時候,都可以解除合同,但造成承攬人損失的必須賠償損失。
2、逾期付款的責任
定作人未向承攬人支付報酬或者材料等價款的,承攬人對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權。如果定作人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報酬或價款,承攬人可以變賣工作成果,用所得價款扣除其應得的報酬或價款。定作人還應比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向承攬人償付違約金;以酬金計算的,每逾期一天,按酬金總額的1‰ 償付違約金。
3、中途變更工作要求的責任
定作人中途變更承攬工作的要求,給承攬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定作人中途變更承攬工作的要求,包括數量、規格、質量或設計等。同時,定作人變更合同約定的工作成果交付地點或接收單位,並因此使承攬人多支出費用的,應由定作人承擔。
4、未按合同約定提供材料的責任
由定作人提供材料的,定作人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材料。如果定作人所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定作人應當負責更換、補齊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並應賠償因此給承攬人造成的損失。
5、未如期接受工作成果的責任
定作人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接受工作成果,否則,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定作人除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規定償付違約金外,還應當承擔承攬人對該工作成果所實際支付的保管費、保養費。如果該項工作成果是由運輸部門代運的,定作人還應當賠償承攬人由此產生的損失和運輸部門的罰款。
二、承攬人的違約責任有哪些
1、不能完成工作或不能交付的責任
承攬人不能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在約定時間內完成工作或不能在約定時間內交付工作成果的,應當償付違約金。
2、遲延交付的責任
承攬人不能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交付工作成果的,應向定作人償付違約金,並應比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支付相應的利息。承攬人償付違約金後,還應當繼續履行債務或者賠償損失。
3、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應承擔的責任
如果承攬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定作人接受該工作成果的,應當按質論價,減少報酬;定作人不同意接受該工作成果的,承攬人應當按定作人的要求修理、重作,並承擔逾期交付的責任,賠償給定作人造成的損失。
4、擅自更換定作人提供的材料或修理物的零部件應承擔的責任
《合同法》明確禁止承攬人對定作人提供的材料擅自進行更換,更換不需要修理的零部件。承攬人違反這一規定的,應按定作人的要求重作或重新修理,並承擔逾期交付的責任。
5、保管不善應當承擔的責任
承攬人應當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並應承擔在其佔有期間材料的毀損、滅失的風險。如果承攬人對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保管不善,致使材料毀損、滅失的,要賠償定作人因此而遭受的損失,並承擔逾期交付的責任。
承攬人對工作成果也負有妥善保管的責任。工作成果在交付定作人之前,或異地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合同的約定而由定作人代為保管時,承攬人應當妥善保管,或者由承攬人償付定作人代為保管而實際支付的費用。
6、對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負責
按《合同法》規定,承攬人不能未經定作人同意就把自己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否則,在定作人不解除合同的條件下,承攬人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當然,如果定作人不同意承攬人把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
7、違反保密要求的責任
如果承攬人違反保密約定,留存復製品或者技術資料,或者向第三人泄露秘密的,應向定作人交還復製品或技術資料,賠償因此給定作人造成的損失。
8、承擔連帶責任
承攬人不只一個,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應當就工作成果共同向定作人承擔責任及其他相關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Ⅶ 承攬合同中定作人的任意解除權有哪些限制
按照合同一般原理,合同一經訂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能擅自變更或者解除。但是,由於承攬合同是一種與人身有密切關聯的特殊合同,《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體現了承攬合同與一般合同的區別,是合同法確立的一項新制度,符合了現代民法的立法潮流。
定作人行使對承攬合同的任意解除權,是否就是沒有限制的解除權呢?對此,合同法沒有任何具體規定。實踐中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不應予以限制;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予以限制。
從國外立法看,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民法典雖在賦予定作人的法定解除權的同時,對這種解除權的行使作了必要的限制。
我們認為,從承攬合同的目的以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立法例看,應當對定作人隨時解除權的行使進行必要的限制。從定作人行使解除權的目的看,是為了中止合同的繼續履行。如果承攬人已經完成加工承攬工作,即使工作成果尚未交付,定作人也必須接受工作成果,不應行使解除權。因此,對定作人行使隨時解除權應有時間的限制,即定作人只有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前才能行使隨時解除權。
Ⅷ 定作人可以隨意解除承攬合同嗎
現實問題
榮某向某工廠定製了一套廚房整體櫥櫃,約定的價格為5000元,工期為8天。就在榮某與該工廠訂立合同後兩天,榮某的好友告訴榮某,該工廠的定價高於一般市場價,並向榮某推薦了另一家工廠。於是榮某電話給原工廠,要求取消訂單,但工廠表示,該套整體櫥櫃已經在製作中,如要退單則要賠償相關損失,但遭到了榮某的拒絕。那麼,榮某有權隨意解除承攬合同嗎?
律師解答
雖然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定作人享有對於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但是這並不代表定作人可以隨意解除承攬合同而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合同法》同時規定,如定作人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六十八條 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Ⅸ 請問為什麼承攬合同中的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呢法律為什麼要這樣規定有什麼意義嗎
《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八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蓋因定作人以其自身所需請承攬人完成工作,若不存在該需求了,卻規定定作人不能解除合同,會給定作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例如,定作人A向承攬人B定做一方形衣櫃,後發現房間中已經沒有地方放衣櫃了,如果A不能解除合同,則A會得到一個根本沒有任何用處的衣櫃,這顯然不合理。
Ⅹ 承攬合同法定作人定作有錯造成承攬人傷殘的該怎樣承擔責任
定作人有過錯需要根據過錯程度承擔責任。
如果承攬人致人損害或自己受版害,完全是由於定權作人的指示過錯造成的,承攬人沒有任何過錯,在此情況下,定作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承攬人不承擔責任。
在承攬人執行承攬事項不法侵害他人權益造成他人損害時或者自己損害,雖然有定作人的指示過錯,但承攬人也有過錯的,由定作人和承攬人按照過錯程度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