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買賣合同法收貨人

買賣合同法收貨人

發布時間: 2022-01-05 02:35:08

『壹』 合同買方和最終收貨人不一致怎麼約定合同買方付款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 履行、補救措施後的損失賠償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貳』 您好!請問買賣合同糾紛中,收貨人和付款人不同,那麼買受人是指收貨人還是指付款人

買受人是合同中的簽約一方,即在合同中簽字蓋章的買方,買受人可以自己收貨,也可以指定講貨物交給第三方,買受人是付款義務人,但其可以授權他人代付。

『叄』 合同收貨人與實際收貨人不相符

如果沒有筆誤之類的原因,按合同指定的內容辦理。
如果要與合同操作有不同,讓合同對方出書面文件確認。

『肆』 買賣合同指定收貨人換人如何補充協議

題目補充協議,開宗明義寫明換人理由,換人之前的供貨情況最好予以闡述。正文中,寫明換人雙方的姓名、微信號等其他聯系方式;如果買賣合同中約定了仲裁,補充協議也要同時予以約定。最後,雙方簽字蓋章。

『伍』 1.甲乙簽訂貨物買賣合同,約定由甲代辦托運。甲遂與丙簽訂運輸合同,合同中載明乙為收貨人。

首先根據《合同法》141條,甲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丙就已經全面地完成了義務,即視為回已交付給乙,答乙取得貨物所有權,自然不存在違約,A,C錯。

其次,乙為所有權人,丙因重大過失造成貨物受損,應向乙承擔侵權責任,所以乙可以要求丙賠償損失,B對。

有國家強制性標准或者行業強制性標準的,不得低於國家強制性標准或者行業強制性標准簽訂;沒有國家強制性標准,也沒有行業強制性標準的,由雙方協商簽訂。

供方必須對產品的質量和包裝質量負責,提供據以驗收的必要的技術資料或實樣。產品質量的驗收、檢疫方法,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有關規定執行,沒有規定的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

(5)買賣合同法收貨人擴展閱讀:

產品名稱、商標、規格型號、生產廠家、計量單位、數量、單價、金額、供貨時間及數量等具體內容注意事項

1、名稱要正確填寫,不要寫習慣名或自命名。

2、凡使用品牌、商標的產品,應特別註明品牌、商標和生產廠家。

3、規格型號,參考相應的物資目錄、設備目錄。

4、產品數量和計量方法,按國家或主管部門規定的計量方法執行;沒有規定的,按雙方商定的計量方法執行。

『陸』 買賣合同中,有沒法律規定收貨方必須在多長期限內驗收

買賣合同中有約定的,按約定執行,沒有約定的,可以另行協商,另行協商不成的,應在合理的期限內驗收,這個合理的期限,沒有嚴格的標准,因案不同。當然,作為出賣方,也可以給予買受方合理的期限。

『柒』 關於貨物買賣的合同關系的法律問題

貨物多發抄送了1.2噸,按照常理,無論是襲從對方角度還是你的角度,不經檢驗都可看出數量超出雙方合同的約定。且你已經將該貨物加工,可以認為雙方默認了多出的1.2噸進行交易。至於多出的1.2噸貨物應按照什麼價格,如果兩批貨物是不同時發送的,可以看該1.2噸是隨哪個合同多發送的,價格就按照該合同約定的價格處理;如果兩個合同的貨物是同時發送的,可以協商按照170(含稅)或150萬元(不含稅)的價格結算。不過,如果你與對方協商結果是按照現價(100萬元含稅)結算那就跟好了,雖然按照法律規定不應採納該價格~
無論採取什麼解決方法,只要雙方協商同意,沒有不合理之說。為避免遭受損失,你可以要求對方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其中3噸應負的義務,如開具發票、結算等。至於1.2噸雙方協商解決。

『捌』 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一條: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可否主張買賣合同關系成立

第一條: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對賬確認單、債權確認函等函件、憑證沒有記載債權人名稱,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以此證明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解讀:證明途徑當事人基於買賣合同提起訴訟的,其請求權的基礎是買賣合同,因此,在訴訟中,其首先應當舉證證明買賣合同的存在與成立,當事人證明買賣合同成立,主要通過兩種途徑(1)證明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已經具備,(2)證明合同已履行且為相對人所接受買賣合同基於屬於合同的一種,那麼合同的成立自然也屬於買賣合同的成立,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1)兩方或多方締約主體。(2)締約主體具有締約合同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3)對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在實務中,主要第1點和第3點爭議較大,例如,相對人可能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非由本人簽署為由否認其系買賣合同當事人的事實,或者以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沒有記載債權人名稱為由,否認主張買賣合同成立的一方是合同當事人。客觀而言,沒有買賣合同的情況下,雙方是否達成合意的證據就比較有限。從合同的締結程序上看,買賣可以採取要約和承諾的方式訂立合同,《合同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可以通過口頭的言辭,書面的言語以及行為的表達。《合同法》第22條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和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除外,質言之,承諾可以通知方式作出,也可以行為方式作出,以要約和承諾的方式訂立買賣合同,可以通過提交有關要約與承諾的證據或提交證據產生承諾效果的行為的證據來證明買賣合同的效力。從合同訂立的形式來看,根據《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以書面形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雙方簽章的書面合同成立之證明,一般而言,買賣合同是諾成合同不要式合同,因此,並不僅僅因為沒有書面形式的合同而認定買賣合同不成立,根據合同法第36條、37條之規定,即使按照法定或約定採用書面形式、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如果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已接受的,也應當認定合同成立,據此,沒有書面合同時,可以通過提交一方已經履行交付標的物或給付價款的義烏並為對方所接受的證據,來證明買賣合同的成立證據類型證明買賣合同成立主要類型包括;(1)以要約和承諾方式訂立合同的,證明要約、承諾生效的信函、數據電文、諸如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證據(2)以行為作出承諾的,證明該行為已為相對人所接受的證據(3)以合同書的形式訂立買賣合同的,由雙方共同簽章的合同書,即為證明買賣合同成立的直接證據(4)根據《合同法》第33條之規定,當事人在合同成立前可以要求簽訂確認書,合同自簽訂確認書時確立,故確認書也是合同成立的直接證據(5)沒有直接證明中證明買賣合同成立的,證明合同已經履行且為相對人所接受的證據,舉證責任分配《民事證據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民事證據規定》第五條: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並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在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成立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有書面合同的,應當提交書面合同,在沒有書面合同時,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提交的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或者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書證,也是證明合同成立的重要證據,但如果相對人否定此類證據與買賣合同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認定?對於普通的買賣合同成立的問題,法律上並沒有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因此,不能將證明買賣合同成立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否認買賣合同成立的一方,但在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已經提交交貨憑證、結算憑證或債權憑證的證據場合,僅憑被告的否定性抗辯,即否認買賣合同成立的事實,或者要求原告就此進一步舉證,則會導致原告舉證負擔過重的不公平狀態,根據《民事證據規定》第七條: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因此,人民法院不能根據被告的否定性抗辯,直接否定買賣合同成立的事實,在必要時,可要求被告就買賣合同不成立的事實進行舉證,如果主張合同成立的當事人所提交的證據與送貨單、收貨單等交貨憑證在實踐、標的物名稱及數量等方面能夠相互印證,形成證明買賣合同成立及履行事實的證據鏈,則即使沒有書面合同,人民法院也可以認定買賣合同成立不同證據證明力差異沒有債權人名稱的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憑證對買賣合同成立的證明力要大於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交貨憑證和結算憑證。在沒有書面買賣合同的情況下,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的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交貨憑證和結算憑證系孤證的,人民法院必須綜合分析雙方提交的其他證據及其證明力的大小,但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沒有債權人名稱的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憑證系孤證的,除債務人提出足以推翻該證據的相反證據外,人民法院可直接據此認定買賣合同成立如果被訴當事人不認可簽收人是其工作人員或者不認可簽收人有權利代表其簽字的方式,否認簽收人與其法律上有關聯,進而否認買賣合同關系成立的事實。怎麼辦?

『玖』 合同指定收貨人,收貨人與買方對賣方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收貨人與買方應當承擔貨物的接收義務,並在合理的范圍內承擔收貨的協助義務。買方應當承擔支付對價的義務。更多法律問題歡迎詳詢深圳馬成律師團。

『拾』 買賣合同糾紛中,買受人是指收貨人還是指付款人

你好,是指收貨人,買方。還有問題中的描述也是有歧義的,一般的雙務合同,買方即買受人,既是收貨人,也是付款方,他的相對方是交貨人。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發布:2025-08-22 14:08:09 瀏覽:9
海商法的調整對象簡答 發布:2025-08-22 14:02:10 瀏覽:908
魔法學院九 發布:2025-08-22 14:00:26 瀏覽:627
汽車企業的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2 14:00:18 瀏覽:549
商法txt 發布:2025-08-22 14:00:15 瀏覽:634
刑法原則6 發布:2025-08-22 13:59:36 瀏覽:741
同學當法官 發布:2025-08-22 13:54:57 瀏覽:320
法律職業道德講座 發布:2025-08-22 13:54:57 瀏覽:167
明法典還是民法典 發布:2025-08-22 13:50:38 瀏覽:300
最新版農村常用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5-08-22 13:49:56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