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對顯示公平條款

合同法對顯示公平條款

發布時間: 2022-01-06 12:45:06

A. 提示性的合同條款有哪些,合同法對公平原則的規定

第十二條【合同內容】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內的名稱容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有的學者稱這是合同的提示條款,這些條款中有的是合同必備條款,有的是非必備條款。希望能幫到您。

B. 合同中顯失公平條款的無效嗎

合同中顯失公平條款屬於無效。

顯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對方缺乏經驗,在訂立合同時致使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合同。

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法律規定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不僅是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

(2)合同法對顯示公平條款擴展閱讀:

根據《民法總則條文理解與適用》所歸納的,因乘人之危等導致顯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為需要具備以下要件:

1、須一方有利用對方危困或弱勢之行為;

2、須一方有利用對方危困或弱勢,牟取不正當利益之故意;

3、民事法律行為之作出是利用危困或弱勢之行為的結果;

4、該民事法律行為於成立之時顯失公平。

歸納來說,就是要從主觀要素與客觀要素兩方面來對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構成「顯失公平」進行綜合認定。

在《民法總則》出台前,雖然法律對於「顯失公平」規定得過於寬泛,不少當事人在考慮訴訟策略時會傾向選擇以「顯失公平」為由主張撤銷合同,而不會選擇證明難度較大的「乘人之危」來主張,但裁判機構在進行認定時,則是逐漸採用主客觀二重要件來判斷。

C. 合同法對顯失公平的合同如何處理,顯失公平的法律效力

一、處理方式

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至於是請求變更還是請求撤銷合同,當事人有選擇權。

合同法規定,下列合同可以變更或者撤消: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合同法明確規定,因合同顯失公平損失較大方有權提出變更或者撤銷,有過錯的一方應該在合理賠償范圍內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拓展資料:

二、如何認定顯失公平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2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

根據該條規定,顯失公平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

1、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

2、一方當事人利用了優勢地位或利用了對方沒有經驗。

判斷是否顯失公平,既要從一般的社會觀念角度考察權利義務是否對等,同時也要考慮到行為人對其權利依法處分的因素。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如果行為人完全能夠理解行為的內容並預見到行為的後果,出於真實意思表示而對權利義務予以處分,那麼對行為人來說,應當不存在顯失公平的情形。

顯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訂立合同時因情況緊迫或缺乏經驗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例如,某人因資金嚴重短缺或經營上的迫切需要,而向他人借高利貸,此種借貸合同大多屬於顯失公平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

D. 經濟合同法講究公平有那些條款

《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該條確立了公平原則,它是民事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這里講的公平,既表現在訂立合同時的公平,顯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銷;也表現在發生合同糾紛時公平處理,既要切實保護守約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違約方因較小的過失承擔過重的責任;還表現在極個別的情況下,因客觀情勢發生異常變化,履行合同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調整當事人之間的利益。
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認定顯失公平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1)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2)由於前者而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原則。

E. 《合同法》的公平原則

------合同的簽訂,一般都是基於雙方自願的基礎上,如果乙方放棄對甲方的違約責任約定版,屬自願行為,自權然不涉及顯失公平的問題。
------如果簽訂合同的時候,乙方遺漏了這個環節,而且甲方出現了違約行為,那麼這種遺漏對於乙方而言就不公平了,但談不上顯失公平。遺漏條款,不等於「不得主張違約責任」。也就是說,盡管沒有甲方的違約責任條款,但乙方依然可以主張甲方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合同法當中的顯失公平,說白了具有非常不公平的意思,一般意義上的不公平,不構成顯失公平。所以說,顯失公平的合同是可以申請撤銷或變更的。
------你所舉例子當中,甲方的違約行為是否會發生,是不確定的。如果沒有發生,乙方權益不會因為沒有約定而受損;即便發生違約行為了,乙方仍可以依法要求賠償,也同樣能夠找回利益。所以這種遺漏並不會實際造成乙方的絕對不利,故不屬顯失公平。

F. 合同裡面是有不公平的條款。

問題問的有些不清楚。嘗試回答如下:
首先,合同法規定,如果合同存在顯失公回平情形,那麼當事人可答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對合同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其次,如果事先約定,當承租人違約——包括不交房租,承租人無權收回押金,那麼該押金屬於定金性質,一旦老闆將定金收歸己有,那麼他無權再主張違約金。因為,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定金和違約金只能擇一主張。
另外,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定金數額不能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否則,超過的部分無效。也就是說,如果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我方可以要求返還超過的部分。
最後,如果沒有事先約定押金的性質,從合同內容也無法判斷其為定金的,那麼押金推定為預付款性質,老闆可以從押金里扣除所欠租金,並可以主張違約金。但是,有如下限制:
第一,違約金應與實際損失相當,如果對方要求的違約金或者約定的違約金明顯多於其損失,我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更改。
第二,違約金不得超過當事人簽訂合同時,所能夠預見的違約行為將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建議:盡量協商,可以尋求相關部門調解,如果不行,直接訴諸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G. 合同某一條款顯失公平,是撤銷整個合同還是變更該條款

合同條款顯失公平的前提下可以訴請撤銷,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

H. 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你我所簽訂的合同協議是顯示公平的情節,屬於可撤銷合同。這什麼意思啊

你好,意思是對方認為合同條款對於對方明顯不公平,嚴重損害對方利益,對方有權撤銷該合同。但合同能否撤銷,最終由法院審理認定。

I. 合同法顯示公平的理解

就是一些條款的要求呀

J. 關於協議書內容顯失公平並且協議已經簽訂,如果因為協議內容中的不公平條款到時受到損失,怎麼辦

你所說的條款,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顯失公平條款。對於顯失公平的條款,一方當事人可以在一年之內行使撤銷權,即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該顯失公平的條款。如果在一年之內不行使撤銷權,則撤銷權消滅;如果撤銷權消滅後發生糾紛,該條款對合同當事人即產生約束力,屆時一方主張該條款顯失公平,通常不會受到法院的支持。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熱點內容
四川攀枝花法律援助網 發布:2025-08-22 07:09:21 瀏覽:964
l0l皮城執法官5 發布:2025-08-22 06:59:46 瀏覽:873
看社會與法寫觀後感 發布:2025-08-22 06:57:55 瀏覽:748
法治林設計圖 發布:2025-08-22 06:53:27 瀏覽:329
民法總則和通則的對比 發布:2025-08-22 06:47:08 瀏覽:95
暗黑血統2執法官墓穴 發布:2025-08-22 06:45:23 瀏覽:670
激勵股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2 06:30:45 瀏覽:88
刑事訴訟法陳光中視頻 發布:2025-08-22 06:30:38 瀏覽:280
fbi與司法部 發布:2025-08-22 06:17:03 瀏覽:907
王麗麗律師 發布:2025-08-22 05:52:50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