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如何算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如何算平均工資

發布時間: 2022-01-08 04:30:11

『壹』 勞動合同法第47條,其中月平均工資包不包括加班費。

包括加班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回的經濟補償的答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貳』 勞動合同法的第四十七條的月平均工資怎麼算

把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的勞動者本人月平均應發工資(包括加班費、獎金、補貼、津貼等)加起來,再除以12(不滿12個月的除以實際月數)。
加班費也屬於計時工資

『叄』 勞動合同法補償條例中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中其中「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在此,經濟補償是按應得工資計算,而不是按基本工資或實發工資計算。
2、在這里,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工資?(詳見《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
由此,經濟補償的月工資包括加班工資、提成工資、全勤獎、季度獎、年終獎等工資組成部分。
3、依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一般為員工的月工資總額,即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部分也是以其本人月工資總額為前提。而由公司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是否屬於工資范疇呢?《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有如下規定:第五十四條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一)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基於勞動關系,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的全部勞動報酬。一般包括:各種形式的工資(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技能工資等)、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屬於勞動報酬性的工資收入等;但不包括用人單位按照規定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動保障和安全生產監察行政部門規定的勞動保護費用,按照規定標准支付的獨生子女補貼、計劃生育獎,喪葬費、撫恤金等國家規定的福利費用和屬於非勞動報酬性的收入。
由上得出如下結論:經濟補償的月工資包括公司代繳的、應由員工個人負擔的、從員工月工資中扣減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但不包括公司為員工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4、關於補償金中計算平均工資的12個月工資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的問題,我認為,應當為稅前工資。理由如下:
個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只是由單位從工資中代扣繳交的,原本就屬於工資的一部分。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的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其次,從稅務角度分析,參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有關規定及實踐操作,對於個人經濟補償金收入,應計征個人所得稅。因此在「避免重復征稅」的角度理解,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應為稅前工資數額。
所以,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應該是稅前工資。
5、是否包含自己繳交那份住房公積金?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暫行辦法》亦有如下明確規定: 第二十一條 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單位每月從其工資中代扣代繳。單位應當按時、逐月、足額繳存單位為職工繳納和職工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由此可見,從工資中扣繳的住房公積金,同工資中扣繳的個人所得稅一樣,原本亦屬於工資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我認為經濟補償中月工資:按應得工資計算,包括加班工資、提成工資、全勤獎、季度獎、年終獎等工資組成部分;包括公司代繳的、應由員工個人負擔的、從員工月工資中扣減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但不包括公司為員工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並且應該是稅前工資。

『肆』 <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前12個月平均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補貼等月實際工資。你所說前12個月有欠發的工資,那就應這樣計算,前12個月的實際開資加上欠發工資的合計的平均數。欠發工資就是依據勞動合同的約定,你實際工作後單位必須支付的工資。

『伍』 新勞動合同法中關於經濟補償的年平均工資應怎樣計算

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應如何確定

北京市民小王(城鎮戶口)是某事業單位聘請編外人員,2007年12月1日與單位簽訂了兩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單位承擔除發給小王凈工資之外的所有費用,2007至2008年度小王每月凈領工資為1800元。2009年11月31日,勞動合同到期後單位提出終止,但小王離職後發現單位沒有繳納自己公積金。
1、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應如何確定?
2、如補交公積金,公積金繳納基數如何確定?

『陸』 勞動法中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怎麼算具體包括那些

按應得工資計算,包括獎金、津貼、補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6)勞動合同法如何算平均工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柒』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平均工資算獎金嗎比如年終獎

平均工資肯定應算獎金,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因為獎金是工資收入的一種形式,不會支持勞動者以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來進行經濟補償的要求

『捌』 如何計算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月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應得的工資計算。何為應得工資,按照該條例的解釋包括了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總和。由此,可以認為凡是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前12 個月,屬於工資范圍內的應得貨幣收入都應該計算進去,由此應該理解為工資總額。對於工資總額所包括的內容,《1995 年勞動法實施意見》第53 條和《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 條作了解釋,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所以,凡是12 個月當中應得以及已經得到的上述范圍的貨幣收入,都應作為工資的范圍予以計算。但是,應當將不屬於工資范圍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予以剔出。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於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 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 倍的數額支付;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電話號碼 發布:2025-08-21 21:29:54 瀏覽:140
黑社會女人形法 發布:2025-08-21 21:20:56 瀏覽:490
司法局民法典宣講 發布:2025-08-21 21:19:49 瀏覽:293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英文 發布:2025-08-21 21:19:11 瀏覽:351
東奧經濟法誰講的有意思 發布:2025-08-21 21:15:42 瀏覽:905
條金條例 發布:2025-08-21 20:38:44 瀏覽:974
道德經第26章 發布:2025-08-21 20:09:54 瀏覽:744
法治與和諧社會論文 發布:2025-08-21 19:58:09 瀏覽:836
涉及法律知識的笑話 發布:2025-08-21 19:51:02 瀏覽:468
國家勞動法流產假期多少天 發布:2025-08-21 19:41:58 瀏覽:689